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和吴胖想到当时顾立春怼人的场景,一个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邓华看了他们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无奈的笑意。这话他也听过,早已见怪不怪。
邓华抿了一口茶,接着问,“你说了这么多,那有没有想到解决办法?”提出问题不难,难的是想到解决办法。
顾立春手伸进口袋里去掏东西,邓华抬手制止他:“你别又掏本□□出来。”
顾立春摸出一本笔记:“这是我的个人心得,准备有机会递给领导的,你先看看,给我撑撑眼,提提意见。”
邓华接了过来,大眼一扫,首先映入眼中的是这一笔好字,整洁流畅,让人看着十分舒服。
他往下看,笔记内容也引起了他的舒适。
上面写着顾立春的心得体会,第一条是在猪场前面的沙地上种植苜蓿,方便养牛养猪,继而扩大养殖场;第二条,是清理沼泽地的淤泥,淤泥用来肥地,水域用来养鱼养虾,养鹅养鸭,芦苇可以用编织席子帘子;第三条是林业的,改变单一的防护林结构,多种果树;第四条,副业加工,后面是空白,估计是还没想出来。
邓华看完,心头十分震撼,他这些日子从黑省到疆省,走访了十几个农场和兵团,能想到的也无非就是那几招,没想到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少年,竟然一口气想出好几条,每条都既有前瞻性又很实用。
邓华拿着笔记本站了起来,说道:“顾立春同志,你的想法很好,我打算拿去给‘领导’看看,一会儿我再让人还回来。”
顾立春很给面子的答应了,他起身送客人出门。
赵高和吴胖也跟着站起来,等到邓华一离开,两人同时出了一口长气。
赵高往椅子上一摊,摊成个大饼状,“我的妈呀,吓死我了。”
吴胖也说道:“我本来不紧张的,一看你紧张,我也跟着一起紧张。”
赵高一脸钦佩地看着顾立春:“顾哥,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服你,你告诉我,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他是咱们的邓场长?”
顾立春一脸坦然:“你给我使眼色的时候就知道了,所以我才发挥那么好。这是机遇懂不懂?”
赵高神色呆滞:“机遇?”他都紧张得结巴了。
过了一会儿,赵高慢慢地恢复冷静,他反问道:“顾哥,你说你这次肯定能转正吧?”
顾立春:“应该没问题。”
赵高比顾立春本人还激动:“顾哥,我感觉到了,你以后是个能干大事的人,从今往后,我就跟着你混。”
吴胖瞥了赵高一眼:“咱们不早就跟着顾哥混了?”
赵高笑了一下:“对,早就跟着混了。”
顾立春突然想起那个顾小刀的绰号,就问赵高和吴胖这是怎么回事。
两人目光躲闪,顾左右而言他。
顾立春再问,吴胖才说道:“自从你跟李宽和王小辩论过后,有人说你的话像刀子一样,刀刀入肉,句句见血。那绰号就出来了,我帮你骂过几回,没用。我想着反正也不难听就算了。”
赵高清清嗓子说道:“我也觉得顾小刀还行,总比顾大炮和啄木鸟好吧。顾哥你想开些,反正你早晚都得有一个绰号,就这个算了。”绰号在农场并不稀奇,基本上人手一个,有的人还拥有好几个。
顾立春:“……”还顾大炮、啄木鸟,农场的人太没文化,就不能取外好听的绰号?
……
邓华像一阵风似的回到办公室,把在分场的干部都叫过来,开了个临时碰头会。
他没有说废话,直奔主题:“同志们,咱们五场已经到了不得不变革的地步,咱们今天就来讨论讨论五场今后的发展。来,我先给你们看一样东西。”说完,他把顾立春的笔记本交给几人传阅。
白大姐一眼就认出了顾立春的笔迹,问道:“邓场长,这笔记是小顾的吧?”
邓华点头承认,其他人则是一脸震惊。
梁科员则是面带微笑,他早说过,小顾是个好同志。
齐科长扶扶眼镜,淡笑道:“对于小顾同志,我们早注意到了,要不是因为他来农场时间短,怕其他家属不服,就给他转正了。”
邓华道:“转正是肯定要转正的,这事稍后再说。现在,我们先说说五场的发展方向。”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开始讨论起来,有的说办法,有的摆困难,有的说可行,有人说不行,反正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是邓场长下定决心要改变五场的现状,领导班子只得根据他的要求制定明年的计划。
其间,邓华又找顾立春谈了一次话,顾立春见到领导身份的邓华,恰如其分地表示了一下惊讶和一点紧张,随后又因为被对方平易近人的态度感染,渐渐放开了,变得坦然自若,侃侃而谈。态度转变得自然流畅又有层次感,顾立春表示很满意,邓华看上去也很满意。
这一次长谈之后,顾立春起身告别时,邓华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小顾同志,你谈正事的时候,确实还挺成熟稳重的。”
顾立春谦虚道:“谢谢邓场长夸奖。”
这次长谈后,五场的人私下里又炸锅了。他们感觉到这次顾立春转正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众人心思各异,有些人觉得顾立春转不转正跟自己无关,有的人觉得顾立春觉得有本事,转正也是应该的,还有一小部分心情就很复杂。
李宽一家气氛低迷,李宽又想到要贴大字报揭发顾立春,却被他爸李四方制止了:“你贴大字报要揭发他什么?不孝顺老人的事他已经解释了,没用。他是养子的事也没用。”
何菊香说道:“对付这种人,就该打在最疼的地方。”
至到顾立春哪里最疼,一家人暂时也没个主意。
晚上,李宽和王小聚在一起,嘀咕了好一会儿,分开时,两人脸上都露出满意的笑容。
最近宿舍里风平浪静,平静得让赵高觉得不踏实。事出反常必有妖。
他一直密切关注着王小和李宽他们三人,发现他们最近也没做什么。
顾立春自然也察觉到对方的不对劲,他表面上仍跟往常一样,每天早出晚归,把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猪们。他甚至连月底的假期都放弃了,反正快放年假了,到时再回家。
这批猪还有半个月就要出栏了,这半月是关键期,猪不能病,不能瘦,还能加料喂。
顾立春用玉米面、米糠、桔杆粉、豆饼做成混合饲料,一天喂上四五顿。为了增强猪们的抵抗力,他甚至还动用了空间农场的资源,用池塘里的净化水和植物根茎。在他的精心照料下,猪们吃得饱睡得香,长得快,精神好。到了年底,大家一看这些猪们,个个膘肥体壮、精神爆发不说,还干干净净的。差点都不舍得宰了。然而,再不舍得也得宰,毕竟过年还要吃肉呢。
这批猪拉到屠宰场,据赵高说,当时全场震动。不止一批人问道:“这真是从五场拉到的猪?你确定?”
五场在场的职工昂首挺胸,大声回答:“是的,确定。”
他们面面相觑,半晌说不出话来。
以前,五场的猪那叫一个干瘦,萎靡。去年拉猪的人中有吴胖,当时有人嘀咕一句,这人和猪要是换换就好了。吴胖大怒,跟人干了一架。也因为那件事,今年拉猪的人就把吴胖剔除了。
卸猪,过秤,每头猪平均230斤往上,共出栏25头,好几千斤猪肉,除了上交的猪肉以外,剩下的也够五场的职工分的,大家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五场的人少,算下来每一家能分到十几斤。
这一天,五分场的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家家分到这么多猪肉,而且还扬眉吐气,打了那些看笑话人的脸,这种心情甭提有多爽快了。
这么一来,人们对养猪场的赵高顾立春他们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
赵高,这小子其实还不错。顾立春,人家本来就不错,这会儿看着更顺眼。
王小和李宽本来还打算利用家属们的不满来做文章,结果他们暗地里去鼓动别人,响应者寥寥无几。人家小顾就是有本事,能写会算,能说会道,能干实事,这才来多久,就为五场带来这么大的好处。这样的人转正,他们虽说难免心里会犯酸,可也觉得服气,总比那些草包和走后门的转正强吧。
两人费尽心思也鼓动不了家属闹事,气得干瞪眼,商量了一阵,只能采取别的计划。
五场的职工都分到了肉,赵高和顾立春这两个功臣自然也少不了。本来像顾立春这种临时工,很多福利是没有的,但特事特办嘛。白大姐特地为他申请了奖励。他分到了十斤猪肉,还可以低价买十斤猪下水。梁科员奖励了顾立春两个搪瓷缸子,邓场长奖励他两本红色笔记本一支钢笔,鼓励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顾立春的工资也发下来了,一个半月的工资扣掉饭费,一共20块。
顾立春一拿到工资就开始大肆采购,山楂片、柿饼、花生、糖豆、水果硬糖、饼干等自然少不了,杂七杂八地买了一大袋子。然后就是油,花生油、豆油各买了五斤。他没有油票,是私底下到油坊买的。赵高还悄悄问顾立春要不要旧衣裳旧棉袄,顾立春想着他上次只买了四件棉衣,他娘的棉袄也该换了,于是就说还要。
于是,顾立春用五块钱买了三件棉衣,四成新,还有两套女式的,比赵高的还便宜。
赵高见他拿这么多东西,就让他骑自己的自行车回去。
顾立春道:“过年放假十来天,你还得用车子,我骑走了你怎么办?我就这么提着回去吧。”
吴胖在旁边说道:“你还是骑我的,反正我过年也用不着。”
顾立春随口问道:“你过年还留在农场?”
一提到这个问题,吴胖就显得有些失落:“除了农场还能去哪里?”
顾立春安慰他:“没事,你年后去我家找我玩,没去过也没关系,就打听顾家村在哪儿,一问就能找到。下回我带你认认门。”
吴胖听到顾立春这么说,想起他带来的豆豉和咸菜,还有各种零食,就挠挠头说道:“其实我这次就能跟你去认门。”
赵高:“……”做人还能这么厚脸皮?
顾立春怔了一下,便答应道:“行,你今天就跟我一起去吧。”
赵高看看吴胖,再看看这一大堆东西:“你也跟着去,这堆东西怎么带?”
最后他出了个主意:“要不,你骑着我的自行车跟着去,回来时再骑回来。”吴胖一听也觉得可行。
赵高想起吴胖还发了十来斤肉,就他那水平,还不把肉给糟蹋了?就说道:“你临走时把肉交给食堂师傅,给人家点工钱,让他们把肉给你做好,炸好,你回来慢慢吃。”
吴胖以前也这么干过,但今年却不想这样了。他眼珠一转,突然想到一个主意:“顾哥,要不我把肉拿到你家,让你娘帮我做了,我给工钱的。”
顾立春道:“工钱不用了,你带着油去就行。我让我娘给你炸肉丸子,炸酥肉。”
他越说,吴胖的眼睛越亮。他掉头回去,把家里的肉、油、面全提上了。
赵高看着两人要离开,心里还有些舍不得,一脸失落地说道:“你们这就回去了?”
顾立春点头:“年后见吧,等我回来去你家拜年。”
赵高道:“……我还没去过你家呢。”连吴胖都去了,他还没去过,他其实挺好奇顾立春的家是什么样的。
顾立春:“……”这么明显的暗示,他还能看不出来吗?
他笑着说道:“赵高,你也跟我一起去吧,正好都去认认门。”
赵高毕竟不像吴胖那样厚脸皮,他是个要脸面的人,在顾立春的热情相邀之下,他扭扭捏捏地答应了。
顾立春:“……”他怎么觉得怪怪的,难道在赵高那粗犷的外面表下藏着一颗少女心?
赵高要去顾立春家,自然得回家准备一下,换身新衣裳是必须的,礼物也得带上。
顾立春还要回宿舍收拾东西,就先走一步,告诉赵高,一会儿在宿舍楼下汇合。由于他带的东西太多,吴胖只好在楼下看东西。
顾立春回到宿舍,王小李宽他们都在整理东西,宿舍里乱糟糟的,地上到处堆放着东西,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顾立春皱了皱眉,一想他一会儿就回家了,便也没说什么。他打开柜子,开始整理东西。过了一会儿,王小出去了一趟,回来笑眯眯地走过来说吴胖在楼下等他,叫他下去。
顾立春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说声, “我知道了。”他继续不紧不慢地整理着东西,他上来时跟吴胖说好了,叫他在楼下等着,赵高还没来,他没必要急着叫自己下去。
这个王小是有意支开他,他到底想做什么呢?顾立春看了看自己的柜子,再看看两人那里堆得像小山一样的行李堆。按说,他们家在农场,根本没必要把发的东西拿到宿舍里,除非……
王小和李宽一直在用余光悄悄观察着顾立春,见他一直没有离开的意思,两人难免有些焦躁。
又过了一会儿,两人悄悄使了个眼色,李宽站起身,提着一大包东西下楼去了。顾立春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一眼王小,发现他眼中的那一点焦躁不见了。顾立春心中一动,他站起身就往外走去,说道:“哎呀,我忘了,吴胖还在等我呢。”
刚才王小是盼着顾立春下楼,这会儿又不想让他下楼了。可顾立春偏不如他愿,转身飞快地下楼,王小想开口劝阻,又怕引起他的注意,只好闭口不言。
顾立春下楼后就看见吴胖还在那儿等着他,再一看,自行车上果然多出一大只沉甸甸的包袱,摸了一下,里面应该是肉。顾立春走过去问道:“这包东西是谁给你的?”
吴胖惊讶道:“不是你让人捎下来的吗?”
顾立春略略一想,道:“哦,是我的,不过我拿错了。这包东西不用拿回去。”除了这包肉,顾立春还拎走一个别的包袱,一会儿得做掩饰。
临走时他郑重叮嘱吴胖:“除了我之外,谁给你包袱都不要接。另外,你把自行车推到大门口让陆大爷看着,你接上赵高一起上楼来,一会儿有好戏看。”
吴胖不明所以,但他习惯了听顾立春的话,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吴胖骑上自行车去找老陆,顾立春拎着包袱上楼,他四处查看一番,找个无人的角落,顺手把东西扔进空间,然后大踏步回宿舍。
33/215 首页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