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屠户家的小厨子(穿越重生)——爱吃羊角蜜

时间:2021-05-02 09:09:52  作者:爱吃羊角蜜
  “咋了?后面有鬼在追?”
  于大嫂也不生气, “可不, 我得快点去,你知道不,码头那边的杂货铺新多了一种糖, 叫啥白糖,那糖我看到了,白白的,也就比红糖贵一点。”
  “你说什么糖?”白宁进来就听见最后一句。
  “糖啊,白糖,说是崔氏糖,我听杂货铺活计说,咱们吃的红糖糖霜也都是崔氏那里的糖,这次过去,我看看有白糖,那里面的糖白白的,还给人尝了,虽不比霜糖甜,但是比红糖麦芽糖吃着要爽口,一斤只四十五文。”
  白宁来了兴趣,这别是白糖吧!
  他想想他们的世界大概是十四五世纪就有骨碳提炼白糖法了,这里出现白糖也没有什么稀奇的。
  于大嫂拿了一个大罐子,带着白宁去了杂货铺那里。
  杂货铺也并不只卖白糖,有红糖,麦芽糖,还有冰糖,不过这里叫糖霜,白宁自己是叫它冰糖的。除了糖以外,还卖别的东西。
  这里弄得讲究,一个铺子用一个长柜子从中间横断开,一溜排开放着四个长盘,前面放了牌子。
  饴糖:二十文一斤。
  红糖:三十五文一斤。
  白砂糖:四十五一斤。
  糖霜:两百文一斤。
  另外一边就是别的东西了。
  还真是白糖啊!
  白宁让于大嫂买了十斤回去。
  十斤也只有四百五十文,还不到一两银子。
  白砂糖在抚云县是个新鲜东西,新鲜东西向来都十分受人欢迎。崔氏白糖拿回来了这些天,在抚云县的确卖了不少出去,但是像白宁这样,一出手就十斤,还真没有几个。
  所以,杂货铺的客人还多看了白宁几眼。
  白宁对白糖有点好奇,他不知道这崔氏白糖是不是一直都在卖,还是只卖这几天。
  “你们家白砂糖会一直卖下去吗?会不会卖两天就不卖了?”
  这话本来有点不讲理,但是这家掌柜认识白宁,这是用糖大户。白宁最开始开店铺他也知道,但是后面生意做大了,也一直在他这里买糖,一年下来,最少也在他这里买了好几十斤糖了,还是最贵的糖霜。
  他也不生气,“怎么会,崔氏在北边有好几个糖坊,都是做糖的,我们这些糖都是从北边拿过来的,这白砂糖还是才新出的品种。”
  白宁懂了,既然这样,他也不用担心这白砂糖会突然不卖了。
  回到长留酒楼,白宁就跟着于大嫂进了小厨房,这边有两口锅,也有案板。
  一口锅里蒸着糯米,用来打糍粑。另外一口锅里炒着黄豆,这是用来打黄豆面的,做驴打滚必备的东西。
  谭二嫂想了一下,今天的事情还有一点多。红豆沙还要现做,黄豆还要磨,这些都是费时间的东西。
  等下还要炒番茄酱。
  “你在炒黄豆?”
  “豆面都发霉了,不能用了,回头还要重新炒,好在上次用得差不多了。”她把黄豆面倒出来,的确不多,只有一斤都不到。
  于大嫂开始切番茄,听说要切得细细的,然后熬煮的时候才不费事儿。
  第一次做,于大嫂切了大概有十来个。
  两口锅都在用着,白宁提议去老房子这边。
  老房子这边还有一口锅。
  谭二嫂看着蒸糯米,于大嫂过来的。
  番茄酱熬煮挺简单的,就是把切成小丁的番茄放锅里煮,然后加一点白酒,再放点盐,最后来白糖。
  白宁也不知道原理,反正他以前见别人也是这么做的。
  白宁觉得他有必要做个冰窖。
  不是为别的,就是为了那些需要冷藏的东西,这番茄酱不冷藏最多可以放几天,如果冷藏的话,就可以放半个月甚至更久。硝石做冰固然好,但是不能做出特别坚硬的冰来。
  白宁想起秦氏说这个冬天会更冷,十月就要下雪,顿时来了感觉。
  他就开始打量这个老房子了。
  当初酒楼修建的位置有些靠外,直接就修在了路边,所以并没有占到老房子什么地方。也就是院子被占了一部分去,如果修冰窖的话,应该也是够的。
  到了午饭,谭明才带着一脸委屈的小宝回来了。
  “这是咋了?”
  “先生说小宝太小了,去学堂不方便。”
  白宁顿时乐了,“哈哈,先生说小宝太小了嘛!”
  谭明伸手逗团团,小团团对他露出个无齿的笑,“学堂老师说,学堂那边一般都是八岁才进学,小宝才六岁,就是虚岁,我才七岁,也不够。”
  白宁索性把孩子让他抱着,“你们这是把三个学堂都去了?”
  “嗯啊,总要看看的嘛!”
  白宁摸摸小宝的头,“别灰心了,待明年你大一岁了,再让你去学堂。”
  小宝还在委屈着,闷闷不乐的,白宁有点心疼了,小宝自小都懂事,也不像别的孩子那样顽皮,所以白宁一直以来对他的关注都有限,呈现出来的都是放养状态。
  “你怎么想要读书了?找小树他们玩不好玩嘛!”
  “可是冬子哥哥都会写他的名字了。”
  “这个简单,明天我教你。”这话才出口,白宁才想起来他貌似并不会教书了,对这个时代的知识也只呈现在认字的程度上面。
  白宁以为小宝也就不高兴一会儿,等他忘记这回事儿就好了,谁知道小宝两天都还不见好。
  白宁开始忧愁起来,逮着谭明商量,“你爹不是举人吗?要不你看看能不能教教?”
  谭明顿时苦笑不得,“我哪里教得了,我就只会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诗经楚辞也学过。更多的就没有了。”
  “哎,咱们两个怎么都是文盲呢!”
  见白宁烦恼得不得了,谭明提议,“要不我打听哪里有先生,给请个先生教教?”
  白宁一听,也还行。
  秦氏自然知道这事儿了,暗自嘀咕白宁这两口子宠孩子的。同时她心里还有别的小九九,小宝虽然好,可到底不是谭家的孩子,白家就小宝一个,白宁说不得偏向这个孩子一点。
  她有心说什么,但是说不出口。
  上次卖葡萄酒的事情,两口子谁也没有说。所以秦氏不知道,她想着这山里开荒,修房子都是白宁拿的银子,目前看来也都是明子吃用都是白宁的,她不好张这个口。
  先生给请回来了,是个秀才,今次才落榜的,打算回乡备考,下次再战,但是半路给李掌柜拦了下来。一个月二两的束脩,白宁这边提供吃住,他负责给小宝启蒙。
  白宁觉得也行,当天就去县城书铺买了入学用的东西,什么文房四宝,四书五经,各种读物,还让谭大伯今早给小宝打个书架出来。
  白宁家房间挺多,临时收拾了一间房间出来也方便。
  先生姓张,大家都叫他张秀才。
  学问还是挺有学问的,白宁自己也去听了一回。他觉得自己应该是个学霸来着,听了一回过后,白宁发现自己成了个学渣。不说一听就打瞌睡,反正是没什么兴趣的。
  摘了番茄,白宁就对土豆有了兴趣。他当初害怕土豆不好种,所以在二月多的是才下的地。算起来是比番茄早下地半个月。
  如今番茄都吃了好几天了,甚至长留酒楼都出现番茄锅了,也不知道土豆成熟了没有?
  一筐土豆种,加起来也不到三十斤。
  白宁种得稀稀的,但是没个芽点都没有放过,但是还是种了有两百二十来个穴。
  不到三分地,就谭明和李婆两个人就挖完了,挖了有六大筐。肥很足,土豆的个头还挺大个的,最种的甚至有十多两,超过一斤的都有好些个。
  上称一称,六筐居然有300多斤。
  这就让人兴奋了,土豆这东西虽然不是小麦和稻谷这种粮食实打实的,这种只能参半。但是产量到底在这里呢!
  三分地不到,就收了300多斤土豆,这东西可真是个好东西。
  白宁不管别的,当天就给小宝做了炸鸡薯条。
  炸鸡薯条配番茄酱,小孩子的最爱。
  白宁见小宝吃得欢实,不由的暗道:这话诚不欺我。
  大人对这个就不怎么样了,谭明吃了两个就觉得没滋没味的。炸鸡还好,薯条就觉得不行了,不过也承认,当零食吃也是可以的。
  李婆觉得都行。
  清炒土豆丝,土豆红烧肉,土豆炖蹄子,狼牙土豆,烤土豆……
  连续吃了一阵子土豆,把挖坏的土豆解决掉沟,白宁巴巴的把剩下的土豆收捡了起来。这可是明年的土豆种,明年那四亩地的种就是这些土豆了。
  听说土豆亩产几千斤,四亩就是四千多斤。到时候土豆一收获,他不是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白宁他们收土豆这个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但是具体产了多少就没人知道了,这事儿也没有传出什么来。
  就是白宁给小宝请了一个先生,专门给小宝启蒙,这事给村里人知道,不少村里人都挺有想法的。甚至,有些村里人想着,反正都出了银子了,不如让那先生都他们家的孩子一起给教了……
  白宁听着秦氏的描述,也不怎么在意。
  抛开这事儿,他日子过得还是挺舒坦的,不知不觉就到了八月。
  今年的山葡萄结得不少,因为光线充足,成熟得比去年还要早,而且就种在山底下,人来人往的比较多,所以并没有什么鸟雀子去嚯嚯。
  但是因为毁掉了大部分枝蔓的原因,结得并没有去年多,山葡萄果子又小,多的一串也就五六两,少的也就是十几个。
  一百多颗葡萄收下来也就两百来斤,这算是个赔本买卖了。但是今年新发了不少枝丫,想来明年的产量应该会加几番。
  两百斤都酿酒了,这次比上次还要熟练一点,省去了很多麻烦。因为白砂糖也不太贵,本钱这里也把握得死死的。
  今年时间充足,一天收葡萄,一天酿酒,两天料理得妥妥的。
  第三天就开始做月饼了。
  提前一个半月,李婆就开始腌制月饼用的咸鸭蛋。买光了河边好几户喂蛋鸭的鸭蛋,一共腌制了六百来个的样子。
  蛋黄留着做月饼,蛋清送给村里人炒菜去了。六百多个,说起来也没有,一分,一家也就分个一碗的样子。
  第一批月饼试试手感,李婆他们做了有二十来个,都是蛋黄的,放了两天,吃起来味道很好。
  张秀才要回家过中秋,他家距离这里大概要走三四日,到了初五六就要走。白宁给他装了一盒月饼,什么口味的都有。
  除此之外,还准备了另外的节礼。
  不过他们刚把月饼送到酒楼,李掌柜告诉他一个消息:县里点心铺里也出现了豆沙月饼。
  白宁也没当回事儿,这月饼本就是送人的,他也不做这月饼的生意,只是中秋送上来讨个吉利罢了。
  月饼的事情,白宁没有放在心上,每天把月饼送到酒楼来就算完。
  中秋的时候,徐娘子不去徐外公家过节的,叫刘老三给送了节礼过去,白宁这边也是准备了节礼,让他带过去。
  冬子中秋也放了三天假,他听说小白叔叔给小宝弟弟请了个先生,就想来看看,结果上山就听说先生走了。
  冬子又失望的回去了。
  “小白叔叔,明天奶叫你和叔还有小宝来家吃饭。”
  明天中秋,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去年白宁不在,徐外公他们来了,白宁他们在酒楼吃的。
  今年,秦氏就提前准备了,之前几天就给白宁他们说了,白宁自己也有准备。
  他打算弄个烤全羊。
 
 
第109章 
  天才刚亮, 谭明就出发了,为了满足白宁的口腹之欲,上河对面买羊去了。
  烤全羊, 还是要现杀的,然后就腌制一个时辰,再上火上烤, 那味道绝对的极品。
  白宁自己在家让李婆准备腌制的调料,他去砍了一根竹子。他们后山有种竹子,不到三公分,却坚硬无比,用来串羊烤刚刚好。
  准备好,他索性带了礼节往谭大伯家去。
  这边中秋是没有节礼一说的,有也是出嫁女往娘家送的, 像他们这种叔侄关系, 也就送个月饼,不用像过年那般正式。
  于大嫂两个人都在, 十五这天酒楼虽然也会有生意, 但是到外面吃的终究是少,都是在家吃,所以两妯娌请了假在家。
  白宁过去, 大家正在忙着杀鸡宰鸭。
  “宁哥儿, 你来了。”于大嫂忙得头都没抬, 但是秦氏注意到了他手里的两根竹杆, 问他干嘛用的。
  “好好的, 你拿两竹杆干嘛?明子还没有下来啊?还有那一篮子都是什么,葱?蒜?芫荽?姜?这又是什么?”
  白宁任由她把篮子接了过去,“好东西啊, 都是香料,我让谭明买羊去了。”
  “买羊做什么?团团奶不够了?”说着,秦氏就伸手去抱小团团,“小团团唉,奶都好久就见你了。”
  小团团不认人,谁抱都笑,特别是认识的,眯着眼还要逗逗他。
  于大嫂就有点羡慕了,“这不昨儿才见过的,要说我才是好久没看见了,回头要多看两眼,这一天一个样子,过几天怕是长什么样都不记得了。”
  白宁帮着于大嫂拔鸡毛,“大嫂今天没回去?”
  “回了,一大早就回了,然后又过来了。”于大嫂把东西放下就回来了,她娘留她吃午饭都没留着,“你上次不是说中秋弄个烤全羊,我记着呢。”
  白宁一笑,“真有你的。”
  “可不,我长这么大了,还没有吃个烤全羊。对了,宁哥儿那烤全羊好吃不?”
  “弄得好吃就好吃,不会差哪里的,你看我香料都拿下来了。”
  秦氏听着嘀嘀咕咕,终于明白哪里有什么不对了。他怎么说今天两个儿媳妇怎么放下东西就回来了,连饭都不在娘家吃了回来,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