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穿进男频搞基建(穿越重生)——封玖

时间:2021-06-19 09:54:32  作者:封玖
  宋御史立刻顺杆子往上爬。
  “唐侍郎,唐教习,你二人还有何话要说?”
  楼喻凉凉瞥他一眼,看向魏思:“你来说。”
  魏思回禀:“陛下,微臣从绵州府衙调查过唐教习的户籍档案,唐教习的确是家中独子。”
  宋御史等人已经露出胜利的笑容了。
  “但是,”魏思神情平淡,看向楼喻时眸光亮得惊人,“微臣发现,唐氏在正乾二十九年曾更改过一次户籍。”
  什么?!
  举殿皆惊。
  宋御史脱口而出:“什么更改户籍?”
  魏思淡淡道:“微臣发现之后,担心其中有鬼,便继续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唐家更改前的户籍档案上,有一未嫁女,名叫唐雯。”
  整个广德殿都寂静下来。
  宋御史仿佛置身梦境之中,觉得周围的一切都荒诞可怕极了。
  他不由扭头去看唐修,从他眼中捕捉到几分讥诮。
  宋御史顿觉双腿发软,一股寒意涌上心头。
  他中计了!他一定是中计了!
  魏思胆敢在朝堂上说出来,那么更改户籍一事肯定是真的!
  京城传了一个多月的流言蜚语,此时此刻竟显得这般可笑?
  更何况,唐雯和唐修一开始就说明了实情。
  他们是亲姐弟!
  宋御史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楼喻语气极温和:“宋爱卿这是做什么?”
  宋御史深知,温和不代表陛下心情好。
  他立刻叩首请罪:“陛下!臣未经查实便妄下定论!臣有罪!臣愧疚难安,自知无法继续胜任御史一职,臣自请辞官!”
  自请辞官肯定比被罢免要明智得多。
  楼喻眸中露出几分玩味。
  “宋爱卿何出此言?京城谣言甚嚣尘上,在朕看来,宋爱卿所言所行皆是在为唐侍郎和唐教习澄清,何来罪过?”
  他话说得越温柔,宋御史就越心惊胆战。
  就连庆州系官员,都觉得这只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
  霍延目光与楼喻对上,不禁笑了笑——阿喻真可爱。
  他站在最前排,其他官员看不到他的神情,并不知他与楼喻的互动。
  帝王的威仪在广德殿上蔓延。
  宋御史抖如筛糠:“臣、臣罪在没有真凭实据便弹劾唐侍郎,臣罪该万死!”
  他现在啥都不求了,只求保住一条小命。
  “监察百官是御史的职责,宋御史无需自责,无知者无罪,你不知他二人关系,也无法真的闯进唐府求证事实,故只能用弹劾之举来纠正朝廷官员的作风问题,朕心甚慰。”
  诸臣:“……”
  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宋御史早已趴到地上,眼泪滚滚而出。
  早知道,他就不当这个出头鸟了!
  “朕觉得这个策略非常好,非常到位,宋御史这般尽职尽责,这个御史非你莫属。”
  “朕看你对官员的个人作风问题特别在意,既然这样,你以后就多多关注朝廷上下的作风问题。不要只盯着唐侍郎,你是男子,只盯着唐府像话吗?”
  宋御史:“不、不像话。”
  楼喻轻轻一笑:“以后纠正朝廷官员作风问题这件事就交给宋御史了,你得给朕盯紧了,若是玩忽职守,你知道后果。”
  “臣、臣遵旨!”
  “这个作风问题,你知道有哪些吧?”
  宋御史:“恕微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都是朝廷官员,既然唐侍郎不能夜会外姓男子,那么朝中其余官员也不能夜会外姓女子,诸位有无异议?”
  这是不让他们狎妓啊!
  可是方才宋御史跳得那么欢,败得那么惨,眼下谁敢反对?
  “宋御史,纠正作风一事全权交予你,若在奏疏之外,朕听到半点有关朝廷官员的风流韵事,朕唯你是问!”
  直到现在,楼喻才收敛笑意,冷冽威严的目光扫视阶下诸臣。
  宋御史想死的心都有了。
  “臣遵旨。”
  这下好了,朝中所有人都会对他避如蛇蝎。
  而且,日后再也没人敢轻易弹劾女官府上的事,谁知道会不会再出现一个莫名其妙的弟弟啊!
  事情传开后,京城老百姓皆感震惊。
  唐状元竟然是唐侍郎的亲弟弟!
  原来是他们错怪唐侍郎了。
  更神奇的是,一些热衷出入特殊坊院的官员们,竟一个个洁身自好起来。
  但也有人实在憋不住,就乔装打扮偷偷地去。
  可宋御史多有经验啊,那些人乔装再厉害,也躲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弹劾!弹劾!弹劾!
  宋御史拼了命地上奏疏,几乎将朝中官员得罪了个遍。
  楼喻每天看着弹劾作风问题的折子,简直乐不可支。
  关于女官的争议,因为这次的乌龙事件,暂时平息下去。
  唐修虽为事件的苦主,但明眼人都瞧出来他就是在挖坑。
  作为改革派的新人,唐修在官场受到了不少排挤和刁难。
  但他丝毫不惧。
  不过虽然唐雯“作风问题”澄清,可关于她的传言依旧不断。
  比如,一个长房嫡女,会因为什么被家族丢弃,甚至还去官府改了户籍?为何唐家要封锁唐雯的消息?
  所有的猜疑都指向一点——唐雯一定做过什么!
  越来越多的人去唐氏打听,结果唐氏给出一个相对有说服力的回答——
  曾有云游道长为唐雯算过命,说她有带金佩紫之相,只是唐家这方浅滩束缚了她。
  遂更改户籍,放她展翅高飞。
  此事便这般揭过去了。
  昭庆元年六月,京郊工业区和大学教舍皆已竣工。
  楼喻正在勤政殿开会,忽闻寿康宫来人禀报。
  太后发动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昭庆元年六月十六,黄昏,一声婴儿啼哭响彻寿康宫。
  适时,红霞漫天,祥云见世,宛若凤凰啼鸣。
  “是个小公主!”稳婆用襁褓包裹女婴,交给宫人抱出内殿。
  殿外楼喻焦急等候,他紧紧握着霍延的手腕,试图从他身上汲取一点力量。
  楼荃也在旁边急得冒汗。
  唯有楼绩,在江岚发动时就一直陪在内殿,根本不管什么“污秽”之说。
  好在江岚这胎怀相稳,加上有过三次生产经验,平日里积极锻炼身体,生产时倒还算得上顺利。
  小公主被抱到楼喻面前,楼喻心中霎时盈满感动。
  他根本不敢抱,只傻笑望着襁褓中皱巴巴的婴儿,哽咽问道:“太后可还安好?”
  “回陛下,太后安好,只是后头还有一个。”
  楼喻点点头,他娘是双胎,还得等。
  “好生照料小公主。”
  不多时,另一声啼哭终于响起,只是声音比前头要弱上几分。
  “恭喜太上皇,是个小王爷!”
  男婴被抱出来,楼喻看了几眼,便急匆匆要往内殿冲。
  “陛下,您不能……”
  “有什么不能的!”楼喻呵斥一声,匆忙踏入内殿,行至江岚榻前。
  虽生产顺利,可江岚到底年纪大了些,生完就昏睡过去。
  楼喻指甲掐着掌心,硬生生憋住眼泪。
  无恙便好。
  太后娘娘顺利诞下一对龙凤胎,朝野上下,尽皆为之欢喜。
  龙凤呈祥,好事啊!
  况且孩子出生时,天际祥云隐现,必是吉瑞之兆!
  翌日朝会,楼喻直接下旨,册封小公主为荣乐长公主,小王爷为瑞亲王。
  朝臣纷纷道喜,心里面想着满月宴的时候应该准备什么样的贺礼。
  皇帝喜气洋洋,朝堂自然一片祥和,谁也不会在这种时候触霉头。
  朝会结束后,范玉笙叫住杨广怀。
  “杨相,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杨广怀悠悠问:“哪里不对劲?”
  “我本身不信道,若有冒犯,还请杨相见谅。我只想知道,青鹤观主的批语到底是真是假?”
  他紧紧盯着杨广怀的眼睛。
  杨广怀神色无波:“抱歉,我对道法只通皮毛,青鹤观主修道数十载,做出这样的批语,自有他的道理。若是假的,他又怎敢欺瞒圣上?”
  范玉笙脑子里灵光一闪:“倘若,他是受……驱使呢?”
  受谁驱使,他没说出口,但杨广怀听明白了。
  他知道,这样的批语根本瞒不住范玉笙。
  以前范玉笙没提,是因为没往那方面想,可是现在看到陛下对荣乐长公主以及瑞亲王的疼爱,便发现了蹊跷。
  “范相,请慎言。”
  范玉笙对上他深邃广袤的眼眸,猛地一个激灵。
  他连忙拱手道:“是我着相了。”
  杨广怀遂笑道:“陛下心系天下苍生,既是百姓之福,亦是朝廷之幸,其余事,便放宽心罢。”
  范玉笙心中轻叹:“陛下一秉至公,我的确不该纠结于那些凡俗琐事。”
  “范相想通便好。”
  勤政殿,楼喻带着霍延一起翻阅典籍,想要为妹妹弟弟取一个绝佳名字,可是翻了大半天,都没找到合适的。
  他往后一倒,书摊在脸上,郁闷道:“叫什么好呢?”
  霍延拿开他的书,笑道:“关心则乱。”
  “唉,就是想给他们最好的。”
  楼喻纯粹就是老父亲心态。
  霍延好笑道:“太上皇也想取名呢。”
  “他都取三个了!”楼喻不满道。
  霍延:“……”
  他是看出来了,眼前这人真的将两个小家伙当成女儿和儿子看。
  “不管怎么说,阿喻都得和太上皇商量一下这取名权。”
  楼喻深知这个道理。
  他赶忙前去寿康宫,看望了他娘之后,便打算跟他爹谈一谈谁给两个小家伙起名字。
  楼绩:“名字?我早起好了。”
  楼喻:“……”
  “大的叫楼茝,小的叫楼固,怎么样?”
  楼喻还能说什么,只能捧场呗。
  他抱着最后的期待问:“乳名可起了?”
  “这倒没有,不过你们三个的乳名都是你娘起的,你娘这不是还没休养好嘛。”
  楼喻:“……”
  他娘辛辛苦苦生下的孩子,他确实不能抢了取名权。
  唉。
  “我去看看阿茝和阿固。”
  他没走几步,又顿了顿,“爹啊,您为何要给阿茝起这么拗口的名字?”
  楼绩摆摆手说:“她一个女孩子,又是公主,被人叫名字的机会不多,叫什么又有什么区别?”
  一般女子的闺名本就很少显露人前,而且楼茝有封号,平常时候直接称呼封号就行。
  想到“荣乐”是自己起的,楼喻不由高兴起来。
  看完两个小家伙,楼喻又回到勤政殿。
  昨日会开到一半便被打断,今日得接着开。
  京郊的工厂和大学教舍皆已完工,就等着招聘工人以及举子入学。
  工厂和教舍大多借鉴庆州新城,令京城老百姓耳目一新。
  他们以往只在报纸上看过关于庆州新城的描述,不知庆州新城到底是何模样,而今亲眼看见,便觉得庆州“工人”做活的地方也太好了吧!
  “工人”是《京城旬报》上的新词。
  《京城旬报》上登载了招工启事,里头就提到了“工人”这个词,就好像进入工厂做活的人,突然被赋予了一个崭新而有力量的身份。
  “我去工厂附近看了,那屋子不怎么好看,不过玻璃窗倒是挺多,一排又一排的,那得多少钱哪。”
  “反正是朝廷出钱,你在这瞎操什么心。”
  “听说纺织厂要招不少女工,我家闺女满十六了,不知道能不能进去。”
  “你真打算让闺女到城外做工?那边那么多男人,你放心?”
  “纺织厂都是女的,这有啥不放心的?”
  “纺织厂离家里也不近啊,你闺女每天来回不折腾?不仅折腾,还危险。”
  “那我再想想。”
  京郊工厂距京城大约十里路,脚程快的壮年男子,走一趟至少得半个时辰,若是女子,估计得花费更长时间。
  从纺织厂下工,一路走回京城,估计城门都落钥了。
  这个问题让城内想要去做工的百姓望而却步。
  工厂附近也有零星几个乡镇村落,乡镇村落没有宵禁,女工可以自由来回,但这些村落又能为工厂提供多少女工呢?
  所幸,工厂定址时,楼喻就想过这个问题,并想好了对策。
  某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京城老百姓突然看到一辆奇怪的牛车。
  那车车身偏长,前头有两头牛拉运,车厢前后左右都有玻璃窗,里头空间宽敞,估计能坐下十人。
  车停在路牌下,有车夫模样的人戴着草帽,手里拿着鞭子。
  百姓好奇上前询问。
  “喂,那个车把式,你这什么车?干什么用的?”
  车把式回道:“这是载人的客车,专门接送人出入城的。”
  “这倒是稀奇,这车能跑去哪儿?”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