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稍稍停顿一下,又飞快地补充道:“可我喜欢你。”
顾立春客气地道:“谢谢抬爱。”
陈禹趁热打铁,一鼓作气:“我、我知道我是恩将仇报,我也知道时机不太合适,可我就是喜欢你,各种意义上的喜欢。”
顾立春:“……”
气氛突然安静下来,天地间只剩下风吹树林的簌簌声。
顾立春沉默了半分钟左右,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说道:“对不起,我没有恋爱的打算。”
陈禹急切地说道:“我们可以像当初交朋友那样,先当临时的,处着适合再转正。”
顾立春没有丝毫迟疑地拒绝:“这跟交朋友不一样。我不喜欢玩暧昧,行就行,不行就是不行。”
天已暗下来,顾立春看不清陈禹脸上的表情,他正准备安慰对方一句“你还小,以后会遇到更合适的”时,突然听到陈禹开口道:“不愧是我喜欢的人,拒绝得这么果断干脆。”
顾立春:“……”
他感慨了一下陈禹清奇独特的脑回路,在确定对方没事之后,说道:“天黑了,回去吧,以后不要送我,也不要接我,这样对你是个麻烦,对我也是一种负担。”
陈禹这次没有妥协,倔强地回答道:“你拒绝你是你的事,可是我怎么做,那是我的事。”
顾立春无奈地说:“行,随你。这是你的自由。”
顾立春骑着自行车飞奔回家。
回到家里,他若无其事地跟家人一起吃晚饭,辅导弟弟妹妹写作业,抱着小明宝逗她玩,一切仍跟往常一样。
家里热闹一番后,开始归于安静。
他今晚没有看书,早早地上床睡觉。可是脑子里却像走马灯一样无法停歇,差一点失眠,还好在12点左右时睡着了。
次日清晨,顾立春起床,就看到饭桌上摆着小笼包、烧饼和点心。
就对二奶奶说道:“二奶奶,我们去食堂吃就好,你不用这么麻烦。”
二奶奶笑道:“不是我做的,是小孟送来的,他正在外面干活呢。”
顾立春来到院外,就见孟念群正举着钉耙刨地,他们家新开了一处荒地准备种菜。
顾立春说:“不是不让你送了吗?怎么都送到家里来了?”
孟念群一边刨地一边说道:“习惯了,我今天早上仍跟以前一样,一大早起来准备早饭,做完想起来不能给你们送了,就觉得辛苦不能白费,我给你送到家里,别人总不好再说什么。”
顾立春道:“以后还是别送了。我想吃了就去食堂。”
孟念群点头答应。
他想起了什么,又补充一句:“这件事对我倒没什么,不送就不送,可是陈禹那家伙有点反应过度,他的情绪极为低落,昨晚数了半夜星星,穿得还少,今天感冒了。”
顾立春:“你回去告诉他,让他别穿那夹克衫了,不挡风。”
孟念群惊讶道:“他那件夹克衫前天刚从海城知青那里买来的,昨晚才穿上身,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昨晚上看见他了?”
顾立春不动声色地道:“昨晚他出来跑步,路上碰到了。”
孟念群没有说话,也不知道信了没有。
顾立春让孟念群给陈禹带了药过去,他并没有去看陈禹。
从这以后,他有意减少跟陈禹见面的次数,当上场长后,工作量大幅增加,他又有意改变了上下班的路线,大多数时候都是跟赵志军或是场办的同事结伴回家,陈禹想单独见他很难。
可是两人毕竟在一个农场里,还是免不了会碰上。
有一天,顾立春在试验田里劳动时,陈禹找了上来。
顾立春看着瘦了一圈的陈禹,忍不住叹了口气,想说些什么,突然之间,竟有些词穷。
陈禹用忧郁的目光盯着顾立春,说:“你为什么要躲着我?”
顾立春低头拔着草,说道:“我最近很忙。有些事你要学会放下,越是执念就越要放下。把眼光放远些,人生不止眼前的爱恨情仇,还有广阔的天地。”
陈禹说道:“顾小猫,你知道吗?其实你的问题比我的问题还大。我发现你在逃避感情问题,你在逃避什么?你在害怕什么?”
顾立春听到这话,陡然有些烦躁,他的语气变得有些严厉:“陈禹,不是你表达了心意,我就一定得接受,明白吗?你这样纠缠不休让我很为难。”
陈禹动了动嘴唇,刚要说话,突然听到吴胖大喊一声:“喂,陈哥,你找我?”
吴胖挑着一担水过来,拿起水瓢开始浇地。
不多时,郭红梅张盼等人也陆续来了。大家说说笑笑,或是拔草或是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陈禹一直默不作声。
顾立春跟大家聊了一会儿,便起身离开回场办。
他在前面骑着自行车,陈禹在后面跑步跟着,顾立春想加快速度把他远远甩开,又怕他追到场办引起别人的注意。
他只能放慢速度,等着陈禹追上来,过了一会儿,陈禹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他喘着粗气说道:“我那天说了三个词:希望、等待、勇气,我的希望暂时破灭了,勇气用完了,现在只剩下等待。顾小猫,我不会再给你造成困扰,我会安静地等待,默默地积蓄力量,终有一天,我会与你并肩站立。”
第188章 1976(修改)
顾立春看了陈禹一会儿, 尽量用平静自然的语气说道:“我相信你可以做到,你以后会飞得很高。”一个能成为大反派的人身上隐藏的力量是巨大的。
顾立春还想再说些什么,又发觉此时好像说什么都不合适。
陈禹跑到自行车前面, 注视着顾立春的眼睛, 说道:“你以后能不能不要再躲着我?我不会纠缠你, 我知道分寸。我只是想跟以前一样。”
顾立春考虑一会儿,与他立下三条规矩:“跟以前一样可以, 但我得给你立下规矩:一,以后不要半夜在我家附近游逛;二不要在我上下班的路上埋伏我;三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别把自己整得像难民似的, 像上次感冒的事也再别发生了。”
顾立春又怕对方会对第三条要求产生误会,只好附加一条解释:“如果你因为我生病或是受伤, 会让我背负无形的道德压力。”
陈禹连忙道歉:“上次是个意外, 我也没料到, 我以后会注意,你不要有任何压力。你说得对, 我喜欢你是我自己的事, 你有拒绝的权利。你说的这三条我都能做到, 你对我还有别的要求吗?提多少都行。”
顾立春:“……”他第一次见人上赶着让别人提要求的。
陈禹见顾立春没再提别的要求,便说道:“立春, 我知道我有很多缺点, 我阴郁、偏执,很不成熟, 我现在跟邓威没法比。可是我在努力和成长, 请给我一点时间。”
顾立春不知说什么好,只能说:“你加油吧,告辞。”
路上, 他算计了一下时间,再有一年,陈禹就该离开农场了。之后,大家各奔东西,天各一方,基本没机会再见面。少年的情感来得猛烈,消逝得也快。到那时,那些情感的火苗会渐渐熄灭,一切都会恢复到原样。
陈禹说话算话,之后,真的没有再纠缠过顾立春。听孟念群说,他现在拼命地工作和学习各种手艺。
孟念群评价道:“这家伙的脑子很聪明,学东西比我还快,而且学一样会一样,现在厨艺快赶上我了。配猪饲料的水平也很高,他还跟小康学习兽医知识,学得比小康还快。”
顾立春闻言松了一口气,知道陈禹恢复正常后便彻底放下了心。
顾立春又问孟念群,他和陈洁最近怎样。
孟念群面带苦笑:“还能怎样?现在我们见个面都是偷偷摸摸的,或者是集体见面,让大家说不出来什么来。”
顾立春安慰道:“再忍忍,说不定明年就好了。”
顾立春比谁都热切盼望着明年的到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存盼头的缘故,他今年的工作劲头比往年大多了。
五场的猪舍扩建顺利,虽说没有像谢宣说的那样扩建500间猪舍,但也扩建了200间,顾立春利用邓场从南方国营农场带回来的养猪经验,为猪场添了一部分机械,又和科研小组的成员一起动手改装了一些小机器,这些机械使得猪场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大大下降,每一个饲养员能负责二百多头猪。
猪场产生的猪粪一部分肥田,一部分用于制造沼气。五场的几个庄子率先使用上了沼气,节省了木材和煤炭,厨房还显得更干净。
这个举措被总场通报表扬,主持这项工作的陈禹也得到了奖励,若不是他的身份问题,今年的先进代表和劳动模范肯定非他莫属。
水产养殖进展得也一样顺利,康贝鸭与生猪一起成为五场的拳头产品,在附近县市打出了名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大卡车进来,运走一批鸭蛋和公鸭。
与此同时,五场的第三批职工房也开始打地基。
顾立春这个新任场长做的比大家想像中的还好,这让谈场长大大松了一口气,终于对他彻底放了心。
……
时光飞逝,一年时间匆匆而过。
转眼间已经到了1976年10月。这一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一年。
这一年,全国上下刮起了平反的风暴。
受影响最大的自然是劳改队,时不时地有人平反,有人被接走。
最先走的是老袁,这个全劳改队情绪最稳定的汉子,走的时候也忍不住真情流露,抱着孟安京哭了起来。
“我终于熬出来了!熬出来了!”
孟安京也为老朋友高兴,泪中带笑:“老袁,你的好日子要来了。”
老袁紧紧地握着孟安京的手,说道:“老孟,这几年多亏了你们一家的照顾,感谢的话我也不多说了,我回去以后,尽量帮你们争取,希望你们父子也能早点平反。”
孟安京道:“谢谢你,老袁,我感觉我们也快了。”
“以后,咱们常联系,我把地址写下来。”
老袁本来想当面跟顾立春辞行,可惜当天顾立春太忙没顾上见他。
老袁只得托孟念群留个口信给顾立春:“你告诉小顾,我老袁欠他200斤肉。以后他有什么事记得来找我,就算我还不上,还有我儿子孙子帮着还。”
孟念群笑着答道:“好的,袁叔,我会转达给他的。”
自老袁之后,劳改队里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一幕幕生活的大戏:
人们听到平反的消息是又哭又笑、喜极而泣、与亲人抱头痛哭,然后迫不及待地离开这个院子。
大多数人都会来跟顾立春告个别,留下家中的地址,说以后再联系。
离开的人带着强烈的喜悦与兴奋奔向了新生活,留下来的人在望眼欲穿,等待着属于自己的好消息。
劳改院里的人越来越少,老袁离开了,老罗头也被亲人接走,林教授和关教授夫妻俩也走了。
但陈禹一家和孟安京父子俩还在。
顾立春心中不解,就写了封挂号信问父亲情况如何。
孟安城没有回信,而是直接把电话打到了顾立春的办公室里。
顾立春这才得知,父亲刚刚平了反,过段时间能回到工作岗位,他正在为大伯平反的事四处奔走,因为二伯跟大伯相关连,只有大伯先平了反,二伯这边才好着手,所以二伯的事还得再等等。
顾立春把话转述给孟安京听,孟安京道:“你爸说得有道理,先得把你大伯的事办妥了再说。我们俩有你照应着,再多呆些日子也没事。”
顾立春离开时,看到陈奶奶正孤零零地坐在院子里发呆,走到她身边时便安慰道:“陈奶奶,你们别着急,大家肯定都能平反,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像你们这种情况全国太多了,工作人员一时半会忙不过来。”
陈奶奶朗声笑道:“小顾,我心里明白的。”
两人闲聊两句,陈奶奶突然感慨道:“小顾,你说你要是女孩子该多好。可惜了,我们家小鱼没那个福分。”
顾立春:“……”
两人正说着话,刚好陈禹回来了。两人四目相对,一时无言。
顾立春泛泛安慰道:“你别着急,肯定快了。”
陈禹一双明眸熠熠生辉:“我不急,事实上,我都有点舍不得离开农场。”
顾立春笑道:“别,‘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你这条大鱼,应该到海里去扑腾,别停留在农场这个小池塘里。”
陈禹望着顾立春问道:“那你呢?你以后飞到哪里去?”
“我也不知道,大概要去东州吧。”
顾立春跟陈禹随口聊了几句就离开了劳改院。
这一年的11月份,顾立春接到电话,说他大伯孟安国终于平反,大堂哥也即将从青海回来。
随后,孟安京父子俩也接到了平反通知。孟安京虽说早有预料,但仍是十分激动,其他滞留在劳改院的人替他庆祝践行。
孟安京还没来得及离开红河农场,孟安城又打来电话说过几天他和母亲要农场看他,顺便接二伯回去。
顾立春被这个消息砸得一愣一愣的。
孟安城察觉到这个消息吓住了儿子,得意地笑道:“是不是很惊喜?我告诉你,我现在变帅气了,头发多了,我去你们农场,肯定得引起轰动。”
顾立春:“……”
开完玩笑,孟安城言归正传:“你大伯的身体还好,目前正在医院疗养,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恢复工作。他跟我通电话时,还特意提起了你。让咱们两家有时间去京城看他们。另外,你大哥已经出来了,你姐也要回来了。今年春节,咱们全家应该能来个大团圆。”
顾立春心情大好,笑道:“太好了,终于盼到这一天了。对了爸,你大概几号到云阳?我开拖拉机去接你们。”
孟安城道:“不告诉你具体时间,反正就是要给你个惊喜,你也不用来接,我们自己过去。”
亲生父母要来农场,顾立春自然得跟家里人说。
205/215 首页 上一页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