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梦儿腼腆的也露出羞涩的笑意来。
华溪回到房内,拿起炭条在纸上就开始画图。
他虽然不是学美术的,但学过几天的素描,老师还夸过他有天赋。那么设计两套不漏肉还凉快的衣服应该不成问题。
事实上,想是一回事,做却是另外一回事。
不漏肉怎么可能会凉快?
领口太大,不行!
裤子改成九分,露个脚脖子,那也不行。
袖子更不用说了,所以他最后还是得向现实妥协吗?
他心烦的朝窗外看去,意外的发现面具男并没有走,而是就坐在草棚里的椅子上,细细的品尝着那盘豆腐。
华溪撇了撇唇,调开视线,却是看见了在门口徘徊的谢炎。
他来干什么?
如今没了满脸的络腮胡子,整个人少了许多凶恶,却清爽了许多,
马庆儿走了过去,和谢炎保持了一定的距离,看谢炎表情自然,嘴巴一张一合的平静的说着些什么,马庆儿点了点头。
不知谢炎又说了什么,马庆儿这次是摇了头。
谢炎的眼神坦然,甚至都没有往华溪这边看上一眼,但却看了面具男好一会儿,才施施然的走了。
而另一边的南宫戎晋,竟是将那一盘豆腐都吃光了,才撂下筷子,看向趴在窗户边上的华溪。
“还凑合,勉强收货。”他说完,没再多瞧华溪一眼,转身信步离开。
华溪切了一声,想起他还没画押时,人已经骑马跑没影了。
让你嘴硬,让你还凑合,下次就做黑暗料理伺候你!
华溪心里有了想法,之前非要整出一套凉快的衣裳的心思也就冲被淡了。
倒是石桌子上的那盘臭豆腐没动,便当是给工匠们加菜了,一人一块,差不多正好。
工匠们一看,脸上都笑开了花。
溪少的臭豆腐可是红遍整个京城了,硬是把一块豆腐做成了一般人吃不起的样子,要不是他们舍不得那点银子,也想买来尝尝,毕竟那天可有不少人闻到臭味都吐了,早就好奇的不得了。
现在好了,他们每个人都能吃上一块,回头跟家里的婆娘也能吹嘘一把。
味道是真臭,吃起来是真香,没有一个不是赞不绝口的。
特别还有几个惦记媳妇的,都想着买一块回去。
“大家都是一个村子的,就半价卖。”华溪开口做了决定,喜得他们都不知道说什么好,直呼溪少大善。
善不善是其次,华溪想的是以后,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互利互惠的事,何乐而不为,而且,他也并没有赔本,就是少赚一点罢了。
男人们高兴了,华溪在他们心里的地位不觉得又攀升了。
“溪少,这个酱汁拌豆腐,太好吃了,也是新品吗?”女人和哥儿都在灶间里解决午饭,刘氏夹了一筷子豆腐,就再也不想吃那些看起来油腻的菜了。“”
“暂时不上,等我们开了饭馆,当菜品推出。”华溪说的自然,却让听见的人心情起伏了一下。
“少爷,你想开饭馆?”张氏停下了吃饭的动作,定定的看向华溪。
除了只知道吃饭的香儿外,其余三人的眼神全都直了。
“饭馆是必然要开的,只是目前前期资金不足,只能先摆摊。”如果能一步到位,谁会想去摆摊。进账的速度缓慢不说,还要每天赶来赶去。
华溪也吃了好几口豆腐,总觉得味道不如皮蛋豆腐好吃,可惜皮蛋还要等上几天。
“那些都是后话,不过新品倒是真有,一个是土豆凉粉,一个是绿豆凉皮。”那盆土豆浆放置了也好一会儿了……华溪想起放在外面高处的土豆,连忙起身,出了灶间。再回来时,他的脸上挂着笑,双手端着盆。
他们无不好奇的伸长了脖子,探头往盆里瞧。
只见盆底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色,像是面粉吸水后的样子。
“晒干之后就是土豆淀粉,不仅做菜的时候能用到,还能做土豆凉粉。”
华溪是真高兴,他是第一次做土豆淀粉,没想到一次就成了。
如此,小吃摊的种类又多了一样,也多了一个进项。
下午的太阳即便再足,也没办法完全将土豆淀粉晒干,华溪心急,就让马庆儿用火烘。
待土豆淀粉烘干,变成块状时,太阳基本已经下山了。
第32章
一家子人都守在华溪的身后, 眼巴巴的看着他把块状的土豆粉捏碎,加了清水搅拌均匀,再倒入小锅里, 点上火后不停的搅拌, 待由白色至半透明冒泡了赶紧倒入事先抹了一层油的大碗里。
只要放凉, 凝固成型, 就算是做好了。
“好了吗?可以吃了吗?”话是香儿说的,但隐约间仿佛听到了齐刷刷的吞咽声。
华溪转身就看到这一家子眼中如狼般的幽幽绿光,禁不住乐了。
“明天早上吧, 现在是吃不成了。”当然也可以等到半夜来吃,到时应该就能凝固了,但他可起不来。
香儿大失所望的哎了一声, “大哥哥,我晚上故意留着肚子,就等着吃这个呢。”结果还吃不到, 这一晚她可能都睡不好觉了。
张氏似乎是第一次听见乖孙女对华溪的称呼, 忙纠正孩子错误的叫法, “错了,错了, 要叫小叔叔。”不然辈分就乱套了。
香儿似懂非懂的眨了眨眼,看了看马庆儿,那她不是就有两个小叔叔了。
马庆儿下意识的舔了舔唇, 从那碗凉粉里挪开视线, “既然吃不到,那就回去睡了。”
“百以内的加减法熟练了吗?”
马庆儿打着哈欠的动作一顿,幽怨的看向华溪,“差不多了。”每天回来都一堆活儿等着他, 睡觉前还得按照华溪的要求去练数字,长这么大他都没活的这么充实。
“对了,下午被你使唤的晕头转向,我差点都忘了。今年的祭天庆,里正问问你能不能掌勺。”就说了这么两句话,马庆儿又打了一个哈欠。
“祭天庆?”张氏疑惑的看向刘氏他们,她似乎都完美的错过了。
“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村子在每三年的秋收前这个时候都会举办一次祭天庆。”
“我记得上次是在大酒楼当学徒的,田婶子家的儿子。”按理说今年还应该找他才是,怎么会突然换人了,马大东也是一脸的迷惑。
“有酬劳吗?”
“自然是有,大概二十两吧。”马庆儿没记错的话,里正当时说的是这个数字。
二十两?华溪犹豫了一会儿,就果断接了。兴许这是一次打响名号的机会。他不只是要小吃一绝,菜品更是过硬。
“少爷,是要忙活全村人的宴席,太累了,还是别答应了吧。”少爷这些日子都晒黑了,张氏嘴上没说,可是心疼坏了。再说本来每日忙着出摊,就够辛苦了,再去做全村人吃的宴席,那人不得累晕了?
“我有分寸,马庆你明天抽空告诉里正我的决定,好了,明早大家起来一起尝新品。”华溪活动了一下肩膀,看了眼下午让马庆儿泡的一盆绿豆,就回了屋。
华溪主意一旦定下,没人能劝得了,索性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张氏也就没多嘴坚持,让马庆儿兑一桶温水送华溪的屋里去,自己捶着胳膊出了灶间。
马庆儿闷闷的应了一声,刘氏伸手想要帮忙,被他拦了回去,“嫂子今天也够累的了,一桶水而已,我还提得动。”
“一会儿我们都出去,你就在这儿用水洗洗,也解解乏吧。”刘氏没有勉强他,推搡着马大东和香儿就走了。
马庆儿勉强扯出了一抹笑,认命的从热水锅往水桶里舀热水,然后再兑些凉水,双手提着闯进华溪的房间。
进了房间里的华溪马不停蹄的换上了之前裁剪的衣服,心里正舒坦呢,委实被马庆儿突然闯进来的动静吓了一跳。
“毛病真多。”马庆儿丢下一句话,放下水桶人就出去了,倒是没忘记关上门。
天天泡澡确实有点奢侈,再加上是夏天,所以华溪就改了每天用热水擦擦,不然天天出一身汗,时间一长就能闻馊味了。
这可是他最不能忍受的。
“你是不知自己有多脏。”华溪不在意的嘀咕了一句,便高兴的用汗巾沾着热水擦身。
华溪快乐的擦完身子,那桶水就倒在了窗外,空桶则放在床边。然后把那盆七里香挨着床头放好,什么都不盖的躺在床上,不一会儿就睡着了,都没费心思去想祭天庆的宴席上该准备什么菜品。
忙碌的日子没有因为谁而停滞下来。
土豆凉粉的问世,再次引起了全城的热切关注。与此同时,臭豆腐在黄鹤楼内大量出现,一下子解决了有头有脸的人物,能吃到新出锅的问题。
以往他们都是派贴身的小厮丫鬟来买,带回去的话都有点凉了,和刚出锅的味多少差了点口感。
华溪也当机立断,再次减少臭豆腐的售卖量,甚至在小吃车里都没了臭豆腐的影子。
有的全是适合夏季的吃食。
唯一让华溪感到遗憾的事,那个第一次买了臭豆腐方子的肥嘟嘟男人再没出现,不然,他再卖几个房子,铺子的启动资金不就有了?
怎么不来了呢,大不了他少要点价。
那个胖子不来,不稀奇。
面具男也悄无声息了好几天,晚上,华溪还特意晚睡一会儿,结果寂静如斯的夜晚连只苍蝇都没有,他不得不呵欠连连的约周公去了。
可恶的是,他准备的仰望星空饼最后都只能丢掉。
这天,照例卖光了小吃车上准备的所有吃食,回去的时候要些买米面粮油等物的时候,被伙计告知,涨价了。
而且涨得还不是一星半点。
细问之下,伙计也是连连摇头,他也是早上被掌柜的通知,不知是什么原因。
华溪心里大概有了猜测,米粮涨价,一是国家要打仗了。二则是不知哪个地方闹饥荒。
他们天天往京城跑,巡逻兵看上去和往常一样,没有紧绷和紧张感,所以不像是要有战事的样子。
那么只剩下了一个可能。
天灾引起了饥荒或是不可预测的祸事。
饥荒还好,别是引起什么霍乱之类的病,那就麻烦了。
华溪想的更远些,还需未雨绸缪才好。
他没跟刘氏和马庆儿多做解释,一口气买了比预计还要多米粮。把小吃车内的空间都塞满了,仍不嫌够的又买了一车近千斤的粮食,让米粮铺子送货。
刘氏他们愣了,涨价了怎么反而还买的更多了,不是应该少买点吗?
华溪没有立即解答他们心里的疑惑,而是出了城,才悠然开口。
“现在买算便宜了,你们且等着看,再没得到切确的消息前,这价格只会越来越高。”
“会吗?能有什么事发生?往年也有涨价的时候,但没过多久就跌回来了。今年会有什么不一样吗?真是花那么多冤枉钱了。”马庆儿实打实的说,而且他们村里人很少上京买粮,都是交了赋税后,粮食留着自己吃,全都够。
如果今年没有华溪突然出现,他们也多是跟村里人买。
马庆儿的话成功引起了华溪的注意,“你是说粮价从来没有疯涨的时候吗?”
“自然没有,历代皇帝都英明神武,即便是当今的摄政王代理朝政,也没有发生过你说的事。”所以买那么多粮食,真的是有点多余,过不了几天,价格就回落了。
这个……大昌朝不得不说真是怪的离谱了。
华国历朝历代,太平盛世好不过三代,这个大昌却是繁荣昌盛了好几百年,从没出过一个昏君,更令人咋舌的事,不管是儿子多了还是少,都没有夺嫡的野心,和平的不得了。
换句话说,也就是作者敢这么写吧。
“溪少以前也不曾接触这些柴米油盐,不知也是正常。买回来就放着好了,反正地窖里还空着那么大的地方。”刘氏抹了把汗,替华溪找了理由。
华溪摇头,坚持自己的观点。
这里毕竟是小说,作者肯定要写出点事来的,不然一路太平下去没点波澜的,谁还看?
事实上,真被华溪一个屁给嘣对了。
没过两日,价格再次上涨,老百姓这才后知后觉的嗅出了一股不同以往的味来。纷纷去米粮铺子抢购粮食,储备起来。
马庆儿好好体会了一把被打脸的滋味。
溪少的小吃车也选在这个时候暂停营业,窝在村子里静观其变。
然又过了几日,米粮铺子关紧铺门,硬是一粒粮食都不肯卖了。
22/54 首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