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卫檀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和抹不去的耻辱。
偏偏她自尊心极强,又有些好妒,对沈谕就是又气又恨。
她想不明白,沈谕是怎么冒出来的,在山庄待了这么多年,压根就没听过有这么一个人。
直到今年大比的时候,才出现了这么一个人。
其实也卫檀疑惑也很正常,沈谕的原身,之前的确就是易玄清口中说的“深居简出”。
十二岁的时候,她虽然被庄主姜原授予了进入武院的机会,但是真正进去后,她还是饱受排挤。
姜原神龙见首不见尾,后来又失踪了,哪能顾得上区区一个外门女孩的习武情况。
进入武院后,原身没过上过几天寻常弟子的生活,师父讲学时只能站在边角,师兄师姐对打传授也从来轮不到她,集训、外出为山庄执行任务也很少有机会能参与,每每都是打扫院子端茶倒水这种脏活累活统统被甩给她。
最初,她是很生气很不满的,哭着跑回外山脚下的小镇,跑进那个有些阴暗的小巷子里,扑进母亲的怀抱里,问她为什么。
为什么呢,明明庄主都说自己天赋很好,是练武的好苗子,自己也很勤奋,为什么要被这样对待呢?
沈母会柔柔地抱着她,静静地等她哭完,再温声开导她,教她学会忍耐,学会生存。
慢慢的,原身也就习惯了。
虽然在武院里不怎么受待见,但是能进武院,某种程度上地位就要比外门大多数弟子要高,毕竟也不是人人都适合习武,大部分人还是要去经营山庄下面庞大的产业。
至少进了武院,吃穿用度都不用愁了,也能给沈母减轻不少负担。
就这样,原身度过了有些艰辛但总体来说还算平淡的六年。在这六年里,她基本上就是武院和家之间两点一线,还认识了易玄清和苏又夏。
易玄清家经营者九原山庄直属的一大产业,做的是文房四宝的生意,连带着易玄清也一身的书香气。他穿着又比较素雅,有着白衣公子的翩翩韵味。
苏家是附庸于九原山庄一个大家族,苏又夏,就是苏家的大小姐。
这两人物质条件都比较丰厚,也没有贵公子千金小姐的骄纵,对沈谕很尊重,也很照顾,还帮着沈母在镇里买了一栋小房子,开了一家小面馆,也算是结束了给人洗衣的拮据生活。
原身对他俩,一直都心怀感激。
今年这场大比,也是原身酝酿许久,等待许久的机会,誓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她沉寂多年,卫檀自然没听说过她。
突然被不知名的人击败,确实会饱受打击。
沈谕理解这位大小姐,也懒得跟她计较,看着她气鼓鼓地拂袖离去了。
“呵呵,卫小姐性子有些耿直,沈小姐见谅。”沈谕正准备离去,身后又传来一道温和的声音。
封温面带淡淡的微笑,不紧不慢地走过来,似乎是在为卫檀道歉。
沈谕瞥了他一眼,总觉得这个人皮笑肉不笑的,也不想多搭理,反正肯定不是什么好货,冷淡地回了一句:“无妨。”
封温面色不变,径直走过沈谕,又回头提醒道:“不过沈小姐也不要太过自满,毕竟,成由谦逊败由奢。”
“多谢封大公子提醒。”沈谕点点头,淡淡地说了一句套话。
等封温走远了,她故作呕吐状,对易玄清、苏又夏说道:“假死了这个人,感觉天天戴着一副面具,封温他不累吗?”
“可能公子哥都是这样的吧,你也知道,封家争家产争的鸡飞狗跳的。”苏又夏吐了吐舌头。
易玄清掏出一把折扇,展了开来,很儒雅地扇着扇子,无奈道:“公子哥也不都是那样吧,本公子就不是。”
“知道知道,易公子风华绝代,旷世无双。”沈谕笑嘻嘻地说,叉开了话题:“你们是要下山,回镇里?”
易玄清点点头,“嗯,咱们马上就要搬到新的住处了,我得回家收拾收拾。”
苏又夏也接话道:“对呀,阿谕,你也得回去吧。”
“那咱现在一起下山吧,我也好久没回去了,这阵子一直忙着大比,好久没见我娘了。”
三人出了演武场,穿过武院,顺着一条大道往山外走。
身上都挂着象征身份的腰牌,三人一路走来,有些引人注目,也收到了诸多行礼问候。
“哎呀,这一个个‘师姐’叫的,我真不好意思。”沈谕嘴上这样说,心里其实美滋滋的。
她不像易玄清、苏又夏出身富庶,那两人从小到大被人行礼,早就习惯了。
她自己的话,只不过是个刚高考完的苦学生罢了。
苏又夏笑了笑,柔声道:“阿谕,你以后会越来越出色的。”
谈笑间,三人就走出了外山的建筑群,在一个大路口,遇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
易玄清眼睛一亮,快步上前,喊了一声:“爹——”
为首的中年男人看了过来,看到是他们三个后,笑了笑。
“爹,你们这是……”易玄清走过去,看了看易老爷身后的人,问道。
易老爷笑道:“我这是跟你几个叔伯来山庄办些事情,玄清啊,你们这是要下山吗?”
易玄清点点头,“我们几个到镇里收拾东西,马上就要搬到新住处了。”
儿子成为外门首席,易老爷眼里的骄傲是掩饰不住的。
闻言,他看了看易玄清身后的两人,说道:“你们都没骑马吗,就这么走下山?我给你们牵两匹马吧。”
“不用了爹,我们走下去就行。”易玄清连忙推辞道。
易老爷却不等他推辞,扭头吩咐道:“给少爷牵两匹马,派一个人回家里赶辆马车过来。”
“是,老爷。”身后的家仆很快牵出来两匹马,恭敬地把缰绳递给易玄清。
易玄清接了过来,“谢谢爹。”
“谢谢易叔。”沈谕、苏又夏也连忙行礼致谢。
易老爷摆了摆手,带着人朝山庄里走。
易玄清翻身上了一匹黑马,将白马留给沈谕和苏又夏。
回去的路上,沈谕开口说道:“玄清,这次易叔带人来山庄,也许跟你成为首席有关?易家估计能获得更多扶持。”
易玄清摇摇头,说道:“应该没那么容易,我这也不算什么,山庄各大产业间竞争激烈,里面水太深,哪那么容易就扩张。而且我易家做的又是纸墨笔砚的生意,本就不算什么大产业。”
“爹此次去山庄,估计是想让我家获得更加公平的经营环境吧。前些日子封家鸡犬不宁的,都波及到了我家。我家做小本生意的,可经不起几次大折腾。”
沈谕思忖道:“所以还是要努力修习吧,等成为了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高手,一人可当百人的那种,别人就不能随意拿捏我们了。”
好像想起了什么,她又有些兴奋地说:“临近的烟州灵烟阁,其中的武林高手各个都是顶尖的杀手,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那种,这些高手扶持下的灵烟阁短短五年就声名鹊起,成为烟州第一大势力,门下附庸者无数,连官府都要忌惮三分。”
“有一天我能强大如斯,莫说复兴山庄,就是整个江湖,也要让我三分。”沈谕豪气冲天地说。
苏又夏笑了笑,心里感慨沈谕还是太年轻。对她来说,能在九原山庄立足就行,能够让苏家也有所倚靠,至于复兴山庄,她没那么大的志向,别不要说什么闻名全江湖了。
易玄清也没接话,坐在马背上,望着前方,有些出神。
论豪气志向,他觉得,比肩沈谕,自己还是自愧不如的。
有时候真的好奇,她这样一个女子,哪里来的气吞山河的豪气呢?
第3章
骑着马速度就快了很多,没过多久,三人就下了山。
翻身下马,沈谕把马交给易玄清,跟两人告别后,就朝镇里走去。
如今还没到傍晚,镇里集市就已经熙熙攘攘了。
因靠着九原山庄,这片小镇就被命名为九原镇,算是百十里内极为繁华的一个小镇,九原山庄各大产业的总府基本都在这里,有些依附的家族虽然在云州其他地方,但是也会在九原镇建一间门楣方便联络。
沈谕漫步在镇里,不是晃动着腰间的佩剑,很是悠闲。
腰间还有几两碎银,沈谕也没急着回去,而是在集市上逛了逛,给自己买了一双新的步履,给母亲买了一只步摇,才满心欢喜地拐向一条小巷。
踏上熟悉地青石板小路,空气中微微的潮湿气息刺激着沈谕的神经,让她产生了强烈的熟悉感。
一瞬间,竟然有些归心似箭。
这种情绪出来的一瞬间,沈谕自己都吓了一跳,看来真的是跟原身完美融合了……这个穿越还挺神奇的。
在小巷里的一个路口旁,有着一家小小的面馆。
面馆装潢简单,没有什么贵气可言,但是相当干净整洁。菜单上也没几样菜,大多都是家常小面和一些简单的配菜,价格也很亲民。
面馆门口有个年轻姑娘在迎客,面庞比沈谕还稚嫩三分,堪堪十五六岁。
沈谕记得她,叫做小芸,之前主动过来说要给面馆帮忙的。
她出身挺贫寒的,爹三年前被官府征兵走了,至此杳无音信,不知是死是活。下面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母亲身体又不好,家里的重担就压在她身上了。
沈母本来雇了个伙计在大堂当差,但是小芸前来恳求,沈母想起了当年带着沈谕投奔到九原山庄的时候,就收留了她。
小芸也的确踏实肯干,在门口迎客很热情,也给面馆带来不少的生意。
沈谕走过去,小芸眼尖,一眼就认出了她,笑着小跑过来,一把拉过沈谕的手笑道:“谕姐回来了,婶娘也没少念叨你呢。”
沈谕笑着回挽着她,跟着她一起往面馆里走。
现在还没到饭点,面馆里人还不是很多。
沈谕刚一进去,小芸就朝里厨里喊道:“婶娘——谕姐回来了——”
话音刚落,里厨的帘子就掀开了,里面急匆匆走出来一个穿着朴素的妇人,身上还沾着面粉。
“小谕回来啦,”柜台上拨弄着算盘的伙计抬眸过来,笑了笑。
沈谕走向妇人,叫了一声娘。
“哎,”妇人上下打量着沈谕,有些心疼地说:“有些日子没见了,阿谕又瘦了。”
“唉,参加大比嘛,难免累些。”沈谕回道。
“甚么个大比,也值得这般拼命。”沈母还是一脸的心疼,“找个位子坐下,娘给你下一碗阳春面。”
“怎么没用呀,”沈谕弯了弯眼眸,取下腰牌呈过去,“娘,我成为首席大弟子了。”
制作精美的玉制腰牌在沈母眼里仿佛跟普通石头无异,她只是随意瞥了一眼,就招呼着沈谕坐下,“娘不懂这些,你身体康健就好,先坐下来吧,娘去给你下面。”
别人称赞她旷世奇才,羡慕她成为首席大弟子,只有她娘亲,会在意她削瘦了几分。
沈母不懂,有人懂。
沈谕腰牌一亮,掌柜的伙计和一些离的进的客人都是一愣。
“老板娘好生有福,生个女娃这般聪颖。”离得最近的一老伯把视线投过来,称赞道。
旁边还有客人笑道:“都说庙小供不了金佛,没想到老板娘你这小面馆供了这么大一尊佛啊。”
此言一出,大家都有些哄笑。
沈母虽然不懂首席的具体意义,但也知道大家都在夸赞沈谕,心里也高兴,当即笑道:“今天高兴,大家伙儿的面我们请了。”
“好!好!”这话一说,大家又是一阵喝彩。
沈谕找了个角落的位子坐下,利落地拔剑出鞘,将佩剑摆在桌子上,细细地擦拭着。
原身特别爱这把剑,虽说是很普通的铁剑,但也细细照料。
沈谕也很喜欢,她以前还从来没接触过这类东西,新奇的很。
再抬头的时候,小芸突然就坐在了对面,双手撑着下巴,朝着她甜甜地笑着。
沈谕笑了笑,又低头擦剑了。
“谕姐,你就是靠着这把剑拔得头筹的啊?”小芸开口说道。
沈谕没抬头,随口道:“对啊。”
“谕姐,你好厉害啊,能在人才济济的九原山庄里取得首席。”小芸往前凑了凑,一双大眼睛里满是崇拜。
她还想再说什么,就听见掌柜伙计呼喊道:“小芸——来客啦——”
小芸慌忙起身,“谕姐,我先去迎客了。”
“嗯,去吧。”沈谕擦着剑,还是没抬头。
小芸眼中闪过一丝落寞,很快又堆起了笑脸,快步走向门口迎客去了。
沈谕擦拭完剑,轻轻地把它收回去,抬眸就看到母亲笑着端了一碗热气腾腾面走了过来。
面里浮着厚厚的两层肉片,下面压着青菜,很是丰盛。
“阿谕,快吃吧,现在店里又来人了,娘先去忙了。”沈母说着,语气里有些歉意。
沈谕接过来,点头笑道:“娘你先忙吧,我吃完也去帮你。”
“这孩子,”沈母笑了笑,“娘不用你帮,吃完就赶紧上楼歇息吧。”
————
一刻钟后,沈谕吃完了面,端着碗进了后厨,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说道:“娘,我帮你刷刷碗吧。”
“不用不用,”沈母连忙说道,“你这次不是回来收拾东西的么,赶紧上去收拾吧,收拾完早日歇息,明早一大清晨的又要上山了。”
沈谕没听,坚持帮沈母刷完了碗才上楼。
她在武院也有自己的住所,不过很小很简陋,只放了一些衣物,很多杂物小物件还放在了家里。
如今回来,是要多带些衣物回去的。
九原镇太过热闹繁华,过了戌时,面馆才打烊,劳累了一天的沈母才捶着腰背上楼。
2/5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