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我在汉朝搞基建[穿书](历史同人)——青鸟临星/云长歌

时间:2021-05-21 09:23:43  作者:青鸟临星/云长歌
  就在李息震惊的时候,回过神来的一些士兵已经开始忍不住吐了。
  火药桶的威力的确很大,只是爆炸过后的现场也实在是有点让人无法直视,那样的惨状不是一般人能够接受的,尤其是这一波士兵很多都是新兵。
  李息倒是好一点,爆炸带来的视觉效果比较厉害,但若论残忍,他看到过更加残忍的画面。
  他转头对身后的工匠说道:“能炸开城门吗?”
  工匠立刻应道:“能,殿下让我们试验过。”
  李息果断说道:“投石车继续投掷火药桶逼退他们的弓箭手,你带着人去炸城门!”
  如果是刘谈,肯定会选择让工匠穿最好的盔甲过去炸城门,或者选择远程投掷,毕竟一边往城墙上投掷火药桶一边派人过去炸城门实在是太危险了。
  万一距离没计算好,火药桶掉下来炸到自己人怎么办?
  只是在李息看来,奴隶的性命并不如工匠重要。
  也亏了刘谈比较严谨,曾经让人训练过投掷需要判断的东西,而这些投掷火药桶的士兵也是从北境国调过来的,否则让李息的手下来那些工匠只怕要真的没了性命。
  不过李息的防备似乎有些多余,他在见到火药桶的威力之后都有些震惊,更不要说连听都没听说过的乌桓人了。
  一时之间城墙之上遍地鲜血,有一部分人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运,因为离得远被波及到却还没有死,只有哀嚎的力气。
  刚刚还占尽上风的乌桓城池仿佛变成了人间地狱。
  没有人敢再去城墙上,李息预备好的火药桶甚至都不需要投掷出去,因为从头到尾都没有弓箭手来干扰。
  城门被炸开之后,李息当即派重甲兵进去先占领城墙等有利位置,同时派出了弩手,在城中交战,最占便宜的不是弓箭,而是短距离的杀伤王者——弩。
  他做的准备非常充足,然而事情的进展却顺利得让他不可思议。
  重甲兵在进入城池之后,除了发现百姓们都在闭门不出,连点抵抗都没有受到。
  他们登上城墙之后见到的活人要么伤的很重基本上活不了,要么已经吓傻了,根本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李息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倒也不觉得奇怪。
  他都已经有心里准备了,还被吓了一跳,手下的士兵刚刚一个个都愣在了当场,到现在还有一批人没回过魂来,就更不要说猝不及防的乌桓人了。
  保守起见,李息还是让人先去将城主府和城中所有百姓士兵都给关押起来,防止他们使诈。
  这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一般会需要三四天的时间才能全部摸透城里的情况。
  只是这一次,大概也就用了一天半的时间,这些事情就都做完了。
  李息有些诧异地问副将:“真的搞定了?”
  副将憨憨说道:“这些乌桓人都被吓傻了,一个个听话得很,让干嘛干嘛,都不带反抗的。”
  李息问道:“城中可有地道?”
  副将说道:“城主府有一些,不过不多,弟兄们已经将里面的人全都拽出来了。”
  李息认真想了想发现再没有遗落地东西了,便直接进了城。
  进城之后他先去了集体关押乌桓人的广场,看到那些乌桓人一个个老老实实坐在地上,一双双看着他们的褐色眼睛中透露着无限的恐惧。
  李息看了一眼发现这些人好像是没了心气,别说反抗了,就连多看他一眼都不敢,便直接去了城主府。
  坐在城主府的宝座之上,李息摸了摸刘谈特地跟刘彻申请之后给他的千里镜,一时之间十分茫然,总觉得这一次赢得顺利的不像话。
  虽然这只是乌桓的一个城池,这里距离王城中间还有其他城池。
  但他原本计划打下这个城池需要耗时半个月左右,结果现在……三天?
  不对,三天是算上了后勤时间,真正打下来,也就用了一天,其中半天时间还是他自己没第一时间想到火药桶浪费的。
  别说李息,就连他手下的那些小军官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竟然一个人都没有损失,只有一些士兵受了轻伤,连重伤的都没有,这若是说出去谁信啊。
  不过在最初的惊讶之后,紧接而来的就是狂欢。
  比起将领们,士兵们的心思就简单很多——上战场是没办法的事情,能不死当然是不死的好。
  而每个人在入伍之前基本上都已经跟家人说了遗言,之前他们也曾听说北境王的麾下打仗向来是伤亡最少的。
  他们来的时候还以为是北境王带队,结果没想到是李息,本来都已经不抱希望了,结果发现竟然真的活下来了。
  他们不觉得有什么震撼,只是暗中捏了个泥人充当北境王来拜祭。
  李息在缓过来之后想了想:“整军两天,今晚可以喝酒,但不能太多,对了,俘虏的数量出来了吗?先给我报上来,我好写捷报。”
  这个捷报是要发给北境王的,至于北境王要怎么发,那就看他的了。
  因为打的顺利,大汉这边基本上跟直接接手城池没什么区别,自家那边需要整理的事情并不是很多,所以下面报上来的很快。
  李息拿过战报之后看了一眼有些诧异:“怎么回事?你们跟对方没有起冲突吗?对方怎么连轻伤的都没有?你们不会把人都给杀了吧?”
  李息想到这里顿时十分警惕,他可是知道刘谈对于杀降多么痛恨的。
  他生气归生气,但从来没说过让李息屠城之类的话,唯一叮嘱的就是一定要把乌桓那几个大家族一网打尽,他要针对和收拾的从来都是这些领头的人,而不是那些平民百姓,他也不是真的要让乌桓灭族。
  下面的人苦笑着说道:“我们哪儿敢啊,城门被炸开之后,这些乌桓人就直接投降了,之前上过城墙的士兵倒是有受伤的,可是……都被他们自己人给处理了,我们到的时候他们还在屠杀自己人。”
  饶是见多识广的李息都愣住了:“什么?”
 
 
第624章 [二更]624
  李息在没看到对方的伤员的时候,想过很多种可能性,他也知道在刘谈的洗脑之下,这些士兵对乌桓人有多痛恨,所以一直发愁要怎么约束这些人,他原本还以为踩了大雷,结果……竟然是乌桓人自己做的?
  他简直不明白,乌桓人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觉得他们会虐待伤员,所以自己给结果了?
  可李息最多也就是对这些伤员不管不顾,虐待他们有什么用?还不如去逼问城主一些事情呢。
  而且处理重伤的是想要让自己人少受痛苦,他还能理解,那些被火药桶波及到轻伤的人还是能活下来的,怎么也被处理了?
  李息直觉这件事情处处透着蹊跷,干脆说道:“你派人去查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下属立刻派人去查看,过不多时就带着一脸的茫然过来报告说道:“乌桓人说,那些受了伤的人都是惹怒了上天被惩罚的人,他们不应该活着。”
  这么没头没尾的话若是给刘谈,他肯定是想不明白的,然而李息却是一瞬间就明白了。
  这些乌桓人应该是把火药桶当做天罚了。
  这年头就是这样,对于自己不知道不熟悉的东西通通算作上天或者神仙的杰作。
  就算是李息现在都还在怀疑这是不是仙界的东西被刘谈偷了出来,然后用在了凡间。
  乌桓人觉得这个爆炸不是人力所能及,那么就是上天降下来的惩罚,而大汉就是代替上天来实施惩罚的人。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大汉的士兵在进入这座城池的时候才没有任何抵抗——谁敢抵抗天兵天将呢?
  如果不抵抗或许还能活下来,真正大奸大恶的人很少,很多人都很善良,觉得自己应该不至于被上天惩罚。
  若是刘谈,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肯定想的是怎么给这些人开蒙。
  然而李息要做的就是巩固这种想法,宗教信仰本来就是统治者手中最有力的武器,其实李息有的时候也不明白刘谈明明有这么好用的武器为什么不用。
  不过,他家殿下的想法不是一般人能够猜得到的,所以李息也不问,干脆就说道:“那你就派人去跟乌桓人宣传,让他们知道,大汉的北境王就是下凡的神仙,他们乌桓人抢夺了辽东郡,触怒了北境王,所以才降下这样的惩罚。”
  副将也不是傻子,听了李息这句话之后眼睛转了转问道:“那……这个消息要散播出去吗?”
  乌桓人若是相信了,他们肯定会迁怒于薄奚氏,因为占领辽东郡,从辽东郡拿到好处的从头到尾都只有一个薄奚氏,剩下的也就是跟薄奚氏亲近的一些氏族喝到了一些汤,其他氏族什么都没得到,他们也没想管。
  结果薄奚氏惹了天神发怒却波及到了他们,其他的乌桓氏族能够甘心?
  李息本来就有这个意思,挑拨离间嘛,他这一路行进应该是没问题的,但却不得不担心儿子那里。
  实际上虽然听上去他直接深入了乌桓腹地似乎很危险的样子,可他有火药桶,也不需要太过注意乌桓人的死活,只要别真的把人全给杀了就行,可李不厌他们就算手中有火药桶都束手束脚,要小心不要伤害到被奴役的大汉百姓。
  但他们唯一的机会就是从海上登陆趁薄奚氏不注意偷袭的时候,之后薄奚氏很可能会驱赶平民百姓来对付他们,所以李不厌他们应该会很难。
  若是能够让其他乌桓氏族将目光放在薄奚氏身上,甚至去攻打薄奚氏,那么李不厌他们的压力应该能够减轻很多。
  反正乌桓内讧的话,薄奚氏就算驱赶大汉百姓也没用,对方可不会因为不想伤害自己人而留手。
  李息点点头:“找个机灵一点的乌桓人让他通风报信去吧。”
  李息手下的一名校尉有些担忧说道:“若是如此,火药桶的事情怕是瞒不住的,让乌桓提前得知消息……会不会不太好?”
  副将敲了那个校尉的脑壳一下:“瓜娃子!现在你晓得火药桶了,你有得办法莫?”
  校尉揉了揉头想了想,好像……还真的没办法,这个要怎么抵抗?再结实坚硬的城墙好像都抵不过火药桶的威力,尤其是城墙,现在的城墙一般都是木制,不过只要不是金属制成似乎都没有什么大用。
  实际上如果刘谈在的话会告诉校尉,以现在金属冶炼的本事,就算是金属制成的大门都不一定抗得过火药桶,无非就是剂量大一些罢了。
  李息派人将谣言传了出去,然后给刘谈写了捷报,顺便将这次的作战报告写了一下。
  说实话,写捷报的时候他一点也不发愁,这东西基本上是有一定格式的,反正就是先写我们赢了,然后再吹一下大汉士兵作战神勇,他作为将领指挥得力,然后再报上去伤亡和俘虏,这就齐活。
  唯一让他为难的大概也就是这个捷报看上去比较像是假的,因为他们有伤无亡,这在战争之中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不过这还算好的,他不知道该怎么写的是作战报告,感觉总结来总结去就一句话:发射了火药桶,炸开了对方城门,没了。
  最后李息干脆当做给刘谈叙述整个作战过程的信一样写的详细了一些。
  刘谈在接到这封信的时候正在担忧,李不厌那边还没有消息,李息这边还没消息,就算燕国这边开始建各种作坊都不能让他开心。
  这些作坊除了一部分是蒸馏酒精的以外,剩下的都是将来用来加工豆制品的。
  去年种的那些小麦和水稻都是依靠着温室才顽强活下来的,刘谈直接让他们一点点降低温室的温度,能够活下来的植株的种子保留,然后一代代培养下来,争取早日产出适应北境国环境的水稻和小麦。
  不得不说,那些植株连北境国的气候都不能适应,那更不能适应燕国这边的气候了。
  黄米和小米在这边长的也一般,倒是大豆长得不错,这一片土地都很适合种植大豆,他就打算让百姓们改种大豆。
  顺便在燕国推广一下豆油,而且北境国出产的豆油产量已经有些跟不上了。
  作坊多少倒是不重要,重要的是大豆产量不够,北境国一地供应一整个大汉也太难了一些。
  以前能供应上主要是因为豆油只在一些比较主要的城市推广开来,比如说长安啦或者各个诸侯国的都城啦。
  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从这些城市辐射到了周边的城镇,让豆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尤其是一到冬天,人们需要更多的脂肪来对抗寒冷,对于油脂类的东西需求就更大,搞得刘谈之前就一直在发愁,他已经尽量在别的地方收购大豆,但是为了不扰乱粮价,收购的价格一直不是很高。
  之前他一直疑惑燕国这边为什么不种植大豆,他让人收购大豆的时候燕国这边提供的一直都很少,虽然价格不高,但比起这些百姓种田得到的粮食,总是更好一些,毕竟收成好,价格也不低,相对就会好很多。
  等他到了燕国之后发现还真不是这边百姓的问题,而是朝廷压根就没宣传过。
  刘谈深深怀疑刘旦是不是为了跟他较劲才这么搞,要不然何必放着钱不要,他将所有的大豆收上来高价转卖给他也好,让老百姓自己卖了之后他收税也好,总比之前的钱要多很多。
  不管怎么说,现在总算是有机会了,先让燕国的百姓种大豆,水稻和小麦再说。
  一边想着这些一边担心战争,李息的信多少让他平复了一下心里的焦躁。
  他先是打开了捷报,在看了一下伤亡之后就知道李息肯定是用了火药桶,那么这个结果也很正常。
  不过对于李息说的捷报要不要送长安的问题,他想了想,还是送吧,虽然接下来等李息习惯了火药桶的威力能够推的更快,捷报也会更加频繁,但一起送过去就开心一次,一波一波的开心,等打下王城之后会更加开心,能够维持很久。
  刘谈果断让人将捷报送往了长安,但怕长安那些人不相信打仗会没有伤亡,于是特地写了一封奏疏,然后让之前那些去过岭南的人作证。
  这样如果那些人还不信的话……不信就不信呗,反正城池是结结实实打下来了,等这些士兵被带回去的时候核对人头自然能够分辨出来。
  刘谈也不太在乎那些。
  他写完奏疏之后就打开了李息给他写的信,他本来还在想李息是不是想跟他多要一些火药桶,毕竟按照计算的话,他带走的那些火药桶最多也就是再打一座城池就差不多了,他当初担心火药桶运输,所以没给多少,现在他用了一部分,也的确需要补充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