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调头来对准北周,对准自己苦心孤诣缔造出来的帝国,对准凝结着自己少时热血和梦想的伟业,对准自己不惜沾染上满手鲜血只为守护国泰民安,海晏河清的山河百姓?想要一手毁了它?
国师没有回答谢容华的问题。
他当然是不会回答谢容的问题的。
但凡他能回答谢容华问题,能存有自己一丝理智残余,局势都不会落到这个地步。
国师又向谢容华出了一剑。
以轻描淡写之态,有崩山裂河之威。
可惜谢容华险险握住太平刀的手,空无一物的经脉已经不容许她像之前那样荡出无数刀,将国师一剑的威势消弭在刀光刀影里。
谢容华以太平刀上残余的一点刀气引动丹田。
谢归元当然不能这么悄无声息地死在国师剑下。
要死也要死得像个归元军主帅的样子。
比如说自爆拦住国师脚步,为归元军争取出一点时间。
至于神魂无存,下辈子的事情,下辈子考虑。
然而老天似乎是及时发现了他送给谢容华的宝甲法衣已经到不经用的年龄,天意的眷顾再度到了谢容华身边。
她不用提前考虑下辈子的事情。
在十几万人的战场里,突然窜进一个人影实际上是一件很难被发觉的事情。
谢容华也是在那个突然插进她和国师刀剑之下的人影突然倒下的时候,才发觉有人为她挡了国师的一剑。
千里迢迢奔袭到灰头土脸赶来只为了帮谢容华挡国师一剑。
果然很孤胆剑修李知玄本人。
千里迢迢赶来正好到帮谢容华挡一剑的关口。
果然很倒霉催李知玄本人。
千里迢迢赶来帮谢容华挡了一剑,闭眼前最后一句话是:“谢帅,我信你一定能行。”
果然也很傻白甜李知玄本人。
第119章 八方星火(十七)
谢容华单膝跪地,手中太平刀刀尖深深没入土壤三寸。
奇异的是, 耳畔金戈声马蹄声交战声擂鼓声层层错错交织在一处, 震耳欲聋, 震得心脏按耐不住寂寞跳出胸膛, 热血沸腾。
在这样嘈杂喧闹的声音下, 谢容华听清出了李知玄气若游丝的几个字。
谢容华平生刀下杀过的人无数, 刀下护持过的人却远远比她杀过的人更多。
她天生很有点大包大揽的毛病,认为自己救人护人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别人来护自己救自己, 则是她自己无能, 颇有点饭碗被抢了的不得劲儿。
更不用说旁人为护她而死。
尽管李知玄和她素昧平生, 除了西荒的随手一个搭救没有任何交情,更不用说是与子同袍, 出生入死的过命情谊。
尽管一个小小的入微境剑修,在当前九州的局势, 死了就死了, 并不会比捏死一只路边的蚂蚁带来更大的响动。
李知玄也明白自己的微不足道, 轻若鸿毛。
所以他并不觉得自己运气很差。
恰恰相反,李知玄一意孤行地认为,自己把这辈子倒霉了二十多年积攒下来的所有好运气,都用在了这里。
要不然怎么能从南域凤陵城迢迢远至北疆战场,能毫发无伤地穿过千军万马, 巧而又巧地为谢容华挡下国师致命的一剑。
终其整件事情, 李知玄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其中和其他千千万万人一样, 扮演了怎样一个被人玩弄于掌心可怜无助,身不由己的角色;更不可能知道摩罗布局的来龙去脉。
他甚至连拥自己一剑,把谢容华打得跪在地上起不来的人到底是谁都不知道。
但李知玄知道一件事。
谢容华的安危很重要。
远远比他一个小小剑修的性命来得重要得多。
李知玄闭眼闭得很安心。
遍布着血与火,远比诗里用金戈铁马的壮阔气象描写要残酷真实得多的战场之上爆出了一阵凄厉的长啸,盘旋在鲜血烽烟没法浸染到的更高层,久久不去。
谢容华眼睛赤红,抬头仰天,啸道:“不!我不信!”
我不信万古长存浩然气会殒于一旦,任由浊气将九州寸寸土壤撕咬成荒芜。
我不信邪将压正,荒人魔修会越过前人尸骨所筑的城墙,将战火烽烟和旗帜插遍九州每一个角落。
我不信人生而为人,只为了前来这炼狱人间一遭,为做大人物手上身不由己的棋子,历经苦难,任人宰割。
我不信。
太平刀更往下陷一寸。
握着太平刀的指节发白至泛青。
谢容华晃晃悠悠地起身。
她晃晃悠悠一步步往前走。
人可以死在战场上,刀可以折断成两半。
独独退是一步也不能退。
退不了。
大概是平时谢容华红衣宝刀的样子在北荒魔修心里积威太重,但凡是个荒人,没有一个不怵她的。哪怕此刻谢容华已经摆明了到强弩之末。
然而龙困浅滩,余威犹在。
国师不出剑时,没有一个魔修敢贸贸然上去。
谢容华举刀下劈,雪亮刀光在她手腕上溅出鲜红一道血光:“晚辈以归元刀下魔修亡灵为凭,恳请此地前辈英烈,与我共赴此浩劫!”
自荒人诞生以来,已有数千年的时光。
数千年以来,有一代一代驻守在此的凡人兵士,天才修者奔赴往北疆前线,有些活下来,功成名就;更多的却是死在疆场之上,默默无闻。
至死亡魂仍不肯消散,必要亲眼见着北荒覆灭,九州安稳无忧的那一天才愿意重新转世投胎,重历轮回。
谁也想不到谢容华敢大胆至此。
谢容华却抹唇重重笑了。
亡灵是邪祟不假。
但论起借此地英烈亡灵的一臂之力,她太平刀上留下过多少魔修性命,为护边疆安定付出过多少心力?
有谁敢比她更无所畏惧,有谁敢比她更堂皇正大?
一声低沉怒吼回荡在西荒的雪山山脉之间。
如同蛰伏在山脉中数千年之久的巨龙被惊醒,带着唯我独尊的龙威惊怒发出一声长鸣,预示着暴怒的巨龙即将撕碎那个不知好歹和敬畏的入侵者。
镇江山的剑锋高高斩下。
谢容皎分明身在人间,连人间的至高峰都没摸着门,依然老老实实待在雪山半山腰那里,那一剑,却好像是从天际斩下,乌云撕开一线,容璨亮的一片剑光透过乌云,银水瀑布一样倾泻而下,照耀到雪山山巅,明亮不可直视。
是黑夜里的第一束亮光。
雪山上所有的动静都安静了。
没有刚才仿佛随时要倾塌着钻出一条巨龙的山石崩裂声,没有魔修军队行进时靴子踩在冰雪上的梭梭声,没有大乘强者拦路时兵刃尖锐刺耳的摩擦声。
只余下一道雄浑声音回荡在众多雪山之间,非男非女,久久不散,如西天佛界传来的暮鼓晨钟,震耳发聩。
它问:“天上剑为何来人间?”
天上剑为何来人间?
这其实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天看凡间,众生平等。
是生是死,是兴是衰,是存是亡早就是宇宙三千大道运行之间划分规定的轨迹。人族的种种努力挣扎,推动着这个世界的前行,同样是按着轨迹的辙痕来行走的。
天看人间,看人族定下哪个生哪个死,哪样牲畜可吃,哪样植物看观赏,什么人为同族之人当互相扶持,什么人为异族之人至死方休的条条框框。
多可笑。
天只要足够的公平公正,不偏不倚。
天上剑为何来人间。
谢容皎没有四处搜寻发声之人的痕迹,也没有为自己陷入一个全然安静的世界而惊慌徘徊。
他只是提着剑,一步一步往因灵力受限不得飞掠而上的雪山山巅走,一边走一边平静回答:
“这是人间一剑。”
“人间事,人间毕。”
人间事归人间剑,管它天上什么事?
站在天的角度看人,是很可笑。
而站在人的角度看人,再可笑也要往前爬。
茫茫风雪,天大地大之中,唯有一片高得望不见顶的山连绵起伏,除素白一色之外别无其他,孤独苍凉得令人心惊。
红衣少年登山的步子却很稳,一步一步,仿佛能走到天荒地老,永无悔改。
因为人间有一面之缘两句说笑的路人,有志趣相投相交契阔的友人,有血脉相连温情融融的亲人。
更有死生与共,执手相随的挚爱之人。
这点点滴滴,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
天怎么想,怎么看的人。
关他屁事。
话一出口,谢容皎原本如同水中看花,雾里见月的不真切感如逢上日出的云雾水汽,立马消失得干干净净。
响动又响在耳边。
谢容皎还是在那个前有狼后有虎的半山腰难关,被前方两个大乘,后面一堆越来越挤的魔修目光炯炯盯着。
两个大乘掌心里渗出冷汗。
方才少年的一剑,简直真的就是只向了斩山斩雪斩云一样的纯粹,余波甚至没危及着他们什么,直接往天上去了。
这不让魔修为之庆幸。
因为等这一剑毕后,少年的气势节节攀升,仿佛之前的种种苦战都不存在,回到战力最巅峰,状态最饱满的时候。
也许比那时候还要高出一截。
魔修不敢说,因为他看不透。
到这个节骨眼上,魔修已经不在乎自己被少年狠狠打了脸面。毕竟脸面对于魔修来说是个很薛定谔的东西,在意的时候重若千钧,比起自己性命的时候又连个屁都不是。
他低头,尽量抑制着自己嚣张的气焰,来告诉谢容皎他的服软,侧身让出一条路来:“前辈请过。”
谢容皎不看他。
雪山很高,若要走到雪山的山巅所要花费的时间仍然不少。
既然如此——
谢容皎飞身而下,被风舞得张扬在雪山间的鲜红衣角如展翅的凤鸟,衣摆上金线粼粼,像是凤凰羽翼上华美的流光。
魔修有点搞不明白谢容皎是不是真的脑子不好使。
要不是脑子不好使,怎么会将千辛万苦走到现在的成果半途而废?
明明是胜利在望的时间。
谢容皎手中长剑的剑光从他衣袖之间喷薄而出,明日东升,光辉旭旭!
谢容皎第一剑斩雪山山腰,攀升而上,想要斩落天际的乌云。
而他这一剑往下几万尺横斩而去,从着雪山山脉中的灵脉来源而斩!
剑光并不停留在雪山山脚上做纠缠,极快地窜起,像是明日一路从山脚上攀爬而上,终要高挂到雪山山巅!
江景行和摩罗虽一心沉浸在打斗之中,这样大的动静不会注意不到。
摩罗脸色更青。
江景行唯恐他不昏过去似的,火上浇油的事情做得那叫一个不假思索:“我十八年前成圣的时候,是不是北荒认为我是九州这边出来阻碍你们的天命之人?”
难道不是吗?
最先做出这个预言的是法宗的老宗主。
后来结果也的确证明了法宗老宗主真是慧眼如炬,看破天机。
摩罗并不想回答这个达成共识,有辱智商的问题。
江景行笑了。
像是守护一个十八年不为人知的秘密后,终于能堂堂正正揭开幕布,让人欣赏和他们猜想截然相反,却一样的光华美貌秘密的得意:
“十八年前我成圣,并没有成圣天象。”
摩罗在百忙之中仍不忘掀起的一边眉毛,充分作证他对这个消息的讶异。
因为去问五岁的小孩都知道,十八年前江景行成圣,五色神光铺满半个天际,张扬向世人宣告着天未亡圣境。
“那是凤凰的神光。”
而事实上五色神光出现之时,江景行尚未成圣。
也没有拿着所谓的圣境修为强杀周帝,白虹贯日。
他只是个没至圣境,却觉得自己一定能杀周帝之后全身而退的傻大胆。
“或许是杀完周帝后夙愿了结,或许是凤凰的五色神光太过珍惜难求,我见之心胸开阔,一步入圣境。”
而当时谢容皎携凤凰的五色神光出生,江景行自觉欠他一场机缘,主动向谢桓提出收谢容皎为徒来报答成圣的机缘,从而跨入九州的风云跌宕。
“所以阿辞他哪怕没了凤凰真血,依旧是秉持着凤凰气机而生的天命之子。”
第120章 八方星火(十八)
那一轮明日逐着山顶如金乌般攀升,被四溢剑气肆虐而过的巨大山石滚滚如雷, 剑气一路从山底纵横到山腰, 再向着山顶而去。
岩石自然也随着剑气的升高, 自从山脚下滚落下来, 一路变为从山腰乃至更高处滚落下来。
远远望来, 如秋风横扫, 高低不同的枝桠上的树叶齐声抖落。
不同的是雷霆万钧的岩石远非轻飘飘几张树叶可以相提并论,牢牢将魔修堵在山脚之下不说,更有许多辗过魔修大军, 七倒八歪一片。
明日愈攀愈高, 渐渐从一团璀璨晖光长出羽翼身尾, 拉长至一只凤鸟形状。
山顶上摩罗的面色惨白灰死。
过去想不通的一些事情得到了解释。
比如说为何谢容皎会自幼随着江景行四处游历,三百六十五天中有三百六十天不在家中, 谢桓竟也不置一词。
现在想来,这未尝不是一种对谢容皎的保护, 为防着他尚未长成, 就被谢庭柏发现端倪。只有将谢容皎交到江景行手中, 想来谢桓才可放心。
可惜当时摩罗哪里会在意一个小小少年的事迹,要不是因为他是江景行的徒弟,谢庭柏看中的子弟,只怕看也不会多看一眼。
更不用提为着这一点不太能以常理来解释的端倪大动干戈。
凤鸟羽翼舒展之间飞到了雪山山巅,从边缘处探出头来。
江景行及时地收止住了八极剑。
既然阿辞出了这一剑, 反正他这两天来和摩罗打得也很累, 不如放手给阿辞。
凤鸟仰头一口将摩罗吞下, 似乎全然忘记自己只是一团剑光所化。
于是堂堂圣境,之前还沉浸在威震八方,一统天下梦里的摩罗径直穿过了凤鸟的喉咙脖颈,落下万丈高山去。
79/92 首页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8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