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什么的徐大人心里很是不服气,但是看在严尚书年纪比他大的份上,他还是忍住不说话了。只是在心里想着,你个小老儿还想跟着我们出远门,到时候就有得你后悔的了!
“行,既然你想跟着去,那就一块跟着去吧。若是个值得一用的人才,你们到时候把人一并带回来京城给朕瞧瞧。”康宁帝摆摆手,意思就是此事到这里差不多就行了,走之前他看了徐任一眼。
徐任接到皇上看过来的眼神,知道皇上这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吩咐他去办,就带着人跟在了他们君王的身后。
至于被众人遗忘了小商人周显,则是工部尚书好心把人捎出宫去的。
***
下了朝就回到后宫的皇帝脱去了一身龙袍,换上了明黄色的常服,头顶上戴着的龙冠也拿了下来,换成了普通的玉冠,一头长发披散在身后,端的那是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走出去就是一位活脱脱充满贵气的贵公子。
回到后宫的康宁帝想到马上就可以见到君后和孩子们了,心情很不错,嘴角噙着点点笑意,完全看不出在金銮大殿上那派杀伐决断的皇帝模样。
屋子里的两个孩子在跑来跑去的,两个在跑的孩子正是三岁的二皇子司徒太安和五岁的三皇哥儿司徒太平。
两个孩子的模样长得有三分相似,他们两个是一对龙凤胎,大的司徒太安是哥哥,小的司徒太平是弟弟,两个孩子从小一起长大,打娘胎里出来就爱跑动打闹。
七岁的太子殿下这会儿还在跟着老师读书,人都还未回来。
“你们两个别跑了,小心给摔倒了。”听到两个孩子在闹的声音,正在摆碗筷的君后抬头看了一眼,喊道。
两个孩子听到的声音就安静了一会,又继续跑来跑去的了。
“……”君后往两个孩子看了一眼,两个孩子越大他就越没办法控制他们俩个了,真的是每天都让人十分的头疼。这后宫里除了他之外,也没别的嫔妃了,三个孩子都是他给皇帝生的,所以这后宫中也没有什么是非,三个孩子也平平安安的长大。
他们在这里面除了不能随意进出宫门之外,宫中的生活也是十分的平和安静。只除了这两个日渐长大的龙凤胎整日追闹打架,要把和宫殿的屋顶给掀翻之外,也没有什么能让他动气的事了。
宫中的宫女太监放出去很多,没有再招新人进来,他们这宫中跟着伺候的都是几个跟了他好些年的老人。不过往常很多事情他都喜欢自己做,三个孩子也是他自己一手带大的,偶尔闲着没事还会下下厨煮煮饭,一家人都很喜欢吃他做的菜,他也十分乐意为皇上还有孩子们下厨做几个好菜。
今日的这一桌子的菜都是他自己一个人做的,宫人帮着他洗了菜,剩下的活儿都是他一个人完成的。算着时间到前面去上朝的那一位还要去读书的长子快回来了,他就让人把做好的菜端上桌,把碗筷摆下来等人回来吃饭就行了。
正在他把几双碗筷摆下去,就听到了脚步声走来。
一抬头就见到他的君王换了一身常服出来了,但是不管看过多少回,每一次见到俊美绝伦的君王,他总是被君王的那一张脸给迷到,一下子就看呆了。
直到见到夫君的脸上出现促狭的笑,孙怡才恍然过来,低下了头,脸有点微红,又忍不住的抬头看了一眼走来的君王,笑着说道:“您、您回来了啊,快来吃饭了。”
“呵呵,好,怡儿等朕等很久了吧?”帝王见到自己爱的人脸色微红的模样,心里有点痒痒的想去亲一口。
不过还未等他碰到自己的君后,两个横闯直撞的小崽子就往他们跑了过来,跑去抱住了他君后的腿嚷着要吃饭,不给他半点吃自己君后豆腐的机会。
“……”其实他也不是那么的喜欢这些小崽子们,想把小崽子送去给大臣帮忙养,不知道大臣家里收不收!这是皇帝心中此刻的想法。
皇帝前脚回来,后脚小太子殿下也上完课回来吃饭了。
“好了,都来坐下吃饭吧。”见到一家子都回来齐了,君后也不知道皇帝心里想想法,喊着孩子们坐下来吃饭了。
停在京港码头的那艘大货船到第二天的上午才出发的,船上除了船员之外,还有小商人周显,以及皇上派出京去办事的徐大人以及徐大人带着的两名手下,以及背着一个小包袱就跑来的严尚书严大人了。
第132章 鱼头煲红烧兔肉萝卜干炒猪耳肉
过没几日,新房的屋顶就盖好了,就连外面的围墙也建好了。
他们家的地当初买的比较大,新房子所占的地还不到整块地的一半之多,所以周围还剩下很多空地。
新建的围墙没有把所有的地都包起来,只是把内部的房子围了起来,他们打算外面再用竹子围上一圈,这样把他们家的地都圈起来,也能省下不少的砖头钱。他们这处房子处处都往好的建,前后可花了不少的银子,这个时候能省着点花自然是省着点花的好了。
这天他们请来打井的时候来家里打井,打井的老师傅是一个有经验的挖井人,在他们家院子的东边选了一块地挖出的井,打下的井刚好是在泉眼上,没挖多深就有泉水出来了。
新打出的井的井水清甜可口,喝了的人都说好喝。就连打井的师傅都说他打了这么多年的井,还是头一回打出这么好的井水,“你们家这儿的风水好啊。”
听到打井师傅的这话,赵阿姆很是高兴,跟打井师傅说道:“还要谢谢老师傅你会挑地方,给我们挑了这么个好地方打出一口这么好的井出来。”
打井师傅忙的笑着摆手,“是你们这儿的地好。”风水风水,可不讲究的就是风和水了。好地出好水,这里出的水好就说明地好,日后住在这里家宅平安兴盛。
“有了这口井,以后咱们家都不用到别处去打水吃了。”赵阿姆喝到新打出的井里的水,笑得眼角的鱼尾纹都出来了,最让他高兴的是,他们家这口井里的水可比村子里的井里的水都还要甜上几分,这打出的看是一口好井啊。
“是啊,咱们家以后用水也方便多了,不用到外面去打水了。”乔许想到的是以后有了这口井,他们家赵木头就不用每天早上那么早起来去打水了,每回见到那个男人从外面挑着两大桶的水回来,还要来来回回的走好几趟,他就觉得很辛苦。
有一次他还亲自去试验了一下,他自己根本就挑不动那么两大桶的水。
还有必须夸一句的是,从他醒来到现在,他们家赵木头可从来没让他去干过半点到外面去打水回来这样的粗活儿,家里的重活几乎都是那个男人一手包揽了。平日里他整理除了做做饭带带孩子,还有每隔几天到镇上去摆几次摊子之外,家里很多活儿都是那个男人做好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日渐久了,他也慢慢的习惯了身边有这么一个人,把什么事情都做好了,挑着轻松简单的才留给他。从这些生活的细节处,他都是能感觉到那个男人对他和孩子的好,那是一种深沉和无言的爱意。从前他不懂得什么是爱,如今他从那个男人的身上渐渐的看到了,什么是爱,还有感受到了什么是被爱,被爱的人一定是最幸福的,就比如现在的他。
当日他们给来打井的师傅结算了工钱,还另外的封了一个小红包给老师傅,这是感谢老师傅的。
“呵呵,谢谢主人家,家宅平安,事事顺遂。”能多拿到一个红包,老师傅自然是十分高兴的了,跟主人家说了几句吉利的话,就带着小徒弟拿着东西一起回去了。
就在同一天,他们家里的井打好了,家里最后一面的围墙也全部都建好了。建的围墙比成年人的个子还要高出半米左右,这样就算是有小贼想来他们家里偷东西也不是那么容易翻墙进来了。
后面半日没什么活干了,这群来做工的汉子们还帮着他们把附近的地给收拾干净,知道他们要用竹子建外墙,还帮着他们去砍了好些竹子回来,堆满了半个院子。在最后一天,他们把最后一日的工钱结给了大家,还有给工头刘老全封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其余的人都给了一天的工钱。
刘老全笑呵呵的接过红包,道了一声谢,“以后有什么活儿可去喊我们来啊,我们别的不会,力气是有大把。”
“是啊,以后有什么活儿可找我们这些人。”
“是啊是啊,都是一个村里的人,要干什么活开个口,不给工钱也行的。”大家拿到最后一天的工钱,虽说心里有些高兴,但是也有些惋惜,以后他们可就不一定能遇上这么好的雇主了。不过做工总有做完的时候,这一份工做完了也差不多赶上秋收了,到时候收了粮他们还能出去外面打几个月的活再回来过年。
见到赵家如今的日子过得红火了,听说他们在镇上的买卖做都得好,可是赚了不少的钱。借着这个机会,他们就想跟赵家套套近乎,没准以后赵家这边做什么需要用到人,就喊他们来了。
他们也不盼别的,就希望赵家有赚钱的路子能捎上他们一起,就算是出把力气他们都愿意。
“好好,这段时间也辛苦大伙儿了。”赵河也听出了这些人话里的意思,其实这段时间的相处下来,他的心里也记下了几人的名字,想着以后要是要用人的话,倒是可以找这些相熟的人来帮忙。
送了大伙儿出门去,他就回来和夫郎孩子一起看着他们的新房子。
***
这一日的西山都还未下山,做工的人就都回去了,少了这么多人之后,他们这里也安静了下来。
他们的新房子是坐北朝南,大门面向南面,中间是正堂大厅,东西两边是住的房子,左右两边有一条小路通往两处。每一边的房子都带有正堂和卧房,每一边都有一间主卧和两间次卧,带有独立的浴室和茅房。后面还有一处独立的卧房是留给他们阿姆住的,那边也有独立的浴室和茅房。
两边的房子虽然都是同在一个院子里,但是中间有正堂隔开,可以看成是两边独立的院子。到时候他们再在中间种点花花草草隔开,两边就形成了独立的空间,这样夜里他们关起门来睡觉,也不用担心说话声会被隔壁听见了。
厨房就建在入门处的右手边,距离房子还有一段距离,这样以后在这边炒菜做饭也不会熏到屋里。
前院还留出了一大块地,他们可以在前面种花种草,外面的地比较大,可以种瓜种才,够他们种很多东西了。后院还留了一处做木活儿的房子,这里的空间也是比较大的,就是留给他们家赵木匠做工的地方,这里还有带两间的放杂物的房子,可以用来放置杂物和堆木头。
最后边是鸡舍和驴棚子,以后家里来的鸡鸭和驴子都可以养在这边,后面还带一处后门,方便他们家里的驴车进进出出。
除了屋子的门窗还未装好之外,整一个房子基本上都是建好的了,屋子里的地上铺了一层青砖,屋子的墙壁特意的建高了一些,可比他们那边的草房子看起来要明亮整洁多了。
这一天所有做工的人都回去了,家里就只剩下他们自家人了,他们也能好好的看看自家的新房子。
“呵呵,咱们家的这房子盖得真快啊,等过两天咱们在门口搭上一排木架子种瓜种葡萄,还有外面的院子可以种上一些菜。”站在院前望着一处新盖好的院子,乔许的心里有些感慨,谁能想得到短短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就攒到了钱、买了地还盖起了房子。曾经他做梦都想有一个家,现在这个家他终于有了,家人和孩子都有了。
听着夫郎的话,赵河嗯了一声,“你喜欢咱们会种。”他把夫郎想做的事情都记在心里,心想等明日就给夫郎把木架子搭好。
不过这会儿乔许也没有忘记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咱们家的那口井啊,你们最好明天做一个井盖子盖住,把井口砌高一点。”
他们家有一个会走路的孩子,家里的井要不用东西盖住会很危险的,万一孩子不懂事跑到哪里去玩,不小心掉进去可就不是开玩笑的了。事关到孩子的安全问题,这些事情他都会比较注意一些。
“好,我一会就去弄。”赵河想着一会还有点时间,可以先去把井盖弄好再回去吃饭。
“哦,也行。你看看能不能在井口弄一个木架子,上面用个木轮子牵住绳子,咱们以后打水就只要转动木轮子就可以了,也能省点力气。”乔许还记得从前在一些村子里见过的井口,很多都会在进口处搭一个架子,借用轮子的拉力来打水,这样打水的人也能省得力气。
听着夫郎说的话,赵河的脑子里大概的就有了一个雏形,知道要怎么做了,“好,我这就去弄,你先带孩子回去那边的院里吧。”
乔许看了一眼被他抱在怀里的儿子,知道这个小崽子正是对什么都好奇的年纪,一会要抱到那边去少不了会想跑到井口去,他对那个没有护栏的井口都有点害怕,别说让孩子过去那边玩了。
想到家里的晚饭还没有做好,他还要回去准备他们一家人的晚饭,就应道:“好,我就先带孩子回去了,你们也别在这里太久,一会回来吃完饭再弄。”
在后面的赵河看着走了的夫郎和孩子,带着弟弟赵虎去弄井盖去了。
陈屠户和陈言也还未回去,父子俩个留在这边搭一把手帮忙干干活,四个人干活总比两个人干活快了。
***
这个时候太阳落到了西边,满天的云霞,天上的云一层一层的,就像是火烧云似的。小村庄里处处炊烟升起,许多人家都在家里做饭了。
“滋啦——”
他们家的厨房里也传出炒菜的声音,香味阵阵从里面传出来。
热锅下油,把大蒜扔进去爆香,把一大碗切好的猪耳朵肉倒进去炒,用铲子翻炒几下,再倒了一大盆的萝卜干进去一起炒,往里面浇入小半勺的水,放入适量的酱油和盐,盖上盖子煮几分钟再掀开,里面的汤汁就收得差不多了。
掀开盖子炒几下,里面的菜就炒好了,他用盘子把里面的菜盛出来。
上回答应陈言做的鱼头煲,今天也给准备上了。
今早他们家赵木匠上码头去买了一大桶的鱼回来,他就把全部的鱼头都切出来,其余的鱼身都处理了后腌到罐子里了,那些放着可以吃上个几天。
今晚准备的这个豆腐煲,鱼头就先用油炸一遍,炸到金黄色再捞出来,然后另外用砂锅,把葱姜蒜都倒进去炒香,然后把炸过的鱼头一块块的平铺进去,舀两勺鱼汤进去,在上面放入豆腐和香菇。
这些香菇都是新鲜的香菇,是今早陈言和小虎上山去摘回来的,当时他都还未带孩子起床。等他带孩子起床就见到两人从外面回来,还带了两大篓子的香菇木耳回来。
留出来今晚吃的之后,其余的都放到外面去晒了。
79/221 首页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8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