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这片土地被我承包了[种田]——老树青藤

时间:2021-05-23 08:54:21  作者:老树青藤
  那么些菜不吃也浪费,便用马车拉来给许郡,让他分给下面的将士们吃。
  走的时候还不忘叮嘱许郡不要把锅弄坏了,这锅是专门为了吃火锅定制的,他还要用的。
  这冬天里在军大帐中吃火锅简直就是最幸福的事。
  郭参托许郡的福,吃过一次许管家送来的火锅后,就再也忘不了那个香味。
  整宿整宿的馋的睡不着。
  听说许郡要拉好几车去青玉关送给元帅他们尝尝,他二话不说就拍板了自己也要跟着去。
  主要是为了看看元帅,也不是为了火锅。
  不过他这话,许郡是一个字也没信,但也由着郭参跟着了。不然后面这货准要闹他的没完没了。
  “来!把车停在那就好!让人将掌勺的叫来,我告诉他这玩意要怎么吃!”郭参刚到了地就迫不及待的要吃上一口热乎乎香喷喷的涮羊肉。
  许郡抬眸看了他一眼,淡淡的问道:“这就是你说的只为了看看元帅?”
  郭参吸了吸鼻子,看天不说话。
  “老远听着声,还以为听岔了。”霍遇风沉稳的声音混着北风传来。二人听的一清二楚。
  霍遇风的两鬓斑白,梳的一丝不苟。冷峻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即便岁月已经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可二人依旧觉得霍遇风能一只手撂翻他们两,更是有些怕直面霍遇风。
  那是霍遇风半生戎马,无数次厮杀之中磨出来的肃杀气势。
  “元帅。”郭参像个蔫哒哒的小老虎,老老实实的对着霍遇风行礼。
  霍遇风扫了他一眼,出声问道:“一年不见,性子到还是没变,可知错了?”
  郭参知道霍遇风说的是他私自带兵去打张世海的事情,这事都过了这么久,说实话现在在他心里没有火锅的千分之一吸引他。
  他点头,听话的不行,“知道了。”
  霍遇风闻言倒是挑了挑眉,按着郭参的习惯,那该是打死也不认。
  他看向许郡,指了指郭参,无声的询问着这是不是吃错了什么药。
  许郡见霍遇风问他,想也没想的就把郭参卖了个干净。
  倒是引得霍遇风一阵的好奇,问道:“这火锅有什么魅力,能让郭参小子转了性子?”
  霍遇风这话是调笑,但两人都不敢真的笑,只低着头等待着元帅的下一句话。
  “那让德荣快些去煮了那火锅,将士们能分多少是多少。”
  想了想后,霍遇风说:“就在帐外吃。”
  主帅下令,莫敢不从。
  本是肃穆萧条的青玉关,顿时烟雾缭绕了起来。
  火锅底料霸道的鲜香麻辣加热后散了开来,吸满汤汁的冻豆腐,一口咬下去汤汁四溅,香的不行。
  为了人人都能吃上一口,德荣还做了不少面疙瘩直接倒进火锅里面。
  吃不上菜的,沾着那美味的火锅汤吃上一碗面疙瘩,那也是美味的很。
  许郡听出了之前霍遇风的话外音,进入军帐后,他低声问道:“北丹和西厥又派了人来守?”
  霍遇风点头,“差不多十来个,趴在那有两天了。”他沉吟片刻,严肃的面容多少有些无奈,“托了那小县令的福,潘木匠带人建造了保暖的军大帐。这已经很好,但粮食问题也不容忽视。
  现在要是打起来,后面就不是战死了,而是饿死。就当不知道,随他们去吧。既然这火锅极其味美,如此虽无法拿他们怎样,但这般馋上一馋,也算解了心头半数气火。”
  许郡抿唇,他们元帅顶着这么张严肃脸说这些,他们是真的不敢笑。
  他只能回归正题,将赵柯然与他说的屯田制度和霍遇风说:“不知元帅可曾想过屯田制度?”
  毛毡抵御了寒风,帐内的许郡几人暖和和的吃着火锅。
  霍遇风边吃边听许郡讲商屯的事情。
  帐外,北风卷地,冰冷刺骨。冻得像银针一样的枯草打在北丹勇士的脸上。
  闻着下方不远处飘散来的致命香气,达达木狠狠的咬了一口如石头般硬的干粮。
  其他几人也被火锅的香气逼的狂咽口水,但也只是能闻不能吃。
  “达达木,我怎么瞧着元人的营帐大了不少?”
  “我也觉得,你们看他们帐上绑的像不像我们部落中的毛毡?”
  “毛毡技法一直被保存在我们手里,部落是不会出现叛徒的!”
  “我就是觉得像,但他们的营帐是真的变大了!”
  达达木听着耳边的交谈,沉默了半晌后开口吩咐:“布图和巴鲁你们两个回去传话,就说大元人疑似得到我们的毛毡技艺,而且他们还得了可以将营帐扩的很大的技艺。”
  “是。”
  作者有话要说:    屯田制度参考《军制史话》。
 
 
第44章 造纸
  冬去春来, 天刚有些回暖,方仲源便启程去了互市监。
  赵柯然将其送至城外才止步,方仲源摸着眼泪, 心中也是万般不舍。
  “去吧,县丞大人。要多为我们景阳招揽些西部的商人, 让我也可以得些功绩,好升官发财呀!”
  赵柯然的话说的俏皮, 他眉眼弯弯,俊俏的不行。冲刷了不少离别时的愁绪。
  霍远盯着看了许久, 直到赵柯然将所有思绪从方仲源身上撤回, 他才慌忙移开视线直视前方。仿佛从未看过对方一样。
  方仲源走后, 景安的知府大人亲自派人送来了任书通知。
  景阳要来新的县丞了。
  是定安元年的探花郎, 之前因得罪了世家, 一直不得用。
  定安帝即不想恼了世家又不想白白可惜了一位探花郎。
  最终景阳空缺出来的县丞之位, 解了楚文珏的困局。
  刚解决了探花郎的去留问题,就有侍卫禀报, 说最近赵府有点不对劲。
  “嫩竹刚长出来时, 赵家便大量的开始收购,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树皮,点名道姓的要。”
  楚文珏顿了顿笔, 他也在奇怪赵家为什么行事如此奇怪。但还是挥了挥手示意其退下, 没有交代别的,“朕知道了。”
  赵府很大,赵文俞父子二人挑了个不怎么用的院子进行了改装用来造纸。
  按照赵柯然提供的造纸法, 分为竹纸与皮纸。
  竹纸用竹,皮纸用树皮。
  制作竹纸需用嫩竹,浸百日余。
  取出敲打后杀青, 杀青后形态与苎麻相似。再用石灰调制成乳液,倒入杀青好的竹穰,煮八天八夜。
  煮时要将锅的边沿,用黏土调配石灰封住。煮满八日,停停一日后再取出,放入水中漂洗。
  漂洗池不得有脏污,洗净后倒入草木灰水浸透,再铺寸余草木灰。
  反复多次煮沸,经十余天便可捣成泥状,倒入抄纸槽。
  纸槽内水高于竹浆三寸,加入桃竹叶子制成的纸药水汁,能使纸张洁白无瑕。
  抄纸帘抄纸时,可控纸张薄厚。轻荡则薄,重荡则厚。
  当纸叠千万张时,就在上面压上木板。捆上绳子用木棍绞紧榨干水分。
  然后将纸张用小镊子逐张掀起。放在两面土砖砌成的墙上。
  此墙中间有火道,烧热时热气可以将湿的竹纸烘干,烘干后揭下的便是成品了。
  这是制作精细的用纸。
  若是粗糙些,不用顾及漂洗池干净与否,也不用加入纸药水。压干放在阳光下晒便可,这种纸可作为火纸,代替祭祖烧帛。
  还可用竹麻加入稻草制作成包裹纸,只是此纸极为粗糙,生产却可很多。
  若纸张要做书画用,必须先用明矾浸泡,这样纸张才不会起毛。
  明矾浸泡后加入不同颜色的花汁,也可做出颜色各异的纸张。也可称之为花笺。
  皮纸则是用树皮制造,出了原料不同外,工序与竹纸相同。
  皮纸可选用楮树皮,木芙蓉,桑皮。
  皮纸的特点便是坚固,很难扯断。其中木芙蓉做出后加入芙蓉花汁,便是带着颜色的。
  皮纸做的比竹纸要快上些,许文武得知赵柯然给的是造纸之法后,惊的都没睡着觉。
  这小县令的脑袋里,到底有多少世间难寻的法子!
  虽说枪打出头鸟,但如今能打赵家的只有皇上。
  而皇上却是不会拒绝“纸”的,为了让百姓们知道赵府造出了纸,赵云和也是费了不少心思。
  他将带着颜色的花笺当做信纸,有些还加了颜色差不多的花瓣,瞧着很是好看。
  在造纸过程中,也如赵柯然所言造出了些柔软不适用书写的纸张。这些纸张制造工序简单也不费什么力气,产出量很可观。
  按着赵柯然密函中所言,称其为卫生纸。用来代替厕筹。
  做好了一批后,他思来想去。还是联系了许文武,让他一并放在珍宝阁里卖。顺便帮着宣传,说赵家造出了纸。
  务必要让凤阳,人尽皆知,他要让皇上主动过来找他讨要这些纸。
  …
  在景阳等待新任县丞的日子里,赵柯然先等来了他年前派出去的寻种商队。
  商队带回来不少的种子,有些还是赵柯然没见过,只属于大元的作物。
  领头的人都说这一趟出去算是开了眼,原来这天底下有这么多见所未见的东西。
  赵柯然笑着点头,让他们把大量的种子运到他专门为了储存种子辟出来的仓库中。
  卸完了货后,赵柯然便让人领着一队人马去醉仙楼吃火锅,放松去了。
  他将仓库门关好,独自一人在里面忙活。换了不少西红柿等蔬菜作物进去。
  在换货的时候,赵柯然竟然还发现了孜然。他本来想问问商队头领,从哪里收购来的孜然。
  最终笑着摇了摇头,想来问了也问不出。
  商队里他只配了个能算些基础银钱的财务,大字也不识几个。所以并没有记录货物的人,这样也方便他后面往里面加东西。
  忙活了大半天,赵柯然擦了擦额前的汗,他看着满满当当的仓库,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
  开门后,发现霍远手里端着一个碗正要转身。
  赵柯然喊住了对方,问他,“远哥你吃饭不在食堂吃,端着碗糯米粥转悠什么?”
  霍远端着粥的手微微用力,又怕将碗弄碎,泄了气似得又卸下了力道。
  “见你一直在仓库,既不让人进又不出来吃饭。”
  霍远的话说的点到即止,赵柯然看着那晚飘着米香的糯米粥思绪有些飘散。
  米在景阳很贵,糯米更贵。
  若不是要做麦芽糖,县衙里几乎不会买糯米吃。
  如今白糖已经在市面上销售,虽然也不便宜但是很得百姓喜欢。
  比起麦芽糖他们更愿意多花几个钱买些白糖回去一家子慢慢吃。
  麦芽糖如今已经慢慢的退出市场,今年做的量远远没有去年那么多了。
  一阵微风吹过,赵柯然飘远的思绪被糯米粥的香气引了回来。他盯着那碗白莹黏稠的粥,福临心至,“这是专门给我送来的?”
  霍远没说话,只是将糯米粥塞进了赵柯然的手中,随后转身离去,只留一个宽阔笔直的背影给赵柯然。
  赵柯然看了看粥,又看了看霍远的背影。
  远哥过了个年,似乎温柔了不少,都知道给他送饭吃了。
  …
  洪老三来县衙的时候一脸的喜色,见着赵柯然就一个劲的道谢,谢他冬日里送去的棉衣那些还有带薪休假。
  赵柯然耐心的等着老人家感谢完,开始说正事。
  他拿出西红柿等作物的种子,一一和洪老三说明如何种植。
  又交代了每个作物的大概种植时间,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
  洪老三种了一辈子地,即便是年纪大了些,赵柯然说的也都能记得清楚。
  交代完了这些后,赵柯然便让外出寻种子的商队拉着现下能种植的蔬菜作物和孜然种子一起去了洪家村的蔬菜种植基地。
  至此,蔬菜种植基地终于要种满蔬菜了!
  想着即将要与西部通商,赵柯然摩拳擦掌。他就不信景阳县里的这些东西打动不了那些西部族群的商人们乖乖掏钱!
  随即他又想起仓库里堆放着的几大袋的孜然,摸了摸下巴。那美食一条街也不能少,留不住人至少要留下他们的胃!
  让他们吃了这顿想下顿!
  赵柯然一拍手,决定得抓紧时间。他喊来孙应,问他小猪崽买的怎么样了。
  孙应说已经买了不少,也用干红薯秧磨的粉拌着些红菜头榨完糖后的渣滓喂了。
  那些个小猪吃的一个比一个欢。
  赵柯然满意的点了点头,交代他养殖场那边喂的水最好是从县衙里那口井里打的。
  “鸡圈那边你也要格外注意一下,别让蛋蛋再啄喔喔了。上次我去看,那脑袋的毛都秃了一片了。”
  孙应点头,“对了,大人。上次你让我问有没有能做劁猪的,有个张屠户说他可以。还和我说自己有经验,有些人爱和他买些补身体,他割过许多次。”
  说完,孙应下意识的夹了夹腿。
  赵柯然想了想后说:“再让他好好练练,过些日子我去瞧瞧,过关的话这活衙门就包给他做了。”
  孙应一脸惊恐的看了眼赵柯然,县令大人不愧是县令大人。
  他想想都觉得疼的事情,人家不仅不怕还要现场看。
  “是。”
  离开了书房后,孙应迎面遇见了霍远。说实话,孙应有些怕霍远。
  是身为将士对将军的“怕”,孙应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自己会有这种感觉。
  他如今既不是将士,而霍远也不是将军。
  孙应从霍远身侧走过时,霍远看着紧闭的书房门,问到,“他吃饭了吗?”
  反应了一下后,想到霍远口中的“他”应该是指县令。
  “我进去的时候,大人没有吃。”孙应回忆着赵柯然手边打开却没有动过的食盒回道。
  霍远闻言,转身朝着食堂的方向走去,“知道了。”
  孙应一头雾水,他也没时间多想别的,得赶紧去通知张屠户做准备才是。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