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妈走进刘府,院子里扫地的、洒水的、割草的家丁,在小路上小跑着的丫鬟、仆妇,不约而同抬头看向奶妈,大家惊奇的目光聚集在奶妈身上,在这一刻,奶妈的腰杆挺得特别直,脸上容光焕发,简直就像刘府的主人了!
小少爷坐在奶妈手臂上,两手抓着书页,一声不吭,面容严肃地盯着书上的插画看。
“哟,小祖宗,我没看错吧,这是在看书呢?”一名和奶妈关系不错的仆妇凑上来,“望春家的,你这是立了大功啊!”
“望春家的,真有你的!怎么办到的?”
众丫鬟、仆妇、家丁纷纷围上来,对这神奇的一幕啧啧惊叹。
正在众人将奶妈围在中间时,刘员外和夫人正好走出来,看见院子里的下人都不好好干活,围在那里嚼嘴嚼舌,是主子最烦的情况了。
幸而刘员外脾气还不错,对下人挺宽容,只是干咳两声,问道:“怎么聚在这里,还不去干活呀?”
这时,下人们纷纷回过头来,冲刘员外笑,笑得刘员外有点发毛。
今天他们家这些下人怎么了?
下人们纷纷散开,刘员外向人群中间望去——
突然之间,他仿佛看到了佛祖的圣光,在他眼前绽开!
啊,那灿烂的阳光,正落在他家祖宗的身上,将他笼罩在一片神圣的氛围之中。
他家祖宗小脸紧绷,眉头微皱,一脸严肃,宛如一个内阁大学士一般,抓着一本书,投入地阅读着!
刘员外被眼前的神迹闪了一下眼睛,他慌忙抬起手去挡那灿烂的圣光,问旁边的夫人:“夫人,你掐我一下,看看我是不是在做梦。”
夫人却没有理他,而是捂住嘴巴,惊叫了一声,扭头奔回屋里。
“夫人……夫人?”刘员外没办法,只好自己掐了自己一下,不知道是不是棉衣穿得太厚,他竟然——没感觉疼!
果然,是在做梦吧。
刘员外眼眶微微发热,怔忡地望着眼前的景象——他的儿子,正在看书!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老太太颤巍巍的声音:“我的乖乖!我的乖孙儿!”
刘员外正待回身去搀他家老太太,就看见夫人扶着老太太走过来,老太太健步如飞,眼神熠熠发亮,从来就没见她这么容光焕发过,包括刘员外加官进爵的时候!
老太太越过刘员外,来到奶妈跟前,张开双臂:“我的乖孙儿啊,天可怜见的,我的乖孙儿竟然开始看书了!一定是观世音菩萨听见了老身的祈祷,天可怜见的!”
说着,把孙儿的胳膊和后背一阵抚摸。
刘员外有点不乐意地走过去:“娘,这主要是儿子去护国寺求问人家大和尚的结果。”
“你懂什么!”老太太扳着小少爷的胳膊使劲亲,一边不忘打击自己儿子,“连个能干的教书先生都找不来,看,还是王妈厉害,王妈,快进来,快进来,跟老身说说,你怎么叫这孩子看进去书的?哟,看看我们孙儿脾气多好,看书的时候,任人胡噜也不恼呢。”
奶妈脸上冒光,直说今天出门时就有预感,感觉到要碰上好事儿了,特意从护国寺书铺门口经过,结果看见人家在卖这本《连载小说月刊》,上头有些图画,小少爷一看见就走不动道儿了,奶妈于是破费了一番钱财,从排队买到书的人手里把这本《连载小说月刊》买到手。
众人这才向这本书看去,心中不约而同产生一个疑问:到底是什么书,这么神奇?
……
对于梁庆来说,这一次的新书上市,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要煎熬。
无他,中军大帐无法做到实时报销量了!
应该说,只有京州书铺的销量可以每个时辰汇总,但是,他们的主战场不是京州,而是遥远的运河沿岸以及江南地区。
梁庆非常忐忑,一想到要经过一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知道具体的销售情况,他就感到坐立难安,心情非常的压抑。
销售,打的就是信息差,争的就是朝夕变化,可是见在,他们的书正被运到他看不见的地方,他不知道会卖的怎么样,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策略,只能等着前方的战报经过漫长的时间传回来——而那时候,一切尘埃落定,他已经没有了辗转腾挪的余地。
“诶!”梁庆一捶狐皮椅,他就应该跟着钱老板他们一起去江南,可是,他去了江南,谁又来坐镇京州大本营呢?
他们的销售有点少,该增员了!梁庆心里盘算着。
当然,那是卖的好的情况下,如果卖的差……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头炮没打响,这些渠道肯定会立刻收紧,甚至大多数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加入进来的渠道商们,一看不赚钱,当即就能砍掉这块业务。
一想到退货会一船一船运回来,梁庆就感到窒息!
正在满地乱转,如同困兽般躁动不安之时,楼下忽然跑上来个伙计,大声道:“梁老板!有人来送锦旗!”
梁庆:?
什么?送锦旗?这都哪儿跟哪儿?难不成他们书铺里有人见义勇为了?
梁庆摆了摆手:“没看我正忙着,什么锦旗,先收着吧。”
“梁老板!他们非要亲自送到老板手里!”伙计仍然不知进退地大声喊着,“他们上来了——”
梁庆正要骂伙计不懂规矩,没事儿把人引上来干什么。
就听见楼梯上一阵脚步声,少说也有十几个人。
他吓了一跳,这阵仗,是送锦旗,还是来寻仇的?
这时,楼梯口走上来一帮人,为首的是两排家丁,都生的高大健壮,虎虎生威,接着,是一位穿着礼服的官老爷和他的夫人,最后颤颤巍巍走上来的是一位老太太,由一名丫鬟扶着。
这……简直就是全家都来了啊!
那官老爷回过头,冲家丁使了个眼色,家丁双手举起一个卷轴,递到官老爷手中。
官老爷拿起卷轴,三步并作两步,跨到梁庆面前,鞠了个躬,双手将卷轴举过头顶,一抖,一幅红艳艳的锦旗飘展开来。
上面写着:
点顽童文殊妙笔,怀慈悲观音再世。
梁庆脑子嗡的一下乱了,这、这真的不是送到灵芝堂的锦旗吗?他们只是一个出版涩情、哦不、通俗小说的书坊啊!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眼波横的地雷x3,小师兄崔东山呀的地雷x1,感谢king的营养液+32,苏萌的营养液+20,lioul、易拉罐里的猫、“”的营养液分别+10,雪茶摘的营养液+5,绯尹的营养液+3,今天做个果儿快没币了的营养液+2,tinaaibo、冽慕初、赵赵赵赵big熊猫的营养液分别+1~
第85章 全城轰动
看到梁庆一脸懵逼, 刘员外赶忙解释起来,他这锦旗并没有送错地方。
详细说来,事情是这样的:
刘员外家的小少爷, 一直以来都不愿意碰任何与书有关的东西。但是,就在今天上午!家里的奶妈抱着他路过护国寺书铺时, 看到了凌霄书坊出版的《连载小说月刊》中的一幅插图,就是《天外飞星记》中那一幅陨星坠落在东海中的场景画, 黄三缄在其中增加了他自己悟到的“空间画法”, 使得整张场景图看起来非常浩大壮观, 具有透视效果。
简单来说,就是冲击力非常强。
小少爷根本没见过这样的画面,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非要跟奶妈要这本书, 这也是他们老刘家祖坟上冒青烟了, 小少爷人生中第一次主动要求买书回家看。
但,奇迹还不止于此。
书中统共有十二幅插图, 小少爷对每一幅都非常感兴趣, 颠过来倒过去看了半天。
刘员外赶紧找来一个寄住在他们家的远方亲戚, 是个善于舞文弄墨的秀才, 找来给小少爷当临时老师, 这刘秀才看过《连载小说月刊》之后,告诉小少爷,他喜欢最喜欢看的那六幅插图, 分别出自书中的两篇小说, 一篇是《天外飞星记》,一篇是《司南漂流记》。
接着,刘秀才开始给小少爷讲《天外飞星记》和《司南漂流记》的故事, 听得小少爷聚精会神,乖乖地坐在椅子上,不吵也不闹。就在刚才,刘员外叫家丁赶制锦旗的时间里,刘秀才一页一页地给小少爷念书上的字,小少爷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还扒拉着刘秀才的手,也要亲自看一看那些他特别感兴趣的内容都是怎么写的。
这不是奇迹,是什么!
听过刘员外的介绍后,梁庆才相信,这锦旗没有送错地方。
他万万没想到,他们的《连载小说月刊》竟然还有这样的功效!
可以治疗儿童阅读障碍!
这实在是太神奇了,他也是第一次体验这种感觉:他的手被一名大官紧紧地握在手里,大官热泪盈眶,面上涌动着激动的潮红,连连赞叹他的出版事业实数功德无量。
在佛法之中,文殊菩萨象征着智慧,当初,刘员外就为了小少爷厌学的事去护国寺里拜过文殊菩萨,护国寺僧人告诉他,缘分到了,小少爷自然会看书。
刘员外握着梁庆的手,连连说:“文殊菩萨显灵啊,文殊菩萨借着贵书坊的《连载小说月刊》显灵啊!真是神迹啊!你们一定会好人有好报的!”
没错,这是来自文殊菩萨的点化。
刘员外紧急赶制了这面锦旗,全家出动,送到凌霄书坊来,希望凌霄书坊再接再厉,多出一点《连载小说月刊》这样的书,好让他们家小少爷、还有千千万万厌学儿童,每天都有插画看,每天都有故事读,让他们感受到文化的力量,重新回到读书人的队伍里来!
梁庆,一个开青楼的,从来没想过,自己竟然还能造福大兆的厌学儿童!
“就指望你们了啊!”刘员外抹了把眼睛。
刘员外介绍完情况,表达过感谢之后,刘老太太和员外夫人也上来道谢,一个个热泪盈眶的,就差把梁庆当成菩萨供起来了。
梁庆搞清楚事情原委之后,赶忙向他们解释,自己只是凌霄书坊的一个微不足道的销售,如果真的要感谢的话,应该感谢他们的书坊主——宋凌霄。
“成,成,我们回去就把宋恩公的生人牌位供到香案上。”刘员外连忙说。
“那就不必了吧,不必那么麻烦,哈哈,哈哈哈。”梁庆干笑数声,心想,宋老板这才多一点大,牌位都给供上了,被他知道,准定得吓一跳,“我们宋老板还很年轻,供牌位还是太隆重了,你们若是真感激他,就帮忙宣传一下《连载小说月刊》吧。”
“那是自然的!”刘员外梗着脖子,拍胸脯道,“你放心,护国寺周围的宣传,我都包圆了,还有我的同僚、同年、同乡们,统统宣传到位!”
“得劲!就仰仗您啦!”梁庆手执折扇,向刘员外拱了拱手。
……
送走刘员外一家后,梁庆仍然处于热血沸腾中。
这时,宋凌霄姗姗来迟。
本来新书上市销售第一天,他应该早点来的,但是,宋凌霄早上刚去国子监办了休学,所以晚来了一步。
他思量了一番,决定还是不要办退学了,就办休学吧,不是他舍不得四书五经,而是他舍不得国子监里的人才。
等他忙完这一阵,《连载小说月刊》走上正轨了,他再回去上学,顺便物色新的编修、作者和其他方面的人才。
从国子监走出来,宋凌霄只觉得浑身轻松。
他不必再每天被点卯拘在国子监里,不必再在京州城里打着对角线的奔波,他告别了偷偷摸摸搞兼职的生活,从今天开始,他就是——全职书坊主!
最让他开心的是,他爹的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认为他搞书坊就是一时兴起,不是什么正经能做长的事情,到现在,他爹支持他先停掉国子监这边的课业,集中精力去把凌霄书坊做好。
这一方面是对他每天奔波的心疼,一方面也是对他事业的认可。
没有什么比得到家人支持更开心的事情了!尤其是,这项事业饱受偏见指摘,大部分人都认为是不务正业的情况下,宋郢却可以发自内心地认可、支持宋凌霄。
宋凌霄觉得,只要有了他爹的支持,他成为大兆第一书坊主,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
宋凌霄怀着轻快的心情,走进位于洒金河畔的凌霄书坊总部。
如今,这里已经升级为门面十间,带大型仓库、花园、茶座和会客厅的5级书铺,相当于现代的集文化、交流、娱乐为一体的大型书店了。
明亮的灯光,即便是在白天,也没有间断地照亮着富丽堂皇的大堂,沿着四排楼梯上去,就是拥有十扇大窗户的二层书库,梁庆的“中军大帐”就在书库朝向街面的一间独立大会客室内。
“宋老板!”梁庆一见宋凌霄上来,顿时满脸堆笑,格外热情地迎过去。
宋凌霄被梁庆的热情搞得有些懵,按照他的推算,梁庆应该没有这么快拿到积极的销售反馈,毕竟是新生事物,不一定有《金樽雪》《银鉴月》这样成熟的类型小说接受度高。
“怎么,销售额这么快就起来了吗?”宋凌霄向梁庆手中看去,可是,令他意外的是,那里并没有销售报告。
“嗨,不是销售额的事儿,”梁庆一摆手,“咱们不要谈钱那么庸俗的东西,我今天要好好跟你谈一谈我们凌霄书坊的社会责任感!”
宋凌霄惊奇地看着他,梁庆今天是被人穿越了吗?
“别这么看着我嘛,好像我很没有社会责任感似的。”梁庆“哗”地打开折扇,文质彬彬地摇了摇。
大冬天打扇子,给人一种……非奸即盗的感觉。
“你难道很有社会责任感?”宋凌霄眯起眼睛。
“过去没有,将来就不能有吗!人要往前看!”梁庆坦然地承认了自己没有那种东西,但是并不妨碍他继续讲大道理,“不瞒你说,我决定改过自新,从今天开始,关心大兆少年儿童的文化教育普及程度。”
148/235 首页 上一页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