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废太子生存指南(穿越重生)——寻香踪

时间:2021-05-22 08:51:59  作者:寻香踪
  阿平赶紧说:“是我扶师父起来的。”
  萧彧停在他们跟前,抬手摸摸阿平的脑袋:“阿平真能干。”
  然后伸手搀扶着裴凛之的胳膊:“伤口不疼吗?”
  “不怎么疼,能忍受。你下朝了?”裴凛之看着萧彧,自打两人说破关系后,他脸上时刻都是挂着笑容的,一点都不似从前那个冷酷将军。
  “嗯,你是不是一个人躺着得无聊?去我书房坐吧。”萧彧扶着他,慢慢朝自己的书房走去。
  “好。”这正是裴凛之想要的,哪怕是不能做什么,光看着萧彧都是好的。
  到得书房,萧彧让裴凛之躺在贵妃榻上,自己一边处理奏折,一边同他说话,说的是今天的政务:“今日朝堂讨论了交州刺史的人选,最后定下了李弦。”
  裴凛之说:“李弦在徐闻之战和交州之战中均有战功,用他也算是能服众。”
  萧彧则说:“李弦是武将,我有点担心他行事风格过于粗野,会加深与边民的矛盾,所以我从朝中挑选了一名文官过去辅佐他,担任长史。其实关山比李弦更适合去交州,但我不舍得让他过去。”
  “那是,我手边怎么也得留一员大将吧。”裴凛之说。
  “给你留着呢。等他押送完水师俘虏,送完交州俘虏,就回番禺来供你差遣。”萧彧说。
  裴凛之叹息:“说到底,咱们还是处于无人可用的境况。我就不明白,萧祎那样的人,怎么还有那么多人拥护他,王启如此,山亨更是如此。”
  萧彧说:“其实我能理解一些,他们拥护的不是萧祎,而是他们自己的价值体系,拥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价值观念,即所谓的儒家正统。哪怕是萧祎再昏聩无能,也是先帝选定的继承人,而我,不过是先帝废黜的太子。于他们而言,我就是这套价值观念的挑战者。”
  裴凛之哼了一声:“一群庸人!”
  萧彧笑着说:“所以道不同不相为谋,也不必强求。总会有人愿意为我所用。”
  鱼儿送上来酸梅汤给大家解暑。阿平欢喜地抱着茶杯咕咚咕咚喝了起来。萧彧端了一杯送到裴凛之手里,裴凛之说:“你喝啊。”
  萧彧说:“我有呢。”
  裴凛之坚持:“你喝一口。”
  萧彧只好喝了一口,裴凛之才接过来,就着他喝了的继续喝,完全无视了吉海与鱼儿他们的存在。
  萧彧倒是有些面热,回到桌边端着酸梅汤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喝了一口。
  裴凛之喝完酸梅汤,问:“北边就没人过来吗?”
  “也有,很少,一鸣社连辩论赛都开不起来。刚打完仗,很多人都在观望中。不过王启的族人倒是过来了不少,这两日应当会送族中子弟来给我考校。世家子弟想必能有不少才俊吧,到时候分派到各县乡去锻炼。”萧彧说。
  裴凛之意外道:“那些世家子弟都没吃过苦,只怕没法适应。”
  萧彧不以为然:“就是没吃过苦,不知民生疾苦,所以才要派到基层去锻炼,不然全都是一群空谈家。环境都是人去适应的,若是觉得环境不好,就去改造,这才是人最大的能动性。”
  裴凛之注意到萧彧的衣服后背颜色略有些深,问:“你衣服是不是汗湿了?”
  萧彧说:“嗯,天气太热了,易出汗。”
  裴凛之有些心疼他:“太热的话,就应该叫人给你打扇。府中看来人手不够,要么选一批侍女吧。”
  萧彧诧异地看着裴凛之,这话他从前可是从来不提的:“你确定要选?”
  裴凛之反问:“你不想选?番禺虽然只是行宫,但也应该遵照宫中的规制来。”
  “我认为不必了,我没想蓄养三宫六院。清洗洒扫的人已经有了,帮忙打下手的也够了,就不必铺张浪费了。待以后事务多得忙不过来了,再雇请一些人来。”萧彧说。
  萧彧并不打算征选宫女,自己又没打算蓄养后宫,选那么多良家女子放在宫中白白耽误人青春么。
  裴凛之说:“既这样,那便从白沙村中再挑选一些孩子过来吧,都是知根知底的,也无家无室,去哪儿都行,还都上过学,练过武,比找外人更令人放心一些。”
  萧彧一想也是:“这样挺好,那给关山写个信,让他从家中去挑选一些过来。”
  吉海和鱼儿听到此处,眼睛一亮,太好了,又能见到那些小伙伴了。
  第二日,王启果然带了一群族中子弟来面圣,顺便汇报一下活字印刷术的进度。
  前段时间因为突发战争,原本早就该完工的活字字模也被迫中止。好在雕工和陶工没在战乱中折损,王启心系此事,不等城中恢复正常,就催促雕工和陶工们开工了。
  王启将一本用麻绳装订的书册呈上来:“陛下,此乃活字印刷术印出的第一本书,请陛下过目。”
  “这么快就出来了?王大人费心了。”萧彧非常意外,从他开始做活字印刷到现在也不到两个月,中间还经历了一场战争,看样子王启对活字印刷是真的上心。
  王启躬身说:“此乃造福天下读书人之事,臣理应费心一些。”
  “好,好,太好了!”萧彧看着书本的成品,内心感慨万千,都说科举制是打通上下阶层流通的渠道,事实上,直到宋朝活字印刷发明之后,这个渠道才算真正打开,因为之前底层百姓根本负担不起高昂的学习成本。
  现在有了活字印刷,那么旧时王谢堂前燕,就真的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第111章 向阳
  萧彧问:“广州学塾建造进度如何?共有多少学子, 需多少夫子,多少课本?”
  “起奏陛下,广州府共建学塾一百七十二所, 大多已经建成。目前已有五千六百四十七名学子报名,初略估计需夫子三百人左右。课本数量待八月报名截止期后才能确定。”王启说。
  萧彧又问:“到九月开学,尚有三个月时间, 交州能否完成学塾统计与修建?”
  王启略一迟疑:“问题应当也不大。只是头一批学子数量恐不会多。”
  萧彧说:“如此也可, 便劳烦王大人去安排了。”
  “臣遵旨!”
  萧彧看着站在王启身后的一排王家子弟,说:“这些都是爱卿族中才俊?”
  王启回头看了一眼:“正是。请陛下考校。”
  萧彧看着那群人,一共九个人, 从十几岁到三十几的都有, 都一表人才,不由得笑道:“王家子弟果然都是芝兰玉树,欢迎你们来番禺。可愿意在我朝中效力?”
  年纪最大的一个上前跪拜:“王家子弟愿为陛下效力。”
  萧彧笑着说:“不用跪拜,起来吧。尚书大人应当也与你们说过我这里的规矩了, 我不喜这些礼仪。都说说自己喜好与擅长, 从前在京中可有任职?”
  萧彧并不问他们九品中正的品阶,只问他们的喜好与特长, 有什么工作经验。
  这些人除了年纪最大的王霖担任过著作郎外,余者皆未出仕,王启算是身居高位了,可见太原王氏在安国也不怎么得势。
  萧彧说:“正好, 我朝中正缺著作郎, 便由王霖来担任吧,归礼部管。其他几个便都由王大人安排去学塾先担任夫子吧, 待明年三月选拔考试时再与其他学子一并考校。”著作郎便是史官。
  这个结果不仅令王家子弟十分意外, 也令王启很意外, 他以为朝中如此缺人,他王家子弟都是才俊,随便都能捞个官做,没想到萧彧竟然让他们直接去当夫子。
  王启也不好说什么,只得说:“臣领旨。”
  王启带着族中子弟离开的时候,萧彧说:“王大人留步。”
  等其他人都离开之后,萧彧才说:“王大人是否有些疑惑,我为何让你族中子弟去当夫子?”
  王启低下头:“臣不敢妄测圣意。”
  萧彧说:“王家子弟都是才俊,然世家子弟自小锦衣玉食,不知真实的民间生活,所以我想让他们都先去学塾中体验一番广州民生,如此才能真正为民做主。望王大人安抚好子弟情绪。”
  “陛下深谋远虑,臣佩服不已。臣会谨遵圣意,安排子弟去各地学塾担任夫子。”王启心里其实也有点儿高兴,他族中子弟都自视颇高,来番禺后,皆有一种城里人下乡的优越感,连他这个族叔都不怎么放在眼中,如今萧彧要打磨这些人的锐气,可不是个好机会。
  王启出了府,族中的子弟都在门外等着他,一个胆子大的问:“五叔,这陛下是什么意思?不是让我们去做官呢?”
  王启说:“不是说得很清楚了吗?让你们去学塾当夫子,明春参加选拔考试,再统一安排官职。”
  “我们还要考试?我们都中正过了。”
  “那是那边中正的,我们这边不认。”
  另一个说:“我是先帝的时候就中正的,他不认那位,总要认先帝吧。”
  王启说:“先帝的也不认。两边的规矩不一样,来了这边,就得按照这边的规矩来。上车吧。”
  等上了车,话题又继续起来,一个:“我不想去当什么夫子,等明年直接考试吧。”
  王启施施然道:“陛下已经发话了,说你们初来乍到,不了解广州的风物人情与民生现状,让您们去做几个月夫子体验一下,以后才能做个好官。做夫子还有额外的好处,我手下的礼部侍郎谢从,一个寒门子弟,从前就在崖州当夫子,陛下器重他,直接提拔为侍郎了。你们也好好把握机会,陛下是有大才之人,定然不会屈居在这小小一隅。现在百业待兴,又当用人之际,可不是你们的好机会?”
  王霖说:“五哥今日所说的活字印刷,真是陛下亲自设计的吗?”他是这帮子弟中唯一与王启同辈的。
  “是陛下的主意,让工匠去做的。你们昨日看到的脂玉白,也是陛下在崖州的作坊所造。陛下远比你们认为的有才干。”王启是打心眼里佩服萧彧的。
  “陛下倒是喜欢些奇技淫巧的东西,没准他会很欣赏三哥呢。”叫王川的十几岁少年道。
  一个人接话:“得了吧,三哥成天就知道捣鼓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一样都派不上用场。你想让他去行宫拆家吗?”
  王启听他们这么,想起来还有人不在:“对了,今日怎不见王涓?”
  “三哥对做官不感兴趣,去城外研究那个会转动的水车去了。”王川说。
  王启一愣,说:“那叫筒车,又叫萧车,也是陛下想出来的。”
  众人惊讶之极:“陛下竟如此厉害!”
  王启说:“所以你们别小瞧了他。他为人谦和,看着像没什么威严,但绝顶聪明,这也是我选择留下来辅佐他的原因,若他能统御天下,将会是万民之福。”
  萧彧不知道王启在自家子弟面前将他夸成了一朵花,此刻他正拔腿朝向阳的房间跑,因为有人告诉他,向阳醒了!
  向阳已经在床上躺了二十几天,刚开始孟思归还信誓旦旦地说向阳很快便能醒转,但向阳一直都没苏醒,弄得思归都快失去信心了,也不敢保证一定会醒来了。
  如今向阳可算是醒了,怎能不令人激动。萧彧冲进向阳的房间:“向阳!”
  床边有几人围着,孟思归正在为向阳扎针,向阳听见萧彧的声音,转过头来,看着萧彧,张了张嘴,没发出声来,便冲着萧彧笑,一笑,眼角便有眼泪滑落下来。
  萧彧跑到床边,握住向阳的手:“你可算是醒了,你都快吓死我们了!谢天谢地,你总算醒了。”
  其他人也都七嘴八舌地跟向阳说着话,但向阳始终一言不发,萧彧终于觉得不对劲了:“你怎么了,为什么不说话?”
  孟思归说:“长时间不说话,可能会造成失语现象,应该等过一阵子就好了。”
  萧彧放了心:“向阳你别急啊,慢慢就好了。我还记得那天约好了一起吃朝饭的,等你好了,一定要一起吃朝饭。”
  向阳脑袋轻轻动了一下,算是回应了。
  “向阳你好好养病,快点把自己养胖起来,你瘦得太厉害了。”萧彧看着骨瘦如柴的向阳,眼泪差点滚落下来,太好了,他活下来了,自己还有机会弥补他。
  他心中对向阳始终都怀着深深的歉意,因为刺杀的主意是他提的,若是向阳真的不在了,那将会是他心中永远都翻不过去的一页。
  裴凛之在房里听见动静,也慢慢走了过来,在门口看见已经出来的萧彧:“向阳醒了?”
  萧彧点点头,裴凛之注意到他的眼睛红了,放柔了声音问:“怎么哭了?”
  萧彧抹了一把眼睛:“高兴的。”
  裴凛之将手放在他肩上:“醒了就好,总算可以放心了。”虽然萧彧说得很少,但从他每日都雷打不动去探望向阳就可以看出,向阳绝对是萧彧的心理负担。
  “嗯。”萧彧此刻真有点如释重负的感觉。
  向阳苏醒后康复起来还是很快的,由于并没有伤到头部,长时间昏睡导致的失语症只是暂时的,他很快便能开口说话了。
  第二日便能下床活动,他下床后,便走到萧彧的书房中来看他。
  萧彧正在处理奏折,察觉到门口有人影晃动,抬头一看,惊喜地说:“向阳,你怎么起来了?要进来坐吗?”
  向阳站在外面看着,他没进来,因为看见裴凛之正躺在萧彧身后的贵妃榻上,便露出了一个很勉强的笑容,又转过身去,慢慢走了。
  “咦,怎么就走了?”萧彧很意外向阳这么快走了。
  裴凛之躺在榻上,自然也看到了这一幕,不由得微微皱起眉。可惜萧彧只有一个,他不能跟别人分享他,也不会把他让给任何人。
  门外有护卫来报,说是王启求见。萧彧有些意外:“叫他进来。”今日旬休,并不需要上朝,王启来做什么?
  不多时,王启便领着一个穿着短打留着髭须的人进来,王启先作揖:“参见陛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