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你未婚妻又跟人跑了(穿越重生)——半月星

时间:2021-04-07 09:38:54  作者:半月星
  晋王看着楚蘅说,“既知本王食子,那就该想清楚了。”
  “要你死自然容易,可要一个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受尽折磨,本王也同样有的是法子,当个废物安稳活着比吃苦头好。”
  “况且,这证人也不是非要你来当,你当知道,一颗棋子,你的一举一动本王都一清二楚,念在我们父子间的情分,本王给过你机会了,你既然不肯说,那就永远都别说了。”
  “君玉,割了他的舌头!”
 
 
第89章 越来越近
  晋王一个儿子是个疯子, 可另一个儿子却更像刽子手,对主人言听计从,手中剑可以割下任何人的脑袋。
  即便剑指向楚蘅时也没太多迟疑。
  楚君玉毫无感情地说, “最后一次机会。”也是他给楚蘅的最后一次提醒。
  楚蘅抬手握住了剑尖,满脸笑意,“你猜,他还有没有其他儿子?”
  楚君玉的剑往前动了动,楚蘅掌心被戳破, 血顺着剑流了下来。
  楚蘅轻蔑一笑,“我还以为你甘心当一个只会杀人的刽子手,什么都不在意呢。”
  楚蘅又问, “如果他还有儿子,你猜下一个死的人会是谁?”
  楚君玉满脸冷漠,“他杀不了我,”他在陈述事实。
  而楚蘅也在陈述事实, “你就是他养他的一条狗,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他要你死也不过一句命令而已, 这世上像你这么听话的狗可不多。”
  “与你无关, ”楚君玉冷着脸回。
  “我知道无关, 毕竟我也看不到那日,我只是想在临死前给你提个醒而已。”
  楚君玉:“你不会死, 他只吩咐让我割了你的舌头。”
  楚君玉从楚蘅手中抽回了自己的剑,依旧指着他,“你今日变聪明了,可惜没用。”
  “有用没用谁知道呢,谁也不知一个疯子会做出什么事, ”楚蘅脸上含笑,眼中却只有嘲讽。
  楚君玉明白了楚蘅的选择,上前一个劈手将楚蘅打晕了过去,“这样你能少痛一会儿。”
  楚君玉拎着血迹未干的剑出了房门,晋王在院中等他。
  “他还是不肯说?”
  楚君玉回,“没说。”
  “嗯,”晋王应了声没再说什么,转过身往前走,楚君玉则默默跟上。
  快走回晋王自己住的院子时,他停下脚,说道:“别学他,放聪明点,本王没第三个儿子了。”
  楚君玉微愣,明白这是听到他和楚蘅的对话了,他拱手,“是。”
  而后晋王进了院子,楚君玉一个纵身消失不见。
  他是晋王的儿子,亦是他的护卫,甚至不比楚蘅那颗棋子,至少他是名正言顺的晋王之子,过着一个王爷之子该过的日子。
  这个府上只有一人可以决定自己也可以决定他人的命运,其实他和楚蘅都是棋子,不过是作用不同而已。
  ……
  这日,当齐洵领着人寻到证人确定前日楚蘅在茶楼时对面有人坐着后,他便匆匆又去了晋王府,结果一进门就被告知,楚蘅遭贼人暗算被割了舌头,从此口不能言,是个哑巴了。
  齐洵不仅没能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反被晋王拜托要尽快抓住找出那幕后下毒之人,为楚蘅报仇,因为晋王怀疑楚蘅的舌头就是被那幕后之人派人所割。
  是真是假齐洵并不清楚,晋王并不让探望,说楚蘅因此事伤心过度,怕再被问话会想不开出事。
  不过这事也并不难确认,晋王一说楚蘅舌头被割,往后只能做哑巴这样的话,便意味着楚蘅后半生绝不能在人前开口说一句话,否则……后果大家都清楚。
  当然,除非那个时候龙椅上坐的人是晋王或是楚君玉,如此便是楚蘅真开口说话,旁人也拿他没办法。
  齐洵一无所获的离开晋王府,不过一出门就吩咐人看紧了晋王府,有任何异常就立马来报。
  楚蘅的舌头是被谁割他不清楚,但从晋王那装的太假的伤心来看,这事他们有后招,要么舌头被割是假,要么晋王府的人已经知道了那日跟楚蘅见面的人是谁。
  只要盯紧了晋王府,他们迟早会跟着晋王府的人一起查到真相的。
  不过他接下来的动作要更快一些了,不然就是被牵着鼻子走。
  齐洵改为去查京中哪位朝中大员身子不好,还有谁家夫人身子不好,其行为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一查吧,还真叫齐洵查出点事,不是谁病了,而是好些人家进门的新妇,不管是正妻、填房还是小妾,这些人身边跟着的丫鬟都与晋王府的人有过往来。
  其中,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武将中娶妻纳妾的人最多。
  齐洵简单试探了下,发现好些人都觉得晋王不错,有人是受过晋王的帮助,有的则从家中妻妾处得知,不过这些武将脑子里没那么多弯弯绕绕,估计暂时还没被洗脑成功,并不明白这背后的含义。
  所以这是一条长线,甚至不知布置了多少年。
  查到的消息齐洵进宫禀告给了天子,天子看到他折子上写的名单,并不意外,反而开口夸奖,“朕这皇叔真是个聪明人,眼光也不错。”
  “臣不明白,”齐洵拱手请示。
  “你可知这些武将都是何人的手下?”
  齐洵沉片刻,“顾将军,顾百川。”
  顾百川是天子的人,顾家世代武将,从来都只忠天子。
  天子再问:“可朝廷有名的武将不止这些人,你可知那些没上名册的又归谁管?”
  答案呼之欲出。
  朝廷只有两位大将军,除宫中近卫的统领大权在汪岐手中外,大禹的几十万大军分管在元、顾两位将军手中。
  元,乃元守光,元家跟顾家不一样,元家沾了个对天子有救命之恩的光,不过不是当今天子,而是□□,也就是当今天子的祖父。
  因这一层救命之恩,元家那是扶摇直上,一跃成为天子宠臣,还因为有点领兵打仗的能耐,元守光之父成了大将军,手握虎符,管着二十万大军。
  再后来,元守光之父辞官,先皇就将大将军之位给了元守光,百姓都管那二十万大军叫元家军了。
  不过元家也算老实,这么多年没生过乱子,只是也没人想到,这元家跟晋王府搅和到一块儿了。
  天子似乎对这一切都了如指掌,他嘴角含笑,“不急,都在台下练了这么久,总得给个让他们上台唱戏的机会,朕等着看呢。”
  “皇上,可那是二十万大军,”齐洵目露担忧。
  天子挑眉,“看来你猜错了,若朕的好皇叔真跟元家联了手,又何必要去讨好顾百川手下的人,元家啊,野心不比朕的皇叔小。”
  齐洵眉头微皱,觉得这局越发地复杂了,他敢肯定元家不是躲在晋王府背后的人,所以要么就是有三方势力想造反,要么,就是元家与人联了手。
  而元家最有可能联手之人就是那幕后之人,也就是说对方有兵权在手,那……
  不仅这局势复杂,最怕的是将来不好收场,也不知有多少人会死在这样一场夺权斗争中。
  天子似乎看出了齐洵在想什么,“朕的皇位不会让他们染指分毫,朕的大军知道他们真正该尽忠的人是谁,”这是来自帝王的自信。
  齐洵跪下,“齐家誓死效忠皇上!”
  “起来吧,朕不需要谁跪在朕面前喊着要效忠朕,朕只看你们都做了什么。”
  齐洵起身后,天子便让他退下了,也没说晋王府私下拉拢武将的事要不要继续查。
  齐洵走后,多福来奉茶,看到天子心情不错,多福便大着胆子询问了句,“皇上看着很高兴。”
  天子道:“朕该高兴,真相就在眼前了,希望齐洵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黄雀太多,螳螂也不少,可蝉却只有一只,现在是要争谁能吃到那只蝉。
  岂不知,蝉也不是普通的蝉,长了翅膀不说,还在等着吃黄雀。
  “多福,宣晋王进宫,堂弟成了哑巴,朕也该关心关心皇叔。”
  多福躬身应是,那些野心太大,想要造反的人怕是还没看清局势,皇上登基五年,早已站稳了脚跟,耳目遍布大禹。
  谁又能逃过他的眼。
  ……
  正在往宫外走的齐洵也意识到,事情变得明朗了起来,又多了一个可查的方向,那就是元家与谁往来最频繁。
  他在查的事不一定会查到他想要的结果,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个收获会指向下一条线索,顺着元家这条线摸下去,离真相就更近了。
  握着线头的人便是他要找的。
  齐洵猜天子已经知道背后是什么人了,不说是因为需要证据,他所能查到的都会变成证据,这才方便天子名正言顺的处置这些别有居心的人。
  齐洵再次忙碌起来,每日天不亮就出门,天黑彻底了才归家。
  穆汀的酒楼已重新开门做起了生意,食客比第一日少了许多,但也不算冷清。
  百姓对茶楼死人的恐惧已消散的差不多了,但因为这事一直没结案,便成了他们的闲谈,猜到底是什么人动的手,其中观点以晋王府“监守自盗”最多。
  晋王府就这么被架在了火上烤,也使得晋王每日都要进宫一趟,向天子自证清白。
  天子信不信另说,京中关于晋王刺杀天子,意图谋反的传言越来越甚,就切切实实的在逼晋王做决定。
  明明是春光暖人,可许多人瞧着,都觉得是风雨欲来,这京城要乱了啊。
  齐洵查到元家与幕后之人来往的证据时,有人在朝堂上提出让天子为太后大办寿宴,太后这一年正,知天命。
 
 
第90章 天下第一大孝子
  齐洵盯了元家好几日, 同时安排人查元家的姻亲关系,以及平日往来结交的都有些什么人,都快把元家祖宗十八代翻遍了, 才让他发现出一点不寻常。
  元家旁支一位庶女入了穆国公府给穆国公当妾。
  原本这也不奇怪,旁支庶女为妾,还是给一个国公,说起来都是那位庶女高攀了。
  而不寻常的地方在于晋王府也盯上了穆国公府,盯着晋王府的人发现晋王那位明面上的义子楚君玉深夜扛了一个人进府, 然后第二天晋王便乔装去了穆国公府。
  楚蘅无法再开口,对于他的那些事最清楚的,无疑只有他的好狗腿魏子栎了。
  齐洵让人去香山寺走了一趟, 发现魏子栎果然不见了,由此肯定那个被深夜悄悄带进王府的人是魏子栎,晋王从魏子栎口中问出消息,所以去了穆国公府, 元家又与穆国公是姻亲关系,这线一下就连上了。
  得知幕后之人极可能是穆国公后,齐洵也吃惊不已, 毕竟在这之前谁都没想到是他。
  这位因不被天子重用, 平常不显山不露水, 不参与任何纷争,在朝中跟个隐形人似的, 看着也像不求上进,一心只想当个闲散国公的样子,却没想到暗地里藏着这么深的心思。
  有了方向,再查穆国公平日的行踪就方便多了。
  除了茶楼那日还没明确的证据证明与楚蘅同去的人是穆国公,但平常他们两确实有往来。
  其主要目的是穆国公为讨好楚蘅, 商议着如何把穆汀送给楚蘅的事,就连穆汀藏在齐家这事都是穆国公引导楚蘅发现的。
  那位跟穆汀身份错换的穆国公府真嫡长子穆邱,也不过是穆国公手中的一颗棋子罢了,前头屡次冒出来找穆汀麻烦,后头因穆国公一顿狠打,至此销声匿迹,外人谁也不知他到底如何了。
  也是个连亲儿子都不放过的狠毒之人,与晋王大概很合的来。
  其实细想下来穆国公的所作所为透着很大的矛盾点,讨好楚蘅是为了跟晋王府拉拢关系,提前站队,好在晋王将来造反成功后凭这点关系奔一个好前程。
  可如果真那么在乎前程的话,讨好天子,平常表现积极点同样可行,晋王府不是他唯一的出路,但穆国公面对天子时可连马屁都没拍过几句,怎么看都不像是想要手握大权当权臣的样子。
  那讨好楚蘅,也不止将来明面上看着的那点目的了。
  这局是早早就布下的,逼晋王府造反是他的一步棋,如今走的差不多了。
  齐洵带着收集到的证据先回了家一趟,他要把查到的事都告诉他爹,还想问问他爹对此事的看法。
  齐洵说完,齐父并没发表看法,而是提及了早朝发生的事,“今日礼部的人提议让皇上下令为太后娘娘大办五十寿辰。”
  太后寿辰还有两个多月,离得不近不远。
  只是在这种刚出了事的关头提及,就显得有些怪异,尤其是太后当年因二子生下来便夭折一事,便开始信佛,此事众人皆知。而现在才死了十几个人,转头就要为她大肆操办寿宴,太后是绝不可能答应的。
  礼部提议之人不是太没考量便是别有居心。
  齐洵沉吟片刻,然后开口,“爹的意思是说,有人想在太后寿宴上动手脚?”
  齐父面色凝重,“也许不止动手脚这么简单,我也是才得知,太后因思郁过度,这两年身子越发的不好了。”
  不说动不动手脚,而这怕也是太后最后一次过寿辰了。
  意义重大,对太后自己,对天子,也或者还要加一个别有居心的人。
  齐父可以肯定绕这么大一个圈子,最终目的都是奔着太后寿辰去的。
  齐父没敢想是奔着太后本人去的,那太过大逆不道。
  太后生病一事瞒的很严实,若非在天子或太后身边有耳目的,只怕都不知道这事,就连齐父也是今日下朝后从吏部尚书处得知的。
  吏部尚书已经年迈,又有意齐父接替他任下一任尚书,是以两人关系还算亲厚,因今日礼部的人在朝堂提出太后寿辰的事,吏部尚书才给齐父通了个信儿。
  太后重病且命不久矣,齐洵听到这个消息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齐父便问他,“怎么,可是想到了什么?”
  齐洵道:“前头三弟婿跟我说了些话。”
  齐洵把穆汀跟他说的查谁生病,谁夫人生病这些事说给了齐父听。
  “爹,我有个大胆的想法,穆国公和太后娘娘……”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