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些话,赵云退出浴室。
凌寒却是心道:胎记么?
果然……一样的脸,还一样在后背处长着蝴蝶状的胎记。
自己与这位历史上并不存在的长沙王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3-2921:04:03~2021-03-3021:08: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492231122瓶;javedy10瓶;何龙5瓶;烟雨江南梦、独眼鹰、最爱甜文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6章
新年的第五天,孙策来了。
事先甚至没有派传信使说一声。
当下人来报,说孙策在府前求见,身边连一名随从都没有携带时,凌寒着实是有些意外。
“殿下。”
孙策见到凌寒立刻恭恭敬敬行了个礼:“策已将长沙稳固,特来回禀殿下。”
“孙将军辛苦了。”凌寒笑道:“年关方过,将军委实没必要着急,当好好休息才是。”
“正好来给殿下拜个晚年。”孙策顿了顿,有些不好意思道:“而且我也有些惦记幼弟,想趁着新年过来看看他。”
“哈哈,人之常情,将军不必不好意思。”凌寒笑道:“一会儿谈完了事情,将军便去看看他吧。”
孙策拱手道:“谢殿下。”
入府之后。
孙策从怀中掏出了一副扬州地图。
先前,两人在书信中便提过扬州的事情。
下一步占领扬州全境是共识,不过具体细则在书信中是没办法说清楚的。
扬州的情况与徐州很不一样。
在徐州,徐州刺史陶谦掌控全局。
无论是各郡郡守,还是世家大族如陈氏,都是不敢跟陶谦作对的。
掌控军队的臧霸之所以敢掀起叛乱,一方面是因为事先联络了袁术,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当时陶谦并没有在徐州。
而现任扬州刺史刘繇,却是一个空降过去的空架子。论实权,也就抵得上一个郡太守。
事实上,扬州刺史这一职位在这几年来更换了数次。
因为始终没有一位有能力的刺史在这里建立势力,扬州各郡之间几乎是各自独立,互不干涉。
现如今,扬州大抵可以划分成六股势力。
分别是袁术,王朗,盛宪,陆康,祖郎,刘繇。
其中,毫无疑问势力最大的要属袁术,并且,他的势力范围也并不局限于扬州。
其次便是王朗。这位在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骂死的家伙,如今却是会稽郡的郡守,占据着扬州的东南地区。
至于另外四方,总体上的实力差距不是很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分清哪一个可以交好,获得他们的投靠,哪一个需要狠狠地攻打,显得无比重要。
袁术必然是死敌。
且不说袁术原本就想要拿到玉玺称帝,单单是之前自己两次坏了他的事,双方就注定会有一战。
按历史的时间线,袁术恐怕很快就要对徐州发起攻击了。
但自己穿越以来,实在改变了不少的事情。他不确定现在袁术到底会是盯着徐州,还是盯着自己。
出于“可能很快就会与袁术发展战斗”的考虑,他希望扬州的第一站,是一个对自己怀有善意的势力。
他选定的是庐江郡和会稽郡。
庐江郡守陆康,乃是陆逊的从祖父。他年轻时便有义烈之名,又是被汉灵帝亲自任命的庐江郡守。
在古代这个君君臣臣的时代里,凌寒认为,此人有相当高的可能性忠于汉室,就像陶谦那样。
会稽郡守王朗,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相当不堪,但凌寒在徐州的士人间打听之后,发现他拥有相当好的名声。
并且,此人出身于东海郡郯县,曾经受到过陶谦的提携。若非如此,之后也没有升任会稽太守的机会。
至于究竟是先去会稽还是庐江,凌寒打算听一听孙策的想法之后再做决定。
孙策对着地图道:“策以为,殿下可带兵前往庐江。”
凌寒略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
孙策道:“庐江与徐州近乎毗邻,郡守陆康也对朝廷忠心耿耿。殿下若是驻军于庐江,陆大人当不会有所不满。”
“此外,袁术野心勃勃,上次殿下又因江东之事得罪了他。庐江与长沙所距不算太远,若是袁术真的有什么不轨意图,末将率领精锐骑兵,不出一日便可赶到。”
“嗯。”凌寒颔首道:“孙将军考虑得的确周到。”
但凌寒依旧没有做出决定。
庐江与长沙的确相距不远。
不过,庐江的经济不错,本土兵力却实在一般,甚至说没有太大的战斗力。
而且,庐江与袁术的地盘同样毗邻。
在历史上,庐江郡似乎很快就要被袁术给吞并了。
如果前往会稽的话,他觉得自己可以只带七八千人离开就够了,而将大部分兵力留守徐州。
但如果是去庐江,那么自己至少要带走一半的士兵。
如此一来,万一袁术全力攻打徐州,自己说不定来不及救援就沦陷了。
孙策并没有看出凌寒的犹疑,还以为他已经同意了,欣然道:“殿下去了庐江,公瑾一定会很高兴。”
凌寒微怔,脱口而出道:“周瑜?”
孙策一愣,问道:“殿下听说过公瑾?”
“唔。”凌寒摸了摸鼻子,解释道:“听广陵的人提起过,据说是一位极有才气且相貌俊美的少年郎。”
“哈哈,公瑾的确有美周郎之称。”孙策掩饰不住地笑道:“不过,他若是听到殿下这般形容他,定要开心坏啦。”
凌寒听了有点受宠若惊:“这是为何?”
孙策道:“殿下与我们一般年纪,却已做出了好几件名扬天下的大事。先前公瑾在长沙时,便多次提过,很想见一见殿下。”
顿了顿,他又道:“周家算是庐江的大族。殿下若去庐江,公瑾必能帮到殿下。”
谈完正事以后,凌寒便令一名下人带孙策前往张昭的府邸。
张昭听闻以后,出来与孙策客套了几句,便为兄弟二人留下叙旧的空间。
在长沙时,孙策每每想到自己的弟弟只身在异乡便感到忧虑。
此刻见孙权并没有消瘦,脸上的婴儿肥反倒更多了些,可见过得不错,这才算安下心来。
孙策蹲下来问自己弟弟:“每日在这里都做些什么?”
“子布先生教权儿读书。”孙权一五一十道:“殿下有时也会过来陪权儿玩耍。”
孙策疑惑道:“殿下陪你玩耍?”
“对啊。”孙权的声音听起来有些雀跃:“就是踢毽子,殿下的毽子踢得可好了。”
这倒是有些出乎孙策的预料。
在他看来,长沙王殿下显然是个少年老成的人。竟然会陪一名九岁的孩童踢毽子么?
“兄长。”孙权见他不说话,忙问道:“兄长到底是怎么想的?”
孙策没太听明白地看着自己的弟弟。
孙权提醒他道:“父亲临终曾交代我们,务必要听从殿下的命令,兄长当初也是立了誓的!”
孙策闻言有些好笑道:“我何时说过不听从殿下的命令了?”
他好奇地看着自己的弟弟:“你这么喜欢长沙王殿下么?”
孙权顿时脸红了。
沉默片刻,他道:“殿下真的很好。他是个真正有仁心的人,也是一位有才能的殿下。”
孙策没有说什么,心中却也是极为赞同。
他向来自傲,长沙王先前做的那些事,易位而处,他一直觉得自己未必就做不到。
只是江东受了一个大恩情,又有父亲的遗命。自己不管怎么样,都只能选择跟随长沙王,否则必会为天下人所不齿。
可这次徐州时疫,他算是真正地从心底里服气了。
从没听说过有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疫情控制住。
莫说是自己,莫说是现在,就算是全盛时期的大汉王朝也根本没有这个能力。
至于长沙王之后的举动,则更是让人感到非同凡响。
竟然如此轻易地、毫无条件地,将治理时疫的药方向各路诸侯公开了。
再看看时疫严重的兖州、豫州、冀州诸侯,即便得到药方,属地仍是一片混乱,因为时疫死去的百姓不计其数。
他们既没有长沙王那样的能力,也根本不会像长沙王那样,在乎寻常平民的死活。
身旁,孙权有些焦急道:“兄长!”
孙策捏了捏他的脸,道:“你放心吧,兄长会一直听从长沙王的命令。”
又问:“你还愿意待在这里吗?若是不愿的话,兄长可带你回长沙,殿下不会说什么的。若是愿意,那兄长便自己回去了。”
孙权迟疑片刻,点了点头。
孙策独自离去之后,凌寒也将动身前往扬州庐江郡。
仔细的计划之后,他决定给徐州留下两万士兵,以及郭嘉和高览。
庐江有周瑜的话,郭嘉就可以暂且留在徐州了。他身体不好,并不适合经常奔波劳顿,到了南方说不定还会水土不服。
凌寒写信给陶谦,若是袁术来袭,万事依从郭嘉的计策。
高览统帅军队,郭嘉出谋划策,糜竺统筹粮草。州内上到士人,下至百姓,都会全力支持。
袁术即便率领全军来袭,也未必能讨得了好。
凌寒自己则带走了一万五千士兵,几名武将,以及张昭、孙权、糜芳等人。
庐江文有周瑜,武有赵云,孙策还能很快赶来支援,这个战场上,同样不会畏惧敌人。
在他的计划里。
等到在庐江郡安稳下来,再发展一段日子,同时试探扬州其他几郡郡守的态度以后。
如果袁术一直没有发起进攻的话,他就要与徐州和长沙一起,分三路,主动攻击袁术的地盘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算是过渡章,下章正式开启扬州剧情~
第47章
凌寒所携带的一万五千士兵皆为步兵。
整个队伍中的马匹不多。少数几位首领骑着马、盛放着辎重的车驾,以及一些重要的人,如张昭和孙权,也坐在马车里。
“殿下。”糜芳悄悄勒着缰绳来到了凌寒的旁边,禀报道:“此次去扬州,草民带了舍妹一道过去。”
嗯?凌寒听了有些疑惑,虽说糜氏的确决定将大部分产业迁往扬州,但糜竺目前还留在陶谦的身边。
一位年少的姑娘家,委实没必要这么着急跟去扬州。
况且跟了便跟了。这种事,糜芳为什么要向自己汇报呢?
这时,他发现糜芳往自己的左侧瞧了瞧。
凌寒跟着望过去。马背上的杨真,神情显得不太自然。
凌寒突然记起,前段时间,杨真被自己留在了糜府。
他惊讶不已,总共也没多久,杨真不会与糜芳的妹妹谈起恋爱了吧?
糜府虽然不是士族,可也算得上大户。
在无比讲究礼仪的时代里,这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只有一个可能:这是糜氏刻意为之的结果。
念此,凌寒冷了冷声音:“杨真。糜荏姑娘跟去扬州,这件事与你有关系吗?”
“殿下。”杨真连忙抱拳道:“属下……”
“殿下。”糜芳接过话来:“杨将军在糜府之时,着实帮了我们许多的忙。小妹早就听闻过杨将军的大名,病情稍好以后,得知杨将军在府上,便上前问候交谈。一来二去,我见他们二人感情甚是不错,故而……”
杨真本欲说些什么,见糜芳这么说了,便不再开口。
“这件事本王知道了。”凌寒看了糜芳一眼:“你退下吧。”
糜芳垂首道:“是。”
他拉紧缰绳,坐骑的速度立刻变得迟缓,直到与凌寒拉开了一段距离,才恢复如初。
凌寒认为这是糜氏刻意为之的,其实倒也不算。
糜芳所说的皆是实话。杨真与糜荏的接触是个巧合,不过当糜芳发觉杨真对自己的妹妹印象不错以后,便立刻开始各种策划,为两人制造独处的机会。
在他看来,长沙王的一众文臣武将里,最受重视的,无疑是杨真和赵云两人。
一位是殿下的师兄,一位是跟着殿下从皇宫里逃出来的。
无论将来殿下会获得多少人的效忠,这两人的地位都不可能被撼动。
将来有朝一日,长沙王登临大宝。
杨真即便当不了大将军,也必会是三公之下的第一位列。
糜氏本身也受到长沙王的看重。
若是自己的妹妹能成为杨真的嫡妻,两相联合,那么糜氏一直以来的目标,从商贾之家变为世家大族,便可以轻松达成。
甚至成为下一个弘农杨氏,也未必不可能。
而挥退了糜芳以后。
凌寒问杨真道:“你可是与糜荏私下定了姻缘?”
杨真大惊,慌忙道:“属下万万没有这个胆子。”
凌寒觉得也是,他估摸着八成是糜氏有心想与杨真交好,而杨真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也没有什么多余的心思,见了漂亮的姑娘自然而然会有好感。几经接触,两人关系就变得不错了。
于是糜芳今天借着去扬州的事情,将这件事在自己面前捅出来。
说实话,凌寒对糜氏的做法是反感的。
但结姻亲,本就是封建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维护关系的手段。
如果糜氏和杨真双方都乐意的话,他实在没有什么反对的理由。并且,以杨真现在的年纪,似乎确实早该娶妻生子了。
他便问杨真:“你可是想娶糜家的姑娘?”
34/109 首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