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晨昏GL——若花辞树

时间:2020-12-30 09:02:44  作者:若花辞树
  宫车停在了正华门外。
  入正华门,再走一射之地,便是太后所居慈明殿。
  明苏尚无困意,便送郑宓回去。她令宫人们都散去,自提着一盏风灯,沿着一条林间的小道,与郑宓一同,缓缓地走。
  郑宓仰头,果然看到一轮明月,像极了数年前江南寒夜所见。
  “阿宓……”明苏牵住了郑宓的手,她看着她,就着风灯昏黄的光,面容格外柔和:“我很想念那段时日。”
  郑宓的神色也柔和下来,她摇了摇头,低声道:“那般苦的日子,我待你还不好,何必想念呢?”
  那数月,没有一日是安心的,没有一夜是好好睡着的,她们都悬着心事,还要躲避程池生的追捕,过得实在不易。
  “你待我很好。”明苏道。
  好不好不是挂在口上,那时,阿宓因郑氏满门之死,难以对她容色和缓,言辞温柔。
  但也仅此而已,她会将所剩不多的粮食让给她,会在夜里睡觉时抱着她,会惦记她的伤势到处寻医问药,她的好是实实在在的。
  明苏越发怀念起来,她重复了遍一遍:“你待我很好。”
  郑宓笑着,面上有些无奈,她想,不论她如何待明苏,只怕明苏都不会说她半点不好。
  慈明殿就在眼前,明苏停了步,她看着郑宓:“更要紧的是,那时只有我们。”
 
 
第七十九章 
  明苏想念那段时日, 想念的不过是她们的年少时光罢了。
  年少时,宫里宫外那样多的人环绕着,可她们却仍是只有彼此, 只看得到彼此。
  而那段流亡岁月, 是她们少年时最后的一点余晖。
  那时确实是苦的, 居无定处、风餐露宿,还要心惊胆战地躲避追杀。可如今回想起来,明苏怀念, 郑宓也怀念。
  她伸手替明苏拢了拢领口,将大氅的带子系得紧了些, 又摸了摸她的脸颊, 笑着说:“从今往后,便与那时一般,我们之间再无旁人。”
  太上皇是明苏心中的最后一根刺, 有他在, 明苏总也高兴不起来, 那些过往的阴影始终笼罩着她们。
  偏偏他是明苏的父亲,明苏再如何恨他, 也绝狠不下心去杀他。
  而如今,干净了。
  停了一日的雪又下了起来,朔风冷冽,明苏手中的宫灯被吹得左右摇晃,灯影也跟着晃动起来。
  明苏垂下眼睑, 似是仔细在想, 她们之间是否真的再无旁人了,是否当真能顺顺当当地过日子了。
  郑宓心下叹了口气,望着她的目光里满是柔情, 不让她再想了,劝道:“快去歇会儿吧,明日且有的忙。”
  丧仪上的早晚哭祭,明苏为承嗣之子不可不到,这几日,她必得早起晚归,怕是要忙得脚不沾地,还是快去歇着,养精蓄锐的好。
  明苏也果真听她的,没再想了,只是笑了一下,道:“还差一顿晚膳。”
  她们原先说好的,今日晚膳要一同用。她还惦记着此事,也跟着笑了笑:“何时得空,何时便兑与殿下。”
  得了她如此保证,明苏这才走了。
  她独自提着宫灯,厚重的大氅压在她身上,将她衬得越发清瘦。
  她真的太瘦了,仿佛这些年都未好好地笑过,松快过,没有一日是轻松的。
  明苏径直地朝前走,她的身影越来越弱,即将就要隐没入黑夜里,路的那头亮起了几盏灯笼,是明苏身边的近侍来迎她了。
  郑宓看到她回过头来,她的形容在灯火中显得越发的柔和起来,抬手冲她做了个快进去的手势。
  郑宓笑了笑,转身敲响了殿门。
  殿门立即便开了,几名内侍宫女迎出来,将太后迎入殿去。
  明苏就着夜色回了寝殿,在榻上躺下了。
  再过不到两个时辰,她便要起身,前往上华宫,可她却睡不着。
  这还是连月来,头一回没有郑宓在她身边。她躺着,总觉身边有些空落落的,很不习惯。于是她干脆便合上眼,自顾自地想着事。
  这一想,她便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明苏想着事情睡着了,半梦半醒间被唤醒,竟在温暖的锦被里,狠狠地打了个寒战。
  她猛地睁眼,听到外头宫娥又唤了一声,便也没耽搁,径直掀开锦被,下了榻。
  兴许是因多年之后,罪魁祸首终于有了个应得的下场,明苏竟便梦见了李槐,李槐还是那般清朗的模样,分明在宫中为宦多年,那一身气韵却仍是斯斯文文的,好似一个饱读诗书的士人。
  他还是称她为殿下,行止谦卑,笑着道:“殿下可能释怀了?”
  明苏摇头:“当年是我动的手,你忠心耿耿,我却报答不了你的忠心,害你为我殒命。”
  “殿下不动手,小的也活不下来,何况小的受尽折磨,殿下那一剑是让小的解脱了,不必再痛再熬了。”李槐无一丝怨怼。
  明苏再三地想,还是无法释怀。
  李槐便问:“殿下无法释怀的,究竟是伤了小人的性命,还是为那些年,那一桩桩的无能为力,自惭自轻,以致多年下来,成了心结。”
  明苏怔了一下。
  李槐抬头望了眼天色,叹息道:“时候不早,小的要走了,往后都不来了,殿下也往前看,前路宽阔,别有风景,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他说完,恭恭敬敬地向明苏行了个大礼,而后身形渐渐淡去,如一缕青烟飘散在天地之间。
  寝殿门传来宫娥叫起的声音。
  明苏本就睡得不踏实,半梦半醒间猛然睁眼,竟在温暖的被窝里狠狠地打了个寒颤。
  殿门外宫娥又叫了一声。
  明苏这才清醒过来,也没耽搁,径自掀开锦被下了榻。
  “陛下……”宫娥隔着殿门,再唤一声,明苏去开了门,早早候在殿外的宫人们捧着盥洗之物与今日要穿的袍服鱼贯而入。
  明苏站在门口,抬眼望天,天还黑着,乌沉沉的。
  她只觉一股郁气积在她的胸口,令她堵塞着难受。
  梦中的情形慢慢地模糊起来,唯只记得李槐要她放下。
  更衣梳洗后,只草草吞了几口粥,郑宓来了,要与她一同去上华宫。
  天寒地冻,肩舆坐着太冷,郑宓的轿舆正好。
  明苏昨夜与她一同回来,今早又与她一同去,路上便得出许多独处的时间。
  明苏看了看郑宓,总觉得,她是有意的,阿宓知晓她喜欢与她待在一处,便也愿由着她。
  轿舆抬得稳稳当当,郑宓端坐着,察觉到明苏在边上悄悄地看了她许久,她转头看她,笑了一下,道:“陛下这般看我,真与小时候一模一样。”
  打小,明苏就喜欢盯着她看,好似怎么都看不够一般。
  如今,她附身在他人身上,换了个模样,明苏还是喜欢看她,像是只要看着她,便能满足了。
  她说得明苏脸红起来。郑宓却是笑着摇了摇头,自怀中掏出一包油纸包好的糕点来:“我看你只咽了几口素粥就出来了。”
  她一面说,一面将油纸拆开,里头是几块模样完整的桂花糕。
  她送到明苏手边,明苏便拈了一块,放入口中,香软可口,带着桂花的清甜香气,也不干,一入口便化了。
  明苏多吃了两块,便见郑宓轻柔地凝视她,道:“你该多用些早膳再出来的,不当这般草草对付。”说着,显出无奈地模样,“要顾惜身子。”
  明苏点了点头,笑着保证:“今日只是有些来不及了。往后不会了。”
  她这般郑重,郑宓也不知道信了还是没信,只是淡淡地瞧她一眼:“也不知你是往心里去了,还是只是说着哄我。”
  她这神色,与年少时劝明苏别那么用功读书,稍微也歇一歇时一模一样。
  明苏那时也是寻着各种借口,说往后不会了,会多歇息的。转头还是我行我素。
  明苏看着郑宓的模样,只觉往日时光竟与此时重叠在了一起,她突然脱口道:“我梦见李槐了。”
  郑宓怔了一下,明苏立即抿紧了嘴,转头望向窗外,有些懊恼的样子,懊恼自己失言了。
  “梦见李槐了,他说什么了?”郑宓问道。
  明苏低下头,不愿再说。
  郑宓却捏着她的下巴,逼着她转过头来,与她对视,她眼中柔情不见了,全数化作了正肃与坚定,她又问了一遍:“李槐说了什么?”
  她如此坚定地与明苏对视,不容她再逃避,也不容她在退缩。
  明苏好不容易松口,主动提起了李槐,提起这道在她心中遮蔽了多年的阴影,郑宓怎会容她退却。
  有些事,若一直掩在心中,那边只能越捂越痛,落得一道怎么都好不了的伤。
  但若说出来,便不同了。
  郑宓极为强硬,不止逼着明苏说,还不许她将目光移开,逼着她与她对视。她的目光坦荡,便不许明苏躲闪。
  明苏被她这般强势地逼迫着,心下已满是惶然,她看着郑宓的眼睛,道:“他要我放下。”
  郑宓逼得她说出来,终于松了手。
  明苏撇开头,转向窗外,郑宓轻声道:“你可曾想过,你释怀不了的兴许不是李槐,而是那一整段噩耗迭出的时光。
  你恨自己无能,什么都阻止不了,而李槐是你亲手……”
  郑宓看着明苏的侧脸,没说下去,顿了顿,接着道:“那般惨烈,布满鲜血,你便将所有的懊悔痛恨内疚都转接到了这一件事上。”
 
 
第八十章 
  郑宓总觉此生辛苦, 唯一可使她宽慰的只有明苏,只有想起她时才是甜的,除她之外, 家仇也好, 那些在教坊中遭的罪, 在逃亡时受的苦,还有万箭穿心的痛都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但其实明苏并不比她轻松,她还怀着愧疚, 怀着对自己无能为力的痛恨,这些年看着恣睢癫狂, 其实恐怕连个好觉都不曾睡过, 所作所为只怕还怀着赎罪的心思。
  明苏眼底湿润, 她不敢看郑宓,匆忙地低下头。
  “放下吧。”郑宓说道。
  明苏抬头, 便撞入郑宓深深的目光中:“你昨夜不是还高兴与我之间再无旁人?我也高兴, 都过去了, 往后不再囿于过往,也不必再有背负,只有你我,这样不好吗?”
  她也让她放下,明苏想到梦里李槐说的那些话。
  轿舆停下了,云桑在窗边禀道:“娘娘、陛下,上华宫到了。”
  明苏正不愿再说这些, 闻言, 逃似地直起身,外头听到里边的动静,适时开了轿门。明苏先出了轿, 回身抬手,搀着郑宓下轿。
  今日上华宫热闹得很,她们到时,宫门外已有许多大臣也到了,见了这二人,自不敢先于她们入宫,纷纷候在宫门两侧,朝着这边望过来。
  皇帝搀太后的动作极自然,扶着她,待她站稳了,方松手,并肩走了过来。
  大臣们纷纷低首,作揖见礼,郑宓道了声免礼,足下却不停,与明苏走入宫门。
  那些大臣列为两队,紧随其后。
  昨日事发突然,大臣们来得匆忙,且明苏也有些事要布置,到的也只几位重臣罢了,到今日则是满京五品以上的大臣都到了。
  京外的那些宗室藩王正入京来贺新君登基,贺完后都还没来得及走,便遇上了此事,正好留下服丧,倒免了朝廷再派一次报讯的使者。
  大殿内外密密麻麻地跪了一地,满目皆白。
  明苏与郑宓到后,众人又起身拜见二人。
  郑宓道了免礼,明苏却有些心不在焉,她的目光透过满殿的白与身着丧服的众人,落到最里头的那具天子方能使用的棺椁上。
  放下。
  这二字又一次在明苏心中响起,她有些出神,想的是过往种种,还有站在她身边的郑宓,想的是郑宓说的那句不囿于过往,不必再有背负。
  殿上的大臣、宗亲见陛下入殿后便未开口,也不敢擅自出声,都低了头静默地站着。
  一时间倒真有些举丧的哀戚了。
  “陛下……”郑宓拉了一下明苏的衣袖。
  明苏这才回过神,环顾了一圈,没看到明申,她修长的双眉一皱,问左右道:“明申呢?还不来?”
  站在最前头的礼部尚书忙出列回道:“回陛下,九殿下早来了,只是殿下年岁尚小,离不得母妃,故而随太妃娘娘一同,在女眷的那座殿里。”
  明苏闻言,便没再说什么,上前一步,站在牌位前。
  一旁侍奉香烛的内侍立即点了三支香奉上,明苏恭恭敬敬地禀香行过礼,而后站在一边,等郑宓行过礼,方与她一同出去。
  他们一走,殿内的大臣虽守着跪灵的规矩不敢交头接耳,可心思却活了。
  怎么陛下偏偏盯着九殿下?
  太上皇,哦,如今该称先帝了,先帝诸子中,入罪流配的不必说,成年皇子里几乎没有与陛下交好的。
  倒是九殿下因尚且年幼的缘故,虽无建树,但也未曾得罪过人。
  好似一张清清白白的纸,指不定过上几年,等他大些,陛下便要委以重任了。
  尤其宗室,先帝刻薄寡恩,这些年下来宁可用外臣,也不愿用亲眷,对宗室打压得厉害。
  近支倒还好,到底爵位在,勉强维持着体面,稍远些的便过得艰难,有几位郡公竟过得比五品京官都不如。
  眼下见陛下关心九殿下,心里难免一热,想着这位总要比躺在棺椁里那位好一些吧,即便不着力提拔,也总不会再处处打压了吧?
  人心浮动着,直至中午,一小内侍小跑着来吩咐可进午膳了,众臣抬头起身,看到上头排位上鎏金肃穆的大行皇帝四字,突然意识到,这回是真的新朝新气象了。
  他们在想什么,明苏不知道,她在偏殿里坐着,边上是淑太妃。
  她们母女说话,宫人都遣去了殿外。
  “母妃不愿来就不必来,如今也没人敢说什么。”明苏淡淡地道。
  “面上的规矩还是要守的。”淑太妃倒是平和许多。
  明苏便没再劝,云桑捧了个食盒进来,打开是盅参汤,还是热的。
  “娘娘命婢子炖了汤来,陛下喝一些好提提神。”云桑笑着说道。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