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义看了一眼喝茶不语的孙家主,问道:“长德,你对此怎么看?”
孙长德反问道:“大家在意什么呢?”他放下了茶杯,继续说:“王家主,情绪容易影响人的判断。前些日子送往江南的密函想来也快到张大人手上了。
张大人是丞相的心腹,咱们斗不了这小的。丞相大人还斗不了老的嘛?只要赵家遭了难,他赵柯然还能怎么蹦跶?”随后又嘲讽道:“许家?许家更不成气候。赚的钱不够填他家老二的兵窟窿,等张大人那边来消息,咱们就动手弄了他许家的盐湖。”
王怀义听完,心中的气愤消散了大半,“听说,许家盐湖已经开始用那‘滩晒法’制盐了。也好,到时候咱们捡现成的便宜。到底是外来的,不明白团结一致的重要性。许家去年在交税上得罪了张大人,也差点给咱们捅出大篓子。那盐湖,就算是赔偿吧。”
“也不能做的太绝,他家老二手底下不少的兵呢。”范家主有些怕,“他和已故的霍将军是至交好友,因此也得了霍老将军的青睐。逼急了,他要是真对咱动手。霍老将军看在已故儿子的份上,搞不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孙长德嗤笑,整个人嚣张的不行,“怕他做什么?今年秋收的粮,咱们翻十倍卖。他要是有钱就买,没钱就带着那一大帮子手下饿死拉倒。”
除了王怀义以外,其他两人都有些被孙长德吓到。这孙家其实也是外来的世族,来的时间还没有许家久,但孙家比许家会做人,会巴结。王怀义被孙长德哄的不知东西南北,孙长德借着王怀义一举打入景阳世族的内部。
孙长德这人很疯,但是他们没想到这么疯。
那可是驻守边关的大军啊!
但他们也更不敢忤逆反驳了,连边关大军在他眼里都不算什么,他们就更别提了。
“对了,许家最近好像有动静。”范家主宽大的袖子下握了握拳,让自己心神镇定一些,将手下人报上来的事说一遍,“家里管家认识一个玉雕的朋友,说姓许的在搜寻景阳玉雕高手,听说开价不菲。他那朋友也去试了试,不过许家嫌他下手重,没用他。”
王怀义摸了摸胡须,不是很在意,“玩物丧志罢了,翻不出什么风浪。”
上门拜访得带礼,无关贿赂,只是礼节。尤其是赵柯然这种没拜帖就直接上门的。
倒不是赵柯然不想下拜帖,实在是盐税司的把他当空气。下了那么多次的拜帖,次次都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他最近用在书写布帛上的银钱,比什么都多。
为了尽早解决许家盐湖的事情,赵柯然挎着个小竹篮,厚着脸皮就直接上门了。
“来者何人!盐税司重地,闲人勿进!”守门的官兵身着铠甲,单手按在腰间的佩刀上。只要赵柯然上前一步,他们便会立即拔刀。
赵柯然在000开启的卫星监控里看到了盐税使正从外面回府,要不了多久两人便会在门前相遇。赵柯然乖乖的往后退了退,刀剑无眼,他还是小心为好。
两位守门官兵见赵柯然后退便也不再相逼,对方想站就站着吧。
半盏茶的功夫,盐税使的马车便到了正门前,赵柯然掐着时间拦在前面,喊道:“盐税使大人,在下景阳县令赵柯然。今日贸然登门拜访,实在是有要事相商,还望大人成全。”
马车从内掀开,一位身着青色官袍的俊美青年从车上跳了下来。
赵柯然在心里默默点赞,这美人跳马车也好看,动作也比他流畅不少。
“景阳盐税使封竹,见过县令。”封竹微微低头,行了个拱手官礼。
倒是人如其名,身形挺拔,如青松翠竹,文雅至极。
赵柯然回礼,“封大人有礼。”
封竹看了一眼矮自己一个头的赵柯然,心里告诉自己不要气。不就是加班嘛,工作的意义不就是加班!这破地方要什么什么没有就算了,这小县令还三天两头的给他下拜帖,总想给他找麻烦。不回复这还给他堵到家门口来了。
他就不信了,这小矮子今天真能贿赂得了他铁面无私封大人!
第23章 卖货郎
盐税司不似许家富丽堂皇,但也不似县衙那般破旧。
府中青砖瓦房,鸟语花香,让人看了就开心。
赵柯然听着鸟叫,闻着花香。心里舒坦的不行,计划着后面一切安顿好了,就把县衙修一修。他将竹篮递给小厮,封竹制止了赵柯然的动作,“县令大人,无功不受禄,东西还是带回去吧。你想说什么,说便是了。”
“也没什么,都是些我做的吃的。”赵柯然将竹篮上的布掀开,里面放着一系列豆制品。不过没有豆浆和豆腐脑,容易撒。
封竹看了一眼,全都不认识,看样子也不是什么金贵物。他转头看了眼赵柯然,对方满眼期待的盯着他。封竹暗骂这小矮子装可怜,最终还是挥了挥手,让小厮收下了,“既然是吃食,便拿去食堂吧。”
两人进了议事厅,负责伺候的人给两人上了茶后便离开了。
赵柯然开门见山,“封大人,本官此次前来是为盐之一事。”
封竹喝茶的手顿了顿,来了来了,送命题来了。他要坚持住,千万不能被迷惑了。不然丢官事小,丢命事大啊。
“哦?本官没听说县衙管盐事啊?”封竹温和的笑着。笑的赵柯然觉得如沐春风,就是说话带刺。
“是不管盐事。只是本官与许家交好,他家中有人在军中任职。不方便来盐税司走动,所以便让本官来牵个线。”
世族家中既然有人在军中任职,那确实是不太方便。大元官场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他们这种管着金钱命脉的府司是不可以与军中有任何私下的交集。上面的人,怕又有钱又有兵。尤其还是在边关,兵比别的地方都多,防备的也就更严些。边关要是想反,那可比别的地方容易多了。
赵柯然见封竹对他少了些防备,便立即趁热打铁,“许家主近日得了个盐湖,想要来做个登记。”
“登记?”封竹觉得眼前的小矮子在给自己下套,就等着他往里钻,“若是只登记的话,倒也不必这般避嫌才是。”
赵柯然点头,“是啊,登记的话自然不用。只是因为这盐湖啊,许家主无意发现了一个更好的‘制盐’法子。这法子与其他海盐,湖盐制法不同。不需薪火,直接靠着日光和风力便能制出盐来。”
赵柯然将那滩晒法拿了出来,递给封竹。封竹本不信这世间有这么个神仙法子,见赵柯然递来布帛,也不是很在意的打开了。
可越看封竹就越心惊。
这滩晒法环环相扣,除了需要大量盐工以外,再挑不出任何不好。可在景阳,不,是在大元任何一个地方。需要的人越多,就代表着有更多的人有活干。
这是个利国利民的好法子啊!既解决了盐的问题,还能让百姓多一条谋生的道路。
封竹想到自己的大哥,他是江南盐运司的盐运使,负责海盐的产出,运输,售卖。海盐虽产出的多,盐质量也很优质。但是,每年耗费的柴火,木炭也是巨大的。上次见面,大哥就隐隐向他透露,今年江南怕是要遭山洪。
因为年年砍伐树木,栽的不够砍的。大哥已经做好了丢官的准备,与他透露,也只是为了让他放心。至少提前知道了,早做准备,不会因为过多的伤亡,而丢了性命。
封竹能够看得出来,这滩晒法,海盐也可以用。甚至可以不用水车引水,直接利用涨潮便能将海水引入纳潮。
他眼神亮的吓人,他承认,赵家这小子,成功的贿赂了他。
“这滩晒法,许家想用什么来换?”
既然这制盐的法子赵柯然拿了出来,就代表着他只要答应要求,这法子就可以拿去用。
只求对方提的要求,不会要了他的命吧。
赵柯然本来只是想证明滩晒法真的能制盐,没想到封竹想要这法子。他以为还要再说上一会呢,他开心的说:“许家的盐湖已经开始晒盐了,只是希望以后‘许盐’之名能传入大元的每一个角落。”
这要求简单到不可思议,可封竹听着觉得有些不对劲。又是送盐税,又是送制盐法子,只是为了流芳传名?事出反常必有妖,谨慎起见,封竹多问了一句,“赵大人,这法子真的是许家的?”
赵柯然一顿,用指尖搓了搓衣服,“对啊。封大人何故问这个?”
封竹盯着赵柯然看了一会,最终也没看出什么来,便摇了摇头,“没什么。”
赵柯然舒了一口气,吓死他了。如今赵家形势不明,他能感觉到皇上想要治赵家。如果这时候他太出风头的话,怕是要枪打出头鸟。
“只是封大人,你要这滩晒法是做何用?”赵柯然有点怕封竹想藏私。
封竹这次倒是一眼就看出了赵柯然的心思,没想到对方小小年纪还是个能为民着想的,“本官有一兄长任江南盐运司盐运使,江南海盐年年都要砍伐大量的树木,是个不解的难题。这滩晒法正好能解决树木问题,为民生之大事,本官绝不会藏私。”
赵柯然没想到对方看出了他的想法,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颇为尴尬的干笑两声。
“许家的盐晒好后,可以直接拿来。本官会替许家以‘许盐’之名呈上去,若想让‘许盐’大元皆知,这滩晒法也得一起呈上。陛下看出滩晒法的价值,‘许盐’必然天下皆知。”封竹想了想,又说:“只是,赵大人的名字怕是不能提及。县衙的官,是不允许管盐税司的事的。”
这个赵柯然明白,他巴不得自己是个小透明,连忙摆手,“没事没事,不打紧。”
赵柯然这一副不为功名利禄的模样,着实让封竹另眼相看。这污浊的官场,竟然出了一个他封竹想要结交的人来。
谈妥了之后,赵柯然哼着小曲离开了盐税司,打算准备准备去拜访畜牧司。
他的小超市里东西实在太少啦,除了准备卖去坑大元各个世族钱的雪花膏。他准备再做点肥皂,香皂之类的。要是可以的话,再做些低配版“香水”,就是通过蒸馏花瓣得出的一些花香精油。到时候定制个小瓷瓶装进去,让许家装上,和雪花膏,灵核一起拿去卖。
不过,他一个人做有些做不过来。得再找个人帮忙,找谁好呢?
“翠芬!我回来了!”樊城将担子挑进屋里,小心翼翼的放在家里最干净的地方。随后又担心不安全,拿着茅草盖了盖。
张翠芬听着声,菜也不种了。连忙从屋后回来,手上全是泥。
“樊哥,成了?”
樊城用下巴点了点刚刚茅草盖的地方,咧着嘴笑的憨憨的,“成了!咱以后就有好日子过了!”
张翠芬激动的流泪,她想掀开茅草看一看。但又怕自己手脏,便打消了念头,只拿着袖子抹眼泪。
樊城见不得媳妇哭,他家里有个卧病在床的老母,家境也不富裕。张翠芬可是张家村出了名的好姑娘,因给去世的父亲守孝三年,耽误了出嫁。可是,看中了他,那也算是下嫁了。
两人成亲后,不仅帮他伺候老母,还从不抱怨,也不嫌弃他穷。他一个卖货郎,连块好地都没有,何德何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啊。
他把张翠芬抱到床上,握住她因没鞋穿而受伤的脚,樊城心里难受的紧,“翠芬,这批盐卖出,拿了那甚工资,就给你买双漂亮的绣花鞋。我媳妇穿上,一定好看。”
男人的大手包裹住女人的脚,张翠芬有些不好意思的往回抽,“哪能瞎花钱?好不容易得来的好活计,攒着些钱给娘多买几帖药也是好的。”她推了推樊城的肩膀,催促道:“你回来还没看娘呢吧?快去看一看吧,娘担心着呢。”
樊城点了点头,便笑着走了。
张翠芬看着那两筐盐,眼中的笑意都要溢出来了。
如今景阳不如以前景气,前些日子樊城差点因为卖不出货,不做卖货郎了。可家里也没个好地,不做卖货郎,那就要去做苦力,那是个要命的活计啊。
就在家里揭不开锅,心灰意冷的时候。衙门里竟然要招卖货郎做工,樊城因为各个村子跑,错过了之前的招工。他知道后懊恼不已,不然他倒想报名做个护卫。
报了名后,就听负责的小书生说要考察,考察合格便可以去县衙签甚么合同。
怎么考察的樊城不知道,他只知道昨天有人来他家通知他今天去衙门签合同。他为了等消息,已经好几天没出去卖货了,虽然出去了也卖不了什么。
和他一起的还有四个卖货郎,他都认识,都是些热心肠,心眼好的。他们不识字,便有专门的人读给他们听,说是一天给他们三十文,一个月给一次。每个月固定卖十筐,少一筐扣十文。一月内卖出十筐后,多卖一筐便加十文。这叫提成。衙门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他们不能私自吞盐,要是查出来,就要全家都关牢里。
五人互相看了看,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一句话,还有这等好事?深怕这天大的好差事黄了,五人迅速的按了手印。
签了合同后,衙门留一份,他们自己留一份。
樊城看了自己的老母亲,说了他谋得了给衙门卖盐的好差事,病中的老人高兴的面色都红润了不少。
吃了饭后,樊城将那合同让张翠芬藏好。说这可是传家宝,宝贝的紧。张翠芬知道其重要性,连连点头。还用破布头缝在一起,弄了个布袋子来装着,然后才藏起来。
忙活完后,看着已经熟睡的丈夫,张翠芬柔柔的笑着。
这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第24章 任务完成(倒v开始)
天气已经在回暖, 即便是景阳也有了许多的暖意。
这天景阳县各个村落里,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只要是穿着黑色短打卖货郎出现的村子,都会传出一阵不可思议的惊呼, 随后便是卖货郎扯着嗓子喊不要挤。
“一个一个来!这盐卖完了还有,大家排个队, 这样速度能快些!”樊城嗓门大,这一喊围在周围的乡亲们都听得明白。
可两文钱一斤的盐, 这么便宜买卖,他们不着急才怪。
有些家底的就买上个三斤, 本来也想买更多些的。但是这卖货郎说了, 这是县令大人的盐, 规定一家最多只能买三斤。谁家要是耍赖, 他就去衙门里禀报, 而且以后他们卖便宜盐的卖货郎也不会再来这个村子了。
16/87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