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了好几个人,徐中磊总算找到了村长忙着的水田。老人家看来已经从本家侄子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了,一看到他,老人家就热情地挥手:
“石头!吃饭了没?”
本地常见打招呼句式,标准的回法就是:“我吃了/没吃,您老人家呢?”
徐中磊一直都想把这个万能句式放在HSK标准教材第一页上,让这个句式就像“I am fine, thank you, and you?”一样被全世界熟知,免得只有他一个人尴尬。
“我吃了,您老人家呢?”徐中磊回问道。
“还没有呢,你大忙人,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过来找我什么事?”村长放下锄头,走到田埂上,咕噜噜喝了一大口水,问道。
徐中磊:“想问一下你老人家,那个烧砖烧瓦的事,还有烧石灰,如果有的话,我也想要一点。”
“哦嚯,又要建房子啦?”老村长感叹,“这次要建在哪里,要建多大?”
“就建在我屋里,要建多大我暂时还不知道,先要两万五千块砖,五千片瓦,到时候我们自己去挖土,您看看帮我烧要怎么算?”
老村长沉吟一会,随手拿了一根木棍在泥地上比划起来,嘴里还念念有词,最后下结论道:
“要是以前,一个小砖厂一炉子就能烧这么多块砖。但是我们几个老家伙现在没那个能力,一炉最多两千五,算上有问题的、不能用的砖,要烧十二、三次才能烧好,一共最少要四十天。
这样,我和国盛、徐钢铁,有三个人,一炉算你三十斤米。或者四十五斤谷子。但是我们只管烧,木头和红土你还要自己搞过来。”
这个价格对徐中磊来说不算贵,但是只有一个窑对徐中磊来说还是太慢了,他总觉得这样的好天气等不了多久,于是建议道:
“村长,这样,一个砖窑做得太慢了,这两万多砖要烧四十几天,我怕后面会有什么事,还想要快点。”
“不可能。”村长想都不想,立刻否认,“我们三个老家伙不能靠你的米吃饭,砖窑也要休息才能用,还要烧炭砍柴,快不了快不了,我是烧窑的,我晓得,你别说笑话。”
徐中磊笑了,连忙解释:“我和小程先帮你们再修一个大窑,两个一起用,肯定快,反正粮食还按照三十斤米一窑来算,报酬不会少,您还能多赚两个劳动力,搞完了还多出一个砖窑来,绝对的好事,划算!”
“这……”村长听着有点心动,怎么算他都不亏,但还是习惯性地说官话:“这个说不好,我不能一个人做主,要问一下国盛还有你铁叔。”
“那也行,我们还先准备着,您这边种了土豆再干。”一听这就是有戏了,徐中磊寒暄了几句告辞回家,这时候天也暗了下来,劳作的村村民们三两结伴,吆喝着回家。
徐中磊也不能免俗,往自己的房子那边看过去。竹林之上已经飘起了炊烟,小程已经收工了,正在做晚饭。
第78章 现状 感慨:[笑着笑着要哭了]
回到家, 两只老大的雪橇犬就扑了上来,徐中磊和和两只狗腻歪了一阵,就准备和程昱铭分享一下这个好消息。
程昱铭在这个小厨房里, 颠勺切菜忙得脚不沾地, 看见人进来了感觉一阵委屈。
一天到晚出去浪浪浪!屁股一拍就不见人影!要不是他在做饭, 说不定人都不想回来了!
“择菜。你怎么才回来?”为了表示自己的不开心,程昱铭连称呼都没加。
徐中磊自然地蹲下清理搁在一边的韭菜黄页, 还乐滋滋地道:“告诉你件事情哦, 小程。”
“唔。”程昱铭觉得自己只发出了一个音节, 肯定显得很高冷。
徐中磊没有察觉到这种小心思, 他继续说:“我找了村长, 找他订了砖头、瓦片,我们俩又要准备建房子了。”
“嗯?”
“咱们俩未来一个多月的行程,从现在开始, 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我捋一下,你听听。”徐中磊才不管小程回他几个字, 自顾自讲话:
“明天咱们俩一起把老屋剩下没收拾好的地方都干完了,然后去白羊村那边砍树;花上几天的时间把木材都烘干了, 这中间的空闲时间咱们就去山上砍柴挖土,最好是白土, 就是高岭土,都送到村里大窑那边去。要靠我们两个挖出两万多砖用的土, 肯定会累个半死,到时候就让我们家里两只雪橇犬帮忙, 整天吃吃喝喝傻玩,要减肥。”
“接下来就是去帮烧窑的村长他们再挖一个大窑,剩下的就是看一步走一步, 求老天爷赏个好脸色。”徐中磊话说完了,手里的择好的韭菜也有一大把。
程昱铭:他都不关心,他就想烧窑……
伤心得程昱铭都想唱出来。
“小程?”徐中磊把手上的韭菜递过去,“你怎么不说话?这个要切吗?”
“切3厘米的小段,谢谢。”程昱铭拌好了一大盆腐竹海带丝卤菜,一边开始给紫菜鸡蛋汤调味。
“哦好,我还是觉得你不太对……平时我说个什么想法,你都要说一大堆话的,今天说得太少了!诶,你是不是被附体了?”徐中磊凑近,看着程昱铭抄起一种调料就往汤里洒,利落的就好像是手上装了一把称一样。
“嗯。”程昱铭心里舒畅了点,仔细回想了一下问话,顿觉不对:“呸,我怎么就被附身了?你今天就去找村长了?是不是还得出点报酬啊。”
“现在就正常了,你刚刚好像在生气。”徐中磊把韭菜递给他,帮着收拾厨房,道:“怎么可能不给报酬?他们一堆老人家,都想攒点粮食在手上,我们地下室还有好多袋大米呢,给出几十袋不算什么,反正咱们三年之内也吃不完。倒是有一点我还挺奇怪的……”
“你奇怪什么?”
徐中磊:“村长他也没多要价,一个人五斤大米帮烧窑,简直就是在占便宜了。现在农忙呢,烧窑看火候真的是个技术活,要耗上好三十多个小时,一刻都离不了人。我还以为村长会坐地起价,吃我这个大户呢。”
程昱铭:“说不定他老人家顿悟了……”
徐中磊:“说不定还真的是他侄子死了,他就想通了,不作妖,好好做生意。现在我最怕的,就是村上的粮食应该都要吃得差不多了,土豆还在地里至少还要长三个月,那什么这个叫做青黄不接,估计再过上半个月,村里就进入粮食真空期了……”
他说不下去了,真让人担心啊,只希望到时候徐志平的蘑菇能顶上一阵。
作为一个优秀的,尤其是还没有什么武装力量的地主,必须要时时关注本地区的贫富差距,注重拉拢一切中立力量,随时警惕潜藏在平静的村庄之下的暗流,最好做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徐中磊觉得在没有搞清楚村里人米缸到底还剩下多少粒米之前,还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地主,所以,在这种即将有大乱发生的时候,应该召唤村里内应曾诚同学了。
“还有志平哥,明天去问问他……”徐中磊在坐上餐桌之前,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程昱铭听得一愣,这话没得前因,也不说后果。但是徐中磊那紧蹙的眉头,还有忧愁的脸色告诉他,坐在对桌的人,那肯定是在考虑一些事关全村命运共同体的大事。
程昱铭迅速端起饭碗,夹了一大筷子海带丝,埋头吃饭。
程昱铭的耳朵红了,他深深为自己龌龊的心思感到羞愧,人家整天想着种菜、建房、挖地窖、种土豆,他呢!啊?耽于情爱,耽于哥哥的美色和陪伴,一阵个晚上都在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事!不妥,大大不妥!
两人吃完晚饭,已经都累得眼睛都睁不开,但是忙了一天,身上都是一股汗味,这可不是什么香汗,而是实打实的汗臭味,两人一人一间卫生间,强撑着洗完澡,都躺在床上睡得呼呼地熟。
但是程昱铭还是撑着等徐中磊睡熟了,再熟练地踹掉自己的被子,靠到床的另外一边,娴熟地搂上徐中磊的腰,夹着人家的腿,靠着人家的颈窝,深吸一口气。
熟悉的舒肤佳香皂味儿~就是格外地好闻~
至于龌不龌龊,羞不羞愧?程昱铭迷糊地想,哪里比得上怀里的温度重要?
程昱铭这件事做得已经非常娴熟,趁着天蒙蒙亮,他再蹑手蹑脚地起来,去一趟卫生间,或冲个小澡,或洗个短裤。
然后再规规矩矩躺回床上,装作睡得憨熟的样子,等着身边人慢腾腾地起床。
这时候他一般不动如山,耳朵支着听动静。等到身边人拉开窗帘,外面的光流泻进来,他再缓慢而懵懂地睁开眼睛,用沙哑性感的声音问好:“哥--早上好~”
他的眼屎、口水已经洗掉了的,程昱铭已经在镜子前面确认过三遍,那确实就是一张年轻、清爽、帅气的脸。
保证能让基佬们帅晕过去的那种。
“起来了,赶紧洗漱去!咱们今天要把老屋那边收拾出来!”徐中磊回他一个微笑,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要不是剩下的时间要么在一身泥巴臭哄哄地种田,要么全身油盐味地在做饭,他能这么精心设计,处心积虑吗?
喜欢上一个种田大哥,所有的悲欢都归于了我。程昱铭:沧桑点烟.jpg
***
“石头,你是不是……在外面又知道了什么了不得东西?”
烧窑的柴火是要自备的,徐中磊最近就在一趟一趟地往大窑那边送柴,他背着一大篓木材,结果半路又被徐志平堵了。
徐中磊看着徐中磊忧心忡忡的脸,放下背篓无奈道:“都说过了,就是准备着随时会回来的大风大雪,这回又是谁来差你问我啊?”
徐志平不好意思地笑着答道:“刘柔,你刘姐,你知道最近你和村长、国盛叔他们一起造窑,多少人都在心里嘀咕着吗?你刘姐不知道从哪个人那边听来的,就是闹腾这让我一定再仔仔细细问问你。”
“刘姐要问什么?”
徐志平:“没问别的,就是你怎么准备的?现在大伙都在看着你,就想知道要怎么办?”
“多种粮食多备柴,还能这么样?我要建房子准备冬天里种菜的,跟你那大棚一样。”徐中磊摊手,这不就是对抗寒冷的最佳方式。
“行吧,我都和你刘姐讲过的,他就是不信,我也没有办法。”徐志平一手把徐中磊那个巨大的柴篓抱起来,“是送到大窑那边吧?我帮一程。”
徐中磊也乐得轻松,并排跟着徐志平,他突然想起来一件事,连忙问道:“志平哥?你家粮食还够吃吗?”
徐志平:“咳咳,这个不着瞒你,最近蔬菜和蘑菇都还长得不错,每天都能当个菜端上来。但是现在我家里没有油,肚子里没得油水,要干活吃的饭就多,最近十几天,就吃了挺多饭的。我们一家三口,现在还剩下一百多斤米,吃不了两个月。”徐中磊苦笑着回答道,“再过一阵,我们家里三个人每天都得啃红薯叶子。”
徐中磊去过徐志平家里,见识过他们家吃饭的情状,一天两顿,每顿一小碗,吃得紧巴巴的,没想到现在也还是没剩下多少了。
“你家里都这样,其他村里人呢?”
“昨天老村长就来找过我了,说他家里粮食不够吃,想把村里还剩的几百斤先分一点出来,对付几天,被我拒绝了。还有徐大利,他年轻些,吃得更多,我估摸着他家里现在吃不了几天了,这两天干农活,我看他每天就带一手掌大小的饭团,一口一口,慢慢吃,别人问他吃得这么斯文做什么,徐大利就说:吃得慢顶饿一些。你猜怎么样了?”徐志平卖关子。
“怎么样?”
“今天,过来搞白菜大棚的村里人,全部一人一个饭团,大的大,小的小,每个人都跟那宫里的娘娘一样,慢慢吃半天!”徐志平失笑,“前天徐大利这样吃的时候,一堆人站在边上笑,现在都不笑了,一人一坨饭,比谁吃得慢!”
笑话说到这份上,徐志平也笑不出来了,拉了拉下滑的背篓,沉默着往前走。
第79章 送瘟神 塑造:[冷酷的资本家]
大窑是挖在一大块砖红地上的, 离村里营地不远,只隔了一条马路。
这个地方原来是一座山,村上在城里发达了的人, 花大钱买的宅基地, 本来想做祖传坟山的。后来又想在这个地方建个小别墅, 过年过节回来住,所以这家人用挖土机铲平了半座山, 留下一半打算用来做天然的景观和围墙。
徐中磊还听人说, 这家人还想前面做假日酒店, 后面养鸡、养鱼、种果蔬, 没想到规划还没有做好, 地震就来了,鬼知道这家人是不是还能活着,所以村里也就毫无心理压力, 在里边挖了一个大窑洞。
大窑顺着留下来的半座山往里挖,挖出了一个大空腔, 站在挖平了的红土地上看,山顶还有一根泥巴铸造的烟囱, 直指上空,正在飘出一点点的青烟。
空地上, 已经建了两个竖排棚子,占了这片荒地一大片的地方。两个棚子一个放柴火, 一个放烧出来的陶器、瓦片,分门别类还离地存放, 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的。
现在那个放置陶器的棚子里,已经摆满了白泥稻草浇筑的砖块,一个个竖立着, 等着小风慢慢把这些砖块风干。
湿的砖块不能直接烧,要等干了之后才能入窑。不然烧制的过程中,砖块受热不匀,会直接把碎裂。
程昱铭就在小水池边上,吃力地踩着土和草混合的泥巴,徐中磊看着他一身泥点子,与国盛叔一个普通话一个方言聊得热烈。
“国盛叔,你先下来歇着!我想踩几脚试试!”徐中磊放下柴火,喊道。
“可别!你去你铁叔那边,他们在挖洞呢,我们这里暂时还搞得定!他们那边肯定还要人。”国盛叔精气十足喊着,手上指着方向。
“行吧。”
***
徐中磊一早就跟村长说过要多造一个大窑,所以铁叔和村长又在原来这个大窑边上,挑了一个地方。
两人抡着锄头挖得热火朝天,一大堆泥巴已经挖出来了,就堆在一边,扁担和装土的竹制器具也在。
48/80 首页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