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穿进男频搞基建(穿越重生)——封玖

时间:2021-06-19 09:54:32  作者:封玖
  长随小心翼翼捡起书,问:“公子若是不喜这本,奴去买新的回来?”
  “买再多有什么用?”郭棠往后一靠,拉着一张脸,“没一个画得好看的。”
  长随暗叹一声,壮着胆子道:“公子若当真喜爱,不如奴替您买个标致的人回来?”
  郭棠沉默片刻,叹道:“再标致,能及得上他?”
  毕竟伺候多年,长随对郭棠的了解甚深,他转转眼珠子,低声道:“公子若有喜欢的人,将人弄到手不就行了,何必让自己伤神?”
  郭棠翘着腿,瞧他一眼,哼笑一声:“你倒是机敏。那你说说看,如何能弄到手?”
  长随凑近一些,轻声道:“公子,您可是知府之子,在庆州府,除了家主,您可是这个!”
  他竖起拇指,接着道:“可是那位不一样。不管怎么说,您的身份足以压制那位,又何必如此小心?”
  “你懂什么?”郭棠拧眉道,“如今他和咱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他要是想同归于尽,咱们也就完了。”
  “您不让他同归于尽不就行了?”长随双目微敛,掩住其中深意。
  郭棠不断念叨这一句,忽地一笑,“你倒是说说,如何做到?”
  长随信口道:“咱们有一千驻军,庆王府有三千府兵,看似数量上有所差距,但咱们有武库。”
  郭棠斜目瞧他,“那又如何?”
  “众所周知,庆王府兵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早就惫懒多年,没什么战力,咱们驻军训练不断,骁勇善战,两者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而且,庆王府兵手中没有像样的武器,最多就是些木制的弓箭,箭头都只是木头削尖的,什么刀啊斧啊就更别提了。
  “可咱们不一样,武库里铁制的刀枪箭矢完全够用。更何况,庆王府兵连身像样的盔甲都没有。公子,咱们完全有能力压制他们,不如将人夺了来,省得受其钳制。”
  郭棠深深瞅着他,语气听不出什么:“以前没看出你还有这等心思。”
  长随立刻跪地道:“奴只是不愿看到公子伤神。”
  “可你别忘了,他有账本,一旦出手,咱们也讨不了好。”
  长随却道:“只要出其不意地将人制住,自然不必担心账本。”
  用人质交换筹码,自古以来,都是相当好用的。
  郭棠可耻地心动了。
  想到今日楼喻在他面前“指点江山”的风华和气度,他胸腔处瞬间迸发出一股意气。
  他立刻起身道:“我去找爹商量!”
  郭濂本就被楼喻压得憋屈,一听郭棠的话,也不可避免地心动了。
  就算楼喻有账本,可楼喻真的悍不畏死吗?而且一旦账本泄露出去,他们父子完全可以趁机跑路,反正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
  他们可以跑路,楼喻能跑吗?当然不能。
  皇族贩卖私盐或许有罪,但罪不至死。可皇族若是有谋逆之心,那就是万死难辞其咎。
  楼喻可以用账本威胁他们,他们也可以向朝廷上表楼喻生叛一事。
  依皇帝多疑的性子,楼喻就算没谋反,也会被皇帝以谋反罪处置。
  不管怎么说,他们郭府都不会亏,说不定还会举报有功。
  郭濂越想越觉得他们赢面很大。
  他欣慰地赞了郭棠一句,然后道:“此事必须周密谨慎,没有万分把握,咱们先不要轻举妄动。”
  要么鱼死网破,他们郭家逃走隐居;要么庆王府因谋反罪名被朝廷抄家斩首,郭府一家独大,所有盐利据为己有。
  就在郭家父子沉浸在美好未来中时,楼喻正仔细听取冯三墨汇报。
  他冷笑一声:“郭府果然贼心不死。”
  楼喻从来就没有放松过对郭府的警惕。
  他如今掌握的巨额盐利,不过是空中楼阁,没有绝对强有力的地基,这个空中楼阁终有倒塌的一天。
  楼喻需要的是牢牢控制住整个庆州府。
  郭府就是这条路上最大的阻碍。
  他让冯三墨秘密潜入郭府,买通郭府奴仆,让郭府奴仆在郭棠耳边煽风点火,以此激起郭家父子的决心。
  庆王府和郭府终有对峙决战的一天。
  楼喻要做的,就是稳稳把控整个步调,坐等郭濂主动出招。
  冯三墨低首道:“殿下请放心,武库不足为惧。”
  别看那长随说得好听,其实州府驻军的战斗力相当稀烂。
  郭濂这个知府当得很不称职,又是个贪得无厌的,朝廷拨给驻军的粮饷,估计郭濂都贪到自己腰包里了。
  没有足够的钱粮,驻军吃不饱饭,谁还愿意天天消耗体力训练?
  太平日子过久了,不仅府兵,连朝廷驻军都懈怠了。
  武库就更别提了。
  铁制的武器很容易生锈,长期不用的情况下,又不花钱让人专门保养,那些武器能不能正常使用还是个问题。
  楼喻面上带笑:“京城有没有新消息?”
  “据传,皇帝要为贵妃修建一座凤凰台,耗资巨大,国库储备不足,民间苛捐杂税更甚。”
  楼喻暗叹,这位皇帝也只在削藩这一件事上兢兢业业。
  原书中,这个凤凰台就是一个导火索,原定三年完工,结果还没建到一半,就被起义军气势汹汹地推倒。
  不过,楼喻担心的不是凤凰台,而是皇帝不久后的另一个决定。
  他会在贵妃生辰前,诏令各地藩王入京,为贵妃祝贺生辰。
  这个决定当然不合常理,不过一个贵妃而已,凭什么让皇子龙孙奔赴京城为她祝寿?
  楼喻无所谓祝不祝寿,只是京城的水太乱太浑了,原著中庆王去京城后,不慎摔断了腿,变成一个瘸子。
  楼喻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惨剧发生,他必须为此做些准备。
  好在贵妃寿辰在秋收之后,他还有时间进行谋划。
  “三墨,我给你半年期限,在京城秘密培养咱们的耳目,以及,密切关注宁恩侯府,事无巨细。”
  宁恩侯府,是他大姐的婆家。
  冯三墨立刻领命:“是!”
  此时屋内只有他们二人,楼喻低声问:“交给你的密码语都学会了?”
  冯三墨点点头,“学会了。”
  “京城水深,以后传信皆用密语,”楼喻道,“密语不能外传,只允许暗部通晓。”
  冯三墨领命退下。
  楼喻刚伸出一个懒腰,就见冯二笔急急忙忙跑过来。
  “殿下,田庄来报,说是城外突然出现了大批流民,如今围了咱们田庄,一个个眼都红了。”
  楼喻一愣,“可有伤亡?”
  “目前还在对峙,”冯二笔满脸愁容,“若是阳乌山那群人晚两天出发就好了。”
  霍家旧部皆被派去运粮,否则有他们在,那些流民肯定不是对手。
  楼喻神情肃穆:“可知流民数目?”
  冯二笔道:“约莫三四百人。”
  三四百人,肯定有拖家带口的,除去老弱妇孺,剩下的壮力估计不足三成。
  且流民长途跋涉,无粮充饥,身上肯定没什么气力,战斗力不足为惧。
  但是,人到绝境之时,往往会迸发出强大的潜力。
  楼喻就怕事情失去控制。
  他肃容下令:“立刻通知李树,点三百府兵,同我一道前往田庄。”
  希望一切来得及。
 
 
第三十二章 
  林大井正蹲在田里观察麦秧长势,刚准备低头记录,突然听到不远处几声惊叫:
  “快跑啊!有强盗来了!”
  “赶紧跑啊!别愣着了!”
  “大井!甭看了!快走!”
  林大井站起身。
  地里的庄稼汉们,全都扛着锄头撒开腿往田庄上跑,而不远处,一群黑压压的人头汹涌而来,不断逼近田庄。
  他悚然一惊,捏着纸笔拔腿就跑。
  田庄建成之初,为防野兽夜袭,庄子周围竖了木制的围墙,说是围墙,其实就是木栅栏,能挡得住野兽,却很难挡住人。
  但不管怎么说,所有庄户都跑进木篱内,寻求心理上的安慰。
  庄头得知此事,立刻跑来往外看。
  远处人群约莫三四百,有人手持大刀,有人身携炊具。
  他们面黄肌肉,衣衫褴褛,眼睛里全都冒着饿狼般的光,庄上有的孩子都吓得哭了起来。
  “他们都是流匪!”他高声喊道,“肯定是来抢粮食的!男人都先站过来!”
  庄户们惊慌无措,听到他话,迅速拿起农具、攥紧棍棒,齐齐聚在一起。
  庄头急得满头大汗,吩咐腿脚快的从庄子后面走小道赶去府城报信求救。
  接着呼吁一众庄稼汉:“这些流匪要抢咱们粮食,咱们辛辛苦苦种了这么久,能让他们抢走吗?!”
  庄户们:“不能!”
  庄头颤声道:“他们肯定饿得没力气了,大家伙儿不要怕,都跟老子出去会会!先跟他们领头的谈谈,要是谈不拢,咱干他丫的!”
  一众庄稼汉没有异议。
  庄头一脸视死如归,领着庄稼汉们出了木栅栏,迎上那群拖家带口的流匪。
  与此同时,田庄内一片混乱。
  年轻力壮的庄稼汉出去交涉,只剩下一群老弱妇孺。
  田庄的临时学堂,也有些骚动。
  杨广怀安抚住孩子们,出了学堂,逮住一个庄户问:“出什么事了?”
  “杨夫子,您快躲躲吧!”庄户哭丧着脸,“一群流匪在外头要抢粮食,手里还拿着刀,眼珠子都红了,要是疯起来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来!”
  说完拔腿就跑。
  杨广怀皱眉,又问了几人,得知庄头已经带人出去交涉,不由眉头一皱,心道不妙。
  倘若那群流匪真的发疯,庄头以及那群庄稼汉根本挡不住。
  “夫子,眼下该怎么办?”杨继安捏紧拳头问。
  当初来庆州府的路上,他们见过打家劫舍的流匪。
  那就是一群疯子,枉顾伦理纲常,素来心狠手辣,经常用杀戮来震慑威胁百姓。
  眼下田庄被一大群流匪围攻,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这里有这么多淳朴善良的人,有这么多熟悉的小伙伴,杨继安不想看到这些人受到伤害。
  更何况,这里是殿下的田庄,不能有任何闪失!
  杨广怀立刻吩咐:“你们几个快去通知妇人烧些热汤,越多越好,我去寻林大井。”
  林大井虽是庄稼汉,但他是楼喻亲自培养的人,杨广怀猜测,庄头一定没有叫林大井一起出去对峙流匪。
  果然,林大井在家。
  杨广怀过来时,林大井正匆忙将自己的记录本藏起来,唯恐遭受匪贼摧残破坏,辜负殿下重托。
  “林兄,如今最重要的是阻止那群流匪闯入,”杨广怀解释道,“庄头带人出去阻拦,眼下庄上无人主事,你是殿下看重的人,大伙儿都愿意听你的,你赶紧帮我召集所有人!”
  林大井一辈子就是个庄稼汉,突遇这种情况,本就茫然失措,现有杨广怀冷静指挥,他下意识点头:“好,我去叫人!”
  很快,庄子上的人都聚在一起。
  杨广怀趁着外头拖延时间,组织调度这些看似没有战斗力的人。
  “诸位婶子和嫂子们,赶紧架锅烧水,备好葫芦瓢或木盆!”
  “孩子们去捡石头装石灰,越多越好!”
  “翁伯们将家中农具或是趁手的棍棒尖刺全都拿过来摆放成排!”
  说话的是杨广怀,一个并不起眼的瘦弱夫子。
  庄户们愣在原地没动。
  林大井明白杨广怀要做什么,焦急大吼一声:“愣着干什么!快去啊!”
  众人四散离开,却不似方才那般无措,而是依照杨广怀的吩咐,有序分组干起活来。
  很快,一锅锅滚水烧出来,一堆堆石块垒出来,一盆盆石灰粉装满,一件件农具或竹刺鱼叉摆放在空地上。
  杨广怀靠近木墙,透过缝隙观察外面的情形。
  庄稼汉正同流匪对上。
  流匪队伍里,为首的是一个手持铁刀的高大男人,断眉鹰目,左颊上有道刀疤,看着凶神恶煞,很不好惹。
  他的身旁,有一群同样强壮的男人,手持铁制利器,一副唯其马首是瞻的模样。
  在刀疤脸身后,是一群背着锅碗瓢盆的男女老少,各个脏乱不堪,瘦得像具骷髅,正用一双双极度麻木又极度渴望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庄头等人。
  庄头只觉得头皮发麻。
  他心生怯意,面上假装淡定稳重,带着一群庄稼汉挡住他们脚步。
  “此乃王府田庄,尔等不准再往前一步!”他举着锄头大声喝道。
  刀疤脸止步,鹰目巡视田庄一圈,嘴角勾起一抹蔑笑:“王府田庄?那应该有不少粮食。”
  他对身后的流民道:“你们都听见了,这可是王府田庄,里面有数不尽的粮食!只要抢到手里,咱们就能填饱肚子了!”
  他阴森的眼眸里,闪烁着凶恶的红光。
  流民中有一个高瘦的青年,望着安静宁和的田庄,实在有些不忍,不由上前几步道:
  “这可是王府田庄,咱们惹不起,不如让他们借点粮食,能填饱肚子就行。”
  刀疤脸反手一个耳光。
  他臂力惊人,打得青年吐出一口血沫,混着一颗牙落到地上,滚了几滚。
  “你觉得他们会给?这一路上没了我,你们早他娘饿死了,老子说抢就抢,废他娘的什么话!”
  青年捂着脸,后退几步,低眉垂首,掩住眸中愤恨。
  刀疤脸环视一圈流民,脸上丑陋的疤痕随着横肉颤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