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三国]兴汉(三国同人)——剑鸣如歌

时间:2021-07-31 08:32:49  作者:剑鸣如歌
  郭嘉重新将视线投向星空。
  殿下自逃出京城之日起,兴汉大业无比顺利。
  便是连世家的权力,都畅通无阻地完成了削弱。
  可这一回,非但栽了个大大的跟头,还是一个足以跌落万丈深渊再也上不来的跟头。
  这决不是殿下大意的结果。
  诸侯岂是那么容易联合的?
  董卓与袁绍开战之时,就不担心对方顺势假戏真做么?
  而他们,又不担心曹操会从背后偷袭么?
  殿下的名声如日中天,难道没有人疑心这同样是一招诱敌之计么?
  有太多的猜疑与提防。
  他们原本互相敌对,想要说服他们在这件事上拧成一股绳,必定存在一个中间的说客。
  苏秦这等人物,又岂是这样好出的?
  此人究竟是如何取信各路诸侯的?难不成有预测未来的神通不成?
  这一回,与其说是人祸,倒更像是天降劫难一般。
  汉室的天命……
  郭嘉迷茫了那么一瞬,随后面容坚定。
  无论汉室前路为何,殿下定会吉人天相。
 
 
第86章 
  翌日中午时分。
  斥候归来,通往徐州的几处要塞果然都有大军驻守。
  除了曹操,荆州与豫州的兵马也来了。
  他们已经无须伪装,摆好了阵型等待凌寒一行人,骑兵步兵弓兵一应俱全。
  辎重部队则不断地沿官道运送粮草过去。
  凌寒心知肚明。
  敌人不主动发起进攻,而是刻意做出守株待兔的姿态,一副“就算我们有很多人也耗得起”的样子,为的是彻底磨灭自己这一方的士气。
  这种心理折磨之下,时间越长,军队发生溃散的可能性就越大。
  只是,自己的军队与其他诸侯的军队全然不同。
  麾下的士兵,没有一位是被强迫参军的。
  对底层的百姓,他实行仁政;对普通的士兵,他给予其他势力难以想象的待遇。
  再加上皇长子的身份,曾经取得的战果。这一切,使得凌寒在军队中拥有极其崇高的声望。
  曹操的这一算盘,注定要落空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凌寒不会感到着急。
  粮草逐渐见底,己方的战斗力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下降。
  与此同时,尽管他认为袁绍与董卓的军队不可能进入兖州全境,来追击自己。
  可按照分析,在此之前,他不也一样认为北方的诸侯不可能联合起来么?
  既然拖下去,战局对自己有害无益。
  那么就必须尽快采取应对的措施。
  兵力如此悬殊,已经不是能靠士气或是意志所能克服的。
  凌寒回忆自己读过的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事迹。
  这种情形下,似乎只有抢夺对方粮食一条路可走。
  然而,若只是袁术和刘表倒也罢了。
  对于曹操,凌寒实在不觉得,对方会留给自己这样的可趁之机。
  只怕那辎重车的周围,早已布下了埋伏,正等着自己自投罗网吧。
  除此以外,那就只能选择薄弱的地方,强行突围了……
  凌寒道:“荆州水兵强大,陆战则一般。三方诸侯,无疑以蔡瑁所率之众最为弱小。”
  “但正因此,我们不能从那里突围,而应选择袁术驻守之地。”
  “袁术对我恨之入骨,确实拥有很强的战意。可他接连为我所挫,真正交起手来,一旦发现我军锐不可当,士气很有可能大跌。”
  “故,我们应向袁术的方向突围!”
  赵云与杨真同时抱拳:“是!”
  裴元绍却未动。
  另外两人不由望向他。
  裴元绍开口反驳道:“殿下,这样只怕不妥。”
  自常山城下,威风凛凛的数万黑山军被一招诱敌之计,打得近乎全军覆没。
  裴元绍便知道,长沙王殿下是个了不得的人。
  而后的桩桩件件,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他裴元绍从一个蒙蔽百姓的黄巾贼将,摇身一变,成了皇长子的麾下大将,并因此收获了无数美名。
  士人们的尊重,百姓们的感激。
  这是他从未有过的体验。
  他时常为此,发自内心地感到喜悦。
  裴元绍知道,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殿下赋予的。
  无论殿下做出怎样的决定,他从来不会有任何迟疑,一定会马不停蹄地去做。
  可这一回,他反驳了殿下的命令。
  因为他知道,这样的突围有着很大的风险,从殿下的用词也能看得出来。
  在此刻,这决不是最佳的主意。
  至少,有一个主意就明显强于这个。
  以一名武将,率领三千骑兵游动作战,攻击敌方辎重,然后迅速撤退,不断地进行骚扰,牵扯敌军的注意。
  同时,另外几位武功高强之人,掩护殿下从周围的山路撤退。
  东边这条界线,这么长的地儿,总能找得到敌军疏于防守的地方。
  山岭再怎么艰险难以翻越,有赵子龙在,难道还不能将殿下送出去吗?
  换作别的军队,此计大概很难行得通。
  主帅弃军潜逃,军队会瞬间失去所有战斗力,敌军立刻就会发现主帅的意图。
  但别的不说,他手底下的兵他知道。
  只要将事情据实以告,他们一定会为了让殿下脱险,奋死作战。
  裴元绍明白。
  以殿下的性情,断不会生出牺牲士兵换自己平安的念头。
  杨真从来以殿下的想法为想法,以殿下的态度为态度,自然也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赵云看似冷漠,骨子里却也有一份真正的慈悲。
  这件事,只有自己才有可能提出来。
  他也必须,要说服殿下这样做!
  裴元绍抱拳道:“殿下,末将斗胆一问,强行突围,您有几分把握?”
  凌寒沉默。
  到了这种关头,他并不愿意欺骗下属。
  如果袁术的军心真的乱了,并且曹操也没有再布下另外的埋伏。
  那么,猛烈冲杀之下,或许有希望逃出三分之一的人?
  但,最坏的结果,全军覆没也不是没有可能。
  裴元绍于是将自己的主意说了出来。
  凌寒听完立刻否决道:“不成!”
  当了这么久的皇长子,他或许已经可以平心静气地习惯高人一等。
  但他绝对无法接受,牺牲三千人,就只为了自己一个人逃命。
  如果真的按照裴元绍所说,下达命令。
  自己成功逃离的可能性的确大大增加了。
  可一旦逃离成功,那么留在这里牵制的所有骑兵,甚至包括先前潜去河南附近的五十骑兵,一个都幸免不了,全部都会被揪出来。
  不,还不止如此,这已经不单单是下令命他们去死这么简单了。
  他们精疲力竭,体力耗尽,这等状态下,几乎没有丝毫反抗的力气。而在被捕以后,还将承受难以想象的折磨。
  这既是敌人的报复。同时,也是尝试从他们的嘴里撬出自己的行踪。
  与其如此,倒不如搏一次。
  凌寒感觉自己的血液也隐隐有些沸腾起来。
  大不了一起战死,难道自己便是个贪生怕死之辈么!
  若是这样,他根本不配得到士兵们的拥护。
  裴元绍早已用一晚上的时间想好了说辞。
  “殿下,这里不过只有三千将士罢了。”
  “可在那徐扬两州,还有着数百万的百姓。”
  “放眼天下,每日又有多少贫苦之人痛苦地死去。殿下,若是您今日死在这里,他们又还能指望谁呢?董卓、袁绍、曹操,天下又有哪一路诸侯,会像您一样仁爱地对待他们呢?”
  这时,杨真也意识到,裴元绍的建议大大增加了殿下的安全。
  于是加入了劝诫的行列:“殿下,您应当以大局为重才是。”
  赵云则没有发表言论。
  他并不想干涉师弟的决定。无论那个决定是什么,他都会倾力去完成它。
  裴元绍见殿下仍不能作出决断,上前一步,厉声道:“殿下!”
  “主将从大局考虑,让自己的某支部队去赴死。这样的例子,末将曾经见得太多了。”
  “殿下若是不忍,可将此事通告全军。愿不愿意,由他们自己决定。”
  “为了最终的胜利,殿下断不可妇人之仁啊!”
  说完这句话,裴元绍不等凌寒回应,径直走向军中。
  他本就是黄巾出身的粗人,心知自己是活不过今日了,便再没什么顾忌。
  凌寒的内心煎熬无比。
  他承认,裴元绍的话确有其道理,断尾求生的君主并不少见。
  但他根本无法做到,用无数忠于自己的鲜血,来为逃生增加可能。
  难道拥有一个大义的名头,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做出,本应为世人所不齿的事情来吗?
  在凌寒苦思究竟还有何对策的同时,裴元绍已经完成了通报全军的工作。
  李英是骑兵少校中的一员。
  三年前,他本是徐州东海郡的普通百姓。
  那时东海水患,房屋被大水冲毁,粮食也被卷入水中。
  州牧大人拨下来的物资,尽数被当地一个臭名昭著的贪官笮融所扣下。满州官员,没有一个为他们这些受灾的百姓主持公道。
  父母没有死在水患当中,这并不是幸运,而是不幸。
  因为他们最终活活被饿死了。
  他恨透了笮融。
  可他这样的人,无论再怎么憎恨,又能拿笮融怎么样呢?
  人家高高在上,自己却已经饿得不得不吃土充饥了,连拿把刀冲到对方面前的力气都没有。
  他痛苦地活着,有时候想要去死,可一想到笮融每日那样快活,又感到很不甘心。
  直到,长沙王来到东海,知道了这件事。
  没几天,笮融当众斩首的消息便传了出来。笮贪官敛聚的财富,也尽数分给了他们这些受灾的百姓。
  他发自内心地感激长沙王的恩德。
  后来,长沙王殿下又采取各种方法,让他们这些最穷苦的百姓可以过得好一些。
  李英一直希望能为这位仁慈的殿下做些什么。
  终于,他等到了殿下征兵。
  他没有学习过任何武艺,好在身体的底子还不错,成功入了伍。
  分队以后,他很幸运地成了赵子龙将军的兵。
  他一直很努力地跟着赵将军训练,希望自己可以变得厉害一些,如果有一天,也能像赵将军一样就好了。
  再往后,他跟随长沙王去了扬州。
  在扬州,他终于立下功劳,被殿下赐予少校的封号。
  授勋的那一日,殿下将他叫到跟前,亲手为他戴上勋章。
  那是他离殿下最近的一次。
  俊美、尊贵、凛然不可侵犯的气质……分明是天上的谪仙,可同他这样的人说话,殿下却是那么亲切。
  当殿下认真地感谢他所做出的贡献时,他差点就当场哭了出来。
  那个场景,一生一世也不可能忘记。
  这一回随殿下前往长安。
  在得知这是北方诸侯所布下的陷阱之后,除了对那些人的愤怒,李英所想的第二件事,便是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没有高强的武艺,不能像赵将军那样贴身保护殿下的安危;也没有精明的头脑,不能像奉孝先生那样为殿下出谋划策。
  自己唯一能做的,唯一拥有的,不过是这条性命罢了。
  当裴将军宣布了他的主意以后。
  李英根本不需要做任何思索,任何犹豫,便有了决定。
  同时,他望了身旁的同伴一眼。
  他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某种共识。
  是的,就是一种共识。
  别人或许不明白这种目光究竟是什么含义,但他们相互之间再也清楚不过了。
  这个共识简单且明了——
  他们这样的人,死便死了,没有任何值得可惜的。
  殿下却一定得好好地活着!
  李英相信,身旁的三千同伴,都会有这样的共识。
  因为,长沙王殿下,就是一位值得他们如此的殿下。
  于是,在凌寒还没有来得及反应的时间里。
  几名骑兵少校已经来到了他的面前,请求他依照裴将军的建议行事。
  而他们身后,骑兵们也单膝跪地,同样是请求他依照裴元绍的建议行事。
  凌寒愣在了原地。
  他们……是在认真地请求为我赴死吗?
  何其有幸,又何其不幸。
  眼眶不禁有些微微发红。
  裴元绍见到这个场景,也不由抹了把眼睛。
  别的军队,主帅为了大局的胜利,会隐瞒真相,让部下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牺牲。
  殿下这里却是完全反了过来。
  以殿下的性子,脱险之后,想到今日,也一定会很难过的吧。
  明明是这样好的殿下,明明是这样好的士兵。
  与敌人堂堂正正交战,死便死了。为什么非得面临这种局面?
  老天爷啊,你怎么就这么残忍呢!
  凌寒深吸一口气:“你们的心意,本王已经明白了。”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但,本王不能接受。”
  裴元绍一愣,急道:“殿下!”
  而士兵当中,也是一片殿下三思的声音。
  凌寒打了个手势,使他们肃静。
  随后说道:“本王方才认真地想过了。踩着你们的性命逃走,本王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不过,直接地冲锋,也的确不是妥当的主意。既如此,不如互为掩护。”
  裴元绍拧眉道:“何谓互为掩护?”
  凌寒道:“本王先行带几人寻找可能翻越的山岭,找到之后,会在另一处点燃山火。你们见到山火,不必在此处徘徊,而是朝着袁术的方向发起全力冲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