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觉得自从新君继位之后,自家大人的转变尤其的大。
“宫中要不要派点人,盯盯陈海?”
“盯陈海就不必了,被发现了我们不好解释。多派些人盯傅禹通,他现在的状态很不好,我怕他会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
“属下明白。”
没什么事,越骁便退下了,留尹明希一人在自己的小厨房里折腾。
她给李孟庭做了两餐的分量,淮山瘦肉粥当主食,早间配俩小菜,午后就吃些时蔬和清蒸的鱼肉。
尹明希今日特意早起了一个时辰,在小厨房里忙活了半天,将李孟庭的饭菜做好之后,便要赶着去上早朝了。
时间不足,她的早膳就拿着昨日做的糕点随便对付了两口。
入了宫,饭菜由内宫太监送往皇帝的寝宫,尹明希则来到太和殿前的广场上,等候早朝。
她站定之后便不由自主地想:她做的那些菜到底合不合新君的胃口?不知长大后的小蘑菇口味有没有变?
尹明希没有十足的自信,她的目光惴惴地望向李孟庭寝宫的方位,出神地回想着自己做菜时的步骤。
盐有没有放多?
淮山熟了吗?
瘦肉可有腥味?
她做菜的时候并不喜欢尝咸淡,全然凭着自己的感觉来,所以她根本不知那淮山瘦肉粥是否可口。
这是她们重逢之后,她给小蘑菇做的第一餐,她应当更加认真地对待的。尹明希懊悔地想,自己下一次不能这样了,要提前尝尝滋味,让自己的心里更有底气些。
尹明希的状态与广场上其他大臣的状态很不一样。她一心想着如何精进自己的厨艺以及如何排布后二日的吃食,整个人安安静静地站在广场的一隅,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对外头交谈的话语充耳不闻。
天上还挂着月,银白的月倾洒在她的脚边。她身子一转,官服下摆处的一个小窟窿显现在月光里。那是被热灶里蹦出的火星子烫出来的小洞,她早上忙忙碌碌,丝毫未察觉。
想起自己身居高位,无时不刻不在旁人的视线中,尹明希高冷地抱起自己的双臂,下巴微微扬起,又恢复了往日的冷清。
她摆出了首辅大人的官架子,那些品级低下的官员见了她,都是低头绕开的。
只不过,她官服下摆的那个小窟窿随着她的动作摇摇摆摆,时隐时现,是大概是尹大人高冷的皮囊下最为明显的“端倪”吧。
那些一同等候早朝的大臣们没她这般悠然,神经都绷得紧紧的,脸色也颇为慌张。他们三五成群,热烈地讨论着傅锦才的事情。
他们根本不知事情的经过,只能依靠着听来的那些风言风语来还原整件事的经过。最后还原来还原去,还还原出了许多不同的版本。
有的说傅锦才先前就与皇帝结怨,皇帝隐忍至今,提早安排好杀手在江淮取他首级。
有的说傅锦才贪污公款被亲近的手下告密,这脑袋是被他最为信任的手下砍下的。
更离谱的说傅锦才抢了皇帝最心爱的人,惹得龙颜大怒,因此设下圈套,故意等着他跳进来。
各种说法不一。有的说法乍一听觉得十分有道理,再往下听听便觉得离谱至极、引人发笑,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兵部的赵仕华与礼部的刘士清听不下去了,从人群中退了出来,一抬眸,见首辅大人孤僻地站在角落里,与这些围绕着皇帝身上的闲言碎语毫不相关,他们抬脚便朝她走了过去。
首辅大人与新君这般亲近,说不定她知道一些内幕呀。
可不论他们怎么问,尹明希只是笑笑,不置可否,嘴上称:“早朝的时候,听新君自己说。”
另一边,李孟庭从寝宫出来,慢腾腾地往太和殿的方向挪,她时不时松松自己腰间的玉带,脸上的神情很复杂,时而笑,时而难受。
陈海操心着上朝的时间,眼见就要迟到了,但李孟庭还是没有加快步伐地意图,只好提醒道:“陛下,要不要走快些?大人们都在太和殿的广场上等候多时了。”
李孟庭瞥了他一眼,训斥他多嘴。她是想走快啊,奈何她这步子迈不开,她能怎么办?她动作再大些,胃里的东西就要顶到喉咙了!
“陛下哪里还不舒服么?”陈海终于察觉到了反常的地方,担忧地问。
李孟庭欲回他,一张嘴,一个响亮的饱嗝就冒了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啦,久等。
第37章 不可小看
“陛下这是吃了多少东西啊?”陈海见李孟庭每打一个嗝, 脸就会难受地皱巴一下,猜想她应当是吃得极撑。
若是只有一般般撑,她会隐藏得极好, 压根不会表现出来。
“浪费...嗝...可耻..朕不能浪费....嗝...”李孟庭一边说话一边打嗝。想到尹大人为自己亲手做羹汤,她的眉毛飞扬了起来,即使在打嗝, 她浑身透着的也都是愉悦。
尹大人的手艺那么好, 若还有时间,她定然连那鱼骨头都啃得干干净净。
陈海恨铁不成钢:“陛下, 您这肠胃还脆弱,可得悠着点, 吃多了伤胃啊!会适得其反的!”
打嗝显得姿态不够优雅,但是陈海清楚地看见了小皇帝脸上的得意之色。她不在意外部的形象,反而还因这些响亮的饱嗝而眉飞色舞。
一边打着饱嗝,一边抬头挺胸、走路生风的人可不多见。
陈海将其理解为是一种炫耀,专门是针对他的。因为他不能吃到首辅大人亲手做的饭菜......
走着走着,离太和殿越来越近, 李孟庭的担忧也随之而来。打了一路的嗝, 惹得过路的宫女太监频频回头观望, 她以为行至半程的时候,这嗝就能停下,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自己这嗝越打越密集, 根本没有要停下的意思。太和殿近在眼前了, 她脑袋一扭就能看到广场上等候的那些官员。她可不能以这幅形象出现在官员们的面前。
她不在意自己在陈海面前的形象,但她在意自己在尹明希心中的形象啊!
李孟庭有些慌了,转头求助陈海:“陈海,你可有什么法子, 让朕这嗝停下?嗝——”
她试着强制地控制自己的呼吸,让这些嗝还没冒出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但收效甚微。这些嗝往往在自己没有防备的时候冒出声来。
“法子是有,但陛下下次真的要量力而行,不可多食了。若是被首辅大人知道了她好心办了坏事,她必然会反悔,往后都不给陛下做好吃的了。”
陈海并非刻意拿尹明希威胁她,尹大人此时若在场,必然比他还要气愤。
李孟庭慌忙点头答应,示意自己听进去了。她早上也是太过激动,一时没忍住,就贪嘴多吃了些。
她现在仔细想想也能明白,首辅大人的饭菜是做给她一人的,又没人来抢,最终都是要被她吃进肚子里,何必急于一时呢?
见李孟庭脸上当真有了懊悔之意,陈海才将那制止打嗝的法子告诉她:“陛下稍后到了大殿里,饮一大口水在口中,分六七次饮下,这嗝便会消了。”
李孟庭惊奇:“这么简单?真的有效吗?”
陈海笑笑:“陛下稍后一试便知。”
李孟庭惴惴地踏入太和殿内,趁百官还未入内之时,捧起一壶茶水饮入口中,接着分了七次咽下。
随后她咂咂嘴,等了一会儿,见这嗝真的不起了,才安心地放百官入内。
早朝正式开始的时候,天都亮了。太和殿沐浴在晨曦之中,通过开敞的殿门,可以看到外头晴朗的天空。
今日天气甚好,百官们的心情却是沉甸甸的。因为李孟庭一上来就给他们下了一剂猛药。
陈海站在台阶之上,按照李孟庭的吩咐,对着外头高声宣道:“宣户部右侍郎傅锦才、勘灾御史蒋融、粮商安在恒入宫觐见。”
此话一出,引得百官一阵哗然,随即便交谈了起来。这三人不是已经死了吗?怎会突然宣他们入宫觐见?难道事情还有别的变数?
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殿门处,好奇又紧张地等待着解答。只有尹明希同他们是反着来的,她长身直立,脑袋微微仰着,温和的目光投射在皇帝身上。
皇帝原是同众臣一齐看向殿门处,但她又格外在意尹大人的反应,又收回目光来看她。
二人的目光在空出交接,不过不像往常那般,触碰一下便飞速地挪走,而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含情脉脉地对视了许久。
久到史官司马岑都在自己的小薄子上写下了长长的一段话,二人还在明目张胆地对视着。
司马岑低头来看自己文思泉涌时写的内容。那是小别之后,君与臣在暖帐中的窃窃私语。二人交心,所言所欲皆坦诚相对。
她那小薄子上的情节要比现实中的快上许多,她笔下的那两人已经吐露真情,交换心意,瞒着诸位大臣夜夜私会了。
可现实中的两人依旧规规矩矩,以君臣之礼相待,没有什么大的进展。司马岑坐在位子上干着急,二人之间的互动若没有增加,她也没有什么新的灵感,故事只能暂时停歇。
她幻想着,首辅大人在不久地将来,穿着官服沿着石阶一步步地走到皇帝身边去。她同大殿里的百官一齐跪下,行三拜九叩之礼。
司马岑这美梦还未做完,大殿之中传来一阵诡异的倒吸凉气的声音,她忙将脑袋伸长,左右摇晃,从列队的间隙中窥探大殿中央之景。
“禀陛下,傅锦才、蒋融、安在恒已经带到。”严广廉捧着一块长长的托盘,上头放着一张红布,红布上托着三颗头颅。
这三颗头颅不像昨日见得那般血腥,上头的血迹已经被严广廉清理掉了。他将三人的发髻梳的整齐,面容也稍作整理,补了些防腐臭的药,让这三颗头颅“好端端”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只是这儿只有脑袋,没有身子,越是光鲜地呈现,就显得越加诡异。朝堂一片肃静,有些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朝着严广廉手中之物投射了过去。
有些人想看又不敢看,只敢用余光偷偷地瞥。
李孟庭坐在龙椅上朗声道:“严广廉,让各位大人都好好地看一看这三个祸国殃民的人。”
“是。”
说罢,严广廉便捧着托盘走了起来,在诸位大臣的眼前都晃荡了一圈。有的人见他靠近,都急忙将眼睛闭起。这种东西远看不觉得惊骇,端到眼前,连他们死前的神情都看得一清二楚的时候,才觉得恐怖至极。
行到大殿前头之时,严广廉没往尹明希那头走去,反而在傅禹通的眼前晃过。紧接着,严广廉双脚一软,整个身子都朝傅禹通身上倾斜,那三个头颅在托盘上也滚到了一端去。
傅禹通见大事不妙,忙往边侧瑟缩了一下,但躲避不及,那三颗头颅还是撞在了他的衣角,他下意识地扫了一脚,将那头颅扫到了后头去。
顿时,大殿上一片惊慌,大臣们被这三颗头颅搅得东倒西歪,惨叫连连。
“上朝要有上朝的样子,大家都站好来,莫要惊慌。”李孟庭拍了拍扶手,示意朝堂肃静。
那些被吓得屁滚尿流的大臣们勉力站好,只有几个不幸被那三颗头颅缠上大臣的站得歪歪斜斜。
“陛下恕罪,小的一时没端稳。”严广廉的声音从前端传来,不少大臣拿出布帕擦了擦额上的冷汗。
李孟庭身子前倾,阴森地笑道:“没事,朕知道你乃无心之失,摔了捡起来就是。只是现下你那托盘要端好了,不许再倾斜了,还劳烦那几位大臣帮帮忙,替严公公捡一捡。万一他又没拿稳,再摔一次就得不偿失了。”
“奴才遵旨。”严广廉起身,端着托盘,转身朝着离他最近的那位大臣走去,见那位大臣的手指都止不住地颤抖起来,他的嘴角浮起了一丝冷笑。
第一个中招的是太常寺少卿周逢春,那头颅就挨着他的脚边,他连低头都不敢,遑论伸手去捡了。
一想到自己的手要触到那冰凉松垮的肌肤,他浑身的寒毛都要竖起。
“陛下,臣腰上有旧疾,行动不便,不若臣替严公公端着托盘,让他来......”
周逢春话还没说完个,就被李孟庭打断:“捡吧,一颗头颅而已,一个弯腰的事情。周大人不要推来推去的了,现在耽误的可是其他大人的时间。”她的言语间充满了威压,眼神也十分冷漠,已然看出了周逢春的小心思。
数十道目光齐齐落在周逢春的身上,他的额上、颈上冒出了一颗颗的冷汗,不断往下淌着。
“周爱卿,来吧,别耽误时间了,不然以后若是你成了这幅模样,剩一颗头颅,孤零零地躺在冰冷的地上,无人帮扶,你到了地府,会不会难过呢?”李孟庭言语间的威压更是明显了,周逢春解读成倘若自己再不遵从她的命令,自己在项上人头很快也会像傅大人这般随地乱滚。
他不敢再往下想了,眼一闭,牙一咬,俯身抱起了傅锦才的脑袋,快速地放在严广廉的托盘上,放稳之后他才敢大口地喘着粗气。
接着,严广廉去往第二位大臣的身边,依次将“脑袋”归位。而后听从李孟庭之令,捧着托盘,退到一旁。
“诸位大人一定很想知道这三人是怎么死的,那朕现在就来告诉你们。”李孟庭站起身来,清亮在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此时的朝堂寂静地可怕,不少大臣都缩起脖子来,目光发虚地盯着地板,不敢再去瞧那可怕的龙颜。
从今往后,他们都不敢小瞧这十八岁的新君了。
尹明希也是一样,她先前小看过她,觉得她做事又凶又急,毫无章法,不可取。但从今日起,她会更正自己错误的看法。
尹明希看出了李孟庭的意图,知道她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她与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是一致的。
她是自己在这场无比艰辛的战役中唯一的战友,这一世因为她的到来,或许会有一个截然不同的结局。
作者有话要说: 李孟庭:尹大人已经正视了我的能力,接下来就要让她正视我的情了~
第38章 我喜欢你
“傅锦才与蒋融二人勾结粮商安在恒, 贪污公款,罪不可恕!朕说过,这笔赈灾银到了江淮, 要是少了一分,朕就要让他们人头落地!”
她说完之后,将傅锦才、蒋融、安在恒三人勾结以及贪污的证据传递阅览, 让众臣都知道她并非胡乱杀戮。
朝堂寂静得可怕, 大家传阅资料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的,大殿上笼罩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气氛。所有人的脑袋都是低垂着的, 没有人敢跳出来反驳李孟庭。
24/50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