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拍照,张天乐还是更想亲口吃下去,尤其是他现在有些口渴的情况下,这些紫红色圆滚滚的葡萄在此刻就是他嗓子的救赎。
耐心地等表妹拍完照片,张天乐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葡萄,捏起一个就吃起来。
“好甜。”张天乐就感叹了一句,然后嘴就没有再停下来,葡萄一个接一个就消失在他的嘴里。
葡萄皮的味道是有点涩的,味觉敏感的在咬破葡萄皮后就有感觉,不过这点涩意很快就会被果肉的甜给压过去,张天乐以前就是这样,不过他不怎么在乎。
可今天在尝过这个葡萄后,他发现还是有区别的。牙齿接触到葡萄后,轻轻一咬,葡萄皮就彻底裂开,完全没有那股着涩意,只有充足的汁水迸射到舌尖的甜甜葡萄味。
说起来现在交通方便了,想吃的话天南海北的葡萄都能吃到。张天乐就是搞运输的,吃过不少,曾经吃过最好吃的还是特产葡萄的某地特殊品种。
然而今天一吃这个普通小村子里的葡萄,也不知道是不是太渴的缘故,他感觉味道丝毫不差,甚至更胜一筹。
葡萄的甜不会让人产生腻味的感觉,那是一种爽口的甜味,吃到最后又带着点淡淡的酸,综合起来形成一种复杂的口感,让人的味蕾再次被征服。
清风吹着,兔子撸着,葡萄吃着,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过去。
等张天乐发觉太阳快到头顶上时,才察觉到时间过得如此之快。
眼见着就要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张天乐想到还在家里的他爸,又想到原本打算买完就回家的打算,忍住心里的有些不舍问他妈:“妈,咱们该回去了吧?”
她妈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时间,沉吟了一会儿没有回答。
张天乐看到他妈这个架势,心里出现了某种预感,默默为他爸默哀了两秒,继续愉快地吃起葡萄来。
王美芳想了一会儿后转向曲迟,问起她此次来的目的黄鳝来。
上次把黄鳝和泥鳅卖出去后,张文斌的那些个不差钱的朋友从原本的不以为意,在亲口尝过后变得甘愿为美食折腰。
在怎么求都求不到卖食材的具体地点后,这些人的唯一要求就是多送点食材过来,越多越好。
他们不差钱。
正巧曲迟正缺钱呢,得到消息后就站在自家的阳台上,望着前方的几片稻田,认真地算了笔账,乐得走路都有些蹦哒。
不过要大量出售,原本捉黄鳝的方法就不管用了,还是毫子捕捉更方便一点。
毫子就是一种专门用来捕捉黄鳝的笼子,曲迟家里面没有,好室专门跑去镇上买了新的,每天晚上装上诱饵固定在稻田里面,早上就能够收了。
早上收的刚运走,不过家里的水缸里还养着几条留着自己吃的,要是他们要,曲迟可以都卖给他们。要是还想要更多,最好等到黄昏黄鳝出来活动后再捉,白天钓黄鳝的效果不好。
听完曲迟的解释后,王美芳顿了顿,有些苦恼的说道:“好不容易过来一趟,就这么几条鱼还不够我们几家分的。”
“我在网上看见过抓黄鳝和泥鳅的,还没自己抓过呢。”一旁的孩子也好奇地说道。
王美芳听到这话,拉着两个姐妹低声讨论了一下,过了一会儿回来问曲迟道:“曲老板,你们这里还有什么有趣的活动吗?”
“有趣?”曲迟看了下捡鸡蛋捡到十分高兴的几位年轻人,想了想说道,“要说有趣的话,后面的山上能够逛逛,村里面还能够钓钓鱼,捡捡田螺什么的。”
“捡田螺?”三个表弟表妹一下子眼睛就亮了。
见孩子们感兴趣,王美芳她们干脆就决定了,说出来商量完的结果。
他们准备在村里呆上一天,等晚上钓些黄鳝泥鳅再连夜离开,白天就要拜托曲迟给他们安排吃饭的场所了,饭钱什么的他们都会交。
要不是在别人家里住着不习惯,他们干脆就选择在这里过夜了。
想到这里,王美玲还提醒了曲迟一下,他们村里的环境这么好完全可以发展下农家乐。尤其是最近这两天有相关节目播出,本地应该有不少人过来看看,可以抓住这个好机会。
曲迟谢谢王美玲提出的建议,原本他准备慢慢发展,只是突然出来的找茬者,和后续的采访加快了进度。
后面要怎么样要尽快筹划了,就是没有钱还是一个难题。
……
此时,独自一个人呆在家里的张继元满心满眼地等待老婆和儿子回来,连平时最喜欢的电视剧都有点提不起兴趣去看。
等听到电话响起的声音后,张继元满心欢喜,又装作毫不在乎地等了两秒,才慢悠悠地接通电话。
“走到哪了?”
“什么?不回来了?”
“要留在那里等晚上捉泥鳅?”
老张心凉了半截,他就这样被老婆儿子丢在家里了
他还是个病号呢!
第21章
曲迟看了看天上的日头,再看看中午要吃饭的人数。
要是只有他和秦时就算了,可要是加上过来玩的七名游客的话,要做的饭菜可不是一个小数量。
别看现在已经到了九月份,可天气还热着呢,即便厨房里吹着电风扇,爆炒几个菜也会让人大汗淋漓。
给自己和秦时做饭还行,给这些游客做还是算了吧。
眼看着几位游客还在等着自己回复,曲迟思考了一下回答道:“要是打算在村子里吃饭的话,我倒是有家推荐的。这家婶子是村里办宴席必请的,手艺就不用多说了,她家里还留着有地锅,做出来的地锅饭味道还真不是电饭煲能比的,要是你们同意的话,我这就打电话联系。”
王美芬她们完全就没想到,曲迟这个帅气的小伙子做饭好吃的这个可能性,于是就顺着曲迟的提议同意了。
而另一边,村子里还有不少人谈论村子里来的这两辆车和曲迟家。毕竟他们走的那条路只能通往双驼山,所以都认为是过来找曲迟买菜的。
所以当正准备回家的素英婶子接到曲迟电话时,还挺惊讶的。
等在电话里面听到曲迟说明情况后,更是满脸都是惊喜,高兴地在电话里忙不迭地答应。
电话一挂断,坐在一旁闲聊绣鞋垫的街坊四邻们都好奇了。
“哎呦,出什么大好事了,乐得嘴都合不上了?”
“我听刚才的电话,是曲迟打来的吧,是不是你家的菜更受欢迎了?”
黄素英摆了摆手:“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去曲迟家买菜的几个游客要留在村子里吃饭,就把人推荐给我这里来了。”
“这怎么不是好事啊,一顿饭下来能挣不少钱吧。”
“钱钱钱,你怎么就光想到钱了,要是这些人吃的高兴,以后再宣传一下,不会有更多人来专门村子里来了。”
“你想的不一样是赚钱,不过咱们村就今年的菜好吃点,能吸引多少人来玩啊?”
“不管能不能行,都要先把这批客人招待好。大嫂子,曲迟说这次来了几个人没?你一个人忙的过来不?”
“对,我们手艺没你家,打个下手还是行的。”
村里人以前没有什么希望,平时里聊聊的只有村子里的各项八卦。
可自从村子里的菜能卖个好价钱时,稍微有点见识的人心思就活跃起来了,总是想着村子是不是有机会发展起来。
坐在一起的婶子们说完后,大部分都提出了要帮忙,最后两个人和素英婶一块回家准备做饭去了。
虽然这次来的只有七个人,但不管人多人少,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这顿饭必须使出十八般武艺来。
等王美芳等人按照曲迟指示的方向走过来后,就看见一个干干净净的农家小院。
院子里外都是平整干净的水泥地,铁制的大门两侧是用篱笆围起来的两小片菜园,不光有各类蔬菜,还有几种农村常见的花卉。
村里大部分的房子都是两层或者三层的建筑,即将要吃饭的这家就是两层的结构。
二楼有着比普通房间还大些的阳台,上面架着一层石棉瓦遮挡住阳光,远远就能看见阳台上摆放着不少大大的花盆,中间有着石制的桌子和凳子。
两个小姑娘一看就喜欢上了,指着阳台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还一般感叹:“要是能在那上面吃饭肯定很好。”
“在哪上面吃饭?你们不怕热啊,再等一个月来还差不多。”
“那我们下个月再过来一次。”
阳台虽然好看,但他们最后吃饭的地方还是这家餐厅里。
素英婶子凭着一身好手艺,每年光帮忙置办村子里的各色宴席就能赚不少钱,还有在外面打工的儿女给的钱,她家房子不光整的干净好看,各色电器也准备的齐全。
所以王美芳等人过来后,确认了屋里挺干净的,还有着空调,门口的蔬菜看起来还不错,就同意了在这家吃饭。
“你们家的蔬菜味道比超市味道好,不过和曲老板家里的还是有点不太一样。”王美芳手里拿着一个西红柿说道。
素英婶听到了也不生气,这说着完全是事实,而且要不是曲迟,村子里的菜还卖不出现在的价钱,他们心里面感激着呢。
素英婶将村子卖菜的情况一五一十和客人们说看,曲迟家的蔬菜的确比其它村民种的味道更好些,不过价格也相对更高些。
听完后王美芳他们商量了下,没用后车厢里从曲迟家里买的那些,而是让黄素英用自家准备的做。
他们要尝尝看村民们家里做出的饭菜味道怎么样,要是不行,以后只在曲迟家买菜就算了。
“等等,我们在曲老板那里买的有鸡和黄鳝,用这些食材做两道菜吧。”张天乐说道,他可想着要好好吃一顿,尤其是黄鳝,惦记着这种肉有段时间里了。
记下菜单后,素英婶怕几位客人无聊,就喊了隔壁家十几岁的小伙子陪着几位客人。
大中午天气正热的时候,王美芳他们没什么心思出去逛,就在屋子里转转,随便问问这个小孩子村子里有什么好玩的。
“现在天气有些热,家长也不让我们乱跑,最多去村里那个水干了的泥塘里捡田螺。再等等几天要是下暴雨,估计村里河会涨,都不用专门去捉鱼的,站在田边都能捡到不少鱼。”
“河水涨了那不是很危险吗?”
“所以小孩都不能去,只有我们村里的鱼塘捞鱼时,小孩子才能在旁边看热闹,还能在塘边捡贝壳喂鸡。”
“你们说的是河蚌吗?那个壳这么硬还能喂鸡呀?”
“当然能呢,用刀或者薄点的石头就能把壳给打开了,里面的肉鸡喜欢吃了,而且啄下来的贝壳碎还能帮他们消化。”
“哇塞,兄弟,你们村捞鱼的时候你通知我,我也想来你们村凑个热闹,。”小表弟跳出来说道,收获了家长们不放心的注视。
小孩子不好答应,只能不答应坚持到饭菜的香味传过来。
虽然是大热天,黄素英想着招待好这波客人还是用了地锅。
风扇在厨房里呼啦啦的吹着,她丈夫控制着火焰的大小,她站在灶台前大显身手。
红烧鳝肉没有炖生敲那样复杂,却有着另一种口感。麻椒花椒辣椒给予了刺激的口感,滑嫩Q弹的鳝肉保持了一抹鲜甜,即使辣的嘴唇仿佛正在燃烧,依然停不下不断张开的嘴。
在地锅里炖熟的鸡肉更是软烂又不失口感,美味的更有随着鸡肉贴在铁锅上的玉米饼,吸收了鸡汤的美味,更是拥有铁锅烙出来的焦香口感,还有淋在上面的秘制辣椒油,让味道再次升华。
考虑到天气的炎热情况,除了两道大菜外,黄素英准备的都是比较爽口的小菜。
简简单单的拍黄瓜爽脆可口,手撕茄子开胃解腻,糖醋藕丁颜值和味道兼备。
一顿饭吃得七个人胃撑了,但嘴还不满足,恨不得再多长一个胃出来。
“真的是太好吃了,那电视节目一点都没夸大,难怪这么多人排着队买菜。”
“我也明白这菜为什么卖这么贵了,这菜就值得这个价钱。”
“不过曲迟家的菜味道还是要更好一点,妈,咱们还是再多买点带回家吧,晒成菜干也行啊,我怕以后知道的人多了就买不到了。”
“不行,在别人还不知道前,咱们要多来几次。”
王美芳和两个姐妹当即就决定,等下个星期还要过来。
一旁听着的黄素英放下了心中了大石,开始期待起未来。
王美芳他们在院子里面好好消了食,然后曲迟又带着他们上双驼山上逛了一圈,只是还没彻底入秋,山上更适合乘凉,有一部分野生的果树上挂着果子,只是还没有成熟没法吃。
等到太阳西斜,阳光不再那么猛烈时,曲迟就带着盼望已久的游客去了村里干旱的泥塘,还带着村里不少半大的小伙子。
经过夏季猛烈的阳光,村里没有专门补充水的泥塘,只有少部分的水,一眼就能看见水下黑色的塘泥。
在这样的塘里完全不用担心发生溺水的事故,用手在塘泥里面轻轻一摸,你能摸出比指甲盖还大的田螺。
极其容易挖到的田螺,个头还大,想到做好后的味道,即使要花不便宜的价钱买,也让人感觉不虚此行。
等到天色渐渐暗淡下去,王美芳等人又跟着曲迟来到了田边,捉起了黄鳝。完全忘记了家里还有人孤零零的,也忘记昨天还心心念念想看下集的节目。
都来到溪山村了,菜都吃到口了,后续的节目不看也成。
就在这天的晚上,阳市本地不少家庭里看见了继续播出的下半期节目。
虽然说本地地方台的收视率不高,但是还是有不少固定的观众的,这些平均年龄偏大的本地观众,就喜欢看这种和自己生活有关的家长里短。
偏偏这个视频还挺有趣,最后更是指出溪山村这个环境好、食材好、位置也不远的好地方。
不少手里面不缺钱,就想着让家里孩子吃些好东西的叔叔阿姨大爷大妈们还就真升起了兴趣。
不过年轻人看见后倒不怎么在意。
“我看节目里这小伙子卖的东西真不错,要不我明天和隔壁老张过去看看。”
“爸,你在家里闲着没事就去公园里面转转,别跑这么远被骗了。”
14/79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