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在年代文里逆袭(穿越重生)——洛水伽楠

时间:2021-07-17 07:26:21  作者:洛水伽楠
  胡大华终于找到机会说话了,大声道:“小顾说得对,你爸妈能科学养你,我们也能科学养猪,你担心这担心那的,我咋没见你怕噎着不吃饭啊?”
  大家没忍住,爆发出一阵笑声。
  谢宣脸色通红,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白大姐赶紧打圆场:“这个老胡是个粗人,说话比较直接,谢同志不要介意。大家别笑了,都严肃些,这是在开会。”
  其他人收住笑容,继续发言讨论。
  现场气氛终于渐渐恢复正常。
  吕进步本来也有反对意见,可因为有谢宣挡在前面,他就没有说,只是在一旁静观其变。如今一看连战斗力比自己强的谢宣都这样了,他不禁有些犹豫。
  因为没有人反对,会议议题很快就推进到下一个。这次还是关于农牧科的。
  顾立春提出利用五场的林地种植果树。
  他先给大家算了一笔帐:“……一棵果树能结300多斤果子,按照市价,能卖30块钱。你们算算咱们五场的林地能种多少棵果树?假如咱们再能引进些新品种,比如矮个的、挂果率高的果树,好打理,单位密度高,说不定一亩地能接几千斤水果,你们再算算收益?这果树可不像庄稼那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只需要在开始时投入一些成本和人力,后面几年就能坐等收成,这就叫因地制宜,全面发展。”
  这次吕进步终于忍不住,下场反对:“顾同志,你张口经济效益,闭口口收益的,你又搞起经济挂帅了?咱们农场的果树前几年为什么被砍?还不是因为不符合无产阶级路线?”
  顾立春道:“上面发文件说不符合了吗?那只是极个别人没有吃透上级精神,做了错误的举动而已。再说了,这事我可是亲自问过农垦局年局长的,他说可以发展林业。吕同志,你年纪轻轻地,记忆力有待提高啊。这才多久,你就记不得了?”
  白大姐说:“我也记得这事,去年年局长提过这事。”
  张科长和赵志军也跟进发言。
  吕进步被怼得哑口无言,他忍不住看看邓场,邓场正端着茶缸子喝茶,一副“你们随便吵,反正我不管”的姿态。
  第二个回合,顾立春又轻松获胜。
  谢宣和吕进步都有些气馁,他们是人单势孤啊。一个顾立春他们都难以招架,更何况他还有这么多帮手。
  顾立春接着又提出第三条建议,还是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问题。
  挖水渠和沟渠,他可以带着人在业余时间干,也可以剥削压榨一帮青少年。可是有一个问题,他个人无法解决,那就是要在田里打机井的事,毕竟这需要专业的工具和专业人员。
  他这个建议一提出,却没像前两回那样提到大家的拥护和赞成。
  白大姐心存疑虑:“小顾,水利建设是必须的,可是咱们年前已经挖了环形水渠,又连通了蓝河,就算真有干旱,我们五场的灌溉绝对没有问题。”
  赵志军也赞同白大姐的意见。
  谢宣看着这么多人反对,他心里就放心了。
  顾立春心平气和地说道:“确实,以现有的条件,五场的灌溉没有问题,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以往发生的旱灾,单单是某个地方的事吗?常常是一旱一大片。
  蓝河两岸可不止有咱们农场,还有无数的村庄和农田,到时他们也要灌溉,我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想放多少水就放多少,还得顾虑一下别的村庄。而且我们是在中游,可不是在上游。再者,万一四场三场要从我们这儿引水灌溉呢?我们是同意还是不同意?所以,为了做好万全的准备,我建议还是多打一些机井,最好打上几十口,上百口井,当然我更建议,其他分场也跟我们一起做准备。”
  大家各抒己见,议论纷纷。一部分明确反对,觉得目前机井完全够用;一小部分赞成,大部分都是中立。讨论了半小时,问题还是没有定论,朱书记和邓场也没有给出明确结论,只能暂时搁置。
  顾立春也不管了,在心里默默说道:“行吧,你们都旱着吧。”反正他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
  散会后,他们在会议上讨论的内容便传了出去。
  其中“科学养猪,科学养谢”的说法广为流传,谢宣所到之处,无不引起人们的窃笑和议论。这下,谢宣把顾立春和胡大华一起恨上了。
  “藏猪于民”的说法广受欢迎,五场的各生产队员积极行动,大家开始整理屋舍,默默筹划养猪的事。
  不过,顾立春也因为水利建设和打机井的提议被四场的干部疯狂嘲讽,他们没胆量当面说,只在背后悄悄议论。
  赵高和孙厚玉听说后,气得要带人去找他们算帐。
  顾立春拦住了:“别急,以后等他们来求咱们的时候,再狠狠地羞辱回去。”
  对于这些小人和苍蝇,顾立春真没放在心上,他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一年之计在于春,可不是说说而已。春耕春播,种苜蓿种菜,抓猪仔买鱼苗,全场的干部像陀螺似的,转个不停。
  正月很快过去,时序进入二月,雨水节气已过,可是春雨仍不见影踪,生产队和后勤科已经开始组织人们浇麦地。
  直到这时,大家才意识到顾立春先前的提议是多么明智。
 
 
第173章 顾副场长(上)
  提机井的事顾立春没有再提, 倒是生产科的张科长和白大姐先急了,赶紧张罗人手,去申请设备。可是总场负责打井的工作人员和设备都是有限的, 再加上其他分场也在申请, 轮到他们不知什么时候了, 县里也有打井的,可是一打电话, 人家正忙着呢。
  张科长急得嘴上起泡,不好意思地对顾立春说道:“小顾, 当初要是听你的就好了, 咱要是提前下手,不至于排不上队。”
  顾立春不但没有趁机数落张科长, 反而安慰道:“老张, 你也别急, 就算没有机井,咱们水渠里的水也够灌溉了, 你和白大姐赶紧组织人手, 先把麦地给浇一遍。”
  张科长忙说:“你说得对, 我这就去找老白。”
  两人工作效率很高,很快就组织了几百人, 轮流给麦田浇水。
  刚播种的田地不能大量灌溉, 只能少量浇水,这需要的人力更多。整个五场是忙得人仰马翻, 其他分场也差不多。
  果然不出顾立春所料, 没过多久,四分场就有干部打电话商量要借水的事。电话是顾立春接的,他做为场长秘书, 要处理这些杂七杂八的的事。一听说是四场的干部,顾立春自然不会放过他们,笑嘻嘻地一顿讽刺贬损,对方是敢怒不敢言,只得一个劲地陪笑讨好。
  顾立春发泄完毕,又开始打官腔:“这事啊,不是我一个人能做主的,我们总得开会讨论讨论啊,你们等着吧。”
  那边一听这话顿时急了,说道:“顾秘书,救灾如救火,多耽搁一天就多一天的损失。这损失的可是咱们红河农场的利益。你可不能感情用事啊。”
  顾立春一听,对方竟然还来道德绑架,便不客气地说道:“你现在知道多耽搁一天有一天的损失,我们去年就提醒过你们要注意水利建设,过完春节又提了一次,你们不但不在意,还在后面疯狂地嘲笑,听人说你们那嘴都笑成瓢了。现在一看灾情严重了,自己不反省不反思,倒是把责任把我这不相干的人身上推。我就不说你觉悟低,马列主义没学好了,我就问问,你最基本的做人道德有吗?你们可长点脑子和良心吧。”顾立春骂完就挂断了电话。
  四场那边没得到明确答复,还被骂了一通。后来对方的副场长打电话跟邓场商量借水的事。邓场说他们要开会讨论后再给答复。
  挂上电话,邓场就叫过顾立春商量借水的事:“灌溉关系到全农场的收成,就算心里不乐意,咱们也得借。而且我估计总场也会就这个问题开会讨论。”
  顾立春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借是肯定要借的,他不过就是看着四场那帮人不顺眼故意贬损他们罢了。
  邓场的朱书记被通知去总场开会,讨论的结果就是四场要从五场引水,因为两个分场离得最近,只需要挖一条几公里的水渠就可以把水引过去。
  四场立即组织人手开始挖沟渠,打井队的工作人员也是加班加点打机井。
  经过一个星期的忙碌,第一轮的灌溉终于告一段落。眼看着就到了二月中旬,天公仍没天下雨的迹象,大家是忧心忡忡。
  这时候,关于顾立春神预言的事也传给了,人们私下里议论纷纷。
  “这小顾是神了,去年麦收时,他说会下雨,结果真下了。今年说有旱灾,就真有旱灾。这比天气预报准多了。”
  “是啊,我看以后,咱们大伙还是多听听他的意见吧。”
  ……
  顾立春在五分场的威望又高了一个等级。他去主持工作,不论是干部还是职工,都是积极配合。
  抗旱工作告一段落后,大家的工作和生活又回到正常轨道。
  经过多次讨论后,职工养猪这个提议终于通过了。
  五场符合规定的家庭一共有四百多家,各生产队共建了十个小型养猪场。
  这四百多家职工,各家根据自家情况,有的申请养两头,有的申请三头,小型养猪场则从八头到五十头猪不等,毕竟一切都是试验阶段,大家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一批批猪仔陆续运来,猪场的工作人员忙得脚不沾地,他们不但要饲养小猪仔,还要充当各生产队的技术顾问,谁家有事就来找。
  顾立春见他们实在太忙,就把农业科研小组的队员抽调过去帮忙,大家每天蹬着辆破自行车,穿梭于各个生产队之间。小康小孙等几个技术人员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小康自学养猪知识,再加上叶北从对他进行突击辅导,他现在技术水平大涨,猪常得一些小毛病,他基本都能治。
  叶北林在五场多留了几天,对小康等人是尽心尽力,知无不答。
  临走时,猪场和水产养殖的同志们是依依不舍,小康小孙他们每人都送上礼物,顾立春也送了不少本地的特产,光是酒就送了五瓶。
  叶北林收了十麻袋的礼物回去,也幸亏他们是开着大卡车来,要不然这些东西还真没法拿。
  叶北林想着大卡车空着也空着,再加上来的时候,同事们都托他捎东西,于是他一路疯狂采购。
  五场的草编织品、豆豉辣酱,还有农场出产的其他特产,成袋成袋地往车上搬。他们是满载而来,又满载而归。
  白大姐对叶北林十分热情,临走时还专门来送他,笑眯眯地说道:“老叶,你以后有空常来。明年送鸭苗还得是你,再开个大点的卡车。”
  叶北林爽朗地笑道:“好好,还来还来。”
  等到送行的人离开后,现场只有剩下孟念群和顾立春,孟念群给他姐姐准备了一大堆东西,有买来的棉衣毛裤,还有吃的用的,他塞到叶北林,说道:“老叶,我姐姐的事就麻烦你了。”
  叶北林豪爽地说道:“小孟,你放心,我会告诉我朋友好好照看你姐,别的不敢说,至少能让人吃饱穿暖,少受人欺负。”
  孟念群感激地说道:“谢谢你,老叶。以后我们家挺过这一遭,我们一定会好好报答你。”
  叶北林不在意地说:“啥报答不报答的,不用说这些,我就是顺手帮个而已。凭我和小顾的交情,这算个啥。”
  顾立春又跟叶北林聊了几句,说道:“老叶,那我们就送你到这儿,你到家记得给我打个电话报平安。鸭苗的事,我会让工人人员做好详细记录,及时反馈给你们。有什么问题,咱俩就电话沟通。”
  叶北林道:“好,你们别送了,我上车了。”
  大家挥手告别。
  两人一回到猪场,小孙就笑嘻嘻地说道:“顾哥,小孟,刚才传达室通知说有你的包裹,我替你取了。从省城寄来的,你快去看看。”
  顾立春和孟念群对视一眼,都猜到是谁寄来的。两人赶紧去看。
  顾立春有一个包裹,是葛珲寄的。
  葛珲寄了五本旧书和一大包零食,里面还有一封信,说旧书是收废品收的,说他西郊牛奶场工作很顺利,场里刚发了半个月工资,说家里一切都好,让他不要挂念,信中又提及毕刚现在已经不在省城,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孟念群收到的两个包裹,其中一个是给顾立春的。
  于天蓝寄的多是衣服和吃食,春装夏装,衬衣裤子都有,她写的信很短:只说家中一切都好,让他们不要挂念,千万要保重自己。
  顾立春把葛珲的信给孟念群看完,说道:“这个姓毕的留着是个隐患,我得想办法再去一趟省城。”
  孟念群想了一会儿,说道:“我怎么感觉他会回来找你。”
  顾立春沉思片刻,点头道:“还真有这个可能,毕竟,他现在在省城是过街的老鼠,行事处处受限。”
  孟念群又说:“所以,咱们得盯紧谢宣等人,如果毕刚回农场,肯定要跟他们联系。”
  顾立春也赞同孟念群的说法。
  转头,顾立春就召集他的智囊团开小会,嘱咐小孙赵高陈禹等人要密切关注谢宣的行动。同时还通知了金发和王铁两人,让他们注意革委会成员的动向。
  散会后,陈禹缀在顾立春身后。顾立春停住脚步问道:“你还有事?”
  陈禹不好意思地说道:“那天我送错画了,你能把那两幅画还给我吗?我再补给你两幅。”
  顾立春不动声色地道:“那两幅画挺好的,我挺喜欢的,为什么送错了?”
  陈禹小心翼翼地试探道:“你真的喜欢?”
  “喜欢,那个苹果画得又红又大,小猫画得慵懒又可爱。”
  陈禹微微松了一口气,“你喜欢就好,要是真喜欢就留下吧。”
  说完,他溜得像兔子一样快。
  顾立春本来还觉得邓场的鉴赏意见纯属是想多了,现在一看陈禹这副模样,又觉得也许真像邓场所说的那样。
  这个陈禹敢内涵他,找抽。
  顾立春正想着怎么敲打陈禹一顿,就见陈洁骑着自行车回来了,老远就喊道:“顾哥,谈场长来了,邓场叫你过去。”
  顾立春忙回过神来:“哦,好的,我马上就回去。”
  陈洁又笑呵呵地说:“顾哥,提前恭喜你。刚才朱书记接了史书记的电话,我感觉史书记应该是放下了顾虑,估计他也发现了某人是扶不起的阿斗。”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