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还没等他说完,司马迁便幽幽说道:“殿下不必担忧,臣家里纸不够,有些事情不值得记下来就不会记了。”
刘谈:???
神特么纸不够!
不过,就算司马迁要给他放水,刘谈也不打算留下去了。
他在长安也就是折腾折腾吃喝玩乐,听上去似乎经常能搞出新鲜玩意来,但时间长了整个人恐怕也就废了,眼界就剩下那么一点。
他固然喜欢赚钱,但是他更喜欢的是让老百姓赚钱,盘活经济,让大家的生活都变得更好。
反正自从到了北境国之后,他的爱好就变成了这样。
刘彻和刘据也只好叹息一声,同意了他的请求。
只是既然见过了司马迁,刘谈忍不住在离开之前跑去司马迁的府上见了他一面。
司马迁在听说刘谈过来的时候显然十分诧异,连忙迎出来说道:“殿下有事直接召臣过去便是,又何须亲自过来?”
刘谈笑道:“你事情多,我是个闲人,跑一趟就跑一趟了。”
司马迁立刻将他让到首座上,刘谈坐下来便说道:“我也不跟你兜圈子,此次前来只是想问货殖列传你可写了?”
司马迁听后立刻说道:“下官尚未写出,之前夷安公主当头棒喝打醒了下官,下官……”
刘谈打断他的话说道:“夷安公主……在这件事情上面眼光不够长远,货殖又怎么了?何必看不起货殖?若是没有货殖,国家就只能如同一潭死水,没有活力,如今丞相都在为了货殖奔波,可见货殖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东西,你该写还是要写的。”
司马迁一听瞬间眼睛一亮:“殿下认为该写?”
刘谈认真点头:“该写。”
这不仅仅能给后人作参考,最主要的是也能成为非常非常重要的史料,对于研究大汉的经济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司马迁的史书算是后世范本,他写了后世的那些历史记录者才会也跟风写下来,若是能够引导大家都写,后世研究历史的从业者想必能少掉两根头发。
刘谈想到这里就忍不住叹息,看看他多为后世的老师学生们着想。
唯一不太确定的就是他身处的这个世界应该算是个故事,不知道会不会对后世有影响。
司马迁仿佛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抬眼看着刘谈问道:“那……下官若是写出,可否请殿下斧正勘误?”
刘谈顿了顿:“这个……我可能没这个本事。”
司马迁对他推崇备至,他也对司马迁很尊敬啊,人家的《史记》流传千古,刘谈……刘谈哪里比得上?
司马迁立刻说道:“殿下太过自谦,若是您都不行,这世上怕是没人能为此文斧正,既然如此……此文不写也罢。”
刘谈:???
咋还带威胁人的呢?
他无奈只好说道:“我就算说了也只是一家之言,到时候你看看就行。”
嗯,最好不要太影响司马迁的立场,当然……如果能影响他对祖龙好一点,下笔留情的话……那倒是不错。
刘谈想到这里忍不住思索能不能通过货殖列传对司马迁产生一点影响。
至于祖龙跟货殖的关系……那可太有关系了,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这些都跟货殖密切相关嘛。
这么一想,帮忙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
刘谈帮司马迁坚定了信心之后就离开了他的府邸。
在刘谈回到王府之后,苗瑞跟上来小声说道:“殿下,娘子派人将七殿下送过来了。”
刘谈愣了一下:“什么?”
苗瑞小心看着他说道:“娘子说,七皇子跟着殿下会比较好。”
刘谈惊了,他之前只是一时恻隐随口一说,都没想过能真的把老七带走,结果现在这是……真的让他养老七?
陈阿娇同意他不太奇怪,除了太子,陈阿娇搞不定之外,其他的皇子,陈阿娇恨不得全部不让在宫内。
他娘就是担心会有别的皇子取代他在刘彻心中的地位。
只不过,刘谈倒是觉得无所谓,若是他那么容易被取代,这么多年还混个什么劲儿?
他让人将七皇子带过来看了一眼,小孩子天生比较敏感,见到刘谈就忍不住咧开嘴傻乎乎地笑,还伸手要抱——在整个皇宫里,刘谈的确是对他最和善的人了。
其他的宫人要么看不起他,要么就是无视他,就算是陈阿娇也只是心血来潮才会跟他玩一玩,根本就是当个小宠物在养。
刘谈问道:“除了七皇子还有别的吗?”
“七皇子的一些衣物之类的也送来,还有伺候他的人。”
刘谈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进宫一趟问一问,他倒不是要问陈阿娇,而是去问问刘彻。
七皇子被送出宫这么大的事情刘彻不可能不知道,所以他需要去问问刘彻的想法。
刘谈进宫之后都不需要等待就顺利见到了刘彻。
彼时刘彻正在处理文书,连太子刘据都回去做自己的工作了。
刘谈原本是想等刘彻忙完再说,结果没想到他刚坐下刘彻就将手里的文书往旁边一扔,一边净手一边问道:“为了老七的事情来的?”
刘谈立刻应道:“是,父皇……真要让我带老七走吗?”
刘彻一脸无所谓:“你喜欢就带走。”
刘谈有些茫然:“可他是皇子啊。”
刘彻说道:“反正早晚要走,大不了等他大一些再送回来,朕给他一个封地就是。”
刘谈:……
说实话,刘彻对他的马都比对老七上心。
刘谈也搞不清楚刘彻为什么对七皇子这么冷漠,但他也不好刨根问底,只是说道:“可是老七到现在都没有名字,总不能一直老七老七地喊吧?儿臣给他起名字也不像话,还是得父皇赐名才是。”
刘彻仿佛刚想起这件事情来一般,随口说道:“就叫刘苦吧。”
刘谈:???
这是给自己儿子取名字吗?
虽然很多时候古代人取名字也不一定都会用寓意很好的字,但一般都是会组合一下,让名字的寓意变得好一些。
比如说去病,病已,都带着比较美好的愿望。
刘苦……单名一个苦字,实在算不上很好的寓意。
刘彻给儿子们起名字其实都不错啊,怎么到了哪怕是刘谈这个本来应该不存在的人名字也还行,怎么到了老七就……
刘谈认真看了一下刘彻的表情,最后也没为了个名字跟刘彻废话。
七皇子的名字就这么定了下来。
刘谈回去的时候正好看到陆悬在跟刘苦玩,陆悬正在叫刘苦喊皇兄,刘谈忍不住过去拍了他一下说道:“小孩子一开始说不了这么复杂的话!”
陆悬随口问道:“你进宫是不是给七皇子求名字去了?叫什么?”
刘谈说道:“苦,单名一个苦字。”
陆悬听后有些诧异:“啊?”
刘谈十分镇定说道:“对,父皇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以后能够成为一个有耐心,有恒心的人。”
陆悬满脸问号:“是我听错了吗?还是说字不一样?”
刘谈斜眼看他:“你这是学艺不精啊,多读点书吧,苦虽有其他寓意,但同时也有耐心,尽力的意思,比如说苦口婆心,苦心孤诣,你想想是不是?”
陆悬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便笑道:“看来真是读书少了。”
刘谈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实话,他这就是胡诌,因为从刘彻身上真的没有感受到任何他对刘苦的任何期望。
这是刘谈在为刘苦挽尊而已。
不过更奇怪的是别人在知道刘苦被皇帝扔给北境王之后,整个朝野竟然一片安静,都没有一个人出来反对,竟然就这么让刘谈把刘苦给带走了!
刘谈走的那天算得上是倾城相送了,他的车架出去的时候百姓夹道围观就算了,刘据还带着一堆官员把他给送了出来。
虽然没有把文武百官都带出来也还是搞得刘谈有些不安。
他忍不住凑到刘据身边问道:“什么情况?怎么这么多人?父皇下令的还是殿下下令?”
刘据笑道:“他们自己愿意来的。”
刘谈木了:“我跟他们不熟。”
这些人在坑他吧?
刘据侧头小声说道:“他们也不求跟你熟,只求你别找他们麻烦就行。”
刘谈:……
回头看一看,这些人好像还真的就跟送瘟神一样,一个个脸上特别喜庆,搞得刘谈都有些纳闷,他在长安的时候也没跟谁过不去啊。
刘谈带着满头的疑惑走了,长安官员看着他的背影热泪盈眶——北境王没啥,但是他在一不小心就容易踩皇帝和太子的雷区,太不容易了。
对比起长安官员,北境国的官员就很热情了,一个个看到刘谈车架的时候都松了口气——可算是回来了啊。
一年不见,刘谈见到霍光的时候也没什么生疏感,主要是霍光……还是那个霍光,见面问了辛苦就问道:“殿下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刘谈沉思半晌:“先种地吧。”
霍光:?????
第595章 [二更]595
霍光本来想问的是刘谈想要先关注春耕一事还是先进行殿试,当然也不是让刘谈刚回来就开始工作,霍光只是想询问一下刘谈的意向,然后好去做准备。
结果没想到刘谈给了他另外一个答案。
所以……种地是什么鬼?
刘谈对霍光说道:“父皇给了我新的任务,把小麦和水稻种出来。”
霍光:???
他有那么一瞬间简直怀疑刘谈在忽悠他,毕竟北境国这个地方……不适合种植,倒不是土地多寡的问题,而是这里的气候并不适合。
水稻这种植物霍光也曾经听说过,一般都是在南方生长,在北方只怕是长不出来的。
刘谈迎着霍光怀疑的目光十分淡定,嗯,刘彻的确是将事情交给他了,不过当时刘彻看上去也不是特别认真的样子。
但刘谈不管,多一样粮食,大汉的抵御风险能力就会强上一分,物资也能够更加充沛一些。
要知道粮食足够就意味着人口会足够。
但凡盛世都会迎来人口爆发,唐宋明都有这样的记载,大汉的话……至少比起后面这些朝代差着一点。
所以刘谈打算试一试,不成功就不成功。
比起水稻,小麦更加容易一些,在长江以北的地方也更加容易推广。
水稻毕竟更加依赖水。
刘谈回去之后就让人将之前基本上快要荒废的暖房给重新打扫一下,打算试一试种植他带来的种子。
第一步就是筛选,通过一点点降低温度来筛选能够抗寒的植株,然后再进行一步步地改良。
这个大概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没关系,刘谈有的是耐心等待。
正好现在的温度适宜种植,刘谈亲自跑到暖房看了一下,想了想说道:“先不种在土里。”
本来都已经枕戈待旦,十分紧张的宫人们:???
粮食不种在土里要种在什么地方?
刘谈原本也是想直接洒进土里的,但是在土里的话发芽不发芽都不知道,要是一直没动静怎么办?
还不如一开始就采用水培,然后一点点观察,发芽的不发芽的,各种情况都是什么样的。
刘谈带回来的种子不少,水稻跟小麦肯定是要分开的,反正他手下人多,可以直接分批让他们记录。
一开始先将种子浸泡,刘谈想到当年他种花也是浸泡种子,只不过除了本来就是在水里生长的那些,一般都不会浸泡太长时间,一个半时辰顶天了。
只是为了观察,刘谈特地分了几份出来,分别是浸泡一个半时辰的,浸泡三个时辰以及浸泡一天的。
然后等浸泡处理之后就是将种子放在比较湿润的环境中,不能泡在水里,但是要定时定量的喷水,这样才能长苗或者长根。
当然这些都是刘谈自己种花的经验,所以他并没有直接指挥着人去这么做,而是给了下面的人一些选择,可以这么做也可以让那些人用别的方法。
毕竟他找来的都是种地的好手,在这方面其实比他有经验的多。
但无论是谁,在种子真正发芽之前,能做的也就是等待。
等待的过程中,刘谈就先跑去处理了一下别的事情。
首先就是春耕,经过去年一年的发展,如今北境国大豆种植的区域增加了不少。
老百姓跟什么过不去也不会跟钱过不去啊。
然后就是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财务,刘谈看了一眼支出,发现去年的时候军费支出增加了不少,所以哪怕算得上是丰年,导致北境国的国库还是不太充裕。
就连霍光都忍不住叹气说道:“臣看咱们的国库是攒不下钱了。”
每次都是国库钱财刚多一点,他刚刚放心一点,结果转头就有需要花钱的地方,而且都是需要花费大笔钱财。
结果就导致国库总是剩下那么一点基础的钱——所谓基础的钱其实就是为了抵御风险而存在的,比如说一些天灾人祸,需要拨款赈灾,都是要从这里出。
这是霍光的底线,哪怕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号召富豪乡绅捐款他都不会动这一部分钱。
刘谈听后笑道:“放心,钱是赚出来的,不是攒出来的,该花就得花!”
霍光微微摇头,这也就是碰上了刘谈,但凡换一个人,现在整个北境国只怕都要被拖垮了。
刘谈顺口问道:“之前说的军队置换的计划进行的怎么样了?”
之前原本他是打算将军队一点点打造成精锐团,结果他爹非要去求仙,硬生生让他把之前的计划全部推后。
好在还有霍光这个靠谱的国相在,霍光直接说道:“已经在逐步更换,如今受降城那边基本上已经更换完毕,只不过那些士兵跟精锐团还是有一些差距。”
373/418 首页 上一页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