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心里免不了感叹两句。
难怪就连那些并不如何涉及动画产业的影视公司,也对画影起了心思。蓝星电影中不乏大片,然而论特效技术,还真没有哪一家能够与《哈利波特》系列展现出来的技术相提并论的。
而在电影大片之中,最为烧钱的,往往也是特效技术。
有大量已经得到市场证明的优秀IP,又有这样超出同行不止一筹的CG技术,恐怕,这才是画影动画被这么多家公司盯上的原因吧?
他走神的这么一会儿时间里,屏幕上的剧情也有条不紊的继续了下去。
剧情的开始便是哈利的生日,德思礼一家当然不会好心的给哈利过生日,事实上,在这一天里,他们恰好有其他需要招呼的客人,哈利则被要求在这个期间老老实实的待自己的卧室里,不发出一点声音。
也就是在这一天晚上,哈利遇见了一只自称多比的家养小精灵。
多比告诉他,霍格沃兹有一场针对他的阴谋,为了他的生命安全,他不能再回到霍格沃兹去了。为了让哈利不去霍格沃兹,进而避过这个劫难,多比毁掉了德思礼一家用来招待客人的食物,便消失不见了。
听到声响赶来,看见一地狼藉的德思礼一家自然把罪名安在了哈利的身上。
当又一只猫头鹰从窗外飞来,并将一封信丢到客人头上的时候,事情变得更加糟糕了:在了解到哈利在校外不被允许使用任何魔法后,弗农姨父找人给哈利的窗户按上了铁条,试图将他永远锁在卧室中。
这让沈念止不住的皱眉。
这个家养小精灵到底在搞什么啊?
拦截哈利的信件,让哈利误以为自己被朋友们遗忘也就算了,还把厨房搞得乱七八糟。本来哈利就过得很是艰难了,这不是雪上加霜吗?哪怕他确实是为了哈利好,这个做法未免也有些太过分了。
这会儿再回想起这只家养小精灵开头所说的,他从未被任何巫师平等对待过,时常被主人家惩罚自己的事情,沈念只觉得心底原本的那么一点儿不忍也没了。
活该,谁让他这么对哈利的!
他愤愤不平的想。
这会儿的沈念所不知道的是,就在几年之后上映的哈利波特续作中,恰恰是这只此刻令他厌恶不已的家养小精灵,不知道骗走了他多少眼泪。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就在哈利以为,自己可能再也无法回到霍格沃兹的时候,罗恩和乔治、弗雷德双胞胎出现在了他家的窗户外,三人正齐齐的坐在一只悬停在半空中的汽车里,在月光下对他笑了起来。
在韦斯莱双子的帮助下,哈利成功逃离了德思礼一家,来到了罗恩的家中。故事从这里开始,再一次离开了麻瓜世界,回到了观众们所熟悉的魔法世界当中。剧情也因此变得轻松起来。
与在女贞路的生活相比,与韦斯莱一家共同生活的日子则俨然充满了各种各样惊奇:能飞的汽车、会说话的镜子、来自楼上双胞胎卧室的小小爆炸声……最重要的是,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对他很好。
沈念不觉看入了迷。
他很喜欢这部动画中体现的种种魔法世界的细节。
譬如韦斯莱一家歪歪扭扭,在现实中很难实现的房子。镜头转向这间小小的房子时,壁炉架上的美食魔法书,收音机里播放着的属于巫师们的电台,在魔法的作用下在池子里自动清洗的碟碗……
不仅是物品。
随着亚瑟-韦斯莱下班回家,韦斯莱夫人愤怒的对丈夫抱怨:“你儿子昨晚开着那辆车,飞到哈利家把他接了过来!你有什么话想说的,嗯?”
“真的吗?”韦斯莱先生眼睛一亮:“他们飞得好吗?我——我是说——”面对妻子眼中燃烧的怒火,求生欲令韦斯莱先生迅速改口:“这是很不对的,孩子们,非常非常不对……”
沈念不觉莞尔。
很普通的细节与日常,但也恰恰是这种平凡的日常,让观众更容易就代入到动画电影里的魔法世界中去,让人在感受魔法世界的奇妙之余,又不会产生距离感,反而有一种仿佛触手可及的亲切感。
平凡,却又极尽可爱。
即使是在现实中,不少家庭不也是这样吗?
不知不觉,不止是沈念,所有此刻正在各个影院观看《哈利波特》的观众们,已然彻底沉浸在这个仿佛真实存在的魔法世界之中。并随着故事情节继续往下推进,不时发出一阵一阵的笑声。
欢笑之余,沈念也发现了一些有所不同的地方。
如果说《哈利波特之密室》只是简单的讲述了格兰芬多三人组的日常与冒险,那么在第二部 中,整个动画的世界观则开始有了往更深处挖掘的迹象。譬如当哈利等人又一次与马尔福起争执时,马尔福脱口而出的“泥巴种”。
显然,摆在格兰芬多与斯莱特林之间的矛盾,已不仅仅只是性格不合那么简单。
当哈利被误认为是打开密室的斯莱特林的继承人时,这种矛盾则变得更加明显。
几乎人人都认为,哈利是斯莱特林的继承人,也是他打开了密室,导致其他人被石化。当绝大多数人都秉持同一种说法时,就连哈利自己,在想起一年级时分院帽曾经对他说,他适合斯莱特林的时候,也不由得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这令他感到恶心。
屏幕外的沈念却是看得津津有味。
和偏向少年人冒险的第一部 有所不同的是,《哈利波特之密室》在电影结构上,更偏向于悬疑解密。如果说前期的剧情还只是魔法学院的日常,那么当密室这条线逐渐深入的时候,一个接一个的谜团则令人应接不暇,让整部电影看起来更接近悬疑片。
不仅如此。
围绕着密室这条主线以外的小故事,大多也显得十分幽默有趣,让即使一知半解的小孩子,也能看懂中间的情节,进而从中得到乐趣。
就在沈念在心中对眼前的电影做出种种评价的同时,《哈利波特之密室》的故事情节,也来到了最为关键的最终解密环节。
那位打开斯莱特林的密室,导致赫敏等人被石化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
仿佛是为了回应他的猜测。
晦暗狭窄的密室内,当哈利一边扶起金妮,一边慌乱的向他单方面以为的“同伴”求助时,被祈求的汤姆-里德尔却一动不动。
在扶起金妮后,哈利这才想起去捡自己的魔杖:“汤姆,你有没有看见——”
他本想问对方是否有看见自己的魔杖,抬头间却不期然对上里德尔的目光——后者眼眸一瞬不瞬的注视着他,白皙修长的手指有一搭没一搭的把玩着哈利的魔杖,嘴角则噙着一抹古怪而又漫不经心的微笑。
沈念心中一跳。
难道说……
他心里隐隐有了猜测,但屏幕上的哈利却显然还没反应过来,面对愈发焦虑、急切的哈利,少年里德尔则截然相反,他微微笑着,愉快的向哈利讲述了一切的真相。
关于那本特殊的日记本,关于金妮小姑娘的幼稚无趣的烦心事,讲他是如何一步步蛊惑,轻轻松松便令女孩儿向他敞开了整个灵魂,乃至被他所操控着放出密室里的蛇怪,袭击了四个低贱的泥巴种。
他说得轻描淡写,面上是不加掩饰的愉快笑意。
“你为什么关心我是如何逃脱的?”哈利问:“伏地魔的事情明明发生在你死后许多年。”
“伏地魔,”少年摇摇头,在哈利愈发困惑的眼神下微笑起来,轻声道:“那就是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啊。”
哈利僵住了。
沈念意外的挑了挑眉。
要说至今为止,整个《哈利波特》动画系列中,最令人好奇的角色,当属在第一部 中就早早出场,令整个魔法界噤若寒蝉的大反派,伏地魔了。
早在第一部 的时候,不少观众就曾猜测过这位命中注定大反派的形象。
有人说,他应该是位阴沉冰冷、相貌可怖的中年男人,又或者是个与邓布利多同龄,只是更为暴戾扭曲的疯子。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位传说中的巫师初次亮相时,呈现在所有人眼中的形象,却是一个沉郁俊美的年轻人。
沈念有些意外,但也只是一瞬。
随着有关密室的谜团被彻底揭开,再看汤姆-里德尔的形象,沈念不再感到奇怪,反倒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感觉。
《哈利波特》中的最终反派,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相比心智与自身年龄阅历一致的哈利,汤姆-里德尔所代表的,俨然是另一种极端:他少年老成,学生时期便谋杀同学,并巧妙栽赃给另一个人。即使是在日记本中,以写字这样的形式交流,也能三言两语蛊惑得小姑娘为之心动。
再看看那张截止到哈利波特系列第二部 ,堪称魔法界颜值Top的脸,想想他迷惑人心的能力和手段,当年能够说动那么多巫师心甘情愿为他服务,似乎也不是什么不能理解的事情了。
只不过,这样一来,问题也来了。
面对这样一个段位高得不止一筹的对手,哈利要如何才能战胜他呢?
密室中的日记本,最终以哈利以蛇怪的毒牙毁灭而结束,汤姆-里德尔就此消失,但不难想象的是,关于伏地魔和哈利波特的故事,恐怕才刚刚开始。
故事的最后,当他们脱离险境,整个事件都得到解决之后,面对信赖的校长,哈利最终还是没忍住,提出了那个在他心中潜藏已久的疑问,关于他与里德尔的相似之处,以及分院帽所说的,他能够在斯莱特林获得辉煌的预言。
面对因此而沮丧、乃至有些心灰意冷的哈利,邓布利多却反而笑了起来。
他告诉哈利:“让我们成为哪种人的,并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无论你拥有什么样的能力或特质,你都可以选择成为你想成为的那种人。
沈念眼前一亮。
她喜欢这句话。
并不是刻意的说教,也没有刻意去拔高电影的立意深度,邓布利多的话就像是一种顺理成章、恰到好处的总结,既不会令人厌烦,也不会显得多余,对整部电影来说,反而有一种画龙点睛的效果。
和《哈利波特之魔法石》一样,这一部的结尾同样定格在了孩子们走下霍格沃兹特快,各自挥手告别的镜头上。
沈念很喜欢这样的结尾,在她看来,这就像是作为观众的他们,也一同经历、结束了霍格沃兹为期一年的学习,各自回到自己的家中,等到来年下一个学期,再一次在国王十字车站相会一般。
只是……
电影内的哈利与朋友们,或许还有下一次相会。那么电影之外的他们,是否还有再次见到《哈利波特》这个系列的机会呢?
动画电影就此结束,观众们也相继起身离场。
看电影本应该是一件令人心情愉快的事情,只是联想到画影动画的处境,众人怎么都没法真正放松得起来,心头反而有种说不出的沉重。
这并没有影响到《哈利波特之密室》的口碑。
或者说,正好相反。
会参加首映礼,在电影上映的第一天,就迫不及待跑去电影院的观众,基本都是偏向画影动画的。对于资深的影评人们来说,正是因为心中抑郁难受,遗憾画影的未来而无可奈何,他们反而越是要给画影一个完美的落幕!
哪怕无法帮到画影,哪怕注定失败,一无所获,至少也要尽他们所能,给画影动画和《哈利波特》系列准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辉煌谢幕。
是以,当天夜晚,《哈利波特之密室》第一轮放映结束不到十分钟,各大论坛、微博上,有关《哈利波特之密室》的观后感,便是一片好评如潮!
作为《动漫在线》的主编,沈念第一时间就写好了新刊的影评。为自家杂志写完影评,她还觉得不够,索性登上微博账号,也发了一个短评安利:
“在《哈利波特》上映之前,我其实一直在为画影动画的宣传营销着急,说得直白点,哪怕是卖个惨也行啊,可画影偏不。我本来还不太能理解,但是在看完这部动画之后,我忽然能够理解牧导的想法了。要什么宣传营销?哈利波特续作这六个字就够了!”
作家王婵同样参加了这一次的首映典礼,她在微博上写道:“无论是画面、技术还是剧情,一如既往的高水平。第二部 的故事和场景让霍格沃兹这个魔法绘卷变得更加庞大清晰,哈利和他的朋友们带着新的谜团离开霍格沃兹,回归麻瓜世界,等待下一学年的到来。遗憾的是,作为观众的我们,也许再也等不来三年级的霍格沃兹特快了。”
如果说,专业人士的影评,是有条有理的从各个角度花式吹电影的话,那么普通观众的评论,则更多是的直白表达他们观影的心声了——
“好看!”
“人物形象明显刻画得更深刻了,结尾校长的话也很有味道。”
“已经迫不及待想看第三部 了,感觉作者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啊。”
“看第一部 的时候,还以为伏地魔会是个又老又丑的糟老头子,第二部出场的时候我人都傻了,这个颜值未免也太逆天了吧!大反派设计得这么帅就不怕观众分分钟叛变吗?这个里德尔我太可以了!”
网络上、杂志上……《哈利波特》好评如潮!
相比《哈利波特》的爆棚的口碑,和网上层出不穷的自来水,另一边的《疯人院》和《敬山河》,就相对逊色不少了。
事实上,《敬山河》和《疯人院》本身的质量并不差,尤其是《疯人院》,作为与《哈利波特》同期上映的竞争对手,它在资深影评人之中收获的好评并不少于《哈利波特》,甚至因为剧情更为深邃而犹有过之。
只是眼下《哈利波特》正在风头上,此消彼长之下,分给另外两部电影的热度,自然要下降不少。
“我以为,你们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就应该想过这种情况才对。”
面对《敬山河》和《疯人院》所属的两家影视公司的怀疑,加雷斯不以为然:“《哈利波特》系列原本就是一个成功的系列,更何况画影动画现在人心所向,第二部 又由牧宿星亲自操刀,能拿到这样的口碑本身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他有些莫名其妙的道:“你们不会真的以为,就这么两部电影,就能成功狙击《哈利波特》吧?”
他话音刚落,对面两位公司代表顿时脸色就有些不好看起来。
加雷斯所说的事情,他们也不是没有想过,也不是不知道,但知道是一回事,被人这么毫不留情,仿佛嘲讽一般的点出来,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169/207 首页 上一页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