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立春赶紧居中调解:“孙大娘做的饭挺好吃的,吴胖,你要是这么说,小心下次没人请你吃饭。”
吴胖这才妥协:“行吧,你妈做饭其实还可以。”
赵高终于找回一点尊严。
大家开始吃饭,他们三人对食堂的饭菜已经吃习惯了。
但三个孩子不是呀,他们一手一个大肉包子,就着菜,喝着汤,大口大口地吃着,心里想着,要是能一辈子吃食堂该有多好呀。
吃完饭,赵高和吴胖一人骑一辆自行车,准备载着三人在农场里转转,甚至还打算带他们去三人心中的圣地——食堂。
顾立春拿了粮票和钱给吴胖和赵高,“你们去食堂再买些包子和馒头,路过小卖部时买点吃的,一会儿他们回去时带着。”
趁着弟弟妹妹不在,顾立春赶紧把下午的活提前做了,一会儿还得送他们回去。
等他忙活完,赵高吴胖他们刚好回来,三个孩子小脸红扑扑的,一脸地兴奋。
三人都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立冬先抢着说:“哥,我决定了,以后我要进农场,要进食堂当厨师。”
吴胖朝立冬竖个大拇指:“你跟我的理想一样。”
立夏接着说:“我要去小卖部卖东西。”
小满迟疑片刻也说道:“哥,我看到一个剪着短头发的大姐在教训一帮男人,可威风了。我也想跟她一样。”
吴胖看看他们三个,说道:“立冬你进了食堂,一定好好研究怎么做菜。别像他们那帮老家伙似的,十几年没进步,小时候是这个味道,现在还是;立夏,你去小卖部,要把货进齐全,别整天就那老三样,都吃烦了;小满是吧,你以后进一场吧,专门教训那帮装腔作势的家伙。”
兄妹三人被吴胖给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顾立春给三人泼了盆温水清醒清醒:“立夏,你回去好好念书,以后让你进大卖部;立冬,你嘛,你好好吃饭吧,颠大勺需要气力,等我有空教你做菜;小满,你好好念书,知识就是力量。”
吴胖补充道:“拳头也是力量。”
三个孩子频频点头。立夏真的下定决心要好好念书了;小满决定回家以后就把头发剪短,还要多看书;立冬,他只想着多吃饭。
冬天黑得早,顾立春也不敢让他们久留,吃过午饭不久,就让他们回去,三个孩子都有些乐不思蜀的意思,可再不愿意也得回家。
顾立春把馒头包子和零食放进他们带来的背篓里,他又找来一个背篓,让立夏和立冬一人背一个。
赵高留在猪场,吴胖和顾立春送三个孩子出门。
顾立春想起自己还搜集了几根旧书,挺适合他们这个年纪看的,就说道:“你们到宿舍楼下等我一会儿,我回去给你们拿几本书。”
顾立春回到宿舍时,白长王小李宽他们正在说着话,一见他进来,立即闭口不言。
李宽直接别过脸,装作没看见他。白长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只有王小皮笑肉不笑地打了声招呼,顾立春冷淡地点了下头算是回应。
顾立春见他们目光躲闪,就知道他们准在说自己的坏话,他也无所谓,你又不能堵住疯狗的嘴不让叫。
他走过去,打开柜子,找出几本书,再锁上。他回过身时,就看见王小正盯着他的柜子若有所思。顾立春心中一凛,这家伙没准又在打什么坏主意呢。这个宿舍是不能再住下去了,千日防贼,怕是不怕,但太累了。过完年回来,他就申请搬到猪场去。
顾立春和吴胖把弟弟妹妹送出农场去,看着他们那副恋恋不舍的模样,吴胖说道:“其实他们也可以住下,宿舍住不下,去我家也行。”
顾立春道:“大冬天的不方便,再说了,他们一晚上不回,我娘肯定会担心。”吴胖一想也是,就没再说什么。
出了农场,三人不停地朝他们挥手:“哥,胖哥,你们回去吧。”吴胖现在升级为胖哥了。
送走弟弟妹妹,顾立春的生活又恢复平静,每天喂猪、写计划、看书学习。他现在已经集齐了高中全套课本,是李树帮忙找的,一有空就看书做笔记。
因为临近年关,猪场也开始倍受人们的关注,时不时地有人来看看。五分场的职工多半是预估一下今年能分到多少肉?其他分场的则是抱着各种各样的心思。
赵高说他们是想来看看死了几头猪,可惜让他们失望了,一头猪都没死。
这几天陆陆续续参观的人太多了,顾立春有些烦不胜烦。
这一天中午,赵高和吴胖靠在炉子边的椅子上午睡,顾立春就在院子里的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记笔记。
他正专心致志地记着心得体会,忽然感觉头顶的阳光被人影遮住了,抬头一看,见是个三十多岁、身材高大的男子。这人穿着军大衣,双手背在身后,像是领导视察工作似的。顾立春估摸着对方又是哪个分场的小头头来看热闹了,这些人真闲呀。
“军大衣”对顾立春没有起来迎接他,似乎有些不满,说话的口气也不善:“这位同志,我来这么久你才发现,你这眼神不行啊。”
顾立春看了这人一眼,淡淡地说道:“你没看到我在专心研究养猪资料吗?没发现你,说明我很忙,不像你,四处转悠,悠闲得很。”
“军大衣”上下打量了一眼顾立春,慢慢说道:“看着面生,爱学习,口齿伶俐,怼遍五场无敌手,你应该就是那个传说中的顾小刀同志。”
顾立春:“……纠正一下,本人确实姓顾,名立春,不叫小刀。看来你耳朵也不好使呀,听个名字都能听错。”
“军大衣”面上带笑,“顾小刀应该是你的外号,抱歉,是我弄错了。”
“军大衣”围着猪场左看看右瞧瞧,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你这个小同志,有两下子,这猪养得很精神。你这是有什么养猪秘诀?”
顾立春心中开始警惕,这人应该是来打探军情的吧。只可惜,农场的人实在太多,他来的时间又短,无论如何也认不全,不知道对方的底细。
不过,这也没关系,管他是谁,你有来言我自有去语。
顾立春张口就是一通套话:“要说秘诀,还真有。”说着,他从口袋里摸出那本□□,“我在伟大领袖精神的指导下科学养猪,排除万难,努力向前。有条件要养,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养。”
“军大衣”一脸疑惑:“领袖还能指导养猪?”
顾立春严肃地道:“领袖精神像阳光一样普照万物,无处不在。”
“军大衣”默然片刻,“小同志,你这思想觉悟不行啊,遮遮掩掩,不够坦诚。”
顾立春随口接道:“这位同志,你的思想觉悟也不行,藏头露尾,话里有话。”
他说完这句话,就看到从屋里出来的赵高和吴胖正一脸呆滞的看着他。
顾立春很轻松地跟他们打了声招呼,然后跟“军大衣”说道:“这位同志,今天天气晴好,你不去别处转悠转悠?”呆了这么久,也该离开了。
“军大衣”根本没有要走的意思,还看了赵高一眼,“小赵啊,你这架子够大的,也不招呼我喝杯茶。”
赵高终于从呆滞中恢复正常,他结结巴巴地说道:“那个、邓场——”
他话没说完,就被“军大衣”打断了:“叫我老邓就好。”
赵高心里急,神色僵硬地跟顾立春使了个眼色,顾立春一看年纪三十多岁,再一听姓邓,再看看这说话方式、背手的姿势,嗯,是领导的模样。
他立即明白过来,眼前这位,正是他们那五分场的邓场长。
他刚才是怼错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 都过糊涂了,给大家一个迟来的小年祝福。
第37章 顾大忽悠
顾立春心里闪过一丝丝后悔, 不过,很快又恢复平静。就算怼了他又怎样?想想自己也没说什么过分的话。再说了,对方微服私访, 说不定享受的就是这种乐趣。只要他不尴尬, 尴尬的就是对方。
不过, 眼前就是个机遇, 大大的机遇, 今天他要上演一场忽悠戏。
顾立春一脸平静地问赵高:“赵高, 你认识这人?”
赵高不住地向顾立春使眼色,然而, 他的眼睛都快眨坏了,顾立春还是没反应。赵高心说, 顾哥平常挺机灵, 今天咋就失灵了呢。
赵高略有些结巴地答道:“认、认识。”能不认识吗?
顾立春笑道:“既然认识那就好说, 我还以为又是四分场那帮人来笑话咱们呢。”
“早知道是你的熟人,我就对他客气些。”
接着他对邓场长和颜悦色地道:“——来来,老邓同志, 屋里请。赵高, 你去泡两杯茶来。吴胖, 把你藏的点心和零食贡献出来。”
回到炉子旁,赵高赶紧砌了两本热茶, 吴胖也反应过来, 赶紧忙前忙后的, 把他自己的零食拿出来招待客人。
邓华看着这两个昔日的混子竟然被顾立春指使得团团转,不由得又多看他一眼。
顾立春假装没注意到对方那种打量、审视的目光,他很自然地在邓华对面坐下,赵高和吴胖则坐得远远的, 两人都不敢说话。
顾立春开始跟老邓拉家常:“老邓同志,你看着面生,是刚从基建部回来的吧?怎么样,外面很辛苦吧?”邓华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两人继续天南海北的闲扯一通,赵高和吴胖面面相觑。他们都很想知道,最后顾立春知道老邓就是邓场长后会怎样。
邓华很快就把话题绕回到他最关心的养猪问题上:“顾同志,你真的是在伟大领袖精神的指导下养猪?”
顾立春淡然一笑:“我在领袖精神的指引下,结合贫下中农的生活经验,自己总结出来了一点经验。”
邓华点头:“理论指导实践,不错不错。”接着他话头一转:“不知道小顾同志能否跟我交流一下你的经验?当然,我也有一些经验跟你交流。”
顾立春不再像刚才那样掖着藏着,而是大方地道:“既然是自己人,我就不瞒你了。说实话,我来到养猪时,就发现了里面有几大问题。”
邓华做出一副认真聆听的模样:“你说说看。”
顾立春一一指出来:“首先是卫生条件不达标。猪圈打扫得敷衍了事,不干净,食槽没有及时清理,里面还有霉变的食物。这两处不干净,猪就很容生病,一头猪感冒腹泻,会传染得其他猪也跟着生病,一病就一大群;其次是喂食不够科学,不按时按点,猪的胃也需要休息,按时按点喂,有助于促进消化,长肉更快;再次,饲料单一,量还少。尤其是秋冬季,没有大量青饲料的补充,粮食不多,剩饭剩菜也不够,干草营养又不够,得想办法补充其它的饲料。”
说着话,他还起身带领邓华参观一下猪场的小仓库,里面堆满玉米杆子、豆叶、花生壳,还有些已经磨成粉,分门别类的放在篓子里,能随时取用。
邓华很满意地点点头:“你想得真周到,以前养过猪?”
顾立春半真半假道:“我娘养过,我跟着学了不少。”
邓华瞥了顾立春一眼:“我看你年纪不大,懂的东西倒不少。”
顾立春做出一副要痛说革命家史的架式:“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家穷,弟弟妹妹多,我又是长子,肩上的担子重。所以我才有了我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成熟稳重。”要想得到重用,他的年龄会是一个硬伤,顾立春想打消领导的顾虑,就把自己往早熟稳重的人设上靠。
邓华:“……”成熟稳重?真的没看出来。
“小顾同志,你来咱们五场这么久,有什么想法吗?”
顾立春说道:“想法和心得倒是挺多的,我还写了文章发在《农报》上,你要有兴趣,我拿给你看。”该显摆就得显摆。
邓华微微点头:“你的文章我也看了,文采很好,也有一部分真情实感。不过,咱们明人面前不用说暗话,你可以说说你真实的想法。”
顾立春没想到这人的眼光倒挺敏锐,竟然看出来他只用了一部分真情实感。
既然对方这么说了,那他就说点什么吧,顾立春做出一副要深谈的样子,深谈之前,他得做出一些铺垫,“邓同志,虽然咱们是初次见面,见面的过程也不怎么愉快。但常言道,不打不相识嘛。我跟你这么一闲聊,对你有一见如故、惺惺相惜的感觉。”
邓华很认真地给了顾立春一个评价:“不错,你这口才对待敌人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对待同志又像春天般温暖。”
顾立春:“老邓同志一语中的。”
邓华再次点头,一副“你继续”的神情。
顾立春就道:“咱们熟人不说套话,我就跟你打开天窗说亮话。”
顾立春接着再来:“说实话,我觉得咱们五分场既委屈又危险,虽然我很喜欢这里,可是不得不担心它的前途。”
邓华的眉头一挑,冲顾立春点头,示意他接着讲。
顾立春做出一副忧国忧民忧场的姿态:“说它委屈,是因为前面几个大分场,占据了最好的耕地,最好的机器,最好的工人,哪怕是后面的四分场也比咱们五场强出不少。咱们五场,耕地少,占地虽广,可都是些荒地、山地、沼泽,关键是人还少,干部少,各大科室编制都没齐全,一个顶三个用。职工也少,而且水平参差不齐。
机械化程度也就百分之十吧,这跟我们生产队有什么区别?要大量垦荒,自然条件不允许,那些荒地垦出来能种庄稼吗?别的不说,就拿咱们猪场前面那片草地来说,荒地是开垦出来了,可是土壤沙化了,风蚀得很严重,费时费力不说,还破坏生态平衡。咱们五分场用最少的工人,干最累的活,还吃力不讨好,你说是不是很委屈?”
邓华深以为然,吴胖和赵高也频频点头。
顾立春继续说道:“说他危险也是真的,别的我就不说了,就拿这几天的事情来说,我们一个养猪场,时不时地就有其他分场的人来看热闹,笑话我们,说我们五场邪门,养啥死啥。还有工人说什么,就该把我们五场独立撇出去,省得其他分场总贴补我们,占他们的便宜,拖他们的后腿,我当时气坏了,就问他们到底有几条腿?哪来的后腿让我们拖?”
32/215 首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