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在年代文里暴富(穿越重生)——春山犹枝

时间:2021-07-11 12:42:00  作者:春山犹枝
  我满十八,你撵我走,你满五十,我给你钱,够意思吧。
  梁凤霞今年三十七,离五十岁还有十三年,那会儿都快下个世纪了。
  写完了,沈鱼就状似不经意地念叨:“也不知道我媳妇儿以后能不能接受。”
  梁凤霞一想,对啊,要是这孽障以后取了媳妇儿,枕边风一吹,他后悔了,拖着不给咋办?
  梁凤霞眼珠子一转,问:“你要是以后后悔了不给咋办?”
  “我不可能后悔!”沈鱼说。
  梁凤霞不依不饶:“那我不信,你得给我个保证。”
  沈鱼像是被气到了,大声发誓:“好,我要是后悔了,就让我这辈子结不了婚,没有孩子。”
  这誓言可真够毒的,旁观的人都不忍心了,年轻人,受不得激。
  梁凤霞一脸得逞的笑容:“那妈给你写上。”
  “沈鱼要是不遵守以上约定,就不能结婚,没有孩子。”
  “呸,你还是个人!咒自己儿子断子绝孙。”一个大约也是当妈的婶子,忍不住破口大骂。
  其他人也纷纷唾弃鄙夷。
  梁凤霞气道:“我家的事,要你管,多管闲事!”
  却听沈鱼又说:“你呢,你要是反悔了,多管我要钱,让我养着弟弟一家子,那怎么办?你也得给我个保证。”
  梁凤霞:“我不可能后悔!”
  沈鱼冷笑:“我也不信,除非你也给我一个保证。”
  “就是,人家都给你保证了。”
  梁凤霞郁闷道:“你要什么保证?”
  沈鱼一副我被伤透了心的表情,恨声道:“我反悔,我断子绝孙,你反悔,就让肖家耀断子绝孙!”
  梁凤霞对他刻薄,对肖家耀,却是个好妈妈,一心为了小儿子,疼爱得不得了。
  “你敢咒我儿子,你是不是个人!”梁凤霞瞬间炸了,肖建设和肖老爷子也满脸不悦,肖家耀可是他肖家的孙子。
  其实他逼着亲妈拿弟弟发誓,听着是会让人有点儿不适,但是是梁凤霞先逼迫沈鱼的,而且他也拿自己发毒誓了。
  “我咒他了吗?你要是不反悔,这种话当然不会作数。”
  就算反悔了也不一定作数,但是心里总归会不舒服。
  梁凤霞不干:“反正我不会反悔,我不写。”
  沈鱼冷笑道:“行,你逼我保证,我保证了,现在让你保证,你不干,那我不签了,这份协议作废。”
  “不能作废!”梁凤霞刚刚都算了自己以后退休金加沈鱼给的养老钱,过得有多滋润了,怎么能算了。
  可沈鱼摆明了她不保证就不签字,她又不能摁着他的手让他签,犹豫半晌,扭头跟脸色难看的肖建设商量了一番,最终还是舍不得这点儿钱:“行,给你保证。”
  她按照沈鱼的要求,在协议上补了一句:“如果梁凤霞后悔,向沈鱼要求超过协议内容的养老支出,就让梁凤霞的幼子肖家耀断子绝孙。”
  这种保证当然没有法律效力,但是对梁凤霞和肖家人的压制力,比法律大多了。
  写好之后,梁凤霞怀着满腔怒气,气势汹汹逼迫沈鱼赶紧签字。
  沈鱼一脸失神,一个工作人员同情地看了看他,冷声道:“闹什么闹,什么地方都敢闹事,再闹给你们抓起来。”
  他们要不是怕沈鱼出去吃亏,早撵他们出去了,事情都办完了,还待在派出所干啥。
  现在就想着把人撵走了,这什么乱七八糟的养老协议,也别签了。
  沈鱼低着头,突然用力抹了把脸,哽咽道:“我明白了,我签,我就是死,这上面的的内容也不会变。”
  他拿过那张协议,迅速写下自己的名字,找工作人员借了印泥,摁了手印。
  最后对着工作人员惨然一笑:“麻烦几位帮我做个见证,既然我妈这样说,以后除了这上面写的,其他我都不再管了。”
  听这话音,原本还打算给梁凤霞更多的,多孝顺的孩子啊!
  沈鱼一副被伤透了心的样子,让梁凤霞添了句:“除了以上条件,沈鱼不用负担梁凤霞任何养老问题。”
  梁凤霞觉得无所谓,这个儿子本来就指望不住,这些东西都是意外之财,不要白不要。
  之后在沈鱼的恳求下,几个工作人员,还有一些热心肠看不过去的围观人员都签了自己的名字,写了大概信息,比如什么工作单位之类的,算是见证人。
  沈鱼还借用了派出所的复印机,复印了几份,原本留在他自己手上,梁凤霞留一份,其他见证人,愿意要的都拿了一份。
  梁凤霞拿到那份养老协议就溜了,再不走要被热心群众的吐沫淹死了。
  沈鱼在里头,接受了众多安慰,哪怕他笑容藏不住了,人家也都觉得他强颜欢笑。
  这孩子太惨了,那个当妈的真不是东西。
  等沈鱼终于从派出所出来,都快中午了,阴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天突然放晴,出了太阳。
  沈鱼站在阳光下,暖融融的冬阳照在他身上,他仰起头,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
  新生活,要开始啦!
 
 
第38章 
  出了派出所之后,沈鱼没急着回去,先去大采购。
  现在彻底跟肖家断开联系了,他去买了布料和棉花,准备请余婶子帮他做冬天的厚被褥还有新棉衣。
  不过棉花有点儿紧俏不好买,沈鱼买到的堪堪够一套棉衣棉裤,只能慢慢寻摸了。
  路过邮局的时候,沈鱼犹豫了一下,还是走进去了,循着记忆中的地址,寄回去五十块钱。
  不管怎么说,他能发家,原身留下的资金确实起到一定作用,否则他就是有通天能耐,也不能凭空变出钱来。
  沈家如何,他没有亲自接触过,不太好说,这也是他一直在肖家忍耐,没有真跑回沈家去的原因之一。
  而且,他想读书,想考大学,想赚钱,城里的机会比乡下要多很多很多倍。
  沈安民当年给的那二十多块钱,是他跟人家借的,借的钱,他自己得还。
  乡下挣钱的渠道少,光种田的话,一年到头,如果村里有结余,按照工分能分十几几十块钱,这还是好年景,不好的时候,粮食都吃不饱,钱就别想了。
  沈鱼自认不是大善人,可也没办法明知道这些情况,就因为不在眼前彻底撒开手不管了。
  这五十块钱,还沈安民当初那二十多块钱,如果还背着债,可以拿去还债。
  给多了也不好,沈家什么情况,他真的不太清楚,沈余离开沈家都七年了,而且那会儿年纪小不懂事,很多事看不明白。
  随取款单寄去的还有一封信,沈鱼简单的写了一下自己的情况,他没必要给梁凤霞打什么掩护,直接就说肖家容不下他,梁凤霞偏心小儿子,一起撵他走。
  他现在自己打零工赚钱,这些钱孝敬父亲。
  寄完钱,沈鱼又去买了一些食材,面粉买了一些,还有五花肉排骨香料调料之类的,本来还想买鸡蛋,不好拿怕碰破了,就放弃了。
  大包小包拎着去挤公交车,沈鱼深深怀念起陈美丽借给他的小三轮,多好用呀,可以装老多东西。
  今天小冬去卖发圈,都没好意思借车,那车要是沈鱼的,借就借了,可那是沈鱼管别人借的。
  他和小夏把麻布袋垫在背篓里,然后把发圈放里面背着去的。
  也不知道小冬他们发圈卖的怎么样了……
  沈鱼心里惦记着这事,有心想去看看,可又不知道他们兄妹俩现在在哪个地方,只能作罢。
  公交车最后一站不到小院那边,下车后还要再走十几分钟,路上遇见余婶子家的大龙,看见沈鱼提这么多东西,二话不说就来帮忙。
  余婶子家算是整个小院条件最好的,她男人姓李,在本市下属的一个县里的砖瓦厂工作,平时不在家住,放大假的时候才会回来。
  沈鱼在这里住了快一个月,没见过李大叔的面。
  他们家三个孩子,大龙没念书了,也没正式工作,在城里找零工干。小虎还在读书,成绩不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准备混完初中就不读了。
  小虎有个姐姐,叫二凤,在厂区另一所附属高中寄宿。
  沈鱼买的东西里,棉花看着是最多的,其实没多重,反而是米面肉类更重。
  大龙上手掂了掂,直接就把面袋子和肉提手里了,沈鱼就提着棉花。
  袋子没提手不好拿,之前差点儿把沈鱼手指上的冻疮给勒破了,现在有人帮忙,一下子轻松了。
  沈鱼笑吟吟道了声谢,大龙闷闷摇头:“都是邻居,小事,谢啥。”
  沈鱼就不再提这个,两人闲聊几句,便到了小院,大龙提着沈鱼的东西放到他屋门口。
  恰好余婶子从地里回来,她跟小冬奶奶一样,也开了块菜地种菜,好歹能省点儿钱。
  沈鱼喊道:“余婶子,中午一起吃个饭,我请客,赵爷爷,你们家也来啊,都一起!”
  今个儿是个好日子,值得好好庆祝一下。再有,这院里的人都挺不错的,之前他被赶出肖家,三家人都是能出什么出什么,家里空闲的东西能用的都先借他了。
  这是人情,得记着还。
  余婶子诧异了一瞬,笑开了:“今个儿什么好事,小鱼发财了?”
  沈鱼笑了笑,说:“没什么,就是谢谢这段时间大家的照顾,让我个毛头小子,囫囵把日子过下来了。”
  “这有啥好谢的。”余婶子拒绝道。
  沈鱼这孩子,年纪跟她闺女差不多大,听说还在读书,也没个大人看顾,家里头不知道什么情况,怪难的,吃人家的请,她没脸!
  赵老头也说:“就是,你一个小娃子,自己过日子要精细。”
  沈鱼一指刚买回来的食材:“婶子,我东西都买了,钱也花了,别浪费了。”
  余婶子一看,这东西可不少,肉得有好几斤,这孩子可真够能花钱的。
  “你自己留着慢慢吃。”余婶子说。
  沈鱼:“……婶子,我就快搬家了,到时候还得麻烦你们帮帮我,今天就当提前谢谢大家了。”
  余婶子惊讶道:“要搬家了?搬哪儿?”
  “不远,就咱这附近,到时候还回来找大龙小虎玩儿。”
  “感情小冬奶奶打听房子,是给你打听的呀!”余婶子恍然大悟,她就说,老太太也不认识几个生人,怎么突然问起房子的事了。
  “是啊,到时候要置办家当,请大家给我搭把手。”沈鱼找了个借口。
  余婶子说:“这都是小事,我家大龙一把子力气,让他去给你干活搬东西。”
  赵老太说:“让燕儿她妈去给你把屋子收拾一下,你一个年轻娃娃,哪儿会干这个。”
  赵家的孙女叫赵燕,跟余家的二凤是同学,两人都住宿,周末回家的时候沈鱼见过一两次。
  “所以嘛,今天先庆祝一下。”沈鱼笑眯眯道:“小冬奶奶哪儿去了?是不是去菜地了,我去看看,余婶子,周婶子,你们帮我把那肉做一下呗,我不会,都做了啊,不许剩!”
  说完就跑了。
  留下的邻居们:“……”
  得,做吧。
  余婶子拍了自家儿子一巴掌:“去,把咱家鸡蛋和腊肠拿点儿出来。”
  不能只吃人家的东西。
  赵奶奶也吩咐儿媳妇:“你把咱家那粉条,鱼干也拿去。”
  周婶子,也就是燕儿妈应了一声,起身干活去了。
  小冬奶奶没去菜地,老太太担心孙儿孙女,在他们惯常走的路口望人去了。
  沈鱼把她找回来,劝道:“小冬他们卖完了就回来了,就算没卖完,也跟他们说了,下午早点儿回来,您就别担心了。”
  现在天黑的早,太晚了两个孩子不安全,沈鱼跟他们说了,钱要藏好,早去早回,宁愿多花时间,也不要冒险。
  要是小冬一个人,他可能还会跟着担心,怕这孩子为了挣钱不顾安全。
  可他带着小夏,就算不为他自己,为了妹妹,他也不会冒险。
  回去后,看见余婶子和周婶子已经忙活起来了,小冬奶奶听沈鱼说要请客,连忙也赶去帮忙。
  三家子一起行动,各家都尽量凑了一点儿好的食材,于是食材一下子变得更加丰盛了。
  大家各显身手,都做自己拿手的菜,三个灶一起用,出菜的速度快极了,小院上空很快飘出各种食物的香气,四周弥漫着人间烟火气。
  “哇,好香呀,谁家在煮肉!”小夏脆生生的小嗓子叫起来,奶奶立刻扔了柴火跑出去。
  看见两个孩子好好的回来,她才放下心。
  人多,不好多说,奶奶含糊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小冬把背篓放回去,跑去找沈鱼,眼里是藏不住的激动:“小鱼哥,我有话跟你说。”
  “去吧去吧,你们小孩子一边儿玩去,别在这捣乱。”余婶子给小夏夹了个萝卜丸子吃,笑着撵他们走。
  沈鱼带着小冬去自己小屋,小夏跟个小尾巴似的追上来。
  “哥,都卖完了!”门一关上,小冬就急急忙忙道。
  他把自己棉袄解开,里面的内衬故意划开个口子,手伸进去,掏出来一大把夹杂着棉花的钱。
  小冬把钱挑出来放沈鱼桌子上,棉花再塞回去,这些钱都是大钞,十块五块的那种。
  然后又把小夏的一个小背篓拿过来,掀开上面的碎布头,下面全是钱,倒在桌子上,堆了一小堆。
  “发圈特别好卖,她们都抢着要……”小冬激动得脸颊通红,这可不是沈鱼卖他们打下手,是他自己和妹妹卖出去的。
  小冬有些语无伦次地给沈鱼讲他们今天的经历,小夏在一边补充。
  之前沈鱼跟他们说过,今天周日,学校放假,可能只留了一些住宿生,而且之前去过的学校,可能买的人不会太多了,建议他们换地方。
  不过师专还能再去卖一波,上次好多人想要没买到。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