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说冯谦之的笔,梁锦亲了他一下:“自然用了,须问送的笔,有如神助,我写文章都顺畅许多呢。”
这是逗他呢,何须问怎么会不知道,什么时候见他写过文章,他一回来,从不肯主动在书案上府首一刻。
两个在床上赖了一阵子,直到华浓领着丫鬟们来敲门,“哚哚哚”的几声,伴着华浓的声音:“少爷,少夫人,该起身了……”
梁锦嚷了一声:“进来罢!”
一群人排着队端着洗漱的东西进来了,梁锦这才从床上爬起来,又拉了一把何须问,一看,才发现床铺凌乱得不像样子。
华浓也看见了,了然的闷笑,亲自撤了被子和床单,让小丫鬟们拿新的来换上。
等梳洗完了,华浓还是不得不说:“少爷,杜翠早些时候来说,姨娘的脚不大好,让少爷去看看呢。”
梁锦看了眼何须问,见他无异,便问:“太医怎么说?”
“说是骨头崴了,昨夜太医来正了骨,现在下不了地走不了路。”
梁锦默了半晌,似乎是妥协:“行了,我知道了。”又转身按着何须问的肩:“我去看看她,你等我用早饭。”
何须问蹙着眉,一个娇娇弱弱的姑娘受了伤,他到底也于心不忍:“要不,我也去看看?”
“不必。”梁锦按住他:“她是什么身份?怎么能劳动你去看她。”
说完就打那边屋里去,谭青瑶靠在床上,穿着里衣,肩上松松垮垮的搭着一件衣衫,看到梁锦,想挣扎着下床。
“你躺着罢。”梁锦找了张离床远一点的椅子坐下:“好生修养。”
这是周到又冷漠的一句话,谭青瑶听了脸色逐渐苍白,迟缓的颔首:“多谢夫君关怀。”
“用不着谢我。”这原本不算什么关怀,梁锦不喜欢她往自己身上贴金,好像真是的为她做了些什么似的说不清楚:“你歇着罢,我走了。”
谭青瑶想留他半晌,手颤颤的伸出来,可梁锦已经转过身走了,她只好徒劳地垂下。
……
端阳那天梁锦果然带何须问去了寒香寺,寒香寺里香火鼎盛人头攒动,梁锦没去烧香,他是个反叛,不太信鬼神,直接往寒香寺的后山去。
他在前头拉着何须问往山上爬,东逞在后面跟着,是走的小路上去,梁锦很小心,登了一步,踩实了才拉何须问上去,何须问说了好几次没事,他就当听不见。
后山上到处都是枫树,一阵风,刮得漫天红叶,他们找了个地方歇脚,顺便等傅成和余家兄弟。
一炷香的功夫傅成和余岳阳就到了,梁锦皱着眉问:“岳风呢?”
“他后面来呢。”余岳阳席地而坐,挨在傅成身边:“我先从家走的。”
看样子他是先去找的傅成了,梁锦想来奇怪,怎么最近见着余岳阳常常和傅成在一起:“自我成亲后,你俩倒是日渐亲密了。”
他没有别的意思,余岳阳听了却做贼心虚不敢看他,抓着片叶子在手里翻弄。
“我俩……”傅成踌蹴半刻,惊得余岳阳扯他的袖口,他没管,扯起一丝笑:“我俩好上了。”
梁锦正就着水囊喝水呢,听后一口水喷了出来,呛得一阵咳嗽,何须问赶忙替他顺着背,还没止住他就迫不及待的问:“什么?……是我想的那个意思么?”
“是。”傅成没有半点扭捏:“就跟你们一个意思。”
余岳阳头臊得有些抬不起头,哪里想到傅成会措不及防的招了,撇清的抢白了一句:“是他先勾搭我的!”
傅成也不分辨,仍然笑着同梁锦说:“岳风也知道,以后我们成亲,一定请你们夫妻来喝喜酒。”
梁锦总算回过神来,转眼一看余岳阳已经带着何须问去一边赏枫去了,便有些担忧的同傅成说:“你是你们家的长子,你可要想清楚了。”
“你不也是长子么?”
“我不一样啊。”梁锦辩驳:“我那两个兄弟也比我小不了几岁,可你兄弟还是个幼童呢。”
傅成胸有成竹的笑着:“你是唯一的嫡出,担子比我重得多。”
梁锦看他闲定的样子,替他着急:“我可不一样,我是天子赐婚!纵然如此,我们一府上下还都不怎么待见他呢。”
说着回望何须问,碰巧那边也回头看了他一眼。
这些事儿傅成也思虑到了,眼下也没有别的法子:“走一步看一步吧,先考个举人回去,兴许我父亲一高兴,就准了我。”
正聊着,余岳风就打小路过来了,也跟着一个小厮,见了他们,撩着衣摆小跑了几步:“梁锦,你府上出事了!你怎么还在这里?”
几人不解,皆看向余岳风,他喘口气道:“我刚出门,发现街上沸沸扬扬。”说着有些急切:“我让小厮去打听,原来是有个女子在府衙状告你三弟不仁不义,依她所言是与你三弟私通,怀了孩子,你三弟却弃她不顾!”
梁锦连忙起身:“如若是真,我父亲现在估计正找我呢,我先回去看看!”拉着何须问便要下山。
两人一路匆忙赶回府去,除了梁老太爷和两位小姐,全家都在厅上了,梁郝见了梁锦,连忙去拉他:“远儿已经被传去衙门,我与你爷爷都不便出面,你去跑一趟了!”
梁锦想了一路,已有对策,现下已不慌张:“我立刻就过去,父亲先着人去打听那女子家室背景。”
“那女子家是西郊一户庄户人家。”梁郝气得头上冒汗:“那个孽障前几个月去踏青,偶然识得的这个女子!”
“父亲……此事您事先可知情?”
梁郝听他一问,转过身去看赵姨娘,一甩衣袖:“你还有脸哭!你养出来的好儿子!”赵姨娘被吓了一哆嗦,哭得更厉害了。
李氏一听这哭声就直皱眉:“老爷先别骂了,商量出个对策才好。”
厅上你一言我一语,来来回回间梁锦也将事情原委知道了个透彻。
原来这梁远知道这女子怀孕后,也不敢让家里知道,只告诉了生母赵姨娘,赵姨娘怕影响梁远声誉,也实在看不上这女子的家世,便教人拿了些银子去,让这女子落胎,一家人搬离大京,否则就要她一家人好看,不料这女子生性彪悍,直接一纸状书将梁远告上了公堂。
老夫人没读过多少书,觉得赵姨娘的做法虽然有欺压良民之嫌,也未为不可,便说:“锦儿,你带着银子去府衙打点打点,再多多许那家银子,让他们把状纸撤了!”
这要是银子的事儿,何至于会闹上公堂呢?梁锦拉着何须问往椅子上一坐:“奶奶,我看这事儿不成,那女子既然告了,就不是银子能了的事儿了。”
老夫人撇了眼何须问,大为不满的咕哝:“难道还要我们梁家娶她不成?她是个什么门第!”
梁锦跟她说不通,便看向梁郝:“父亲,此事已闹到衙门,我们梁家不好落人口舌,若是只赔银子,将来被别有用心之人翻出来,撺掇这一家人几句,到圣上那里参我们一本,那就不是小事了……依儿子的意思,不如娶了这个姑娘,以后既是一家人,也不会再帮着外人说话!”
梁郝心里权衡着,在座上垂着手不说话,一边赵姨娘捏着手帕又哭起来:“远儿才十六岁,本也不求他将来能娶个名门望族之女,可也不能娶一个种地的啊!”说着往地上一跪,惨兮兮的哀求:“老爷……老爷也为远儿打算打算啊!将来还不成为大京城的笑话么?让远儿日后怎么能用心科考啊……”
梁锦是最烦听女人哭哭啼啼的,懒得说话了,拿了桌上一个橘子剥开,把白色的经脉都撕了干净,一瓣瓣的递给何须问吃。
何须问吃了两瓣就摆手,他便自己吃,还没吃完,山头梁郝一锤桌子:“我们梁家岂能做那等仗势欺人之事!该怎样就是怎样,锦儿你去衙门,传我的话,让大人务必公事公办!”
随后连老夫人也开始淌眼抹泪,赵姨娘嚎啕大哭,险些要晕昏过去,梁锦接过何须问递来的手帕擦擦手,站起来:“儿子这就去,奶奶,父亲母亲请宽心。”接着便要带何须问走。
老夫人捏着帕子问:“锦儿你带他去做什么?”
“我带须问也去见见世面!”撂下话便拽着何须问急走出去,眼下这个情况留下他怕是危险,老太太正一肚子气找不到地方发呢。
梁锦先找了个人嘀咕了几句,这才带着何须问上了马车,在上面悠哉悠哉的,也不见回来时的急切,还有闲情逸致搂着何须问亲了一口。
“你现在又不急了?”何须问瞪他一眼,将他推开。
梁锦又嬉皮笑脸的凑上去:“我方才急是担心父亲被奶奶和赵姨娘牵着鼻子走,既然他坚定立场了,我就没什么好急的了。”
“就算他被老夫人牵着鼻子走,你爷爷难道不管?”何须问不解,向来是听说梁老太师为人正直,从不欺压百姓的。
第28章
揍人
“哎……”梁锦故弄玄虚的叹了口气:“爷爷什么都不怕,就怕奶奶哭,一遇到这种事儿他也只好躲清净了。”欺上去又亲在何须问脸上:“他怕奶奶就像我怕你,一遇上就没有办法了……”
何须问被他的无赖样子逗笑了,别过头去躲他:“还是让东逞快些罢。”
梁锦扯过他的手:“急什么……”一个指头一个指头的捏着玩耍:“我已经让人先赶过去跟府衙里头说,先把该打的板子打了我们再去也不迟。”
“你让人打他?”何须问惊了一下。
梁锦把手指插入进去,扣住他的手:“我家这个老三平日里最是胆小怕事,打他一顿板子量他以后也不敢再惹是生非。”他又去把人刚才被他蹭乱的衣襟扯好:“主要也是给赵姨娘提个醒儿,别整日仗着梁府的势横行霸道的。”
何须问这才发现,梁锦虽有一些世家子弟的陋习,却不仅待他好,也是一个正义之辈,是非曲直他心里都横着一杆称:“你……不怕老夫人知道了,又罚你?”
“是父亲说了要公事公办,那自然打一顿板子也是应该的。”梁锦冲他狡猾的一眨眼:“不会让人知道是我叫打的,况且奶奶也不会因为他们罚我。”
言下之意就是只会因何须问受罚了,何须问心里又愧疚起来,只看着他不说话,梁锦想他定然是误会了,两只手一起将他的手捧着:“你别瞎想!那算不得什么罚。”说着就笑,有些殷情:“而且……不为你受点苦,怎么能体现我待你的心?”
何须问心像被温水裹着,为他的珍视感动,主动凑过去,在他唇上轻轻一吻:“我不想你为我受苦。”
到了府衙,梁锦先跳下车,抬起手把何须问小心翼翼的扶了下来,两个人一齐到了堂上,里面站了好几个村民,是那女子的父母和前来作证的人,堂上的郭大人是梁老太师的门生,见了梁锦便要让人搬椅子与他坐。
梁锦让何须问站到一边,在堂下掀衣摆跪了一礼:“公堂之上,草民并无功名在身,不敢僭越。”
挨了板子趴在地上的梁远伸着手去拉他的袖口:“大哥!大哥要帮我!”
梁锦甩开他,站起身来:“我能不能帮你,还要看看这位姑娘的意思。”又朝郭大人拱手道:“大人,不如问问这位姑娘,想让我们梁家还她一个怎样的公道?”
那女子正哭的泪眼纵横,一听这话,急吼吼的扯着嗓子嚷:“梁远毁我清白,又将我和腹中孩子弃之不顾,自然是要他娶我为妻,还我一个公道!”
郭大人一拍惊堂木:“大胆刁民!公堂之上岂容你喧哗!”
他为难的就是这个,梁家高门,娶一个农家泼女实是有损颜面,所以纵然已得了传话要公事公办,也一直举棋不定要等着梁锦来才敢结案。
梁锦走到那女子面前,审视她一眼:“姑娘,你将人证物证都带来了,大人也核实过了,我自然信你说的话。”见那女子小腹已微微隆起,长得算是有几分颜色,一双眼睛滴溜溜的转,有些算计的样子,梁锦蹙了下眉:“我三弟失德在先,父亲遣我来,就是要来给姑娘一个公道,姑娘先回家,我梁家准备两日,定会派人上门提亲,三书六礼迎姑娘进门。”
梁远听了挣扎起来:“大哥,我不要娶她!她就是个无知的泼妇!”
梁锦翻了个白眼,一脚踹过去,将他踹得吱哇乱叫:“你当初与人苟且的时候怎么不嫌,现在还敢在这里狼嚎鬼叫!你不依也成,那我就剥你一层皮以报公道人心!”
梁远吓得疲软,不敢再多言,梁锦正了衣襟朝那女子父母行礼:“不知两位长辈意下如何?若是满意不如就在公堂之上请郭大人做个见证,将家室人口写个帖子,也算我们两家知根知底了。”
这一家人已经高兴得做梦一样,本来只是姑娘痴心妄想要告,夫妇两个豁出老脸来想来多讹点银子的,没想到姑娘还真如了意,得嫁高门,便着急忙慌的跑到主事面前去写了帖子。
这家人姓孔,世代务农,到了孔老汉这一代,家里就只有这么一个孤女,梁锦看着帖子心里便有了数,人口不多,不怕他们以后依势仗贵惹事。
堂上郭大人也松了口气:“贤侄明理懂事,老太师合该欣慰!”
下聘那天,梁锦跟梁郝商量了一阵,特意让府里管家去了一趟,趁着一村人都来围观,当众宣布了梁府的意思。
梁家虽为官宦之家,但天子犯法如民同罪,孔家以后如若敢仗着梁府胡作非为,村民只管去告,梁家绝不袒护!
梁老太师斜在椅子上,耷拉个眼皮看了梁锦一眼,慢条斯理的问:“你不是说要落些把柄在别人手上,怎么又答应娶这姑娘进门?”也不去看梁锦,拿了快点心吃。
梁锦夺过他咬了一口的点心,放回盘中:“爷爷上次才吃坏东西病了几日。”见老太爷气呼呼的瞪着他,立即谄媚的笑起来:“我也说了那把柄得是无关痛痒的,朝臣们你参我一本,我弹劾你一次,有来有往的圣上安心。可这个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要是被人拿住了,再让那姑娘寻个死,我们梁家可就说不清了。”
22/64 首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