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行,我就等着这一天呢。”
景文想起马车上除了带这些果蔬过来,还带了好几罐的蜜饯跟青果鲜。
“叔父,我还带了蜜饯跟青果鲜,你没尝一下吗?那味道也很好的。”
“哦,我让下人全搬到灶火房去了,你不说我都给忘了。”
张树仁连忙吩咐下人拿出蜜饯跟青果鲜。
他与余子强分别尝了一口,顿时都竖起了大拇指。
余子强:“这蜜饯口感就不必说了,非常的香甜可口。
而这青果鲜我可是第一次吃到。
这既保留了原来果子的鲜美,经过腌渍之后更入味了,确实非常好吃。”
张树仁脸上露出自豪之色。
“真不愧是我张树仁的好侄子。
不错,就从你们这果蔬跟蜜饯来看很有前景,叔父很看好你们。”
景文不失时机地问向张树仁。
“叔父,余子强,你们真觉得我们这果蔬还有蜜饯、青果鲜好吃吗?”
“我张树仁说话从来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这味道确实是好到没得挑。”
张树仁说完又拿起一个蜜饯塞在嘴里,细嚼慢咽起来。
而余子强一直吃着罐子里的青果鲜。
他觉得自己长这么大,还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腌渍果子。
“别说玉昆城这么大,我还找不到任何一家的蜜饯和果蔬能有这么好吃。”
景文与何君对视了一眼,然后景文向张树仁说出了自己的设想。
“叔父,我们在鹅湾村有菜园和果园。
但我还想扩大规模,我想把生意做得更大。
所以我想把那片田野还有山林全部包下来,估计得有一百多亩。
然后我全部种上蔬菜和果树。
我准备在这玉昆城设几个点专门卖我的蔬菜瓜果。
我想把我这个生意扩展到玉昆城来。”
张树仁听闻身子向前倾了,表现出很有兴趣的样子。
“这主意不错呀,挺好的。
我瞧着你这蔬菜瓜果味道这么好,这玉昆城的百姓应该很喜欢。”
连那余子强也放下了筷子,认真地倾听着。
景文见这个话题成功地挑起了他二人的兴趣,嘴角露出了一抹笑意,继续说道。
“我觉得这果蔬在玉昆城还是很有前景的。
但是目前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若要再去买下一座山和一百亩田地,还要请很多帮手,需要投入很多的本金进去。
我现在手上的本金不够,所以目前我只能有这个设想,却不太敢放手一搏。”
张树仁沉思了一会,接着他与余子强有了片刻的眼光交流。
余子强:“景文这个设想很好,就冲这果蔬味道这么好,而这玉昆城又不缺有钱人,我很赞同景文的这个设想。”
张树仁在外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见多识广,因而他现在有着精明商人运筹帷幄的手段。
他也觉得这个设想非常好。
“我觉得你们把果蔬运往玉昆城卖,这是一条很好的生财路子。
但你们考虑过没有,鹅湾村离玉昆城也有两日的路程,这果蔬运过来就怕不太新鲜。
当然,你鹅湾村还可以扩大种植,你们可以多做蜜饯跟青果鲜运过来卖。
我可以在玉昆城郊区买一块很大的田地,专门用来种植这些果蔬。
到时候你跟何君过来在这边果蔬园先打理着,把这边果蔬生意做上去。
这件事越早做越好。
景文,叔父也很想帮你,你说吧,你还需要多少银子?”
景文见叔父有意愿要加入,心里顿时大喜。
既然想把生意做大,又想在这玉昆城发展,确实是需要这边有人脉广的亲朋好友帮忙的。
他也看出自己叔父生意做的不错。
既然能在这繁华的玉昆城开赌坊和斗鸡场,没有一点人脉与后台是办不了的。
而且叔父看上去是赚得盆满钵满的人,换句话说他觉得叔父不差钱。
若叔父能入伙进来,还愁在这玉昆城发不了财吗?
第164章 我们好好的合作一把
“叔父,当然是本金越多越好。
像我们要扩大种植,需要请很多的帮工,还要搭保温的蔬菜大棚。
另外,种这些果蔬又要花很多的功夫。
而且制作坊里还要招更多的人制作蜜饯跟青果鲜等等。
这一来一去的开销就要很多。
我算了下帐,需要两万两。”
何君心里突突直跳,他有点惊诧地望着景文。
他从来没听景文说起想让叔父合伙的事。
而且景文一下开口就要两万两白银,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何君望向张树仁和余子强,他有些担心叔父会恼羞成怒。
张树仁没吭声,但从他神情看出,他似乎在认真思考这事。
而余子强却对景文提出要两万两白银而感到吃惊。
“景文,两万两白银可不是小数目。
你就是买下一百亩田地和那片山地,扩种果蔬园,也要不了这么多白银吧?”
“因为我们还有其他的生意包括在其中。
何君原来就设想在月鸣岭那边田野上筑一个农家乐园。
里面要筑很多的房子,还有花园等等。
在咱们玉昆城,还有其他地方,应该都没有人筑农家乐园吧?
若我们是第一家,待名头打响之后,肯定是有很多人来游玩的。
再加上我们自己培植的果蔬、蜜饯味道这么好,绝对会让人流连忘返的。
你们觉得这设想可行不?”
余子强听景文这么一说,也不再言语了。
毕竟他也是生意人,他也知道哪些生意可做,哪些生意有前景。
景文所说的设想,特别是这农家乐园,余子强也是头一次听说。
若真能实施开来,没准能红火起来。
再者他也品尝了景文带来的果蔬和蜜饯,那味道真是鲜美,让人一吃就忘不了。
若再吃别家的果蔬,那就如喝白水一样无味了。
就冲这果蔬生意一定能在玉昆城把名头打响。
张树仁在心里暗暗地盘算着,他早就算好了一笔账。
张树仁是个商人,虽然他看上去豪爽,不拘小节,但其实他心思缜密,对哪些生意好不好做,他有着很敏锐的判断力。
“你说的这些设想很不错,你这果蔬生意在玉昆城前景是非常好的。
另外你说要办农家乐园,肯定能吸引那些城里的富人们去游玩的。
因为这玉昆城里从来都不缺有钱人。
那些富人钱多的用不完,偏偏他们就喜欢那些新奇的玩艺。
我非常看好这桩生意,我决定入伙你们的生意。
鹅湾村种植还有制作坊全部归你们打理,然后运输过来到这边玉昆城怎么卖,还有铺面的事由我们负责。
当然你们就会更辛苦些。
到时候我在郊区买下大片田地种植果蔬,还要辛苦你们过来打理。
我们这边就出人力,还会发动一些人脉来卖货。
这样吧,两万两银子算我入伙的,到时候分成我三你七。”
何君此时非常乖顺地看着景文。
他平时主意多,爱出谋划策,但遇上这种事,何君倒没什么主意了。
他全心全意地相信着景文,一切全凭景文处理。
而余子强向来也是以张树仁的心意为主,因而余子强此时也不作声,他只是看着张树仁。
张树仁说什么自己照办就是了。
景文知道叔父在外闯荡多年,也是一位精明的商人。
叔父竟然说要投两万白银进来,而且还坦言自己这边更辛苦,更劳累,只要三成红利。
这明显是叔父在关照自己,想帮衬着自己。
但景文心里明白,玉昆城这边的生意全是要仰仗着叔父的人脉。
叔父这边是既出钱也要出力的。
做任何生意都不是那么简单,因而景文也不是那贪图小利之人。
他觉得需要让些利,要懂得权衡利弊,才能让合作伙伴互相扶持,互相提携。
“叔父,我们在这玉昆城里是人生地不熟的,因而这边生意的打理全要靠您的。
我觉得利润叔父占四成,我们占六成,叔父你看行不?”
张树仁有些欣慰地看向景文。
这侄儿可真没让他看错。
这景文眼光长远,倒是块做生意的料。
“那就先这样说定了。
依我看,咱这果蔬生意肯定在玉昆城能火起来,这生意一定有大大的赚头。”
何君前面见景文提出让叔父投两万两白银,当时大气都不敢出一声,他觉得景文要的有些多。
当他看到景文跟叔父轻轻松松就谈好合作时,顿时松了一口气。
要知道在鹅湾村一般的穷苦百姓,每天能赚到一些铜板都很不错了,更别提说一年能赚到多少银子。
何君原来以为叔父开个什么赌坊和斗鸡场大概跟自家生意赚得差不多。
没曾想,景文的叔父能轻而易举就拿出几万两来。
看来他做这斗鸡场跟赌坊的生意还是很赚钱的。
余子强说那玉器铺也是他俩合开的,这玉器铺的生意可能也挺赚钱的。
余子强脸上却有些尴尬之色。
因为这边的生意他俩都是合伙的,而且余子强是管理账目的,所以他清楚到底能挪出多少银两来周转。
“仁,咱们刚投了一部分钱买了很多的斗鸡过来。
前不久又进了一大批上品玉器过来,现在能周转的银子,我看最多只有一万五千两,一下子凑不齐两万两。”
景文与何君觉得已经谈妥合作,正感觉自信满满且充满期待时,却忽然听余子强面露难色的透露了银子比较难周转的事。
三人都望向了张树仁。
何君甚至想景文的叔父若真的很难凑齐这么多银子,还不如让景文把银子降到一万两。
大不了就不扩种那么多地,生意先慢慢做着,到后头本金足了,再来渐渐扩大生意。
可张树仁却挑了挑眉说:“我记着还有很多人欠了我们的帐。
我随便数了一下,外头至少欠了我们好几千两的帐。
可能是我近来太好讲话了,一个个都不主动上来还钱了。
看来这段时间我得带人亲自去要帐了。
景文、何君你们放心,这两万两白银绝对能妥妥地交到你们手上。
到时候你们可放心放意的在鹅湾村大刀阔斧地干起来。
我在这边给你们做后盾。
我张树仁要么不干,但真要干起来,我就一定要把它做的最好。”
何君看着张树仁那张坚毅而又霸气外露的脸庞,不由的对他心生佩服。
瞧他这霸气侧漏的言语,这景文的叔父确实是个干大事的。
而景文心里却也很感动。
他不过是因为叔父夸了果蔬味道好,然后自己也有心想往这玉昆城发展。
他见叔父生意做得有声有色,所以就试探着说出了自己的设想,想拉叔父入伙。
可他没想到,叔父却答应的如此干脆利索,甚至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就答应了自己入银两万两。
两万两白银啊!又不是两百两,这可是大大的一笔银子呀。
景文想,叔父这几年做这生意也应该是有些本金了,再加上叔父自己精明的头脑,还有敏锐的判断,应该积攒了一定的财富。
最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信任和帮衬。
等大家初步商议好这件事,余子强微笑着提醒大家。
“咱们在这里探讨了半天,好好的时光都给浪费了。
好不容易等到景文与何君来这里,咱们可得尽地主之宜,带他们好好逛逛。”
张树仁马上站起来。
“光顾着谈事了,我们特意抽了这半天时间来陪你们,走走,咱们赶紧上街逛去。”
于是,四人在热闹繁华的街道上边走边逛。
这一路上反正经过的商铺,只要是何君和景文有兴趣的都会进去看上一看。
比如典当行、杂货铺、古玩店等。
何君看到有什么新奇的小玩意,他就买下来,他总想着要带给小容儿玩。
而景文买了一大堆的美食,还给琴儿和徐慧芝买了一些漂亮的珠钗。
等走累了,四人又进入到巷子里的茶肆歇脚喝茶。
后来经过湖边的时候,张树仁热情地邀请大家坐上了画舫。
何君还是第一次坐上这画舫。
他看着湖面上一些绘有各种图案,装饰华丽、精美绝伦的画舫穿行于清澈的湖面上。
游人乘坐画舫当中,荡漾在水波之上。
这样可欣赏到两岸美丽的风景,还可以听歌品曲。
这让何君感到无比的惬意。
景文瞧着何君有些陶醉的样子,笑着打趣他。
“君,舒服不?
这儿这么好,这么繁华,你肯定乐不思蜀了吧?”
何君怪嗔着:“哪有?
我就觉得这大地方的人可真会享受。
这可是咱们那边老百姓想都想不到的事。”
两人正说着话,这画舫之中也有些美丽的歌妓正侑酒举觞、丝竹弹唱。
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她们给吸引住了。
景文:“还真挺香艳的,怪不得那些有钱人,甚至名人文士都爱过这种绮靡的生活。”
待从画舫里出来,大家走到了一条古玩街上。
景文想起余子强跟叔父不是也合开了一个玉器铺吗,他们为何不开在这专门卖古玩的街上呢?
“余子强,你们那个玉器铺怎么不开在这条古玩街上?
我看这里人来人往的,玉器铺那里好像人倒不是很多。”
第165章 赌石坊
98/103 首页 上一页 96 97 98 99 100 10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