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么,你以前给的吃食只够我和阿爹吃饱,阿么和弟弟们只能吃半饱,胡郎中上次说夏哥儿经常生病就是因为没吃饱饭,胡郎中还说宗儿瘦小,不能再饿着了,我和阿爹以前都不知道就算了,现在知道了肯定不能只自己吃饱。阿爹和我身体好,可以扛着,不能再让弟弟们饿着了。阿爷和老么你们总教训我们这些做后辈的孝敬长辈,可我的阿么天天吃不饱饭饿着,我这个做儿子的肯定要先孝敬阿么。村里人问起,我也只能据实说,孝敬爹么,友爱弟弟又不是坏事。”林承祖一番话把林老么堵得没话说。
林老么听到林承祖说胡郎中、胡郎中,气得牙痒痒,三番两次都是这个胡郎中坏他事。
林老么虽然不在乎村里那些流言,但林老头却要脸面,那些多管闲事老么子的话绝对不能让林老头听到。
“老么,其实我们一家就几口人,吃食上又花不了几个银钱,何况我们的要求也不多,就糙米吃饱偶尔吃点白米就行,不要求顿顿吃肉。”林夏至的要求村里大多数人家都能做到,何况林家还算比较富庶的,更是没问题。
第020章 妥协
林老么气得心肝疼,还要白米!二房这边吃得多那家里能卖钱的粮食就少了,林老么看向林虎子,希望林虎子能说说话。
“老么,我阿爹现在听我的,你看他没用。如果我们还是没法吃饱,那事情传到阿爷耳朵里那我也不好说什么。”林承祖的意思表达得很明确了,就看林老么愿意不愿意。
林夏至倒是希望林老么继续装傻,把事情闹大了对他们二房可没坏处。
可惜,林老么等了一会儿,见林虎子被林承祖拉着真的一直没有说话。气得林老么从地上爬起来,刚好看着李秀带着林承宗打了猪草回来,仔细观察了一下李秀的脸色,发现李秀脸色红润了不少,心头更气了,他心里认定就是李秀这个贱蹄子挑唆的,掐了把李秀,气急败坏地指挥:“老二家的,你去给我烧水,等会儿把今晚的饭做了。”
李秀刚回来,看着李老么乱糟糟的样子有点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他不敢反驳,把猪草放下后就去厨房烧水了。
“老么,你手上这么大的劲,万一我阿么伤得重了,明天又得请胡郎中来看看哦。”林夏至皱着眉说道。
林老么喘了几口大气却不敢说什么,万一夏哥儿真把胡郎中叫来就不好了,他冷哼一声离开老房子。
等李秀把水烧好后林老么洗漱了一番,再把今晚做饭的粮食拿给李秀,他也没心思监督李秀做饭,看着多拿出的粮食就心痛,反正老二家的不敢偷吃,干脆回屋躺着,他现在身上不舒服心里更难受。
另一边,林家二房则进行了一场简单却不普通的对话。
林虎子搓着衣角,说道:“承祖,夏哥儿,你们今天这样和你们老么这样说话不对。”
“阿爹,那你说怎样才对?”林夏至坐在门槛上笑着问。
林虎子犹豫地说:“至少不能和老么吵吧。”
“阿爹,我们没有吵啊。从小你就不让我反驳阿爹和老么,但你看看我们家过的日子,在看看大伯家过的日子,这几天饿肚子的滋味不好受吧,我十六岁之前也经常吃不饱饭,阿么和弟弟们更是经常饿肚子,阿爹,你看看宗儿,他看着像九岁的孩子的吗?隔壁刘老么七岁的小孙子都比宗儿壮实!”林承祖眼里含泪低吼道。
林承宗看着大哥和阿爹这个样子有些害怕,他躲到林夏至身边低声问:“二哥,阿爹和哥哥怎么了?”
“承宗,这两天吃饱了饭开心不?”林夏至没有回答他,反倒问了个其它问题。
“开心。”林承宗听闻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他觉得能吃饱饭是最幸福的事。
林夏至看向林虎子:“阿爹,听到了吧,你一直让我们忍着,结果吃不饱穿不暖,每天还有干不完的活,阿爷和老么并不满意,我们这样有什么意义呢?”
“阿爹,求求你为阿么、我和弟弟们考虑一点吧!”林承祖擦掉脸上流过的眼泪,从今以后,他不会再软弱。
林承祖离开老屋子的院门,留下满脸纠结迷茫的林虎子。
“二哥,以后我们都能吃饱了吗?”林承宗小声地问林夏至,满脸期待。
“相信大哥,以后咱们都能填饱肚子了。”
“大哥真好!”
第021章 出门
林老头晚上回来后,见林老么哼哼唧唧地躺床上,有些不解地问了一嘴。
整个林家只有二房知道实情,虽说林老么他们没有和二房一起吃饭,林老么担心林老头去问,赶快从床上起来,也不敢再说身上这儿不舒服那儿不舒服了。
从那天之后,林老么虽然不愿意,却也每天多拿了些糙米做饭,好让二房的人能够填饱肚子不给他找事。另外,他还天天出去给那些老么子们说,他每天煮多少多少饭,说家里人多能吃。
听到的人面上都说林老么对自家人好,背后怎么想的就不清楚了,加上林承祖和林虎子能吃饱后没有再提前回家,村里关于这件事的流言渐渐没了。
前几天刘春华做饭总偷工减料,林老么就把做饭的事又交给老实人李秀了,因此给二房增加饭菜的事大房那边暂时还不知道。
现在正值夏天,衣服什么的虽然又旧又破,习惯了倒也能穿,反正夏哥儿的皮肤早就适应了粗麻布,要是换做林夏至现代的身体,早就被磨得浑身不舒服了。
在家养了几天,林夏至的体力已经恢复了不少,他还惦记着自己那天看到柿子树的情况,打算走出门去看看。
吃了早上留下的小半个杂粮馒头,确定家里人都不在,林夏至慢慢悠悠地用陶罐装了一罐水,找了顶草帽带上,关上大门往外走去。
顺着记忆的方位往自家田地走,这个时间庄稼汉们都在田地里忙活,村里的路上倒是没什么人。
林家旧房子背后就是村里的农田,林夏至没有走多久就遇到了田地里忙活的人,他们看到林夏至出来都远远地同他打招呼。这些人夏哥儿的记忆里都有,不管打招呼的人是不是好心,林夏至都笑着回应一声。
大家都一个村的,虽说各家有各家的小心思,不过整体上林家村的人还是很淳朴的,大部分人都一个姓,往上数几辈多少都有些血缘关系,林夏至首次和村里人见面感觉还不错。
林夏至走了十几分钟就到了自家的田地,看到林虎子和林承祖忙碌的背影,叹了口气,农民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职业,很幸苦回报却不高。
现在气温已经升上来了,林虎子他们出汗量很大,林夏至送来的水正好能解渴,他招呼了一声,两人就从地里上来。
“夏哥儿可是累着了?要不要大哥送你回去。”林承祖见林夏至神色不虞,关心地问他。
刚才,林夏至路上故意走得很慢,他把一路上的每种农作物和路边栽的植物全都仔细看了一遍,都没有提示上次的那种绿色的字。
“没事,我在树荫下坐会儿就好。等会你和阿爹也要回家吃午饭了,我跟你们一起回去。”林夏至摇了摇头。
“那行,我先去干活,争取早点把这片田的杂草拔了。”林承祖就着陶罐再喝了两口水,赶快去干活好早点回家。
等林承祖回地里了,林夏至坐在树荫下看着干活的林承祖和林虎子,拍拍脸颊自我安慰道:“算了,反正我也不懂种地,这个疑似查看植物生长需求的金手指也没啥用,凭我脑子里的东西就足够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了,别想太多。”
第022章 水稻
就在林夏至已经平复心态时,一行绿色的小字悄然浮现:“种类:一年一熟水稻,状态:结果中,建议:拔除杂草,防治虫害,保持水分。”
绿字下方有一个小箭头,正好指向自家田地。
林夏至惊得一下蹦起来,他使劲揉了揉眼,确认自己没有出现幻觉,心里顿时笑开了花,如果不是附近农田里村民都在,他都想放声大笑了。
兴奋劲过了之后,林夏至才感觉脑子有点晕眩,赶快坐回树荫下,肚子也随即开始打鼓。
自从吃得饱饭之后,林夏至吃饭的时候都会给自己留半个馒头,这个身体是病人,从小被虐待,胃又小,消化力也不行,少吃多餐对他有好处。
这不一个小时前刚吃了小半个杂粮馒头,现在距离吃饭还有一个小时,平时这个时候林夏至不会感觉到很饿,他忍不住猜想,是不是用了这个金手指会消耗体力?
喝掉陶罐里剩下的水,林夏至忍着饥饿等林二房父子两干完活才一起回家。
中午吃饭的时候,林夏至比平时多吃了半个杂粮馒头,还留了一整个杂粮馒头说下午吃。
今天林夏至去田里送水的事饭桌上大家都知道了,在能够吃饱饭的情况下,林夏至胃口好愿意多吃点李秀很高兴,这几天林夏至一顿饭就吃几口,也就比猫食多些。农村人都讲究吃得多才能长得壮,看来夏哥儿的身体是真的要好起来了。
下午,林夏至避开日头最晒人的一段时间,又跑去给林虎子他们送水,还把中午留的杂粮馒头也带上,就是为了实验一下是不是看了植物生长状况会消耗体力。
坐在树荫下,林夏至查看了两片田的情况。
一片田是昨天刚拔过草的,那片田提示的绿字就是:“种类:一年一熟水稻,状态:结果中,建议:防治虫害,保持水分。”建议中少了一个拔除杂草。
另一片田还没来得及拔杂草,提示的绿字和上午看到的一样:“种类:一年一熟水稻,状态:结果中,建议:拔除杂草,防治虫害,保持水分。”
看了两片田后,林夏至饿的前胸贴后背,赶快拿出中午留的馒头吃掉才好些。
林夏至得出结论:绿色小字金手指确实能查看植物生长状况和需求,但相应会消耗他体内的能量。
这对他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想着绿色小字里的提示,看来李家村种的水稻都是一年一熟的。林家村的地理位置和地球上华国的江南有些相似,据他所知,在这种地理环境中,水稻是可以一年两熟的,但具体怎么做还得让他好好回忆一下。
回去的路上,林夏至突然想到门口那个柿子树:“大哥,咱家附近的那个柿子树结柿子多不多?”
林夏至下午坐着没事的时候回忆了一下,还真没有在夏哥儿记忆中找到这颗柿子树能结多少果子,夏哥儿身体差,平时出门少,等柿子成熟了,也早就被村里的孩子们摘光了。
“夏哥儿想吃柿子了?咱家附近那颗柿子树结的果子小,等山上的果树结果子了大哥给你摘,山里的更大更好吃。”林承祖以为夏哥儿见柿子树开花馋柿子了,感慨道,“也不知道县城里卖的那些大果子都是怎么长的,山里最大的野果子都没人家的好。”
第023章 病愈
“人家卖果子肯定有独门秘方,赚钱的法子当然是捂好了,才不会会轻易告诉旁人。”林夏至笑着说,“对了大哥,咱们村里那些果树有人打理吗?”
“打理?”林承祖想了想,“你的意思是给果树浇水施肥?大人田里的事都做不完,没多少功夫管这些果树,也就是嘴馋的孩子们会给果树浇水施肥,看到虫子给抓走,结的果子也大都进了孩子们的肚子。”
“这样的哦。”林夏至若有所思,之前柿子树的绿字中提到“疏除花蕾”,意思应该就是想要果树结的果子又大又甜,就得把开花后结的多余果子去掉,免得果子太多争夺营养长不大,这种现代人大多知道的常识,在古代却只被少数人掌握。
而现在,林夏至就是那掌握了知识的少数人!
林夏至在心里暗爽了一番,又问了下家里田地的情况:“大哥,咱们家的水田长虫子了咋办?”
林承祖听了弟弟的话有些哭笑不得,夏哥儿平时不下田不了解地里的事也正常,他解释道:“夏哥儿,普通的虫子有鸟儿和田鸡,一般只要没有蝗虫就没事。”
林夏至有点不明白,难道古代没有病虫害?那现代那么多杀虫剂是怎么回事?
一边想这些杂七杂八的事一边往家走,林夏至对农业实在不了解,想不明白最后只能算了,反正他真正想的赚钱法子是做吃食,种地不是最主要的。
夏哥儿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江宁县,现代的各种小吃想必这些古人肯定没吃过,他只要拿出其中几种,绝对能赚钱。
接下来林家的日子平静了不少,二房的日子在林承祖强硬起来后好过了不少,虽然活还是一样地做,但至少能吃饱了,大家脸色可见地红润了起来。
林夏至也安分了下来,只要大房和老么不来招惹他,在他身体还没完全好之前,还是让中公继续出钱给他买药吧。
差不多又过了一个月,胡郎中给林夏至把脉后终于宣布他可以不用吃药了,林老么第一次笑着脸把胡郎中送出门。
现在林夏至看着还是比同龄人瘦小,不过他可以一口气自己一个人从村头走到村尾,再从村尾走到村头是包含了田地的,差不多要走一个半小时,进步很大。
这一个月里,林夏至还趁中午午休和晚上吃了晚饭的时间教林承宗数数,先让林承祖从一数到一百,再从一百数到一千,等林承宗数数没问题了,再教他加减和乘法口诀。
在没有人教的情况下,一个普通农村的孩子想要接触算术是很难的,农民自己就不懂什么,没法教孩子。
比如说林承宗,他已经九岁了,在林夏至教他之前五十之后的数他就数不清了,更不用说简单加减法了。
而在林夏至上辈子的记忆中,九岁的孩子应该上小学二年级或者三年级,早就能背九九乘法口诀算加减乘除了。
林夏至告诉林承宗这是他们两的秘密,不能告诉别人。林承宗知道二哥这是教他好东西,所以在林夏至叮嘱下他连大哥都没说,悄悄跟着林夏至学。
第024章 上学堂
林承宗学得很快,不到一个月成果就不错了。
这个进度下,林夏至打算尽早提议林家送林承宗去隔壁村的私塾上学堂,这些年中公从林二房这边压榨的银钱,总要在他闹事分家之前掏一些出来吧,蚊子再小也是肉,要是分家了可没那么快找得出银子交束脩。
相信有他给林承宗的算术打底,林承宗在一群小屁孩里肯定能脱颖而出。至于认字,别说夏哥儿大字不识一个,就是林夏至自己,作为一个理科生,三字经都背不熟更别说繁体字了,还是别误导孩子了。
5/251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