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在狩梦猎场里倍受宠爱(近代现代)——愫遇

时间:2021-03-19 14:45:32  作者:愫遇
  顾小风虽然之前听说老人家卖了房子,钱被女儿拿跑了,却以为他们只是很普通的小老百姓,因此也就没关注老人夫家的事。
  这时冷不丁听说老人夫家的家世,还姓顾,心里竟有一种很微妙的感觉。
  同时心里那种奇怪的感觉也更浓了。
  “当年地震死的人多吗?”
  “挺多的。”
  “记得有多少吗?”
  老人摇头:“那时的消息没有现在这么灵,死了多少人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统计得清清楚楚。我们也不知道具体死了多少人,但泯江的人差不多没了一半。”
  没了一半……
  庞大的数据。
  死了这么多人,那么魂魄都去了哪里?
  进了猎场,没有出来的人,魂魄也会消失。
  难道当年的地震,其实也是一个猎场?
  “吕婆婆,能不能和我说说,你们顾家的事?”
  老人很多年没有和人说过话,尤其是夫家的事,这一说,就是好几个小时。
  吕婆婆的夫家姓顾,但并不是顾家大宅的真正主人,而是给人看宅子的人。
  顾家在民国之前就有了。
  世代经商,十分富贵。
  主人家也很善良,经常设粥堂救济灾民。
  顾家老爷好事做得多,救了不少人,却救不了自家的妻儿。
  顾家夫人身体不好,怀了孩子以后,越加不好,孩子是早产的,顾夫人拼着最后一点力气生下孩子,就去了。
  顾家少爷天姿聪惠,三岁能作诗,五岁就能写一手好文章,长得又跟个雪团子似的,人见人爱。
  可惜顾家小少爷是早产儿,打小就身体不好,天天泡在了药罐子里,几乎大门不给出,二门不让迈。
  但即便这样,也没能养大。
  长到七岁就没了。
  顾老爷对夫人本是一片痴心,夫人没了,就没再娶,一心一意养着这个儿子。
  儿子没了,他的天也就垮了,不想再留在这个伤心地。
  把宅子卖了,离开泯江,再没有回来。
  顾老爷把宅子卖了以后,就把佣人都散了。
  吕婆婆夫家的人,以前是顾家的门房,一家老小都在顾家,也没地方可去,而新东家也需要人看院子,于是他们一家就留了下来,继续帮新东家看院子。
  “新东家也姓顾?”
  “不姓顾,姓姜。”
  顾小风听到这里,下意识地又转头看姜楼,姜楼依在门边,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淡淡地看着他们说话,见顾小风看他,便略抬起眼皮,也向他看来,和顾小风的视线对上,神情仍然寡淡,情绪都不带一点。
  顾小风收回视线:“新东家既然姓姜,为什么你们还叫那宅子为顾家老宅?”
  “新东家买了宅子以后,一花一草都不让人动,就连顾家的门牌也不让人换掉。所以大家仍然叫这宅为顾家大宅。”
  “新东家是不是和顾家有什么关系?”如果没有特别的关系,买间大院子,却挂着别人的姓,跟住别人的房子似的,感觉说不出的怪。
  “那时给新东家看院子的人是我老伴的太老爷,太老爷说顾老爷卖宅子以前,并没见过新东家。”
  “那新东家的事,你们知道多少?”
  “知道的不多。”
  吕婆婆回忆着,把听老人说起的事,说了出来。
  那时看院子的人叫顾永生,也就是吕婆婆老伴的太老爷。
  其实说当时看院子的人是顾永生,有些不恰当。
  因为当年顾永生才八岁,比顾家小少爷大不了多少,算是顾家小少爷少有的玩伴之一。
  真正看院子的人是顾永生的爹。
  不过顾永生在顾家出生,又在顾家长大,自己看见的,再加上爹妈说的,他对顾家是真的熟悉。
  他可以肯定,顾家老爷在卖宅子前,并不认识新东家。
  新东家不是泯江的人,买了宅子,也不住,一年也只来几次。
  来了只在各屋里转一圈,就依在门口,看着那院子,一看就看半天,也不知道他看什么。
  顾永生的爹曾问过新东家,为什么不进屋休息,他也不说话。
  顾永生他爹是下人,自然也就不敢再问。
  顾永生的爹不敢问,但还是小孩的顾永生就没那么多顾忌,有一次下雪,冷得很,谁都不愿意在屋外呆着,可是新东家却依在门口站了老半天,一直盯着院子里那棵挂了雪的红梅。
  他实在太好奇了,把他爹交代的话全丢在了后脑勺,问新东家是不是很喜欢这里。
  新东家平时来了也不怎么说话,但可能是不忍心伤害小孩,他去跟新东家说话,新东家基本会搭理他。
  虽然话不多,就简单的几个字,但好歹是答了。
  那天新东家听了顾永生的话,“嗯”了一声,说:“是挺喜欢的。”
  顾永生又问:“既然喜欢,为什么不来住。”
  新东家没说什么,眼底的眸色却黯淡下去,那时顾永生只有十岁,却也看懂了那抹隐藏在他眼底的神色叫忧伤。
  顾永生更好奇了,问他在看什么。
  新东家说:“看他生活过的地方。”
  顾永生没听懂,再问,新东家却不再说话了。
  那以后,可能是顾永生年龄也大了,新东家连他都很少搭理了。
  他虽然不怎么说话,但仍然每年来,有时一年还会来几次。
  有时来得晚,得在泯江过夜。
  但他也从不去主屋睡。
  要么依在门口站一晚上,要么在小少爷的屋里或者书房坐一晚上。
  顾小风听到这里心里连叫了几个“卧槽卧槽卧槽”,忍不住问:“顾家小少爷,该不会是新东家的儿子吧……”
  顾小风话说完,听见门口传来一轻哧。
  顾小风转头,就看见姜楼姿势没变,但没有表情的脸上终于有了反应,浅淡的眸子里透着些许荒唐神色。
  顾小风几乎可以肯定,顾家大宅的新东家和姜楼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没准是他哪个爷爷的爷爷。
  吕婆婆把头摇成了拨浪鼓:“不是,当然不是。”
  吕婆婆又继续说了下去。
  顾夫人家和顾家是世交,两家早就订了娃娃亲,两人青梅竹马,从小感情就好。
  成婚前,顾夫人是标准的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有她未来夫君上门找她,两一起玩。
  十四岁就嫁进了顾家,顾夫人嫁进顾家以后,又十分的贤惠,绝不可能有二心。
  再说,那年代,搞外遇,是要浸猪笼的,谁敢?
  顾小风食指挠了挠脸,该不会是姜楼的那位老祖宗,有变态嗜好,看上了人家小少爷吧。
  这个想法让顾小风打了个寒颤。
  不过这种没凭证的想法,想想就算了,不能乱说。
  顾小风又偷偷看向姜楼,姜楼的脸又瘫了回去,不过没再看他们,低头看着前面地面,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那些陈年旧事是吕婆婆东一段西一段听来的,吕婆婆口才不太好,又有很多年不太跟人聊天,整个故事讲得颠三倒四。
  但也能听懂。
  那么大的宅子,如果不每天有人打理着,很快就会烂掉。
  新东家不来住,虽然没多请人,但顾家大宅除了顾永生他们一家,还有两家人,一家主要是搞卫生,不定时的修缮一下。
  另一家人是护院,防着偷偷抢抢的事。
  后来,开始打仗了,到处人心惶惶。
  新东家来给了他们每家人一大笔钱,对他们说,这宅子能守就守,不能守就舍了去别处逃命,别把命丢这里了。
  另外两家人,乡下还有人,也就拿着钱走了,只剩下顾永生一家。
  他们家是顾家的家生仆,代代生在顾家,也没别处可去。
  再说,顾家和新东家对他们家的人都很好,新东家虽然不在这里住,但他们能感觉得到新东家把这宅子看得极重。
  所以决定,无论如何,他们也要为他守着这座宅子,除非真到了没办法的那一步。
  于是,把新东家给的钱,埋在对面山上,逃难的时候再去拿。
  然后,平时还是住在顾家大宅里,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后来兵荒马乱,日子是真不好过。
  尤其是他们这样的大宅子,谁当大爷,都要来抢一波,好好的大宅,毁得面目全非。
  新东家就没再来了。
  但那些年,无论是谁来抢,谁来霸着大宅当驻点,都没把他们一家人怎么样,顶多喝来叫去地使唤一下。
  后来无意听说,是有人花了钱,让那些人不要为难他们一家人。
  早在战乱前,他们就收到消息,顾家老爷没了,所以肯这么做的,就只有新东家了。
  日子就这样乱糟糟地过去。
  解放了,顾永生的爹娘早没了,他也早娶妻生子,还是住在大宅里,而新东家一直没有消息。
  应该也没了……
  然后他们家的人一直住在那大宅里,直到地震震垮了不少房子。
  顾小风听完,问道:“顾老爷离开泯江以后,还回来过吗?”
  吕婆婆:“没再回来了。”
  顾小风:“后来,还有他的消息吗?”
  吕婆婆:“顾老爷和顾永生的父亲有过一段时间书信来往。听说,他去了香港,”
  顾小风:“知道内容吗?”
  吕婆婆:“这个倒没听老人们怎么说,只大约提过一嘴,说顾老爷到那边以后,身体一直不好,但他遇见一个女人,长得有些像夫人。顾老爷去世前,一直是那个女人照顾他。顾老爷无子无女,死了后,财产都给了那个女人。”
  顾小风听完,总结出来,就是顾家夫人和少爷比较短命,对顾老爷打击有些大。
  但事后,顾老爷也只是卖了老宅,离开这伤心之地,并没有怨天怨地到能搞出猎场。
  至于那个新东家,动机不明。
  怨气什么的,没感觉到,在顾小风看来,神经病的几率更大。
  天已经黑尽。
  靠在门框上的姜楼慢腾腾地站直身,轻车熟路地走进堂屋,从屋里出来的时候,一只手捏着几支香,另一只手提着一个小香炉。
  顾小风之前查看四合院的时候,就看见堂屋里摆着的几大盒上好檀香,以为是前屋主留下的。
  这时见姜楼拿着香出来,问:“谁买的香?”
  姜楼把香炉放在院子里,点了香:“不知道。”
  顾小风:“……”
  他信了才怪。
  从四合院出来,几只鬼趴在门口探头探脑,偷吸着飘出来的香。
  许阳扬看了那几只鬼一会儿,放了它们进去。
  那几只鬼欢天喜地围着香炉,只差没管许阳扬叫爸爸。
  许阳扬和他外婆喝过生机水,有半实质的身体,可以做常人能做的事,以后的香可以自己点。
  顾小风嘴角微微勾起,许阳扬以后应该不会再寂寞。
  顾小风和姜楼并肩走在黑巷子里,偏头看姜楼,除开年代不同,衣服不同,这人和顾家大宅的新东家真像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吃个饭再走?”
  晚饭没吃,顾小风早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
  开车回蓉城得一个多小时,顾小风不想饿着回去。
  姜楼抬头,往巷子外映出灯光的方向望了望:“想吃什么?”
  顾小风:“你想吃什么?”
  姜楼:“随便。”
  “那出去看哪家顺眼,就吃哪家。”来的时候,顾小风看见有一条街都是小饭馆,门开着,但都没什么人,应该是做宵夜的。
  他只想填个肚子,卫生就好,其他不讲究。
  姜楼偏头瞥了他一眼,没说话。
  顾小风摸不清姜楼这是同意还是不同意,但要姜楼没说“不”,他就当他默许了。
  二人上了车。
  姜楼直接把车开去来路上见到的小食街。
  岷县不大,开车出来吃东西的人少,零星几辆车,直接甩路边。
  站在路口,只能看见几家小馆子,进了巷子,顾小风才发现这里面其实挺长。
  店都不大,大多只有几张桌子,但一家店挨着一家店,加上吃东西的人不少,整个巷子特别热闹。
  姜楼顺着小食街的巷子,七倒八拐地往里走。
  顾小风想随便吃吃,但不知道姜楼有什么讲究,见他一直往里走,不知是看不上外面那些店,还是不吃那些东西。
  往前望了一眼,感觉都差不多,问:“如果不想在这儿吃,就回蓉城吧。”
  话刚落,就看姜楼拐进了旁边的一个小店。
  顾小风抬头,招牌写的是‘砂锅丸子’,没有一点特色。
  这家店只有五张桌子,坐了两桌,空着三桌。
  姜楼在靠门桌边坐下。
  顾小风吃什么无所谓,也就坐到姜楼对面。
  作者有话要说:姜楼:“媳妇都没有哪来的儿子?”
  顾小风:“爸爸!”
  姜楼:“……”
 
 
第50章 醒了(六)
  这家店很老旧, 但收拾得很干净。
  桌上放着菜牌。
  菜品也是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
  老板是挺和气的中年人,看见有客人,立刻走了过来:“二位吃什么?”
  姜楼:“砂锅肉丸子。”
  顾小风哑然, 这家伙还真吃肉丸子。
  老板:“还要别的吗?”
  姜楼把菜牌递给顾小风。
  顾小风点了个小炒腊肉,一个素菜,一个汤。
  姜楼要开车, 不考虑喝酒的问题, 顾小风也就要了两碗白米碗, 不再要别的。
  顾小风等老板走开,拿起老板带来的茶壶, 给姜楼倒了杯茶:“你喜欢吃肉丸子?”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