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被我渣了的前任是皇帝(穿越重生)——凔溟

时间:2021-06-28 11:19:13  作者:凔溟
  全长安都知道皇上膝下空虚,皇后独享恩宠,却连个孩子都生不出来,后宫虽然平静,但前朝上每天都有臣子上奏让皇上选秀,早日开枝散叶。
  太后脸色变了变,嘴角微微扯了扯,自嘲道:“你们各个多子多福,哀家是比不了的,哀家可没这个福分。”
  “娘娘,您可别这么说,皇上还年轻,现在专情于皇后,等过几年,这感情自然就淡了,哪能真守着一个人过一辈子?皇上不过是还没见过更新鲜的颜色罢了。”
  “要臣妾说,就应该多选些没人充实后宫,就算今日得不到皇上的宠爱,日子长了,指不定就有人能入皇上的眼呢?如今这后宫里冷冷清清的,皇后又是那样沉闷的性子,怎么能伺候地好您呢?”有命妇直接提议说。
  换做以前,太后肯定会同意,现在她可没那么大的脸面让皇帝听她的,而且皇上哪里是专情于皇后才不纳妃的,他压根是不喜欢女人,再多的女人放在后宫也不过是摆设而已,曾经那些妃嫔难道不美吗?不照样守着活寡?
  太后心想:还不如让这些人家送几个漂亮的男孩进来,说不定还有希望让皇上多看一眼,不过这样的话是绝对不能从她的嘴里说出去的。
  太后无聊地和众人说着话,无论她们怎么怂恿就是没答应给皇上选妃,坐得久了,她便开始不耐烦起来。
  “启禀娘娘,睿亲王殿下来看您了。”太监在门外禀报说。
  听到赵庭来了,太后脸上总算有了真实的笑容,扶着宫女的手起身,往外走了几步,“快让庭哥儿进来,外头那么冷,可别冻坏了。”
  众命妇也跟着迎出来,门一开,刺骨的寒风灌进来,众人都往后缩了缩,然后就看到一位半大不大的男孩从风雪中走进来,在门口脱掉皮毛披风,换了靴子,暖了手才走进来。
  “孙儿给祖母请安。”
  “庭哥儿快起来,外头冷吧?这样的天气你还跑来做什么?身边的人怎么也不知道劝一劝?快进来喝杯热茶。”太后殷勤地照顾着这个唯一的孙子,自从和赵璋关系破裂后,这个孙子就是她唯一的依靠了。
  赵庭接过热茶喝了一口,然后捧着个汤婆子暖手,他年纪还小,皮肤白嫩,不说话的时候就像观音菩萨身边的童子下凡,不过一旦开口说话,那股沉稳的久居上位的气息就隐隐传出来了,谁都不敢将他当做一个真正的孩童。
  众命妇给他行了礼,赵庭冷冷地点头,让她们免礼,然后径自坐在太后下首的位置,嘘寒问暖,祖孙俩看起来关系和睦极了。
  各位夫人心里却想:太后如果真记挂这个孙子,怎么还会去行宫一住就是大半年?说什么身体不适都是煳弄人的,哪里的环境也不如这皇宫,而且太医院那么多高手在,还能治不好太后的病?不过是心病罢了。
  赵庭每天下课后都会来慈宁宫请安,他知道皇叔和祖母之间的隔阂是不可消除的,那他便代替皇叔尽孝,免得外人乱嚼舌根。
  眼看快到午膳时间了,太后原本是想留这些命妇用膳,不过孙子在,也就不乐意招待闲人了。
  等人走后,太后才拉住赵庭的手往偏殿去,“快去让人传几道庭哥儿爱吃的菜肴来,看看,都瘦了,这宫里连个照顾你的人都没有,祖母真是放心不下。”
  “祖母言重了,孙儿身边伺候的人多的都认不全,怎么会缺人照顾?而且我不是瘦了,只是长高了而已,您瞧,我都快有您高了。”
  “还真是,庭哥儿以后一定会长的像你父王那般高大英武。”
  赵庭不记得父亲长什么样了,笑着说:“父王与皇叔谁更高?”
  太后一时愣住了,她还真没注意过这个问题,长子自幼是太子,个子也一直比赵璋高,后来几年,赵璋出宫了,等他回来就是一系列的宫变,她都忘记赵璋是什么时候长成这样的了。
  “差不多吧。”她模棱两可地回答。
  “皇叔说,我肯定能长的比他高,每日除了骑射我还练跳高,沈少傅说这样有助长高。”赵庭得意地说。
  “沈少傅?”太后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不过姓沈,难道是……
  赵庭并不知道沈嘉与赵璋的真实关系,但他知道他们二位感情很好,觉得可以在太后面前多夸一夸沈嘉,于是他说:“沈少傅就是户部郎中沈嘉,他博学多才,聪慧过人,报纸就是他想出的东西,教会了孙儿许多东西。”
  “就是那个皇上的同门师弟?”
  “是师兄,沈少傅入门早。”
  太后若有所思,嘴角扯出一个冷笑,“原来是他啊。”原来人一直都在眼前,只是她瞎而已。
  太后的心情低落下来,赵庭看出来了却不知道是为什么,但能猜出与沈嘉有关,所以没留太久,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离开后,他去了御书房,赵璋边吃东西边批阅奏折,一个人的时候,他常常连用膳都忘了,要杜总管塞进他手里才行。
  “殿下来了,用过膳了吗?”
  “在慈宁宫用过了,杜总管不用忙了。”赵庭坐到皇叔身旁,赵璋顺势把手里的奏折塞给他,命令道:“念!”
  赵庭于是站起来将奏折的内容大声朗读出来,赵璋咽下一口食物,问他:“你对这份折子怎么看?朕该同意这请求吗?”
  这份折子是江西布政使递上来的,写的是今年秋,江西突发旱情,三个月未下一滴雨,以致于秋收受损,明年春耕的粮种恐怕也留不出来了,恳请皇上同意给江西拨补粮种。
  赵庭虽然接触过朝政,但并不知道太多,想法也简单,“既然是天灾,那朝廷确实应该视情况给与补助吧?否则百姓春耕时无粮种,可就要影响明年的收成了,到时候要拨的赈灾粮反而更多。”
  赵璋吃完了,放下筷子,净手漱口,然后拿回奏折说:“你分析的有道理,正常确实该如此,可是你也知道,今年朝廷对北地用兵,南方也在剿匪,消耗的军粮巨大,朝廷也拿不出太多的粮种,而且不仅江西缺粮种,很快北五省还有可能遭雪灾,也要拨粮赈灾,其他地方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问朝廷要粮,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
  会哭穷的可不止是一个江西,每天朝廷都要收到地方呈上来的要钱要粮的折子,就算是江南富庶的地方,这样的折子也没少上,因为大家都知道,必须让朝廷知道他们穷,才有可能留下更多的钱粮,否则朝廷就该伸手问他们要更多的钱粮了。
  谁都不想当冤大头,所以一分穷也要说成五分,一分天灾也要夸大到三分,就像这江西的旱情,虽然三个月没下雨,但江西水源丰富,又已经过了秋收,旱灾并没有造成伤亡,如果过了整个冬天依然无雨,那才是真正的大灾。
  赵庭犹豫了,这就好比他只有十斤粮食,眼前却有一百个灾民,每个灾民都想吃饱饭,可十斤粮食哪里能喂得饱一百个人,要么大家一起吃个半饱,要么就要有人饿肚子了。
  赵庭恍然大悟,回答道:“遇到这种情况,是否先搁置不理?离春耕还有几个月时间,可以先统计各行省的粮种是否充足,到时候再决定该怎么分。”
  “那你又如何判断他们所说的是否是实情呢?”
  赵庭犹豫着问:“当权者无法走遍天下,无法亲眼去求证,所以朝廷才在各地设了督查司,是否该让督查司去求证?”
  “你可致电督查司的官员是由谁发的薪资?”
  “地方官府吧?”
  “对,所以事关钱粮的事情,他们也许会偏向地方,他们的话未必可信。”
  “可若是他们的话都不可信了,那为何要设督查司?总不能让让锦衣卫跑遍天下,什么事情都去查证,那也太费时间了。”
  “你觉得当皇帝最重要的本事是什么?”
  赵庭回忆历史上的明君,参照他心目中的明君,回答道:“应该是如何治理朝政,明辨是非,奖惩分明吧?”
  “总结的不错,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驭下,知人善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虽然贪官污吏在所难免,但我们首先要学会的是信任。”
  赵庭大概明白他的意思了,就算这些地方官员说的不一定是真的,但他们不可能事事怀疑,否则事情就没法做了,“侄儿明白了。”
  赵璋没再多说,让赵庭回去休息片刻,下午还有骑射课。
  赵庭想起自己的来意,将在慈宁宫的谈话告诉赵璋,疑惑地问:“祖母听到沈少傅后的表情有些奇怪,似乎对他有些……可是少傅得罪过她老人家?”
  赵璋当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与他有交集的男人并不多,他的情缘又是在宫外结识的,稍加想想就知道是谁了,看来母后是终于知道他的另一半是谁了。
  赵庭走后,赵璋立即吩咐杜富成,派人就盯着慈宁宫,“朕要知道慈宁宫里每个人的动向,但凡有个人出来都要盯着他去哪里,见了谁,说了什么。”
  杜总管暗暗叹了口气,这对母子最终还是走到了这一步,“是,老奴会安排好的。”
  ?作者闲话:今天就一更,这个月没法保持日更六千了,过年前后事情多,日更3000+。
 
 
第一百零四章 大寿(上)
  赵璋忙碌到半夜,御书房里的地龙烧的太旺,他只觉得口干舌燥,心里也没由来的烦躁起来。
  这个时间往常他都是直接在宫里睡下了,离上朝也没几个时辰,不过今天特别想见沈嘉,于是披上斗篷从密道去了沈府。
  沈嘉知道太后回宫后,赵璋应该不会经常来了,所以泡了个澡后就直接睡下了。
  赵璋摸黑进来,又摸黑脱了衣服上床,沈嘉迷迷煳煳感觉到身边有人躺下,习惯性地往里让了让,等人躺下后又抱住他的腰,沉沉地睡下了。
  赵璋本想和他说说话,见他睡得好也不忍心打扰,而且一回到这里,心情一下子就轻松了许多,那种烦躁沉闷的感觉一扫而空,很快也睡着了。
  第二天沈嘉先一步醒来,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赵璋是什么时候回来的,看时间差不多了,他把手伸入赵璋的里衣内,在他的胸口摸了摸。
  隔着一层薄薄的布料,赵璋将他的手按住,声音沙哑地问:“你这是想让朕罢朝吗?”
  沈嘉捏了捏他的胸口,坏心眼地笑道:“如果你不想去上朝,臣奉陪到底。”这么大冷天的,他巴不得能躺在被窝里睡个回笼觉。
  赵璋压住他狠狠亲了一阵,两个成年男人早上的冲动都有些强烈,不过赵璋不是没意志力的人,简单过了嘴瘾就推开沈嘉钻出被窝。
  他低头看了自己的身体一眼,尴尬地转身穿衣,背对着沈嘉说:“最近太忙了,是不是让你独守空房太久了,所以想了?”
  “难道你不想?”沈嘉不隐藏自己的欲望,他和赵璋就如同夫妻,有正常的生理需求多正常啊。
  赵璋穿好衣服,用盆里的冷水擦了一把脸,彻底清醒了,然后将冷冰冰的双手插进被窝,冻得沈嘉不得不从暖和的被窝里爬出来。
  “今晚朕早些回来,咱们好好探讨探讨身体上的奥秘,还有,太后已经知道你的身份了,你最近出门小心些,如果有人宣你入宫,你就找个借口拒绝了,朕最近会盯着慈宁宫,但如果是正经的场合,朕就无法顾及你了。”
  沈嘉摸了摸自己的脖子,担忧地问:“太后会杀了我吗?”
  “她不会,也不敢。”如果太后真这么做,那他们仅剩的母子之情就彻底被消耗干净了。
  “那就好,虽然我很想孝顺她老人家,但她不给我机会就算了。”沈嘉看得开,他和赵璋的关系能到今天这局面已经令他很满意了,他估摸着拿下他爹只是时间问题,只要赵璋一段时间没出现在他面前,他就时常会念叨起他,就跟牵挂自己儿子似的。
  赵璋在沈父面前从不摆架子,虽然没有太刻意去讨好他,可是沈父对赵璋是满意的不得了,尤其和几个女婿对比,恨不得再生个闺女出来。
  赵璋在他面颊上留下一个吻,拍拍他的脸,“别在意这些,朕会摆平的,赶紧起来,别迟到了,别以为你站的远朕就不知道你好几次偷偷摸摸的从门口熘进来。”
  沈嘉讪笑道:“您是不知道,靠门的位置是风口啊,吹的我都快成仙了,您高高在上地坐着当然感受不到这些,我一个末流小官,反正也不是很重要嘛。”
  赵璋不是苛刻的皇帝,金銮殿上刚入冬就烧起地龙了,但那么大的宫殿,想要温暖如春也不可能,尤其靠近门窗位置的,谁不是每天吃一肚子冷风?
  赵璋没说什么走了,沈嘉速度极快地穿衣吃饭,然后坐在马车入宫。
  无论官职大小,到了宫门都必须下马车,然后步行入宫,今年皇上体恤老臣,给一些上了年纪的老臣配了软轿,得到了朝野上下的赞誉。
  沈嘉顶着风雪往金銮殿走,广场空旷,风从四面八方吹来,看着别人有软轿坐,恨不得厚着脸皮挤上去,不过到底有性格包袱,做不出这种事。
  一名小太监快速跑来,经过沈嘉身边时撞了他一下,把一个小巧的暖手炉塞进了沈嘉手里,然后头也不回地跑了。
  沈嘉挑挑眉,不知道这是赵璋的特意安排,还是宫里人为了讨好他做的,不过手里捧个暖炉确实舒服。
  走了一段,又有一名小太监撞上来,这次塞给他的是一杯热奶茶,带吸管的,因为腾不出手双手,只能单手抱着,还挺大的一杯。
  这东西他跟御膳房献过食谱,连吸管也是他让人做的,方便赵璋批奏折的时候随时喝一口,又不担心弄脏奏折,所以今天这两出肯定是赵璋安排的。
  他低头喝了一口热奶茶,感觉全身都暖起来了。
  等走到金銮殿偏殿,一杯奶茶刚好喝完,他把暖炉塞进袖子里,然后等着入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赵璋拍了下手,门外有一群太监抱着厚厚的垫子进来,给每个官员脚边都放了一块软垫。
  众人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听皇上说:“天气寒冷,每年这个时候不少爱卿身体都受不住,所以朕特赐坐于你们,望众爱卿都能保护好身体为朝廷出力。”
  沈嘉低头研究了一下这垫子,圆形的棉垫子,上面还绣了径直的花鸟鱼虫,看样子是后宫出来的手艺,也难为赵璋一下子能找出这么多的软垫来。
  大臣们感动地热泪盈眶,高唿万岁,而不知他们的万岁只是为了让心爱的人免于风寒之苦罢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