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不一样!”眼看着纪滦阳已经被押着消失在视野中。李浑急了,“当今确实是明君,但是明君也会有私心,人都会有私心,更会因为这些私心蛊惑了清明,脑子昏沉犯下恶行。等他清醒发现不对时,已经晚了!”
林稚水摇摇头,“你是纪兄的仇人,我为什么要听你的,谁知道你是不是在暗中使坏,想要让夏家绝后。”
“我……”李浑语塞,他张张嘴想说什么,可又似乎有所顾及。直勾勾地盯着衙门门口,已不再明亮的双眼忽地流出两行浑浊的泪水,“清河郡公,我问你,如果我给你一样东西,皇帝向你要,你能保证不论如何都不交出去吗?”
林稚水谨慎地瞧着他,“首先,我得知道是什么东西。”
李浑想要说话,遽然剧烈咳嗽,咳得上半身弯成弓,胸口的伤处汩汩涌血,林稚水随手掏出止血的金疮药,“能自己上药吗?”
李浑点点头,接过药,将衣襟一扯,露出有血洞的胸膛。“你还记得国师和你说过,不要把春笔——也就是你从妖族那儿夺来的那支碧玉笔告诉任何人吗?”
“记得。”
“那是我告诉国师的。”
林稚水努力控制着表情,不让自己露出“我早就知道了”的神态。
李浑并未注意到,只自顾自说:“春笔本为春秋笔的一部分,另有一支秋笔,那支秋笔本是夏家的传家宝,如今正在我处。”
这话说的……
接到林稚水犹疑的视线,李浑立刻反应过来:“不是我强取豪夺!”
“是……”李浑深吸了一口气,“接下来我说的,你可能会觉得匪夷所思,但是,夏家那边也知道一部分真相,你可以去问那孩子。”
林稚水默默点头。
李浑:“这事,要从当今说起。当今一直无子,都说是他无子女缘,其实不是,而是他年轻时外出赈灾,不慎被妖族伤了‘根’。”
林稚水懵了两秒,才理解这话的意思。而李浑赶时间,只停顿了这么一小会给林稚水消化,又立刻道:“当今把这事瞒得死死的,先帝又只有当今一个儿子,只能传位于他。离赈灾那年过去两年后,那时已登基的当今,意外从史官那儿得知秋笔的存在,他大喜过望,意图用秋笔修改过去,提前将那妖族杀死,如此,他就不会受伤了。”
“这……”林稚水本想说“这是好事啊”,可看李浑的表情,选择了更稳妥的问法:“这可是有哪里不妥?”
李浑苦笑:“秋笔用法苛刻,具体说也说不明白,我就直接说结果了。当时的史官夏安民听完当今的要求后,也愿意为了此事动用秋笔,然而,太久远的事情,他们修改不了,仅能改动那妖族比较近的一场死劫,正是当今去赈灾的那次灾难。”
“灾难?”
“那是一场地动,好在地龙翻身的动静不是太大,百姓们多有逃出。那妖族是正好经过那地,受了地动的影响,得了不小的伤,只能够留在原处休养。撞见还是皇太子的当今,欲要杀他求取功劳,反而被护卫们杀死。”
“尽管护卫们尽力守卫,还是让当今被伤到了?”
“对。所以,想要改掉此事,就得让那妖族不经过那处地方,或者直接死在那场地动中。夏公不清楚那妖族为何会经过那儿,没法从源头修改,他将此事告知了当今,直言无法改动,然而,当今却说——”
李浑提高了音量,“他说,既然如此,那就让地龙翻身时动静更大些,大到直接砸死妖族,就可修改过去了。”
林稚水眼眸一凝,轻声说:“可这样,那地方的人,亦会死伤无数。”
“不错,夏公便是如此和当今说的。”李浑眼中的泪珠扑簌簌地往下掉,掉到最底,晕在深色的衣衫上,好似滴答进沉沉的深渊,无力溅起波澜。“当今那时候正是少年天子,登基不过五年,正是春风得意,少年人如何能容忍自己有疾,当时大殿里无有他人,也不知道他和夏公争论了什么,总归是要强征秋笔,夏公……夏公为了那一地百姓,也为了当今的清名,便一头撞死在殿柱前。”
“可夏公以死明心,比起当头棒喝,在得志的帝王面前,更像是以死相逼,哪家大权在握的皇帝能容忍这个呢?他气坏了,又叫来夏公的胞弟与亲女,质问他们为人臣子可是如此当的?不为君王分忧,反而逼着君王按臣子的要求做事。夏公胞弟听完前因后果,问了一遍当今是否还坚持使用秋笔,当今应‘是’,他便厉声:古今为君者,荼毒百姓,是谓不圣,秦不改,乃至二世而亡,陛下倘不自悟,莫是欲应《阿房宫赋》,哀之而不鉴之乎?”
“遂,触柱而亡。”
“当今赫然大怒,又看向夏公之女,问他:卿家得春秋,记史,可记了自己寿数几何?夏公之女不慌不忙,褪官帽,去官服,言:命尽今日。”
“——从容自尽。”
作者有话要说: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九三年电视剧《包青天》的主题曲
第127章 明君之错
林稚水面有触动。想到纪滦阳说不想他去淌他家的浑水, 再想到夏家最后只剩下孤儿寡母,僾然之间,窥到了后续。
李浑接下来的话也印证了他的猜测。暴怒的帝王是没有理智的, 偏偏夏家又是满家子硬骨头——毕竟记史的,就是得硬气, 帝王好的要记,坏的也要记, 不硬气的史官, 那岂不是奔着给帝王改史去的?
总之,夏家一个走委婉相劝,徐徐图之路线都没有, 要么上来就梗着脖子骂昏君,要么就“要秋笔没有, 要命一条”一头撞死, 到最后,只有纪滦阳那六姥爷带着夏家最小的那对儿女,抱着秋笔偷偷逃走。
逃走也不是为了保命, 而是为了带秋笔离开。
“他走之前, 只告诉了我他们隐居的地点。他怕,怕当今找到他们, 找回秋笔, 长辈白白丧命, 还连累了一地百姓。辗转难眠两年后,他求我……”
“他说知道这样对不起我, 他还是求我,把秋笔拿走,然后, 去陛下面前告密,带着陛下的亲信去逮捕他。夏家娘子出逃,陛下只会疑心秋笔在他那儿,又或者疑心我那好友另外将其藏起来,是万万不会想到秋笔在一个叛徒,一个出卖朋友的小人手中——这事,只有我和我那好友知晓,夏家小娘不清楚,夏家最新一代的小子也不会清楚。”
如此,哪怕皇帝找到了他们,也不会知道秋笔去了哪里。
天色没有暗,公堂上什么都看得清,也包括了李浑眼角的皱纹以及两鬓丛生的白发。
他将秋笔一藏,佯装酒囊饭袋,就是装了三十三年。
“你把秋笔拿走,你能写出那样的一本书,我信你的仁义,绝不会贵君而轻民。你拿秋笔去见陛下,陛下知道秋笔在你这儿,自然会放了夏家人……他叫什么名字?”
“……纪滦阳。”
“记住滦阳?是个好名字。”李浑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说:“我快死了,只是不能现在死,他要是想杀我,我会逃,但是他如果愿意,今年之内,临死之前,我会去找他,让他手刃我……”
熟悉的声音传来,“谁稀罕!”
李浑一侧头,登时惊了魂,四肢并用地爬起来,“纪、纪滦阳!”
纪滦阳站在大门口,磨着后槽牙恨恨地咬出字来:“你当——谁稀罕?”
他踩着地板,一步步走近李浑,血从捏紧的拳头里渗出来,慢慢往外滴,“很好,你们高贵,你们无辜,你们谋划好了一切,还让我娘可以活命,不错,很不错!”
“我……”李浑六神无主,舌头好像一下子变得粗大沉重,压在嘴里说不出话来。
纪滦阳环顾了一圈公堂,脚尖挑起一根遗落的杀威棒,挑到手里掂了掂,又向林稚水借了他的青莲剑,忽诸往李浑那边一扔,眼瞅着李浑手忙脚乱地接住,才厉喝:“向着我,攻过来。”
“纪……”
杀威棒用力在地上一砸,咚地一声震响。“攻过来!”
李浑沉默了一下,竟是动作十分笨拙地握起了剑。
纪滦阳:“……”
李浑向他走过去,似乎想要尽量放轻脚步,可那身形还是再无灵敏,步履声沉重。
如果现在让他去参加九灵盛宴……不,如果现在让他去边关剿妖匪,他只怕连一个妖头也收不走。
林稚水有些难受,纪滦阳也是声音沙哑:“你……多久没握剑了?”
李浑甚至想都不用想,“三十三年四个月十七天。”
纪滦阳:“为什么不练剑?”保守秘密又不耽误练剑。
李浑缓慢地眨动眼睛,“一个天才会受人关注,但是,一个酒鬼赌徒不会,他们只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乃至眼不见为净。”
如果说,出卖朋友的印象出现在皇帝心中,他心中对李浑的怀疑只有一成,在李浑过得一塌糊涂后,心中的怀疑就是一成都不剩了。
“没有人会多想。”李浑给纪滦阳数,“登天路失利,被退学,打赢了新任斋主却依旧不允许回归书院,出卖朋友——唔,这个除了皇帝,没人知道,入赘,桩桩件件,我撑不住,是很合理的事情。”
纪滦阳在大堂上走来走去,像是怒火中烧却没办法发泄的小狮子,咬牙切齿,握棒子的手松了紧,紧了松,脚步声在空旷的大堂一阵阵回荡。
“珰——”
杀威棒裹着他流出的血液,破开了公堂的地砖。纪滦阳喘着粗气,双手一松,棍子倒在了地上,滚了好几圈。“你为什么说自己快死了?”
李浑轻轻摇头,“我不能说。”
林稚水听到了纪滦阳愈发急促的呼吸声,他猜,纪滦阳的神经此刻已经紧绷成钢丝。
纪滦阳想要发泄,想要怒吼,可他能对谁发泄呢?与此事毫无关系的林稚水?不知真相的母亲?被好友拜托后,毫不犹豫保守秘密三十多年的李浑?还是什么也不说,筹划了这一切的六姥爷?
而李浑又来一句“我不能说”,岂不是在火上浇油?什么都不能说,等真相大白时,那被卷入其中的人又怎么办?
可偏偏从纪滦阳扔掉杀威棒那一刻,只怕他已经对李浑怪不起来了。
林稚水想说些什么。
他认真想了一下如果是自己碰到这事会有的行为。
如果是他……
林稚水毫无征兆地叫了一声:“纪兄!”
纪滦阳慢慢地把他的脑袋转过来,面向着林稚水,一句话也没说。
“纪滦阳。”林稚水叫着他的名字,极为认真地问:“你怪皇帝吗?”
李浑瞳孔紧缩,“林……林郡公,不要乱说话!”
纪滦阳站在那儿,直愣愣地望着林稚水,“什……么?”
林稚水便又说了一遍自己的问话,中气十足,没有半分顾及。
纪滦阳抿了抿唇,“我外曾祖父,我曾祖父,以及夏家所有的,我的长辈们,他们留过话出来,他们没有怪陛下,甚至,我六姥爷也多次和我母亲说,其实是他们用错了方法,可等发现的时候,陛下已经被夏家架了起来。谁被逼着做事都会暴怒,更何况说一不二的帝皇,那时候让夏家认错,软身段去哄陛下放弃,已经晚了,一步错步步错,夏家唯有以人命和鲜血来唤醒君王的良知。”
那染血的柱子,那头破血流的尸体……李浑有一段时间曾经想过,如果是自己,能不能一点迟疑都没有就撞上去。
大概能让夏家满门忠良欣慰的是,皇帝一生只做过那一件错事,从那之后,他一直以明君来要求自己。
林稚水听完纪滦阳的诉说,只是问他:“那你呢?你怪皇帝吗?”
纪滦阳呆呆的,没有说话。
“他做错了事,对吧?但是,他至今没有道歉,夏家,除了你们,至今没人知道是怎么回事。”
纪滦阳垂下眼睑,“皇帝可以觉得对不住臣子,可以补偿他们,却绝不会,也不能认错。”
——这是从古至今的道理。
“那你想要他道歉吗?”
纪滦阳似乎有点不太明白林稚水的想法,“皇帝是不可能道歉的。”
林稚水固执地问:“你想吗?”
纪滦阳:“……”
“你真的不想吗?”
“……想。”
“好。”
“你要去哪?”
林稚水从李浑手里接过青莲剑,回头冲纪滦阳举了举剑,“你不是问我,我的剑还在不在吗?”
少年笑道:“我的答案,和之前的一样。”
他迈步出了衙门,纪滦阳才确定了之前自己无论如何也不敢确定的事情——
林稚水,要去让皇帝给夏家道歉。
那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啊……
那是一件多么……异想天开,让旁观者发笑的事啊……
纪滦阳却笑不出来。
他有点想哭。
李浑双眼发直地看着走远的少年,在日光下拖得长长的影子,“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他知道。”纪滦阳说,“他一直都很清楚,他在做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
他转头凝视着李浑,却迎上了李浑惊诧的目光。
纪滦阳眨了眨眼睛,睫毛湿润沉重,他这才后知后觉地伸手去摸,指尖处,是一滴晶莹的泪珠。
*
108/133 首页 上一页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