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这几天韩非也发现了,秦国朝中的楚臣很多,而楚姬夫人又是公子扶苏的生母。
若是通过公子扶苏去接触那些说话有分量的楚臣,或是楚姬夫人,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只可惜公子扶苏不是那么好见的,韩非有些懊恼自己昨天竟然无所作为,错过了遇见公子扶苏的机会,他步伐沉重的回到了邸店。
“公子非,你终于回来了!”
一进门就听见张礼欢快的声音,韩非看他一眼,见张礼激动的脸颊微红,启唇问了俩字:“何事?”
张礼已经习惯韩非的说话模式了,他兴高采烈的将他们送礼成功的事情说给韩非听。
韩非在心里摇头,送礼成功又如何?刘季就会帮他们韩国说好话吗?刘季何许人也?
据他所知,提高粮食产量的徐次卿徐福是刘季好友,提出治军策略的国尉魏缭是刘季举荐,秦国席卷六国的厕纸亦是与刘季有关。
如今又得秦王看重,不管是男宠还是重臣,怎么可能看得上他们韩国献上的那些小玩意?
但是韩非没想到的是,刘季确实看不上韩国送的礼,但他看上韩国的木匠了,或者说的高大上一些,墨家。
要知道,韩国能苟活到现在,全是因为“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
韩国的弩能射800米之外,这距离可是能“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
除此以外,韩国的剑也反常尖利,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
韩国就是人太少了,土地也太少了,土地肥沃又如何?
地理位置太“绝佳”也没办法,加上君主也没什么雄心大志,识人之明,以至于被人欺负到这步田地。
虽然这都只是刘季听来的,但话敢这么说,肯定不是空穴来风啊!
所以,刘季收到那些即贵重又精巧的小玩具后,特地向男神进言,谈判讲条件的时候要把墨家人要几个过来。
秦王自然应可。
武库署里的那几个工匠明显不够用,他的底价就是韩非和墨家人,想来韩国肯定巴不得舍“财”免灾的。
韩非来到秦国第五天,终于见到了与他互通有无的师兄李斯。
“师弟,你到了咸阳怎么不给师兄送个信过来?若不是昨天大王宣你觐见,师兄都还不知道你作为韩国使臣来了咸阳!”
韩非面对依旧热情的师兄露出些许苦笑,解释道:“非,实不愿,打扰,师兄,韩国之事,非,不愿牵扯,师兄。”
李斯闻言皱眉,露出无奈的表情。
他语重心长的说:“师弟,师兄如今也是官至廷尉,在大王面前也有几分薄面,为韩国说几句话还是无碍的。”
韩非感激的向李斯行了长揖礼,口中直呼:“多谢师兄。”
李斯微微一笑,扶起韩非,两人在屋中密谈了两个时辰。
分别时,李斯眼中带着志在必得的笑意离去。
他已然了解了韩非的救韩之策,只需运作得当,便能立上一功。
如今吕不韦倒台了,朝中丞相位置就空出了一个,他李斯,也想争上一争!
傻乎乎的把自己卖了个干干净净的韩非感激的站在原地目送李斯离开,回到屋中拿出纸笔,把冯去疾所说的与李斯所说的信息写下来。
对比一看,发现在两人口中的刘季都确实是秦王宠臣,只不过师兄说的是男宠,而去疾贤弟说的重臣。
而对于公子扶苏,两人的看法却是南辕北辙。
师兄说秦王极为不待见这个长子,而去疾贤弟则说扶苏是秦王最宠爱的孩子。
至于其他信息,韩非勾出了“徐福医术了得”、“刘季有墨家之术”、“郑国任职都水丞”、“墨家公输炟任职武库丞”这四条信息。
仔细思考一番后,韩非把郑国划掉,这个曾经属于他们韩国的治水大才,早已被韩国伤透了心,是绝无可能帮助他的。
至于公输炟,此人应是相里氏人,可相里氏族被韩国贵族打压的喘不上气,韩国的相里氏早已名存实亡,此人不捣乱已是万幸。
剩下的徐福和刘季,韩非毫不犹豫划掉了徐福。
他与徐福见过,张口闭口就是秦律,一看就是商君的忠实护卫者。
虽然他很欣赏也很想一起探讨,但毫无疑问,搞不好又是一个类似秦王那样的“笔友”,韩非表示他惹不起。
“刘季。”
韩非圈出这个名字来,他倾向于李斯所说的,而且在章台宫发生的事也佐证了刘季是男宠的事实。
只是该如何请动刘季为韩国说话呢?
这天,刘季正在翻阅“只做第一”饭馆送上来的文章。
这个饭馆的掌勺厨师是刘季教了几年才教出的徒弟,而开业至今,已经名声大振。
虽然平日里店里都很冷清,但每日呈上来的文章数不胜数,以前刘季一个人就能看完,现在已经特地建立了一个二十人的阅读小组。
而每天的文章,都会先由这二十人先打分(一到十分),最后会把平均分为六分以上的呈上来。
这个工作本来是想交给徐福来做,但张苍据理力争,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把这事儿给抢了。
这就导致现在每天都要和张苍同处一室。
刘季抬眼扫了一圈四周端坐、认真阅读的二十个小吏,以及在他左手边正奋笔疾书的张苍,心里不由的唉声叹气。
以前都是在男神身边看文章,看一眼男神,看一眼文章,多么幸福的生活啊!
现在呢?
若是哪天他敢迟到一秒钟都会被怼!生无可恋啊!
“刘客卿,大王召见。”
啊啊啊啊!男神果然懂我!
刘季像打了鸡血一样瞬间站起身,矜持的向张苍说了句:“既如此,张兄,今日就辛苦你了,小弟会尽快回来帮你的。”
说完一溜烟就走了。
张苍看着刘季欢快的小步伐忧心忡忡,这个刘客卿,有才华,武功高,偏偏要去做男宠!
自己费心费力拉他出来,他偏偏还要自己凑上去!
真真是应了那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刘季完全不知道张苍对他寄予厚望,并且致力于救他脱“困”,他扑进男神怀里,向他控诉张苍的恶行。
“阿政,咱们真是心有灵犀!我老早就想你了,那些乱七八糟的文章简直有毒!偏偏张苍还要求必须都读完!而且还要写评语!有好多文章我看了个开头就觉得索然无味!我是真不适合干这个!你把我调去干别的好不好?”
刘季眨巴眨巴眼睛,自以为魅惑的看着面前的男人。
“不行,‘只做第一’是你开的,用文章付钱也是你提议的,当然是你管。”
秦王目光深沉的看着刘季,他猜到了张苍的意图。
实际上,张苍不止一次私下劝过他,爱才惜才,才是圣明的君主行为,而不是像他这样折辱。
可他们这样两厢情悦,如何又是折辱呢?
再次被拒绝的刘季恶向胆边生,他把双手搭在男神的脖颈上,拖长声音威胁道:“阿政,你要是不同意,我就去和小扶苏睡!反正小扶苏和你长的像,看着他就像看到你一样,我......唔......唔......唔......”
“你什么?”
秦王把被他亲的神魂颠倒的刘季抱在怀里坐在桌前,刚刚还气焰嚣张的小娇猫,如今已成了羞红的朱果。
刘季脸红的要滴血,这姿势太羞耻了。
他双腿被男神分开,搭在他亲手做的椅子扶手两边,整个人被男神抱小孩一样抱着坐在腿上。而某个有着赫赫威名的东西正抵着他,他一动不敢动,偏偏男神还要在他耳边说话。
刘季低声轻呼:“阿政,别在这里!这里是左殿!唔......唔......”
......
狂风骤雨初歇,两人止战。
刘季侧躺在左殿屏风后的小榻上,眼睛微眯,看着男神的肌肉流口水。
“阿政,你今天又大白天做这种事!你是不是想当昏君呀?”
秦王轻笑着伸手捏了一下刘季的脸蛋,克制着自己转过头不看一身痕迹的刘季,下床穿衣服。
“阿政,阿政~你怎么不回答我?你是不是心虚了?”
刚从柜子里拿出衣服来的秦王觉得手里的衣服怕是穿不上了,想了想今天的安排,还有时间,遂又放下衣服,转身,直面对他充满诱惑的刘季。
“你还有力气说话?看来是孤不够努力,再来一次?”
刘季被男神线条健美的身体直击灵魂,恍惚了一瞬。
然后身上的小被子就被男神揭开了,一看那个眼神,他哪还不知道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
但是!他不想每次都晕过去啊!他不要面子吗?!
“不要了,不要!大王,大王!你今天不是要见韩非吗?唔...唔...唔...”
......
第56章
自韩非提出“先伐赵而缓伐韩”之后,连着几日的朝议都是这件事。
虽然秦王明显表露了对这句话的赞同,但朝中公卿还是温和的商量要不要打韩国,因为韩国其实并不难打,主要是一打下来就会引起其他五国的警惕。
若是五国联合,不管打不打,对秦国都是很大的威胁。
然后李斯就提出了一个真正适用于秦国的“先伐赵而缓伐韩”。
可以先打赵国,但韩国也是要打的。
李斯先是摆出秦国能够一挑二的事实——粮仓充盈。
徐福在咸阳城郊外建的试验田依然还在试种,争取试出产量最多的麦种和稻种。
而这两年时间,整个秦国每年饿死的人大幅度减少,几乎等于零,各个郡县的粮仓也堆得满满的,完全能够支撑两边开战的消耗。
然后又说起韩非的才华和韩国的墨家人。
若是现在就攻打韩国,那韩非与那些墨家人就会视秦国为仇人。
而若是秦国假意愿意议和,而条件就是韩非和那些墨家人,等韩国把他们送到秦国,让他们看清楚是韩国不要他们。
到那时,秦国再攻打韩国,不仅不会遭到墨家人的仇视,还会得到他们的感激。
而在这谈判拖延的时间里,就攻打赵国,不仅可以扰乱韩国的视线,让他们放心的把人送到秦国来,还能拿下赵地几城。
这个想法得到了朝中公卿的肯定。
事实上,除了真的手不提肩不能挑的病弱之人,朝中公卿都想打仗,整个秦国都想打仗,因为只有上战场,才能获得土地,获得爵位。
李斯又提出他想负责“招安”韩非和那些墨家人。
“大王,臣与韩国公子非一同在荀子门下学习,对其性格也有几分了解,不如就由臣负责与韩国使臣的谈判?”
一听这话,徐福就“唰”的睁开微眯的眼。
脑海中两个小人正在拳打脚踢,一个说要救韩非,一个说不能搞历史破坏。
时间紧迫,徐福一把抓住刘季,低声问他:“刘季,要不要救韩非?”
刘季正和男神眉来眼去的正欢,突然被徐福一拉,差点叫出声来,听他问题更是不知所云。
“韩非怎么了?不是好好的吗?”
徐福鄙视的看刘季,他果然最不喜欢历史白痴。
“现在是好好的,再过不久就要被大王弄死了!”
徐福觉得是指望不上刘季了,他心想,连赵高都被蝴蝶掉了,这件事说不定也能插手。
“大王,臣以为李廷尉所言不妥,虽说是师兄师弟好说话,但秦军都要冲进韩非家里了,那里又会因为师兄弟的关系就减弱仇恨呢?反而会更加憎恨才对!”
刘季听着徐福因为紧张而语速过快的陈述,觉得有点疑惑,男神那么“在乎”韩非这个笔友,怎么可能杀他?
难道韩非因为太爱国搞风搞雨惹怒男神?或者脑子一热搞刺杀?
这倒是有可能的,那被男神处死也不足为奇,所以,要怎么收服韩非大叔呢?
刘季想着这几天每天都有收到韩非的墨宝,说明韩非是个古代吃货,又看他写的多是关于秦律里一些小细节,并且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改良方法。
这说明韩非有欲..望啊!
一个人“无欲则刚”,而韩非的弱点太明显了,哦,对了,还要叫男神去把韩非家人接到秦国来。
这样的话,即使韩非软硬不吃,还有他妻子和他儿女呀!
随即刘季又想到一个问题,话说,韩非娶媳妇了吗?
不然现在立马送他一个娇俏可人的小妾,然后秦韩之战拖个一年,等孩子出生了再打?
“你笑什么?比傻子还二百五!”
刘季瞪了一眼徐福,不与他计较,见朝中的战况已经演变成武将的主场。
蒙武将军信心满满的说,请大王放心,他一定把赵国打的屁滚尿流。
王翦将军不甘示弱的说,请大王放心,他一定拿下五座以上的城邑。
......
最后,秦王只派了杨端和一个老将,其余裨将都是年轻一辈的。
比如刘季比较熟悉的王贲,李信,蒙恬,章邯,曹参,大多都是禁卫里的小兵,不过一出去就是百夫长、千夫长以上。
朝议结束后,徐福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拦住大王,别杀韩非。
刘季惊讶的问:“你不是争着要负责此事吗?你没抢过李斯?”
徐福怒目而视:“刘季!你上朝到底有没有听?!我一个菜鸟,我抢得过李斯那个精通厚黑学的?!”
刘季赶紧四处张望,幸好都没人。
随即对徐福说:“你小声点行不行?你先说说韩非是怎么死的?”
徐福卡壳了,他哪儿知道?
刘季看他表情也很无语,他对历史的了解本来就少,又在这里过了几十年,那点知识早就丢到火星上去了,但徐福可是高考之后来的啊!
“你不是刚学完历史吗?就没一点点印象?”
徐福不好意思的说:“我是学理科的,历史成绩也就那样,了解的不细致,就知道韩非死了,和李斯肯定有关系!其他不知道。”
39/55 首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