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残疾战神嫁我为妾后(穿越重生)——刘狗花

时间:2021-05-28 21:13:50  作者:刘狗花
  他大小就大小伤不断,每次疼痛难忍时,他都会念习武师傅教给他的清心诀,颇有些效用。他方才就在念这个,虽不能真有什么缓解,却能清心静气,聊以提高些耐力。
  却不知江随舟会错了意。
  他只当霍无咎方才片刻的怔愣是因着腿疼。想来也是,他既要忍着剧痛,想必眼前都是花的,更分不出精力来,静心去看书。
  江随舟心里忽然生出了一种极不成熟的冲动。
  他脱口而出:“不然……我给你念?”
  说完这话,他才恍然回过神来。
  我在干什么!
  我难道在试图给霍战神讲故事吗!
  江随舟被自己的这番认知吓了一跳,有些局促地看向霍无咎,只等霍无咎说出拒绝的话来,好让他借机收回刚才的话。
  却见霍无咎重新睁开了眼,静静地看向他。
  霍无咎没说话。
  江随舟与他对视了片刻,有些磕巴地开口道。
  “那……那我开始了?”
  ——
  江随舟手里拿的是一本游记。
  古时的正史典籍他看了不少,反倒是这些民间风物,到了后世大多失传,还有许多被编纂篡改,与野史混杂在了一起。所以穿越过来之后,江随舟便对这些“闲书”颇感兴趣,平日里除了翻阅手下送来的公文和密报,便是看这些书打法时间。
  他就着自己上次看到的位置,给霍无咎读了起来。
  幸而他本就是个当老师的,除了一开始有些别扭之外,他自己也渐渐沉浸到了所读的内容之中。
  他声线平缓又安静,许是语气会对声音产生很大的影响,使得他读起书来时,竟显得他的声音极为干净,使得周遭的气氛都安宁了起来。
  孟潜山屏息凝神站在不远处,在心下啧啧称奇。
  他心道,自家主子追起人来,还真有一手。
  瞧瞧,给人念书听,这种法子,寻常人谁想得出来,他这样身份的人,又有谁能做到这般田地?
  想必霍夫人就算是铁石做的心肠,也要因此软了。
  这么想着,孟潜山不由得打眼去觑霍夫人。
  却见霍夫人坐在床榻上,一言不发地闭着眼。脸色仍旧是白的,眉头却似乎不皱了……
  他就说吧!想必要不了多久,他就能再帮霍夫人搬一次家,将他搬回王爷房里了!
  孟潜山这般想着,不由得偷着高兴起来。
  却在这时,那位霍夫人睁开了眼。
  一双浓黑却剔透的眼睛,冷冰冰地看向他。
  接着,孟潜山看见,霍夫人淡淡看了主子一眼,看见主子一心念书,没有注意到周遭之后,便又抬眼看向了他。
  那双眼冷了几分,眉头皱起,满是寒意。
  即便愚钝如孟潜山,也明白了霍无咎的意思。
  这位主子嫌他碍事,要让他滚蛋呢。
  孟潜山颇为识相,无声地冲着这位主儿躬身行了个礼,匆匆溜了出去。
  而床榻上的霍无咎,冷眼看着孟潜山跑掉,才缓缓收回了目光,静悄悄地看向了江随舟。
  江随舟此时全神贯注,分毫没有注意到他的注视。
  他声音不大,读起书来像是在跟人讲话一般,温和又清朗,与他平日里全然不同。
  霍无咎的呼吸都不由得慢了下来。
  他没想到,不过一本闲书,让江随舟读起来,竟比清心诀要管用得多。
  这书的内容其实没什么意思,不过是个闲来无事的文人四下跑着玩,写些闲书记录他的见闻。
  但江随舟却似乎对此颇感兴趣,甚至于他自己都没有察觉,他在读书的时候,目光有多生动。
  唇角也是微微勾起的,看上去颇为愉悦。
  霍无咎的目光停顿了片刻,继而转开了目光,缓缓闭上眼。
  他不喜欢看书,不光是因为懒得看字,更是因为他对那些文字所记载的内容,统统不感兴趣。
  但是此时,他闭上眼,那清朗的声音却似乎变成了流淌的清澈的江水,淌过那文人所记载的巴蜀与湖广,在千万里的阳光之下,泛着粼粼的光。
  他似乎很喜欢那些东西。
  而霍无咎竟因此莫名地生出了些许冲动。
  他想要让江随舟所喜欢的那些东西,统统属于他。
  他像个终于被典化了的俗人一般,终成了神佛的信徒。
  这使他有了在神像前跪下的冲动,想将属于自己的和不属于自己的所有财富和珍宝,一并供奉到神前。
  ——
  江随舟一直在这里待到了夜幕降临。
  他颇为自然地和霍无咎一并用了晚膳,才起身要走。
  见他与霍无咎相处得颇为愉快,孟潜山识相地凑上前来,笑嘻嘻地问道:“王爷明日可还来?”
  江随舟顿了顿,不由得看向了霍无咎。
  他其实是想来的。这些时日,他因着装病休沐在家,哪儿都不用去,清闲得很。霍无咎这阵子又刚开始治腿,按着那大夫的说法,他今日这种疼法还要持续一个月。
  江随舟总有些不大放心。
  许是因为之前太怕死了,使得他养成了事事以霍无咎为先的习惯,让他一时间有点改不过来。
  霍无咎抬眼便见江随舟在见他。
  “不必征求我的意见。”霍无咎顿了顿,有些别扭地淡淡道。
  孟潜山面露喜色,不等江随舟开口,便笑道:“哎!那奴才便安排人去收拾收拾,将王爷要看的书和公文,一并搬到霍夫人这儿来!”
  江随舟瞥了他一眼。
  就见孟潜山笑嘻嘻道:“正好儿!奴才今日还觉着,霍夫人这儿比王爷的书房光线还好些,王爷多晒晒太阳,准没错儿!”
  这小子这么热络,反倒给江随舟省了事。
  他没反驳,权作默认,嗯了一声,便起身走了。
  正在这晚,有书信送到了江随舟的房里。
  是徐渡送来的。他安排在长乐坊的探子送回消息,说那些刑部的官员摸清了位置,这两日便要动手抄宅了。
  他们早在做此计划时便知,因着上次陈悌邀请霍无咎去参加赏花宴,颇在后主面前得了脸,因此这些时日领了个肥差,正在苏州公干。
  那宅子里如今只有他养的外室在那儿,是个青楼女,想必这两日,就要被抓到后主面前了。
  江随舟看完信,沉吟片刻,笑了起来。
  按着他记忆中史料的记载,陈悌虽明面上讨好巴结庞绍,实则自己也有些小算盘。庞绍贪财,即便自己的手下也逃不过他的搜刮,因此陈悌的那处宅院,是连庞绍也不知道的。
  既然如此,待刑部收网后,那处宅院,连带着那个青楼女,都会被第一时间算在江随舟的头上。
  那么,后主绝不会不深查,这案子也必然会被他闹大。
  到了那时……便可静等他们以己之矛,攻己之盾了。
  江随舟只觉眼前有出好戏等着他看,心情都好了许多,将信妥善收起之后,神色仍旧是愉悦的。
  偷眼看他的孟潜山在心里啧啧称奇。
  平日里王爷处理公事时,哪会有这么不严肃的时候,甚至看着密信还会笑?
  密信上都是要事,能有什么好笑的?
  一定是王爷看信的时候分神,想到霍夫人了。
  这般想着,孟潜山退出卧房时,偷偷看了江随舟两眼,也跟着笑了起来。
  那笑容暧昧极了。
  作者有话要说:江随舟:你笑什么?
  孟潜山:我想到了高兴的事:D
 
 
第47章 
  不出两日,朝中果真有了消息。
  礼部尚书贪墨皇上千秋宴钱款之事本就闹得沸沸扬扬,两日之前,刑部忽然查出了端倪,找到了赃款的去向,竟是个朝中官员购置的大宅。
  陛下当即下令,派人将那处大宅抄没归案。
  刑部立马派官兵动了身,因着行动突然,所以颇为顺利,非但抄出了宅中数额惊人的金银古董,还从宅子里抄出了个养在那儿的青楼女子。
  不知为何,陛下得知此事后,并不关心宅子里藏了多少钱,反而对那女子极感兴趣,立马着人去查此宅的主人,以及这女子的身世。
  却没想到,刑部官员查出,宅子是这女子名下的,这女子,却是礼部的陈悌赎出来的。
  而陈悌,就是那日最先发现端倪、向上检举季攸贪墨的官员。
  这结果,是朝中上下谁也没想到的。
  不知怎的,皇上对这结果极不满意,对着刑部官员发了好一通脾气,继而下令要严惩陈悌,绝不姑息。
  赎买青楼女并不算罪状,不能真让陈悌定罪,但却能证实这宅子以及宅中的金银钱款都是陈悌所有的。
  这些年南景朝中的官员鲜少有手头干净的,这个数额的赃款对他们来说算不得什么,但景朝的律法却有明文规定,一旦官员被捉,自然要按着律法规定量刑。
  不出几日,陈悌便被定了罪,而朝中众官员,很是因此风声鹤唳了一段时日。
  ——
  庞府的桃花开得正好,热热闹闹地开了满园。
  而在庞绍的院中,却是一片干净淡雅的新绿。
  那是徽州歙县进贡的绿萼梅,因着先帝喜欢,打从数十年前起便会年年送到景朝后宫中。
  因着水土不同,运输又困难,所以每年能送到宫里的植株超不过百棵。今年即便是后主的殿外,也不过栽了数棵,但庞绍的院里,却云雾一般种了一整院子。
  庞绍面前的炉上正煮着茶,一个官员恭恭敬敬地坐在他下首,另有个浑身颤抖着跪伏在他面前,头也不敢抬。
  赫然是那天去江随舟府上查案的刑部官员。
  庞绍掀开茶壶,慢条斯理地朝里看了一眼,在氤氲的热气之中,缓声问道:“靖王当时怎么跟你说的?”
  那官员哆哆嗦嗦地哭道:“大司徒明鉴!小人按着上峰的指示盘问了靖王殿下一番,靖王殿下所有的供词都记录在册,小人绝无虚言啊!”
  庞绍淡淡一笑。
  “那么,那个宅子呢?”他问道。
  那官员忙道:“是靖王府上的小妾说的!”
  庞绍动作一顿,将茶壶的盖子盖了回去。
  “他告诉你的?”庞绍的神色有些古怪。
  官员摇头道:“不是!是下官偷听到的……那妾室在同他的丫鬟抱怨,说靖王殿下在外头养外室,还给那外室在长乐坊买宅子……下官想着,此时重大,不得不告诉陛下,这才……!”
  他吓得声音都打了哆嗦,却听庞绍轻描淡写地笑了笑。
  “张大人紧张什么?我不过问问罢了。”他说。
  那官员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庞绍淡笑道:“好了,我的茶要煮好了,便也不留张大人了,您请回吧。”
  那官员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
  他正要躬身谢恩,却听庞绍又开口道:“不过,张大人。”
  那官员忙应声:“大司徒?”
  就见庞绍从小泥炉上提起了茶壶,炉中的火焰一下一下地跳跃着,泛着热红的光。
  “人呢,若是做错了事,就一定要付出代价。”庞绍没有抬眼,一边慢条斯理地倒茶,一边道。
  “这代价,若是自己不主动付的话,就不能怪旁人翻倍地去取了。”
  说完,他放下茶壶,抬眼似笑非笑地看向那官员。
  便见那官员一愣,继而连连作揖道:“多谢大司徒,多谢大司徒!”
  庞绍一手端起茶杯,一手懒洋洋地摆了摆。
  那官员退了下去。
  庞绍吹着热茶喝了一口,淡笑着赞道:“江南的龙井,确实比邺城的要清透些。”
  说着,他拿起茶壶对旁侧的官员道:“你也尝尝?”
  那官员正是此番负责抄没清点陈悌府中赃款的官员。
  他岂敢让庞绍给他倒茶,连忙双手将茶壶接过,又替庞绍灭了火炉。
  “大司徒,您就这么放过他了?”那官员问道。
  庞绍嗯了一声。
  “不放过他又如何?本就不是他的错。”庞绍淡笑,神情温和又宽仁。
  但旁边的官员却是知道庞绍的意思。
  他们庞党之人,也有几个是曾经招惹过庞绍的人。庞绍抓住了他们的把柄,留了他们的命,将他们纳入党羽,这些人便不得不加倍地为庞绍卖命,加倍地给庞绍好处。
  对庞绍来说,留住他,可比杀了他收益要高。
  那官员闻言笑起来,顺着庞绍的话夸赞道:“大司徒向来宽仁,有大智慧。”
  庞绍淡笑不语。
  便听那官员接着问道:“那……那陈大人?”
  庞绍看向他。
  便见那官员义愤填膺道:“定然是靖王记恨陈大人,才会出此阴招!大司徒,咱们总不能就这么让靖王得逞吧?”
  却见庞绍摇头,叹了口气,抬眼看向窗外如云的绿萼梅。
  “陛下已经下了圣旨,我岂敢违抗?”
  他轻飘飘地叹了口气,像是看见面前死了只飞过的鸟一般,轻描淡写。
  “只可惜了陈悌那孩子。”
  旁边的官员连忙闭嘴,不敢再言语了。
  如今朝中说话算数的是谁?闭着眼睛也知道,不是陛下,而是庞大人。
  没有庞大人改不了的圣旨,只有庞大人不想改的圣旨。
  这官员此番前来,本就为了陈悌的案子来的。他试探了两句,便大致明白了。
  庞绍本就从没把陈悌放在眼里,只将他当成只随意使唤的狗。这两次,陈悌自作主张,越过他去巴结圣上,已经犯了庞绍的忌讳,又被查出藏匿了那么大数额的、庞绍不知道的金银,那么就算皇上不动手,庞大人也不会留下他的命。
  这官员在心里叹了口气。
  还是陈悌贪念蒙了眼,活得不明白。
  如今朝中,谁不是在庞大人手下讨生活?背着他做小动作,能有什么好下场?
  那么,这给官员也弄清了自己该怎么做。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