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我在汉朝搞基建[穿书](历史同人)——青鸟临星/云长歌

时间:2021-05-21 09:23:43  作者:青鸟临星/云长歌
  行吧,听说有些地方的习俗就是没结婚的人一直都能拿压岁钱。
  刘谈拿着账本对着陆悬笑道:“看来我能拿一辈子家里人给的压岁钱了。”
  他这句话说得平常,但在陆悬听来却仿佛是世界上最动听的情话,一个激动之下就抱着还在算账的刘谈直接回了房间。
  刘谈本来正在扒拉算盘扒拉的开心,结果连人带算盘一起被抱走了,整个人都有点懵。
  接下来便是一夜放纵。
  或者说是刘谈在北境国呆了多久,就在王宫里窝了多久,甚至连花灯都没再去看。
  他跟陆悬哪怕不是夜夜笙歌也是会凑在一起说话的。
  等到正月十五过后,刘谈再一次启程回燕国,在众人面前,刘谈就忍不住抱住了陆悬,把下巴搭在他的肩膀上说道:“等夏季你们祭祖的时候,我就去找你。”
  陆悬说道:“你不要太过急切,我们时日还长,总有机会的。”
  刘谈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是很想过去,便笑着说道:“那个时候你的王城应该也初具规模了,正好我过去看看。”
  陆悬劝了他一句也不再多说,他相信刘谈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便含笑应道:“好。”
  他们两个在那里腻歪,身边的其他人却被逼得望天望地。
  好不容易他们两个温存完了,北境王终于登车离开,大家这才松了口气。
  陆悬转头看向霍光说道:“若是阿谈遇到了什么麻烦一定要跟我说。”
  霍光自然不会跟他客气:“好。”
  以前他的确是有些排斥陆悬,但是现在他发现有陆悬在的确是能够安心。
  刘谈不在,精锐团不在,整个北境国的武力值都下降了一截——当然实际上他们的士兵已经按照新的训兵法训的差不多了,虽然这些士兵比精锐团稍微差一点,但也有限,再加上人数够多,北境国的实力其实是不减反增的。
  但刘谈不在,在武事方面大家就好像没有主心骨一样。
  霍光处理其他事务还行,领兵打仗是真的缺了一点天分。
  如今有陆悬守望相助,至少他们遇到危险也会有援军。
  可谁能想到匈奴没来这里找他们的麻烦,反而跑去燕国找刘谈的麻烦了呢?
  刘谈一路到了燕国之后,李息也已经厉兵秣马做好了最后的准备,刘谈回去之后就直接启动了战时方案。
  不过在这之前,刘谈先去看了一眼广阳郡的港口。
  这个时代的港口跟后世不一样,因为只是需要能够让船停泊,而且对运输货物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不需要建设太好,如今已经不错,若是以后有运输的需要那就再扩建就好。
  让他关心的是战船,之前他弄的那些船有远航用的有运输用的,就是没有战船。
  这次的战船其实就是在之前接刘彻的那艘船的基础上增加了踏弩和弓弩手的位置,还有一些抛投机,比投石机要小一些,主要是用来抛投黑火药的。
  不过如果不到万不得已,刘谈其实不太想在船上用这玩意,在陆地上的话,可以让抛投机都分散开,就算抛投机出了问题,或者火药桶出了问题,最多也就是炸那一片地方,但是在船上可能这一艘船都要废了。
  也幸好乌桓人的船只不是很先进,他们应该不会跑到海上来打海战,只要不打海战,这艘船就只是用来登陆用的。
  刘谈绕了一圈,在确定所有的装备都到位之后转头问李息:“粮草供应得上吗?”
  李息眼睛一亮:“殿下放心,粮草很够。”
  现在他们的粮草大部分都是北境国提供的,他是没想到北境国在短短几年之内竟然发展到了如今这样的程度,听说北境国的耕地已经比之前扩大了三成有余,这个粮食产量是很恐怖的。
  也就是北境国的各种豆制品加工业十分发达,否则那么多大豆只怕要砸在手里。
  至于别的粮食北境国也有,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山国提供的。
  中山王刘弗陵,传言中跟北境王的关系十分不怎么好,听说当初他从齐王改封中山王就有北境王的手笔在内。
  所以哪怕中山国跟燕国还有北境国都接壤,之前刘谈也没怎么跟他有过联络。
  结果没想到中山国这次竟然以极低的价格将粮草卖给了燕国。
  刘谈听闻之后转头问李息:“他有没有说什么?”
  李息摇头:“卖给我们粮草的都是一些商人,说是为了驱赶乌桓尽一份力,殿下您看……”
  刘谈摇头失笑:“无妨,他不说就当不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再说。”
  因为中山国将粮食的价格报的很低,无形之中就让军粮的储备十分充足,李息估摸着,至少坚持一年没有问题。
  不过,就算真的能够坚持一年,李息也绝对不会这么做,他担心超过三个月北境王殿下的耐心就要告罄了。
  刘谈转头看向李息问道:“你怎么安排的,兵分两路谁带队?”
  李息略一犹豫说道:“臣……臣觉得,海路这边应该让卫登李陵二人带队,北边直驱乌桓那边让臣来比较好,毕竟深入对方腹地,还是需要小心谨慎一些的。”
  按照李息的想法,既然是薄奚氏做的事情,那就直接按着薄奚氏打就行了。
  只是他们家殿下明显把帐算在了整个乌桓身上,那还能怎么办?他也只能听命行事了。
  刘谈笑着问道:“不想去战船上威风一下吗?这可是能记入史册的。”
  他还真没有乱说,这艘战船算是造船技术改进之后的第一艘战船,也是第一次出战的战船,只要能打赢,以及将来大汉能够在海上取得制霸权,那么这艘战船以及第一次带领它出征的人必定能够载入史册。
  李息有一瞬间的纠结,能够青史留名的诱惑比什么都大。
  哪怕当年他西征匈奴也肯定能够留下名字,但更耀眼的是卫霍二人,他就属于那种跟在这两个人身后被随手一记的那种。
  能够作为将领被记载,谁都无法抵抗。
  然而他在沉默之后还是说道:“算了,以后总有机会的。”
  在权衡得失之后,他觉得最主要还是取得胜利,他得帮刘谈出这口气。
  刘谈听后看着他一会说道:“若是能够打下乌桓的王城,我允你先进城。”
  李息目光一亮,这个可比什么第一个带领舰船出征有用得多,反正这一次战船出征更主要的是为了对乌桓形成多面打击,根本不会跟乌桓在海上展开争夺,比较一下还是打下王城比较有用。
  不等他说什么,刘谈又说道:“正巧受降城那边最近应该很安静,让李不厌过来吧,他们三个盯着那边我比较放心。”
  这样就算在这艘船上真的青史留名了,李不厌也能捞到一个记载,若是李不厌将来有成就,能够得到一个自己的列传,那么定然会将他父亲的名字也给写上,也算是曲线救国。
  只不过这一次李息想的就不是那么久远的事情了,他想的是儿子若是能够得到这一份战功,那必然是比什么都强。
  他十分认真的拜谢了刘谈。
  刘谈站在窗前深深吸了口气:“既然都准备好了,那就明日动身吧。”
  因为分了兵,刘谈纠结了一下还是留在了蓟城送别大军,广陵郡那边因为走海路是直线前进,肯定比陆地行军要快上一些,所以要晚几天,正好等李不厌快马加鞭过来,等到时候他在去广陵郡给大军做个动员。
  送别大军那天,刘谈站在城墙之上,后知后觉才意识到十万大军是个什么概念。
  而这还不是十万大军都聚在这里,只是一部分代表,真的让十万大军站在陈旺的话,那就没什么空地了,他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人头,一时之间也有些热血沸腾。
  唯一让他觉得美中不足的事情大概就是这些士兵的装甲还不怎么好,武器的话只有一小部分精锐拿了北境国最好最先进的武器,剩下的都不行。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当初北境国在制作这些武器的时候也不可能就按照十万大军的数量来做,想造反吗?
  一个诸侯国也不可能养的起十万大军,最多也就是两三万人顶天了。
  如今送来这些都是备用的,也就一两万套,在十万大军面前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可惜刘谈等不及了,不想再继续等下去。
  他转头对着李息将手中的酒碗一饮而尽,而后摔在地上没有用那些官方话术,只是说道:“愿将军旗开得胜,平安归来。”
 
 
第621章 [二更]621
  刘谈送走李息之后就接到了李不厌,他有些遗憾地对李不厌说道:“你要是能再早来一两天就能见到你爹了。”
  李不厌虽然也很想念父亲,但还是笑着说道:“也不急于这一两天,等大军汇合就能见到了。”
  他在来的路上已经看了整个作战计划,基本上就是夺回辽东郡这件事情要交给他们,而李息那边则会带着大军一路直奔乌桓国。
  李不厌很兴奋也略有些担心,实在是这次的命令太仓促,他原本以为这次的战争跟他没有关系,他只要守好受降城就可以了,结果没想到他们家殿下临时把他调了过来,导致他对乌桓这边的情况了解不足,只能登船之后再说。
  他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己不会晕船吧?
  应该不至于,夏季的时候他们也经常跑去荷花池那边游玩,坐船更是家常便饭,只是卫登跟李陵在信里嘱咐他,大海跟湖泊是不一样的,湖泊就算有一点浪也是温柔的,但是海浪就会强上许多,再加上如今正好是春季,海风很大,海浪会让船只摇晃的更加厉害一些。
  当然他们也不是想要吓退李不厌,他们跟李不厌关系好,也不在乎出征多一个人,反而是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
  退一万步说,他们家殿下都下令了,哪里是他们吓一吓就行的?
  他们这么叮嘱主要是为了让李不厌多带一些治疗晕船的药过来。
  李不厌清点着他们手上的士兵,因为是从大军之中选出的人,并不是精锐团,也不是自己手底下的兵,导致李不厌十分担忧,忍不住问道:“殿下……这些人会不会少了点?”
  因为船队规模的缘故,这次登陆一共也就一万多人,人数并不多。
  主要是他们选择走海路为的就是偷袭,如果人太多的话,船队也会随之变得庞大,很容易被人发现,到时候还偷袭个什么劲儿?
  刘谈听后说道:“放心,我会派人从另外一路过去,不过他们的作用是牵制薄奚氏的目光,所以你们一定要干脆利落一些。”
  也就是说要来个里应外合?
  李不厌问道:“殿下,那需要我们配合吗?”
  刘谈摆手:“不必,按照你们的节奏来,你们三个之间彼此守望相助就可以了,不必管另外一路队伍,他们有他们的任务,你们彼此之间除了最后胜利时候的会师,并不会见面。”
  李不厌顿时放了心,他原本还想着若是知道这个人是谁,先提前跟对方打个招呼,彼此沟通一下,要不然到时候他们被人拖后腿怎么办?
  李不厌既然已经到了,那么船队也该出发。
  刘谈在带他去广陵郡的路上有些愧疚说道:“你刚千里跋涉到了这里,按理来说应该休息一下的,只不过李息已经带队离开,你们若是不快点,让薄奚氏得了消息,只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李不厌豪爽笑道:“殿下说的哪里话,这点路算什么,这么些年没动手臣的手早就痒了,可惜匈奴被殿下跟乌孙王殿下联手吓破了胆子,不敢再轻举妄动,如今有这么一次机会,臣高兴还来不及。”
  李不厌很清楚,他能有这次机会是他父亲没能第一次登上船的补偿,所以他还是很珍惜的。
  他也算是多少看明白了自家殿下的行事作风,基本上就是只要有机会就尽量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军功,当然这也是在他们这些人的本领都差不多的前提上。
  之前他们家殿下带着卫不疑去的交趾国,迎接了陛下,卫不疑有了功劳,还被皇帝夸赞,这一次就让卫不疑留在了北境国镇守,让卫登和李陵两个人出来,至于李不厌,虽然级别上他跟卫不疑和李陵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但实际上他也勉强可以算得上是一城之主,地位自然不同,所以这一次应该是没有他。
  李不厌之前还觉得有些遗憾,谁知道转眼就来了机会呢?
  刘谈带着他到了广阳郡,广阳郡守李康成出来迎接,在见到李不厌之后也不敢提辈分了,老老实实的说他们祖上还有些渊源。
  刘谈听着他们寒暄,心里偷笑了几声,然后直奔新建好的深水港。
  他原本对这个港口也没什么期待,毕竟是仓促之下的产物,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港口虽然不算特别大,但胜在干净,入口出有广阳郡的士兵驻守,来来往往运输东西的农夫都需要出示证件。
  卫登和李陵两个人早就等在了那里,在见到刘谈和李不厌之后,十分开心地跑过来行礼。
  一行人说说笑笑的进去之后,刘谈有些诧异地说道:“没想到这里竟然这么干净。”
  一般有两条路,一条是给车马行走的水泥路,一条是给人力车走的轨道,各行各路井井有条,就算是他亲自出手也就比这个好上一些,嗯,应该能设计的更整洁有些,不过现在已经很不错了。
  李康成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说道:“臣……臣之前托人寻了些北境国的话本过来,翻阅之后发现北境国很多设施都很不错,尤其是路,广陵郡路不好,臣一直在修,但是每次修完都用不了多久又会坏掉,现在总算找到了更好的办法。”
  其实他早就知道北境国的路很好,只不过没钱是修不了那样的路的,现在他尽心尽力修深水港,只希望能够让北境王开心一些,然后能多拨给广阳郡一些款。
  刘谈笑道:“原来如此,你这里弄的不错,至于广阳郡……不仅仅是广阳郡,现在整个燕国都需要改变,等着一场大战结束吧。”
  李康成听后恨不得立刻化身为巨人去灭了乌桓国。
  他渐渐摸准了刘谈的脾气,知道只要不触犯他的底线,一般跟他说话放肆一些是没事的,便大着胆子问道:“殿下,臣听他们说您是仙人转世,您那么生气,为什么不用仙术?”
  一旁的人听了看之后都吓了一跳,纷纷用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眼神看着李康成,李康成瞬间汗毛直竖,难道……他又说错话?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