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穿进男频搞基建(穿越重生)——封玖

时间:2021-06-19 09:54:32  作者:封玖
  杨广怀问:“殿下为何要建新城?”
  “此次俘获山匪数千余,增兵两千,然府兵营屋舍有限,李树,是不是?”楼喻问。
  李树点点头,“确实不够,幸亏现在晚上没那么冷,要不然那些新兵不知多受罪。”
  没房子住能怎么办?幕天席地呗。
  想扎帐篷住,也得城内有空间啊。
  楼喻又道:“之前那群流民到现在都没房子住,阳乌山救下的女子想寻一处安身之所也很难。”
  他轻叹一声,目露悲悯:“日后流民只会越来越多,可城内无处可居,不建新城,又能如何?”
  李树纳闷道:“让他们在城外乡野落户便是,何必要专门建新城?”
  “因为要‘新’啊。”楼喻故意吊他胃口。
  李树听不懂,杨广怀和霍延倒是明白几分。
  所谓的新,就是要建造一座完全属于自己的城,在新城内,楼喻将拥有完完整整的掌控权,而非如今千疮百孔的庆州府城。
  杨广怀仔细看地图:“殿下是想以王府田庄为中心,建一座依山傍水的新城?”
  “没错,”楼喻微笑颔首,“山为天然屏障,水可载舟运船,建立新城需要一个安稳的环境和源源不断的资源供给,且此处距旧城很近,往来便利。”
  “往来便利?”李树问。
  楼喻懒得解释那么多,“以后你便知道了。”
  他环视众人,问:“还有什么问题?”
  霍延道:“需要我们做什么?”
  楼喻欣赏他这般干脆的态度,不由赞他一眼:“需要你们服从任何安排。”
  李树立马表态:“请殿下示下。”
  会议开了两个时辰,结束已是申时正(下午四点)。
  楼喻在几人离开后,不雅地伸了伸懒腰,伸到一半,忽见霍延返回门口,连忙将手缩回去。
  两人尴尬地对视几息,楼喻脸皮略厚,假装无事发生,率先开口:“什么事?”
  霍延迟疑片刻,低声道:“无事。”
  随后转身离开。
  楼喻:“……”
  你有本事回来,有本事说出来啊!
  他忧愁地抹了一把脸。
  霍延不会是见到他毫不雅观的姿势,放弃了本来想说的话吧?
  他在会议室坐了会儿,稍稍散了脸上的热气,才慢悠悠离开会议室。
  刚从会议室出来,司狱官来禀。
  楼喻懒得回去了,就站在廊下问:“何事?”
  司狱官低首看地,声音发颤道:“殿下,之前关进牢中的流匪,还要继续关着吗?”
  自城门诛匪后,司狱官对楼喻越发敬畏。
  不仅仅是他,府衙其余官吏也都如履薄冰,唯恐哪天惹到楼喻,会被拉到城门口斩首示众。
  如此一来,工作效率倒是飞速上升。
  楼喻闻言一愣,他这段时间太忙,把牢里关着的流匪忘得一干二净!
  这些可都是劳动力啊!
  他神色陡然严肃:“牢中共有多少犯人?”
  司狱官张口就答:“共九百八十三人,其中男犯七百五十二人,女犯二百三十一人。”
  楼喻眼睛一亮,都是劳动力!
  他立刻吩咐:“将流匪先放出来,我会派人接管,其余犯人名册整理后呈上来。”
  司狱官稀里糊涂地下去了。
  楼喻回到庆王府,梳洗完毕后,吩咐采夏将玻璃珠拿来给他看。
  玻璃珠晶莹剔透,虽然里面还有少量的杂质,但对楼喻来说,已经是惊喜了。
  他一连几日都带着玻璃珠,时不时在下属、官员面前显摆,一副爱不释手、视若珍宝的模样。
  于是大家都知道世子殿下极为喜爱无色琉璃珠了。
  楼喻趁势张贴告示,言明若有人能提供无色琉璃珠的来处,并寻到工匠为他打造此珠,便赏金百两!
  举城哗然。
  黄金百两!天哪!庆王世子竟如此豪奢!不愧散财童子之名!
  不仅仅是普通百姓,对楼喻熟悉的人,也不知道楼喻想要做什么。
  不过区区无色琉璃珠,既无绚丽色彩,又不具备实用价值,何故爱重若此?
  但不管怎么说,全城都陷入寻找无色琉璃珠的狂潮里。
  谁都想得到一百两黄金。
  卖给采夏无色琉璃珠的行商,得知消息后简直喜不自胜。
  这珠子是他从西域商人那里换来的,没想到竟入了庆王世子的眼。
  他没告诉任何人,偷偷跑来庆王府,说知道无色琉璃珠的消息。
  楼喻接见了他。
  “西域?”楼喻笑容和煦,“既如此,劳烦你跑一趟西域,若是寻到此珠打造方法,定有重赏。”
  行商喜滋滋地离开王府。
  这消息不知是谁传出去的,大家都知道有个不知名行商知晓此珠来历,已经告知世子殿下,遂扼腕叹息,只觉自己与重金擦肩而过。
  没过几日,楼喻便让人撕了告示。
  他告诉众人:“我已寻到无色琉璃珠的制造方法,等窑炉建成,我一定要造出许多来!”
  众人:“……”
  殿下对无色琉璃珠是真爱啊!
  新城计划启动后,楼喻开始动员全城为新城建设做准备。
  他大肆收购除铁矿以外的各种原料,立刻激发了几乎所有行商的拼搏精神。
  越来越多的商队从外地运来源源不断的货物,再转卖给府衙。
  ——楼喻做这些都是借府衙名义的。
  木材、石灰岩、黏土、煤石、沙子等许多原料,通过水陆两道,不断运往庆州城。
  庆州城俨然成了商队的圣地。
  就在百姓惊奇城中越发热闹时,府衙在各个大街小巷,甚至乡野村落都贴上了告示。
  告示上说:诚聘木匠、铁匠、窑匠及若干壮年男子出城做工,月钱丰厚,有意者请至府衙西侧门登记,工种不同,薪资不同,见面详议。
  有些老派的匠人不屑一顾,他们在自家铺子经营得好好的,何必去帮府衙做活?
  有些学有所成但没有本钱营生的匠人,不由蠢蠢欲动,纷纷前往府衙西侧门。
  更有乡野匠人为了谋生,听闻消息后,忐忑地踏上应聘之路。
  消息传到田庄,徐胜匆忙找到魏思,急切问:“魏大人,听说府衙要招铁匠?”
  这段时日,他一直在帮庄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此换取一些粮食活下去。
  但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
  没有一个安身立命的活计,他看不到未来。
  因此听到消息后,便激动异常。
  若是有机会做活,有机会赚钱,他就能在这里安居,或许以后还能建房子娶媳妇儿。
  之前魏思让流民自己做出选择,不少无依无靠的流民都选择卖身进造纸坊。
  如今造纸坊已经开工,他的同乡在造纸坊做工已有半月,每日辰时初开始,酉时初结束,餐餐管饱,整个人从一开始的萎靡枯黄,变得满面红光。
  而且造纸坊还有规定:谁干得多,谁就能赚到更多的钱;谁能改良机械或纸张,谁就能升官发财。
  当然,徐胜并不知道,造纸坊里还藏着暗房,是专门用来制造箭杆、弓身的。
  要不是楼喻的炼铁厂还没建,估计现在的成品弓箭都堆满仓库了。
  他紧紧盯着魏思。
  魏思颔首道:“确实如此。”
  徐胜问:“小人能不能去?”
  “为何不能?”魏思惊讶道,“你不是说你是铁匠吗?”
  徐胜不解:“可我如今是殿下的人,招工是府衙的安排,要是殿下不同意……”
  魏思:“……”
  寻常人确实不清楚府衙和自家殿下的关系。
  他不好明着解释,遂道:“殿下不会拘着你的,你尽管去。”
  徐盛更加不解:“可先前殿下不是还派人监管咱们,让咱们为他做事吗?”
  魏思无奈,只好板着脸道:“你再问,就真的去不了了。”
  徐胜忙不迭跑出田庄。
  府衙西侧门的登记处,被前来找工的匠人和劳力围得水泄不通。
  负责登记的小吏们嗓子都喊劈了。
  就在他们绝望之时,一队城防兵赶来,喝令众人安静排队,才让他们喘了口气。
  一位少年排在小吏面前,他身边站着一位面容消瘦的妇人,二人看着像是母子。
  小吏问:“叫什么?多大?会做什么?”
  少年一板一眼:“我叫章风,十六岁,会木工。”
  小吏抬头看他一眼,“学徒几年?正式做工几年?”
  章风脸皮薄,微微泛红:“学徒八年,没……没有正式做过。”
  这里的正式做工,是指正式作为木匠师傅,亲自接单给顾客定制木具。
  章风还没做过木匠师傅。
  听到小吏这么问,他整颗心拔凉拔凉的。
  上次他王府田庄招工,他年龄不够格被拒收,难道这次他会因为这个还要被拒收吗?
  身旁的妇人也不由红了眼眶。
  谁料小吏道:“那就先当个实习工,月钱三百文,六个月内表现合格,可以转为正式工,月钱五百文,如果干得好,月钱以后还会涨。要是愿意就在这按个手印。”
  章风:!!!
  他虽然不是很明白实习工和正式工,但他听清楚了“三百文”、“五百文”、“以后还会涨”!
  章风迫不及待问:“是要工作很久吗?”
  毕竟前六个月都只是实习工呢!
  小吏皱眉:“你要是不愿意,就……”
  “我愿意!”
  章风连忙按下手印。
  能找到一份长工当然好了!
  小吏交给他一张契约,契约上盖着府衙的印章,还有少年小小的指印。
  “开工那天,拿着这个去报道。”
  章风欢天喜地接过,挪开位子让后面人接上。
  “娘,我能赚钱了!”
  母子二人喜极而泣。
  和他们一样激动的不在少数,毕竟这年头,能找到一份稳定的活计实在不容易。
  但依旧有人心存疑虑。
  这个疑虑的根本是不信任官府。
  若是官府拖欠工钱怎么办?他们岂不是求救无门?若是官府说一套做一套怎么办?他们还是求救无门。
  一部分人保持着观望的态度。
  但他们会一直盯着参加工作的人家,他们会根据那户人家的生活水平来判断给官府做工划不划算。
  章风家的邻居就是这样。
  母子二人揣着契约回到家门口,隔壁孙大娘坐在小马扎上,斜斜地看过来。
  “章家的,你真带儿子去了?”
  章母从不轻易与人交恶,笑了笑说:“是啊。”
  “哎呦,你们还真信哪!”孙大娘拍着大腿,“说不定人衙门就是骗你们过去做白工,到时候不给钱,你们哭都没地方哭!”
  她自诩经历的事儿多,觉得那些衙门就是吃人的老虎。
  “你们别不信,这些衙门往年强征徭役还少了?只不过这次面上好看点罢了。”
  章母不想再听这丧气话,一言不发带着儿子回家,紧紧关上门。
  章风安慰道:“阿娘,上次咱们去王府田庄做事,王府都给足了银钱。咱们这块地可是庆王的封地,要是衙门到时候真的不发钱,咱就去王府告状!”
  在他们朴素的认知里,皇亲国戚肯定比知府官大!
  几日后,新城计划正式启动。
  楼喻首先要造的就是窑炉,没有窑炉,什么都做不起来。
  在新城规划时,他已将工业区和住宅区等功能区分割开来。
  窑炉就建在工业区内。
  众窑匠熟练地用黏土烧制出素砖,接着用素砖垒砌出简单的窑炉。
  烧砖是很慢的,但当前情况,楼喻只能退而求其次。
  技术工人负责指挥建设,其余一些壮劳力负责杂重的活计,所有人齐心协力,照着楼喻的规划一步一步地搞起新城建设。
  即便他们并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什么。
  在窑炉建成之前,楼喻向铁匠了解了一下盛朝的炼钢法,发现他们还停留在百炼钢的技艺上。
  百炼钢制成的刀剑武器,虽然锋利,但存在一个相当大的缺陷,那就是制作成本太高,非常耗费人力、物力。
  他虽然有钱,但也不想这么浪费啊。
  楼喻不由想起了“綦毋怀文”。
  这是位炼钢大师,他改良的灌钢法,对他原先那个世界的炼钢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他制出的“宿铁刀”,可斩铁甲三十札。
  恰好楼喻曾了解过这种“灌钢法”的工艺流程。
  他吩咐冯二笔:“去叫徐胜来。”
  冯二笔一愣,半晌才想起来徐胜是谁,不由纳闷:殿下怎么会记得这么清楚?
  他应声派人去召徐胜。
  正忙碌着的徐胜俨然不可置信:“殿下要见我?”
  来人只是个跑腿的,也不清楚殿下要召见这个铁匠做什么。
  徐胜茫然地被领进内室,低首跪地行礼。
  楼喻让他起身,温和道:“我听说,你曾替官府造过兵刃?”
  “是。”
  徐胜依稀记得世子那日斩杀匪首的威严,压根不敢多言。
  楼喻又问:“你可曾听说,有刀能斩甲三十札?”
  “不可能!”徐胜脱口而出。
  就连技艺最精湛的铁匠,也无法造出这般锋锐的刀刃!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