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穿越之种田大户(穿越重生)——陌上花开人如玉

时间:2021-02-19 08:13:33  作者:陌上花开人如玉
  “这些树要是都给砍了,等到下暴雨的时候山就会塌,你知道山是怎么塌下去吗?”林夏至看着林小冬。
  “不知道。”林小冬从没听说过山会塌。
  “那你家少夫郎我来告诉你。”林夏至微微眯眼,“砍了树之后,山上的泥土和石头没有树根来固定,会变得松动,然后一下大暴雨,山就可能会塌。”
  林夏至停顿了一下,一脸神秘:“就是你半夜三更睡得正熟的时候,一声惊天巨响,山上的泥土和石头混合着雨水成为一股泥石流,从山坡往村子里冲去,村子里的人会被这泥石流给掩埋在下面,连呼救都来不及,小冬,你能想象吗?”
  林小冬被林夏至的描述给吓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他惊恐地看着林夏至:“那千万不能砍树!”
  又过了好一会儿,林小冬期期艾艾地靠近林夏至:“少夫郎,要不这山我们就不弄了。”
  见林夏至看向他,林小冬磕磕绊绊地说:“不砍树的话就没法种果树,要种果树就得砍树,砍了树山会塌,咱们村子……”
  眼看着林小冬都要哭了,林夏至噗嗤一声笑出来:“这些事情,你家少夫郎我都想好了,你在那瞎操什么心?既然知道了树砍了会导致山塌,我怎么可能还会砍树?林小冬,你多动动脑子。”
  说完,林夏至往自己嘴里塞了一块核桃酥,今天这样大规模动用自己的金手指,他的肚子会饿得非常快,准备了一大匣子糕点,现在都已经吃了一半多。
  林小冬提着点心匣子在旁边,想不明白,他已经被自己绕晕了,完全想不到要怎么办。
  把匣子里的糕点吃完,林夏至拍拍手完成今天的工作,他已经标记了三分之一的树,再有个两天就能完成剩下的工作。
  “少夫郎,我还是没想明白。”林小冬见林夏至忙完了才敢打扰他。
  “想不明白是吧?”林夏至无奈地叹了口气,“那你就不要多想了,过几天看我怎么做你就明白了。”
  连着用了三天时间,林夏至把山上的所有树都做好了标记,眼看着清理灌木还得有一些时日,林夏至交代了两句就放下这边的事情。
  林夏至很看重山上那些树,这些树大部分是不能动的,除了预防山体滑坡,更重要的是林夏至要用上面的那些已经长大的野果树直接嫁接。
  之前在山上做标记的时候,林夏至就统计过了山上的果树,大部分是野梨树和野桃树。
  他准备直接买一些这两种果树的枝丫嫁接上去,长个一两年就能收获,不需要种一棵小树下去慢慢等它长大。
  除了果树和一些长在关键位置上的大树不能动,其他一些杂树和小树夏至会象征性地砍掉一部分,整理出一些空地来,慢慢地规划用上。
  林夏至都在心里规划好了,大片空地可以用来种葡萄,现在山上的野葡萄结的果子都很小,还又酸又涩,等他培育一些好品种的葡萄出来,绝对能卖出好价钱。
  再说,山上除了种果树,还可以养点牲畜,比如说羊,比如说兔子,这么大的空间不利用起来简直太浪费了。
  这要是放在现代,没有化肥没有农药,那绝对是绿色生态环保的好东西,想花钱买都买不到。
  团溪山暂时告一段落,林夏至想着他给管事夫郎们放假放到元宵节,现在距元宵节没几天了,林夏至得把学堂那边给布置起来,今年要开始给管事的孩子们上课。
  孩子们的夫子和教室都准备好了,也是在这个别院里边,只是和夫郎们的教室隔开了,没有在一起。
  林夏至要做的就是去看一看,还有没有什么缺的,或者装饰得和他预想不一样的地方。
  长期给林夏至做东西的各种工匠现在已经逐渐摸清了这位程家少夫郎的要求,他们做出来的东西,林夏至觉得都还不错,没有多少地方需要返工。
  一切都按着林夏至的设想顺利进行之下去时,元宵节无声无息的到来了。
  元宵节吃元宵,元宵节逛花灯。
  未婚的哥儿、汉子会在这个时间从家里走出来,提着花灯走在县城的河道左岸,看能不能遇上心仪的人。
  已婚的夫郎、汉子则成双成对地走在河道右边,看着对面那些羞涩中带着憧憬的年轻人。
  林夏至和程闻柳没有去凑这个热闹,他们得在家带小包子,小包子到了晚上就很粘人,离不得他们。
  虽说不能出去看,程闻柳还是悄悄做了个花灯,等小包子睡着之后拿出来给林夏至看。
  两人提着花灯站在自家院子里看了会儿天,穿着羽绒服依旧感觉外面寒风凛冽,没一会儿手和脚都感觉到冷了。
  果然在家没外面的气氛,如果是在外边,这时候正人挤人,肯定和现在不一样。
  程闻柳的花灯被林夏至毫不犹豫地挂在了屋檐下,他拉着程闻柳进屋取暖,等花灯在那里吹冷风,帮他们看夜景。
  远在辽台郡的程家主宅,元宵节这天晚上却没能消停,因为程锦阳的夫郎丁氏发作了,整个主宅因为他这个孕夫灯火通明。
  痛了几乎半个晚上,赶在元宵节过去之前,丁氏肚子里那个小家伙终于舍得出来,是个身体健康的小汉子。
  程锦阳小心翼翼地抱着第二个儿子笑得找不见眼睛,力竭的丁氏在一旁看着这个傻爹,累得睡了过去。
  程锦阳抱过了儿子、看过了夫郎,立马写信给林夏至和程闻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好生炫耀一番自己的儿子。
  要知道,每次看到程闻柳给他写的信里说小包子多可爱,程锦阳就一直在酝酿这一刻。
  现在,他不仅要把二儿子写在信里,还要写小月儿,自己小哥儿和小汉子都有了,不像程闻柳还只有小汉子,让他眼馋去。
  元宵节一过,过年的气氛就逐渐淡了下来,街上的人慢慢恢复成以前那样,该出去上工的人出去上工,留在家里照顾家里人的就在家里。
  这时候,林家村因为林夏至提出的稻田养鱼讨论得热火朝天。
  里正和卫夫郎却驾着自家牛车悄悄来到了卫夫郎的么家村子——卫家村。
  因为卫夫郎嫁给了林家村的里正,最近这几年林家村在各个村子里大展风头,所以说他们过来的时候卫家村里正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老哥哥,这一次过来是有件事情想和你商量一下。”里正开门见山提出自己这一趟过去是为了什么。
  卫家村里正摸不清楚对方的意思,皱着眉头看向他们。
  “放心是件好事情,大好事情,要不是因为我们村子条件不允许,我才不想来找你商量呢。”里正见对方这个如临大敌的模样,笑了出来。
  卫家村里正没有放松,既然是好事情更不可能白白送给自家村子,肯定是有什么条件的,他虽说羡慕林家村的日子越来越好,却不会因此昏了头脑。
  卫家村里正这个态度让里正和卫夫郎更觉得真实一些,要是来一个见着利益就走不动道的,他们还不敢和那样的人合作。
  里正不废话,把挖池塘种藕养鱼的这个法子告诉了卫家村里正,卫夫郎在旁边补充。
  这个法子听上去好像不难,可是卫家村里正不像林家村里正经过长久的影响,对林夏至的话下意识就相信,卫家村里正第一反应是这个法子到底能不能成功。
  先不说藕种和鱼苗就要花不少钱,仅仅是挖池塘这个事情,就要不少人来完成。
  大家伙要是有这个力气、这个时间,去外边短工给家里挣点钱补贴岂不是更好?
  毕竟自家村子不像林家村那样,村民手上已经有银钱、有底气,要是万一没成功,村民们可经受不起。
  卫夫郎见自己么家村的里正犹豫了,心里替他着急,看了一眼自家相公,给他使眼色,让他赶紧多劝几句,难得遇到这样的这机会,要是不抓住就太可惜了。
 
 
第404章 有人偷懒
  里正看了卫夫郎的眼神站出来:“老哥哥,我们村子没有建豆坊之前是什么样子,你是知道的,为什么村民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就是因为我们修了豆坊,豆坊里产出的东西卖了钱。”
  “你们那运气我们可比不了。”卫家村里正怎么不知道,他还知道那豆坊的方子就是林家给的,人家村子出了林家那样的人,自个儿村子可没有。嶼、汐、團、隊。
  知道对方在想什么,里正接着劝:“虽说我们豆坊是有林家的方子才能开的起来,但是在修豆坊的时候村里人也是出了不少钱的,现在我们村子里过得最好的那批人,就是修豆坊时出钱出力最多的那批人,我这个意思你明白了吗?”
  里正的意思就是,不论是挖池塘,还是买藕种、鱼苗都要花钱,与其让整个村子的人都同意大家一起出这笔钱,不如就像当初豆坊那样分分子,出的钱越多,以后分钱的时候也能得越多。
  里正这话一说,卫家村里正哪还有不明白的,他眼神一亮:“这是个办法!”
  “反正话我说到这儿了,老哥哥你再和你们村子的族老们商量一下,最后决定要不要做。”里正把话说完,拉着卫夫郎站起身,“藕种的路子不用担心,程少夫郎和人程家主宅的人合伙在辽台郡弄了个度假山庄,靠着鱼和藕去年大赚了一笔,藕种那边可以想办法。”
  最后这句话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解决了卫家村里正最担心的一个问题。
  既然程少夫郎已经做成功了,那他们就不是头一份,有人在前面指导要是还不能做好,那就真的只能怪自己村子的人没有财运了。
  里正和卫夫郎离开了卫家村,走在路上卫夫郎拍了拍自家相公的肩膀:“我看这事能成。”
  “我都亲自出马说了,当然不会有问题。”里正得意地吹了下口哨。
  他已经把能说的都说了,连夏哥儿都搬出来给对方做定心丸,要是这事真的成不了,那他就去另外找个村子说挖池塘,反正地势低的村子又不止卫家村一个。
  “哎,夏哥儿真是个好孩子,我以前在他跟前随意念叨了这么一句。没想到他真的放在了心上,还出了一个这么绝妙的主意。”卫夫郎感叹一句。
  “这是怎么回事,没听你说过呢?”里正听着自家夫郎的话有些奇怪,原来夏哥儿会提出帮卫家村有自己夫郎在其中起作用。
  “就是有一次夏哥儿回村的时候在路边遇到了他,说了一嘴我么家村子的事……”
  卫夫郎和里正坐在他们家的牛车上,把当时的场景说了出来,慢慢悠悠地晃回林家村。
  其实,卫夫郎这是想多了,毕竟林夏至经常回村子,也经常听村里的那些外姓夫郎们自己么家村子的事,早就不记得还有这么一段对话了,提到卫家村是因为卫家村距离林家村比较近,仅此而已。
  有这么个美妙的误会不打紧,反正最终的结果是两边皆大欢喜就行。
  卫家村的里正在自家门前抽了整整两管旱烟,才拍拍烟灰起身去找自家村子的族老。
  这么一个机会到底要不要抓住?瞧瞧人家靠豆子改变的林家村,家家户户没有牛车也有个驴车,可以卖林家的那些吃食挣钱,可以在作坊上工挣钱,还可以养猪养羊挣钱。
  还有偏僻得多的望山村,一开始只有李家沾光养鸡养猪,后来人家得了林家的法子开始养兔子,也渐渐变得越来越好,新房子一家接着一家盖起来。
  要是自家村子继续守着以前那点土过日子,只会越来越穷。
  心里的想法坚定了下来,卫家村里正的步伐越来越快,他现在就想把这件事和族老们商量清楚,然后召集村里人开会。
  有些人越老越是固执,有些人活得越久看东西越是明白,林家村的族老们是后者,卫家村的族老也是。
  他们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都希望自家村子的人能越过越好,二话不说直接让自己村子的里正学着林家村开村民大会。
  有人同意就会有人反对,宇熙団对保守胆小的人觉得这个办法行不通,他们世代都是种田的,根本不会是侍弄藕种,更不用说养鱼,大家吃的鱼都是在河里打的,都没有养过鱼。
  当然像这样保守的人是少数,更多的人愿意试一下,就像自家里正说的那样,就算失败了,也就是耽搁点时间,赔上买藕种和鱼苗的钱。
  如果成功了,他们以后也能过上林家村人、望山村人那样的好日子。
  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村里人大部分同意之后,卫家村里正到林家村学习林家村的做法。
  办法其实很简单,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不管是出钱的还是出力的,都给大家折算成份子,等到池塘有了收益,大家一起分钱。
  卫家村里正学到了办法,回村开会,村民自己选择。
  有林家村和望山村这样的先例,卫家村人相信他们也可以赚到钱,开了会之后一个个干劲十足。
  尽管现在天气还没有暖起来,土地还有一点点硬,丝毫不影响大家干活的热情,家家户户的壮汉都扛起锄头,自发到选定的地点挖泥。
  这些地点都是平日里一下雨就容易积水的地方,挖出来的泥很黑很肥沃,卫家村里正一看,干脆把这些挖出来的泥分给过来挖池塘的人家,让大家把泥运回去铺在自家的田里,增加田地的肥力,算是意外收获。
  就在两个村子都欣欣向荣,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时,总会有那么一两颗耗子屎——团溪山上有人开始干活偷懒。
  刚开始有人这样做的时候管事看到了,想着这是自家少夫郎的村里人或者村里人推荐的人,加上大家虽然动作慢一些,事情还是做着走了的,不太好说大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谁曾想管事这样的态度,让那些偷懒的人以为自己没被发现或者自己有特权,做事越来越敷衍,别人半天做完的事他们得一天才能做完。
  管事看着这样下去要出问题,不敢再瞒着,赶紧把这件事报告给了自家少夫郎,请少夫郎来处理。
  这样的情况林夏至不想看到,在一开始也不会恶意猜测这些村民会这样做,但他并不是毫无准备。
  从一开始,林夏至就定了个规矩,这些过来干活的人五个为一组,每一组负责一块区域,从这些区域的进度就可以看得出这个组的人做事有没有偷懒、认不认真。
  这个办法是防小人不防君子的,只有那些偷懒的人才会因为区域不同出现不同的劳动成果。
  管事先领着林夏至去看山上清理杂草灌木的情况,大家一看到林夏至,一个个还是和以前一样热情地和林夏至打招呼,偷懒那几个人一点都看不出心虚的样子。
  林夏至也装作没注意到,跟着管事看了一圈就离开了,继续往下走去看修围墙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