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儿与阿水很快便被老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转移了注意力。
先是挑了些家里短缺的家什,徐峥嵘还特意兑现了给菜豆儿的诺言,在肉铺上称了整整两斤五花肉,只把小孩乐得小嘴合不拢。
阿水没敢像他一样大手大脚的花钱,铜板在手里紧紧捏出汗来,才换了一小捧白米。
白米价格比糙米贵上不少,要不是因为嬷嬷一直惦记着一口白粥,他是万万舍不得的。
等东西都购置妥当了,徐峥嵘不知道是从哪个角落摆摊上捧来三四只毛茸茸的小黄鸭,挤在竹编的小笼子里看上去怪可爱的。
散碎的东西林林总总加起来还真不少,搁上牛车的时候没少惹来赶车人琐碎的念叨。
徐峥嵘烦他唧唧歪歪念叨个不停,索性多交了几大枚铜板,算是把一整个牛车包下来才算清净。
第23章 二十三只软哥儿 小黄鸭给你养
牛车载着徐峥嵘一行人回村的时候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傍晚天气凉,干了一天的农活,大家大多情愿靠在村口的老槐花树下小小的休憩。
被徐峥嵘承包了的牛车打从村口经过,就吸引了不少村民的目光。
两三个闲在树下抹汗的庄稼人看得新鲜,不由扯着嗓子议论起来,“哎呦!现在坐牛车可不便宜,这时候还能上镇上赶集的恐怕家里挺殷实。”
“那可不,看车上塞着不少东西,只怕要花不少钱,也不知道是哪一家发了财,有这么大手笔!”
有眼尖认得徐峥嵘的,连忙拽了拽边上人的袖口:“发个屁的财,车上坐着的可不就是徐家幺儿吗?那玩意儿以前就败家的很,听说前不久从张家和他两位伯伯那里要来不少补偿的银子,看这样子,只怕没多久功夫就又要败光喽!”
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大家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家家户户的家底都清清朗朗的摆在明面上,徐家家里条件差的很,三兄弟中有两个就是因为没钱打着光棍。
徐峥嵘前些日子被自家长辈与张家人设计诓骗了一通,险些丢了地契又吃官司,村里人对他很有几分同情,现在看他居然还是死性不改,依旧大手大脚花钱,才将将回转一些的印象又一次跌落谷底。
徐姚氏碰巧也在槐花树下,不过,她并不是为了在树下歇息,而是眼馋老槐花树上开出的一串串白色槐花。
春天槐花闻着香,才刚刚成形的小花蕾,揪几大串回去,无论是晒茶喝还是拌作凉菜都是再好不过的滋味。
有和徐姚氏私底下关系熟络的妇女看了,连忙抬起肘子靠了靠徐姚氏的肩膀,故意压小了声量:“诶,徐家大嫂,你快瞅瞅,那马车上坐着的是不是你家小叔子?”
徐姚氏抬头一看,可不就是徐峥嵘么!
怀里还靠着菜豆儿呢!她不是没有听见乡里人的议论,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只是含混的应了一句:“是他没错。”
提醒她的这位熟人是在村里出了名爱管闲事的二婶婶。
二婶婶一看徐姚氏都认出徐峥嵘来了,一张大嘴巴更是闲不住,上嘴皮子紧贴着下嘴皮子吧嗒吧嗒跟在后头直念叨:“哎呦,还真是你的小叔子啊,徐家大嫂不是我说啊,你家这小叔子可是真舍得花钱,没看刚才过去的牛车上,恐怕是塞了不少好东西,你说说这得要多少钱哪!”
“光那辆牛车雇着,没十几个铜板能成?你是他嫂嫂,都说是长嫂如母,你回去也该说说他了,免得哪一天花光了自个儿的钱还要来啃你家老大的家底!”
徐姚氏原本挺好的心情硬生生败在二婶婶碎碎念下,掂掂手里捋得槐花差不多够一道菜了,客客气气地同二婶婶道了声别,二话不说扭头走人。
二婶婶看她走了,还有些意犹未尽,拿着徐峥嵘做谈资,继续兴致勃勃的与旁人议论起来。
徐峥嵘万万没有想到,只不过雇着牛车在村口走一遭就能招来这么多非议。
车板上放了不少东西,他特意叮嘱赶牛的师傅把牛车往离家近的地方靠一靠,幸好有先见之明的提前找小贩要了个竹编的大箩筐,零零散散的琐碎家用从牛车上卸下来,一股脑放进去搁在肩上背着倒也方便。
徐峥嵘人高马大,一手串着酒葫芦,一肩背着大箩筐连口粗气都不带喘的,阿水买的东西不像他那么多,所以轻轻巧巧捧在手上倒也不费劲。
眼看日头快要落下来了,阿水不敢耽搁时间,清清脆脆的喊了一声:“徐大哥,咱先回去了!”
徐峥嵘没放他走,把脚边挤着小黄鸭的小笼子往阿水那边踢了踢:“喏,这几个小东西也一并带回去吧!”
小黄鸭胆子本来就小,被他这么粗鲁地一踢顿时吓得扑扇翅膀,惊慌失措的发出稚嫩的嘎嘎声。
阿水打小就喜欢这些毛茸茸的小动物,赶忙蹲下身子把歪到一边的小笼子捧起来,脸上有几分为难的神色:“这……徐大哥,小鸭子看起来怪好玩的,你不带回去养吗?”
徐峥嵘轻轻摇了摇头,他在老街买这几只小鸭子本来就做着要送给阿水的打算。
虽然与阿水相处的日子不长,但徐峥嵘看得出来,这小哥儿品行端正,不是喜欢占人便宜的主,原先请他吃几块肉饼子他都三番两次的推辞,如果贸然说要送他东西,只怕他不会接受。
乡里的农妇常常会在家里养些牲畜,类似于鸡鸭之类的,价格不是特别昂贵,喂养起来也用不着过分上心,地里随便两条蚯蚓就能养活,成本不高,但等长大了,到底算是道荤菜,徐峥嵘心疼阿水舍不得吃肉,于是便折中想了这么个主意。
“小鸭子也就看着好玩,留在我这里还不晓得活不活得成,要不干脆给你带回去养得了,省得在我这边死的冤枉。”
阿水看了看徐峥嵘,又看了看手里捧着的小鸭子,他对这几只毛茸茸的小鸭子喜欢得紧,颇为犹豫的抿了抿嘴唇:“徐大哥买这几只鸭子花了多少钱?我还是从你这边买下吧!”
要是收了阿水的钱,他这一番谋算岂不是落了空?
徐峥嵘赶忙摆了摆手,脸上还露出嫌弃的表情:“别别别,也不值几个钱,你愿意拿回去养徐大哥还要谢谢你呢!要是收了你的钱,不就是见外了吗?”
他态度坚决,阿水说了两三回实在没辙,只好摸摸小黄鸭绒绒的小脑袋:“好吧……如果能把鸭子养大,那我就请徐大哥吃鸭肉!”
嘎嘎乱叫的小鸭子完全不知道未来的鸭生走向就这样被看上去温柔可亲的小哥儿拍板了,一个个试探着拿稚嫩的黄色鸭嘴轻轻啄小哥儿的掌心,只把小哥儿逗得哈哈大笑。
徐峥嵘带着菜豆儿回家的时候,徐姚氏与两位哥哥都在堂屋里坐着,他放下背上背着的沉甸甸的箩筐,“哥哥嫂嫂?”
坐在长木凳上闭目养神的徐峥财这才慢悠悠的抬起眼皮子,如电的目光先是扫过箩筐,才落到徐峥嵘的脸上,他一张脸拉得老长:“你又乱花钱了?”
徐峥嵘看他们摆出三堂会审的架势还当是为了什么呢,听了大哥的质问,立刻从箩筐里扒拉出不少东西来。
小到家用的食盐辣椒,大到棉花布匹,等他从框底拎出生猪肉,就连一向沉默寡言的二哥都看不下去了,肉疼的连说话都有些结巴:“这、这这么些好东西得花多少钱呀!”
徐峥嵘一哂:“没花多少钱,也就十几两银子!”
徐峥阳白眼往上一翻,险些从长凳上栽下来:“十几两银子!峥嵘啊!就算这钱是从伯伯那里拿的,但你也不能这么可劲的往外花呀!”
徐峥财的脸更黑了几分,跟着附和:“你这么大手大脚的花钱,不攒一点银子下来,以后可怎么讨老婆啊?”
嗨!徐峥嵘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老婆什么的有他的小哥儿好吗?
他十分大气的拍了拍兜里剩下的银两:“大哥,二哥,你们是不是误会了?我用的是在药铺里卖人衔换来的银子,整整八十两银子呢!”
第24章 二十四只软哥儿 想要酿酒
徐峥财与徐峥阳对视一眼,同时瞅见对方脸上不可置信的滑稽表情。
还是老大反应的快,徐峥财大大的喘了口粗气,一时激动的连话都说不利索:“你、你、你在山里挖的那个玩意儿真是人衔?”徐峥阳紧随其后,语气夸张的喊道:“就那么一根丑不啦叽的玩意儿?就它也能卖到八十两银子?!”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人整日里早出晚归才勉强挣来糊口的本钱,日子过的相当清苦,如今徐峥嵘轻轻松松卖个人衔的价钱都能抵得上他们劳作好几年,也难怪徐峥财与徐峥阳会这般惊讶!
徐峥嵘就喜欢看他们大惊失色的神态,乐呵呵笑了一声,摇了摇手上提着的二斤猪肉,得瑟的挑起眉头:“等于是平白捡来的银子,当然要买些家什好好庆贺庆贺喽!现在,你们不能说我是乱花钱了吧?”
因着这事,小小的堂屋里沾上了喜庆的氛围,两位哥哥缓了会功夫才反应过来,上前帮着徐峥嵘清点从箩筐里拿出来的物件。
白米白面、辣椒菜油虽说是贵了一些,但吃得精细些,干活也能多下一份力气,忙过春种也算是赚回一些,徐峥财爱惜的摸了摸手上绣着精致暗纹的布匹,一脸肉疼的模样:“这么好的料子,咋舍得穿嘛?亏你舍得下这么大本钱,咱又不是读书人,成天跟黄土打交道,哪用得着这么好的!”
徐峥嵘在老街摸了好几家,才最终敲定了这几块布匹,许国没有专门的成衣店,人们大多都是买了布匹回家裁剪的,徐家大嫂就有一手做衣裳的好手艺,这么多年,家里人的衣裳都是由她做出来的。
“我特意让卖布匹的老人家量了好几次,说是能给咱们家每个人都换上新衣裳呢!衣服穿在身上要的就是个巴适,大哥,你和二哥下地干活更要穿好些的衣裳,不然伤膝盖。”
徐峥财听不懂他这一套理论,长满老茧的手赶忙摆了摆,一副避之不及的样子:“别别,回头让你嫂子给你做几套衣裳就成了,我们哪用的着这么好的。”
这毕竟是徐峥嵘自己赚来的银子,幺儿终于能够独立赚钱了,做兄长的只是高兴而已,哪里愿意厚着脸皮要衣裳穿呢。
徐峥嵘把自己这两个哥哥的心思摸得一清二楚,故意竖起眉头,做出恼怒的姿态,“怎么就用不着了?你们平日里都让着我,有什么好吃的好用的都尽着我先用,现在我难得赚了些银两,给你们添一两件衣裳,改善一下伙食,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他态度坚决,大有你们不收衣裳我就要和你们吵起来的架势,徐峥财从前少为这个弟弟操心,如今听他这般贴心贴肺的话,心里顿时宽慰了许多,但脸色依旧臭臭的:“到底是还没成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这次就算了,往后花钱可不能再像今天一样大手大脚了!”说罢,又重重地叹了口气。
徐姚氏完全不能体会自家丈夫的忧虑,她一个女人家心里有自己的思量,以前徐峥嵘不争气,窝窝囊囊要靠着两位哥哥养,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到底是犯嘀咕,毕竟是要持家过日子的,长此以往可怎么得了,现在好了,徐峥嵘忽然开窍,随随便便往山林一跑居然还能捞回一大笔银子!
她倒不贪心小叔手里的银子,只求他能安安稳稳过日子,也好让家里少些负担。
等徐峥阳把白米白面提进厨房,徐姚氏脸上的笑容更多了几分。
她今天原本打算节省点,做个槐花糙米粥将就着一盘凉拌槐花打发晚饭,现在看看案板上的猪肉,再看看缸里盛着的白米,可去他的糙米粥,去他的凉拌小菜吧!
徐姚氏心里有了成算,两斤的猪肉自然是舍不得一次吃完的,她特意把肥肉切了下来,准备用来榨猪油,做素菜的时候往里头搁点猪油下去,就算是里长家里都不敢这么吃的。
剩下的瘦肉一半用来熬汤,一半炒了槐花。
扑鼻的香气一路从厨房飘到堂屋,把菜豆儿馋的不行,怎么都坐不住椅子,来来回回往厨房里探了好几次头,那快活劲,可比过年还要更兴奋一些。
等将一桌子菜吃得一干二净,徐峥财对着葫芦口咕咚咕咚灌下两大口酒水,乘着酒意摇头晃脑的咂巴着嘴:“这酒是在老街尾上那家酒铺买的吧?还是以前那味道,有劲儿!”
大大小小几个葫芦混在一起,徐峥嵘压根分不出谁家对谁家,含含糊糊的应了一句,终于坐直了身子,把心里的想法提上来:“大哥,上山采药总归是靠运气吃饭,长久不了,我这几天一直寻思着,想找个谋生的活。”
那岂不是最好?!
徐峥财嘴巴一咧:“你愿意做事当然再好不过了,要不哥明天给你出去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工匠愿意招学徒的!”
田里的活重,他知道依照徐峥嵘的脾气恐怕干不下来,索性想花几个铜板把这弟弟送出去学门手艺,出来不至于没饭吃。
徐峥嵘哪里肯干,他挑剔地摇了摇头,屈指敲了敲桌上摆着的酒葫芦:“我不要当学徒,我要酿酒!”
“酿酒?!”
徐峥财与徐峥阳还是第一次听见这么新鲜的说法,不由面面相觑:“我说老三啊,做事一定要踏踏实实,酿酒那都是家传的手艺,你知道咋酿吗?”
徐峥嵘当然知道,先别说他空间里闲着落灰的几大本酿酒指南,光是末世里,他在酒水资源相当匮乏的情况下没少自力更生,曾不少次尝试着拿变异但能吃的果子酿酒。
刚开始的时候成功几率的确不高,等次数多了,做的熟练了,到后来一批材料下去,很少有失败的。
更何况现在是在许国,背靠着物产丰富的大山,用不着像末世一样愁着找不到材料,即使多试几次,只要能有一次成功,那也是白赚来的啊!
看两位哥哥脸上依旧是满满的不赞同,徐峥嵘脑袋一转,知道不胡乱编个理由是糊弄不过去的,索性笑嘻嘻把腹内打得草稿明明白白说一遍:
“两位哥哥别担心,我这也是沉思熟虑过的,老街卖酒的人家不少,我特意打听过了,那边有个老师傅说是看我合眼缘,要教我酿酒,我自己也觉得合适,这不和你们商量来着吗!”
第25章 二十五只软哥儿 原来是幺儿走了狗屎运……
原来是幺儿走了狗屎运,被老街上的酿酒师傅相中了眼!
徐峥财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满肚子的不乐意,等听了徐峥嵘的解释后,态度立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脸也不臭了,语气缓和了不少:“酿酒可是个赚钱的行当,你要是真能跟着老师傅把它学会了,日后混个温饱肯定是没问题的!”
11/35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