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海水每天上升一米[末世]——齐氏孙泉

时间:2021-06-12 10:04:26  作者:齐氏孙泉
  拿上来的笼子太多,很快竹筏就放不下了。后面再拿上来的就放在甲板上。
  江月初会用抹布将笼子擦干。一个笼子一米多长,宽高都半米多。不是很大,不过一个装下十只鸡是百分百够用的。更重要的是,这能自动滚蛋,让蛋从笼子里滚出来,且下面有粪盘,鸡排泄落在盘子里,定期倒掉清洗就没问题了。
  有了这个,不比他们之前那个破笼子强?
  至于先前做的笼子,用来养鸽子应该没问题。两个笼子放在一起,鸽子想在哪边休息就在哪边休息。繁殖多了,鸡笼子这边分出来一个给他们。
  主要是那些自制的笼子废了他们不少的心血,拆了着实舍不得。
  搬上来十个笼子以后,看着都被擦干了。黎韩非二人就先搬进集装箱里调整位置。先在地上的位置摆好了,再往上摞起来。
  等忙到了中午,最后几人竟搬上来了三十多个笼子上来。集装箱里昨天没清理出来的空间被笼子填的只留下人通过的地方。而且还多拿出来了四个,就放在两边的甲板上。这是不锈钢做的铁笼子,结实的很,不养鸡,装点别的感觉也不错。
  等忙完了收拾干净了,直接在鸡笼子外面挂着的食槽里倒上饲料和水。黎韩非直接抓着鸡塞进了鸡笼子里。
  一天也等不了了,万一今天又下蛋被吃了呢?
  因为鸡笼子有自动滚蛋,笼子里是一个斜坡,鸡进去还不是很适应。好在上面是有脚垫的,站久了也不会难受。
  看了一会儿确定他们适应得不错,几人一块做饭吃饭。
  江月初回自己船舱,过了一会儿再出来手里多了四根生菜,生菜很小,只有五六厘米,也只有四根,显然是从整颗上掰下来了。
  看见生菜黎韩非眼睛都快绿了,对他而言也是一个月没看见的了。
  “一人一根,就当犒劳大家一下了。”
  说真的,第一次看见用一片生菜叶犒劳人的。
  生菜洗干净了,扔进煮面条的锅里烫一下就拿出来,配上鱼虾放在一块,用在海底刚拿到的剁椒酱一拌,烫软的生菜沾上一点辛辣的剁椒,咬进嘴里挺括脆爽。
  黎韩非幸福的差点没哭出来。咬在嘴里舍不得往下咽,一低头碗里又多了一根。
  转头看越城,那边正慢条斯理的剥着虾。
  下午的活主要还是竹子。越城没有参与进来,而是在甲板上用塑料布和胶带来解决风力发电的防水问题,以及修缮一下被海水泡了两个月的孵蛋机。
  江月东在海底砍竹子,黎韩非用泡沫小筏将竹子拖回船上,连同昨天剩下的那些不用的竹子一块,用斧子和长刀劈砍成一尺长五厘米粗的小长条,这样的竹子能够塞进煤炉子里。
  劈了一会儿,黎韩非看看那集装箱顶上,想一想,将斧子交给江月初,让她用斧子省力一些。自己看着集装箱研究了一下,找来了两根粗一点的竹子和一些细一点竹子。
  先用刀子,将细一些的竹子一劈两半,然后在粗竹子上掏洞,将对半切开的竹片放进去。做一个简单梯子出来。
  竹子的韧性很好,这爬上爬下的不容易坏。不过竹片插进去以后,两边的粗竹子会向两边用力,梯子容易散架。需要将竹子的两头都固定上。
  用绳子的话太麻烦,也不是特别牢固。而钉子没有多少了。看着已经插好木头的梯子,黎韩非灵光一闪,去柴火那头拿了竹片,还特意切劈了小片。
  那插进粗竹子的竹片露出来一点头,黎韩非将那露出来的头横着切开一个口,将小竹片塞进去,并用钳子一点点敲进去。
  这样,露出来的部分被小竹片撑大,就不能再从粗竹子的洞中拔出去了,自然也就不容易散了。
  四个人各忙各的。等下午三点钟左右,越城就忙完了,黎韩非正好将梯子做好,上下来回几次,确定又稳又好,江月初那边自己就劈砍了不少。
  除了那唯一的斧子外,黎韩非跟越城二人各自拿着一把砍刀劈柴。
  这些都是劫匪手里抢来的,他们用来杀人越货,到了黎韩非手里,这就是砍柴的好东西。
  竹筏上已经攒了不少的竹子,江月东出了水面喘口气,瞧见还有那么多竹子,还颇为得意的嘲讽了一下:“你们也太慢了。”
  黎韩非指了指不远处的梯子:“没这个砍好了也晾不上去。”
  “那用我帮忙吗?”江月东道。
  江月初道:“你继续砍吧,有多少砍多少,晒柴火的事情还有一个月慢慢来呢,竹子离开这边可就没了。”
  现在气温一天比一天冷,不尽快攒够竹子,还不知道冬天该怎么过呢。
  正好江月东能水下呼吸,还不怕冷,当然就被流放到海底成为砍竹子的工具人。
  竹林距离养鸡些小院并不远,养鸡场就算是在高地了,竹林稍微矮一些。不过竹子长得很高,二三十多米,差不多下水游到竹林上面就能摸到竹子尖儿。若是早来几天,说不定还能看见海面上露出的一点竹子头。
  “那你等我喘两口气。”江月东做了两个深呼吸,掉头又扎回海里。
  “他不是在水下能呼吸吗?”黎韩非奇怪道。
  越城看明白了:“鳃呼吸是辅助呼吸。”
  黎韩非还是不懂,越城解释道:“哺乳动物、恒温动物都需要更多的氧气来维持自身活动。他虽说进化出了腮,身体还是人的身体,而且在水下劳动,用氧气也比较多。水下获取的氧气有限,长时间用腮呼吸,也会氧气不足,需要到水面用肺来增加血液里的氧。”
  如果在水下呆着不动,可能一天一宿也没问题。但锯竹子算是相当辛苦的劳动了,氧气消耗的快,所以需要定期来水面补充氧气。
  这种事江月初自己也不知道:“那是不是就跟下雨天鱼露头上水面呼吸一个道理?”
  越城点点头,是差不多的意思。
  三个人动手砍竹子就快多了。将一个个大竹子都砍成一个个竹片。然后带到集装箱顶上晒干。天气虽凉,集装箱顶上被太阳晒后却热得很。
  期间黎韩非又进入集装箱几次,可鸡就是不下蛋。
  一直到了晚上,各自回去睡觉,上半夜黎韩非来守夜。
  黎韩非围着被子在甲板上闲来无趣,有心劈点竹子,又怕有声音吵到其他三人。
  用平板看了半宿的小说。午夜换班睡觉。第二日早上被江月初叫醒,早上训练后,便是砍竹子的一天。
  这样砍竹子晒竹子足足维持了三天。从水下带上来的那个塑料桶里面塞满了切好的竹片。塑料桶结实坚硬还防雨。虽说不装淡水可惜了,不过木材同样重要。剩下的就堆放在集装箱里了。尤其是鸡笼子,不用的鸡笼子里面都塞满了晒干的竹片,上面距离顶棚有段距离,也被满满的塞着。
  等到了第四天停下来,倒不是准备的够了,而是天要下雨了。
  海上的风浪大家都是明白的,而且江月东看得出来,后面至少要下三天以上的雨。这样留在这里的价值就不大了。
  而且竹筏上堆砌的竹子已经够多了,竹筏跟木筏的长度总共加起来才十多米,砍上来的竹子拦腰截断还能多出来不少。已经堆放的很多了。等到了安全区再想办法弄别的燃料,天晴以后,说不定也找到其他的燃料来源了。
  没必要死磕竹子不放。
  黎韩非趁着下午刮风的时候,将一些竹子先用锯子弄成一米长左右的一段一段的,等雨下起来的时候,将所有怕被冲走的东西都固定好了,就在屋子里砍竹子打发时间。
  经过了两天的大风大浪侵袭,到了第三天风浪小了很多。江月东下水手动将船锚收回,两艘船同时发动,直奔最近的安置点而去。
  路上黎韩非还遇见救援队。黎韩非都想好了如果他们过来,要怎么解释。结果明明距离很近,那救援船停也没停就过去了,黎韩非看着他们远去的影子,都有点怀疑这个救援队是不是也是假的。
  “他们就不怕咱们是漂流者,还是觉得咱们是附近安置区的?”黎韩非道。
  越城拿过黎韩非的雷达:“应该是接收到雷达信号了。这个是救援队刚给咱们的,应该是内部的波段。他们分析出了咱们有救援队的雷达,就知道咱们已经被帮助过了,直接避免了重复救济。”
  这个并不难分析。
  这往安置区的路上,遇见了几次别的船,越靠近,遇到的船只木筏越多。
  黎韩非也没轻易与人交流,直奔目标而去。
  在海上漂流那么久,黎韩非终于又看见人群聚集的地方了。
  作者有话要说:  真的很喜欢这种流水账似的生活啊~
  嘤嘤嘤~
  今日目标“冲鸭”!!
  马上周末了,看得人应该能多一点吧~感谢在2021-02-2517:40:23~2021-02-2520:05: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享受艺术的梅20瓶;颜音5瓶;青鸟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7章 
  直奔雷达的信号发射地,路上遇见了几个过来攀谈的人,黎韩非也没理会。
  哪怕知道即将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一想到那是一个拥有健全社会,且有很多人,那个地方就成了黎韩非心中的家。越靠近,就越觉得归心似箭。
  除了越城没什么感觉,其他三人都已经激动的难以言喻。
  远远的,江月初看见了海上除了零星的船只小筏外,远处有一个庞然大物。
  “应该是那里了!”
  黎韩非低头看一眼目标越来越近的雷达,再看着天边越来越大的目标。
  如果那是生物,一定是个足以吞食天地的怪物。
  等它越来越大,才看见,那是成千上万个筏子和小船聚集起来的海上小城。
  这座海上小城的最中间,就是一座庞然大物一般的豪华游轮。
  那样巨大的轮船,曾经造成了黎韩非这辈子都难忘的噩梦。
  可此时看见那个巨大怪物带着身边无数的小船小筏,却让黎韩非那样热泪盈眶。
  发动机停下来,黎韩非就站在那里呆愣愣的看着。
  确定这不是做梦,确定前方的海上小城,不是海市蜃楼。
  江家兄妹抱在一块哭出了声,黎韩非看着那个方向,直接跪坐在地。
  当初他登上游轮,就此飘摇在茫茫的太平洋上。
  现如今,他终于回来了!
  他终于找到组织了!
  越城坐到他身边,黎韩非就紧紧抱住了越城。
  为了这一天,他们四个人准备了太多了。从渴望,到恐惧。所以他们拼了命的去积攒更多的东西。直到现在,看见目标的那一刻,所有的复杂情绪都被冲刷的一干二净,只剩下临近目标的狂喜与激动。
  这边停了下来,没一会儿另一边就有一艘快艇开了过来。开到了近前,那快艇的门根本没关,到了船边先看了下两艘船甲板上的四个人,想找个能说话的人。
  这四个人里越城是最淡定的,那人开口道:“你们是新来的?”
  越城专心安慰黎韩非,没理会他,倒是黎韩非听见人说话,抹了抹眼泪回头看一眼,发现他带着袖标。看不见什么字,不过瞧着应该是官方的人。
  “我们是幸存者,在海上漂流两个月了。经历了好多事,终于找到组织了。”黎韩非努力想让自己冷静下来,可声音还是抑制不住的哽咽。
  他才十八,本该进入大学,打篮球玩游戏,为了学代码秃头的少年郎。可这一场全球的大洪水,将他整个人生都改变了。
  “你们是一起的吧。”
  黎韩非应了一声:“嗯,您有话跟我说就行,我们再商量。”
  那开快艇的男人了然的点点头,看了眼他们船和木筏上的东西,尤其是横在木筏上的大集装箱,有点羡慕道:“你们这东西可真不少。”
  黎韩非道:“都是一点点攒出来的。那我们这边需要去哪里报到吗?”
  “做登记就行。咱们这是海上安置所,你们有住处当然是最好的。给每人登记一下就行。你们应该是不需要救济的吧。”
  黎韩非摇头:“不需要,不过咱们对救济的人有什么待遇吗?”
  “吃饭的话可以提供一日三餐,不过基本就是鱼和压缩饼干。然后看病打折。不过救济的人如果居住空间比较大,也要服从安排,接收一些没有住处的人。这就看自己选择了。”
  黎韩非一指不远处的大游艇:“那边应该能住十几万人吧。”
  工作人员笑道:“哪儿啊,不止。不过那上头的是公产,跟周围的政策不一样。住进去就要上缴全部财产。但衣食住行政府都给管,去干分配的活就行。而且里头已经开始发展起了种植。要不了多久,还能对外销售。一般都是一穷二白,或是物资少的人上去。你们这应该也舍不得吧!”
  其实黎韩非还是挺喜欢这样的,这种是把个人风险转嫁成了政府带领的群体风险。
  这样的分配制的生活,也许不会让单个的某个人有太奢侈的生活,可却足以让每个人都吃饱穿暖。
  这对于在海上漂流,挨饿受冻过的黎韩非而言,是个接近天堂的乌托邦。
  只是他的目标是找哥哥,注定需要一个不被束缚没有工作的自由身,自然注定与那里无缘。
  “我这边是在这边暂留,可能还去别的地方。”黎韩非看了一眼江家兄妹。
  江月初听见这边声音喊了一句:“我们也是!”
  江月初明白,他们兄妹俩如果在一个地方长居,缺乏社会经验的他们肯定会有些不足的地方,再跟其他人组队也需要时间磨合。再说,他们四人共有的东西也多,分起来麻烦。不如就一直一起。
  反正跟着黎韩非有肉吃。
  “暂住啊,那也需要登记,你们发动机还有汽油吧,跟我过来登记一下,然后找个位置停下。这边上绑着的船都是有规定的,你们找个和善稳妥的绑在一块,别飘远了,比下船锚保险。”
  再度将船只发动,跟着那人的快艇开过去,这边瞧着密密麻麻的大大小小的船排在一起,行近一些才发现,里面是一排一排停靠的,船只小筏进出颇为方便。而安置所的东面,有一个三十多米宽的空地,来让船只进出,就算是大轮船也能在里头进出自由。一般就是新人过来登记,以及官方搜集物资、救援队的船进出了。
  开船进去,走马观花一般的看着船只两边的海上居民们。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