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时候,楼清焰坐在副驾驶,托着腮歪着头看他,“明明就在同一个地方,为什么白天都见不到面呢。”
江覆说:“是啊,有点困扰。”
“你也想我吗?”
“嗯?”江覆敏锐地说,“什么叫也?”
等到车在十字路口停稳,楼清焰才凑到他耳边,轻声说:“我一整个白天都在想你。”
胡说八道,明明只想了几次而已。
他就是闲的没事撩一撩人家。
“……”江覆冷静地说,“你先别说话,我开车。”
楼清焰见他面色突然严肃,莫名有点发慌,立刻闭嘴了。
等车在车库里停稳,他刚下去,没走几步,被江覆一下子摁在车门上,一个湿热的吻落下来。他发现自己双唇惨遭侵占,从唇瓣到舌头都不听自己指挥了,只知道迎合江覆的摆弄。
等回到家,瘫在沙发上,心尖上的火热才慢慢退去。
他对江覆说:“楚楚今天回局里了,说他们单位领导明天要请我吃饭,你去吗?”
“我可以去?”江覆想了想,“都是老一辈人,合适吗?”
“有什么不合适的,陪我去吧。”
楼清焰跟人打交道向来随心所欲,很不迎合酒桌文化,这种时候,就特别有必要带上江覆。
江覆一眼看穿他的心思,“好吧,你明天可以放松一点,不用管太多,应酬的事交给我。”
于是第二天,梁彦楚来接楼清焰的时候,赫然看到江覆也跟来了。
对此,他只好在路上反复地、不停地、着重地强调:“不要秀恩爱,一定不要秀恩爱!”
酒席设在一个很普通的招待所里,楼清焰他们去早了,过了一会儿才陆陆续续来人。
最先来的是梁彦楚那位领导,梁彦楚管他叫孙局。孙局一见到楼清焰,首先是露出惊叹的神情,接着就过来握手寒暄。此后每来一个人,楼清焰都要经历一遍这样的过程,因为大家对他实在太好奇了。
今天的宾客果然是八仙过海、什么神通都有,搞文化的、搞信息的、搞军工的……深空免不了走上和政府和军方合作的道路,今天是先认识一下,后续打交道的场合还多着。
落座之后仍是在讨论楼清焰的身份,对于一些不爱搭理的话茬,楼清焰一概一笑置之,让江覆接过。
众人本来没多在意江覆,他话不多,态度也不卑不亢,却每一句都说到点子上,谈着谈着,竟成了酒桌焦点。
梁彦楚则充当个插科打诨的角色,眉飞色舞地活跃气氛。
一顿饭下来,楼清焰和很多人交换了合作意向,接下了梁彦楚单位的项目——为他们开发一款虚拟训练系统,以及一套用于复原案发现场的虚拟现实系统。
仍是梁彦楚和他对接,为他提供局里的要求,这两个项目楼清焰打算亲自操刀,争取在发小出国之前完工。
除了公安系统,军工系统也希望与深空立即展开合作,不过他们提出的合作方式让人出乎意料——派一群工程师到深空交流学习。
潜台词就是,想直接学习深空的人工智能技术。
军工来的这位领导是技术出身,名叫李军涯,一番话有点张不开口,勉勉强强才说完。
也是没办法,人工智能对军工产业的作用非同小可,速度快人一步,国防就强人一分。国内有这么强的人工智能技术,焉有不取之理?然而军工产业有太多涉密研究,不能让外人轻易参与,只能派自己人去把技术学回来。
因为这要求确实过分,所以附带了很优厚的交换条件,包括一些对深空的政策开口。
其中有个特别让人心动的,就是专利申请特快通道。现在国内的专利申请流程都在十个月以上,而深空的研发速度快得离谱,往往都是专利还没下来、产品已经上市。幸好技术鸿沟很大、保密也做得好,不至于被人抄去。
楼清焰本来正打算公开技术,便说自己正在研发一种新语言,致力于把AI算法落实到最底层。
李军涯听后,沉思许久,略带兴奋地说:“小楼同志,有意向和国家共同开发这个语言吗?”
楼清焰意识到,高级语言的开发中是可以做很多事的。
据说在当年的贝尔实验室,unix之父肯·汤普森走到任何一台unix机器前,都能取得管理员权限。实验室所有大牛对此不服,千辛万苦找到了unix内核里的后门,去掉之后,汤姆森却仍能取得权限。后来,人们发现后门其实在编译unix系统的c语言编译器里,于是重写了编译器,却依然不管用。
最后汤普森才揭晓秘密,后门其实藏在世界上第一个c编译器里,后来的其他c编译器,都必须经过第一个的编译,所以所有c程序都难逃污染。
倒不是说非得在语言里做什么手脚,而是,如果新语言能打造得像c一样强大,它就可以带来一个堪称恐怖的生态,恐怖到谁掌握了它、谁就掌握了操控未来的手柄。
当初美国国防部把c语言、tcp/cp网络协议、unix操作系统三者捆绑在一起,让美国各个大学进行非商用研究。三者相互促进,在那段时间得到迅猛发展,组成了一个横跨编程语言、网络、操作系统三大领域的强大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包含了当今计算机软件的一切!一切都被纳入它的体系当中!
想一想,如果把楼清焰的人工智能语言、虚拟现实技术,与当今的SA组网5g结合起来,又能组成多么庞大的生态!
下一个五十年,话语权在谁!
只是稍微这么一想,李军涯突然感觉浑身的血都开始沸腾。年过半百的人,尘土里锉磨多年,这是多么久违的感觉。
要想尽可能扩大这个生态,仅靠深空肯定不行,只有国家机器才具有强大无匹的力量。
楼清焰考虑了仅仅一秒钟,说:“深空很欢迎各位工程师来交流学习,也很乐意合作开发新语言,不过,我想提一个条件,这条是底线,别的都可以商量。”
“你说,尽管说。”对方已不担心他狮子大开口,开始思索怎么打报告向上级申请。
楼清焰提的要求很简单:“我们希望也能派一名工程师,跟各位前辈学习学习,交流是相互的。”
听到这话,江覆一怔,桌子下的手捅了他一下,却被他一把抓住,十根指头扣起来,放在自己腿上。
“相互交流?”李军涯沉思片刻,既觉得简单,又觉得为难。
楼清焰紧紧攥着江覆的手,补充道:“我们只派一名工程师,他绝对能通过政审,严格遵守保密条例。他的专业能力也很出色,不会拖任何项目组的后腿。而且,我们可以承诺,他基于此次学习获得的成果,无条件对体制内开放。”
对方突然笑了,温声说:“是你身边这位江同志吗?”
江覆深深地看了楼清焰一眼,主动说:“你好,刚才自我介绍没有说全,我在清华取得了物理专业本科学位,在加州理工学院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是庄周系列芯片的设计师,现在和小楼同志合作进行光学芯片研发。”
“我知道你,”李军涯看看他,再看看楼清焰,眼神带着欲说还休的意味,“相当出色的年轻人,都是相当出色的年轻人啊。我可以试着往上打打报告,能不能批下来就不一定了。”
这桌宴席达成了两桩合作,交换了无数口头合作意向,但它最重要的意义是,让深空找到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靠山。
有这座靠山的保驾护航,深空只要诚恳做事,就绝不会沉。
离开招待所之后,江覆对梁彦楚说:“不留你了,晚安。”
梁彦楚翻个白眼溜了,感觉自己是史上最不敬业的保镖。
他一走,江覆立刻抱住楼清焰,静静地、紧紧地抱着他。
“我只送了一罐小熊饼干,为什么收到了全世界的小熊饼干?”他突然这样问。
楼清焰笑了,“你哪里收到全世界的小熊饼干了,顶多也就是三块……五块,没有再多了。”
江覆低声说:“你就是全世界。”
“……”楼清焰突然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月色太美,他不自觉开始喃喃自语,“你知道吗,我经历了那么长的人生,从来都没有这种感觉……”
“我也是,”江覆说,“我从来没体会过这种感觉。我想给你圆满,给你幸福,楼清焰,我想给你世上的一切。”
第104章 显示技术
fire的社交主页上, 不声不响地更新了两条新内容。
《一种基于VR盒子的新型光学透镜系统》
《一种能够消除纱窗效应的像素双层堆叠显示技术》
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他的状态,自然第一时间看到了这两条内容。
第一条好理解,就是改进一下VR盒子的透镜, 这很简单,只不过真正厉害的人不屑于研究这个。
这第二条却让VR行业的所有人愣住了。
消、消除纱窗效应……?
不会是他们想的那个意思吧!
许多人……几乎是VR行业的所有人, 不管懂不懂技术, 都满怀期待点进了这条内容。
文档写得很简洁,开门见山就是设计理念。
楼清焰思考该怎么样才能消除纱窗效应的时候, 参考了市面上几款竞品, 发现索尼VR的分辨率低于vive很多, 画质却只比vive差一点点。
仔细探究,才得知索尼VR没有机械式地提高分辨率,而是选择重构像素间距。它的单个像素是六边形, 不是通常的四边形,一粒像素的四条缝变成了六条缝,数量变多了, 但每条缝都变小了,使整个画面看上去更加细腻。同时, 缝与缝之间连贯不起来, 自然就消除了纱窗效应的条纹感。
索尼这个案例提醒了楼清焰,消除纱窗效应本质是要缩小像素间距, 提高分辨率只不过是缩小间距的笨办法。
缩小间距就意味着增加成本,而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减到很小, 需要技术和工艺都完成进一步突破。
那么, 为什么不换个思维方式?间距无法缩小,但是可以填充。如果在原有显示面板上方添加一层,两层像素阵列上下交叠, 就可以彻底消除间距。
楼清焰把这个想法讲给设计师的时候,设计师说,这在理论上可以实现,需要在实验室完成双层显示结构堆叠的技术突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楼清焰让他先从理论上把所有可能的技术难点列出来,然后一整个下午,纸上谈兵,为清单上的所有问题找到了理论上的解决方案。
第二天,和一群大佬们吃饭的时候,他拜托其中一位帮忙联络了中科院的显示面板实验室,让设计师进去呆了几天,他来远程指挥,一步步调整技术方案。
一周后,楼清焰在社交平台上公开了这份技术文档。
别说设计师,连人家实验室都是懵逼的,一周完成一项应用级新技术研发,这他妈是人干的事吗???
整个VR行业也是懵逼的,让他们头疼了好多年的纱窗效应,难道就这么迎、迎刃而解了??
其实楼清焰只是提供了一种低成本解决方案。为了堆叠第二层结构,他们不得不增大了像素尺寸,虽然像素间距减小为零,但分辨率并没有做得很高,2k就是极限。再高一点,工艺水平就达不到了。
VR显示最终还是要追求210度广角12k分辨率,这是它最完美的显示参数。
楼清焰提供的这套方案,实现了2k分辨率下消除纱窗,最关键的是成本很低,简直是当下所有VR硬件制造商的福音。
头显生产商纷纷转发艾特显示屏生产商,“老哥愣着干嘛,赶紧生啊!”
显示屏生产商纷纷惊叹:“这真是鬼才的构思,天才的设计,真不愧是fire。”
粉丝一开始还没在意,毕竟这种随手就能公布到网上的技术,似乎是很廉价一样。
看到专业测评之后他们才跪了。
“草,fire,算我求你,造成轰动之前能不能先来个预告?”
“求预告+1,每次彩虹屁都跟不上是真的很困扰。”
“害,彩虹屁跟不上也不怪我们,谁能想到fire随手扔到网上的东西居然这么牛逼?”
“话说回来,这技术似乎很重要的样子,fire就这么公开了?我查了一下连专利都没有,他不想挣钱吗?”
“这是人家的策略,VR市场扩大,他的芯片才能卖得更好。”
“他也太不在乎虚名了,这要是发篇文章得多牛逼啊。”
众人还在议论纷纷的时候,当天下午,fire又发了两条内容。
《一种简单的眼球追踪技术》
《一种基于双层显示结构的通用注视点渲染方案》
路过的小粉丝们不敢再无视了,急忙问道:“求大神解答一下,这个又是什么?”
“我彩虹屁都准备好了,就等大神来教我怎么吹了!”
过了段时间,看完文档的大神们纷纷回来解释。
“上午是硬件,下午轮到软件了,我日常给fire下跪……”
“简单说一下吧,眼球追踪技术,顾名思义,就是让电脑识别人眼在看哪个方向。这是VRAR里相当重要的一种技术,它能让人眼发挥鼠标的作用,而且,根据眼球追踪,画面能模拟人眼的变焦功能,减少眩晕。”
“普通眼球追踪要结合光学手段,fire提出的这种倒很简单,只需要红外相机和图像识别就可以了。不过误差也挺大的,应该是专为注视点渲染设计的。”
“注视点渲染又是什么?”
“呃……这么说吧,人眼看东西的时候,能看清的只有焦点附近的画面,其他的都是模糊的。这个技术就是着重渲染焦点画面,2k分辨率下能强行渲染到4k水平,其他位置就可以粗糙一些,反正也注意不到。”
“注视点渲染是提升画质的大杀器,但是它算法很复杂,还要结合眼球追踪,所以还停留在实验室里,没有应用。fire这次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就是把画面分层,第一层只显示普通画面,第二层只显示注视点位置的精细画面……这个真的牛逼了,虽然多渲染了一次,但是算法复杂度至少降低80%,fire未免也太天才了。”
90/140 首页 上一页 88 89 90 91 92 9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