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观众只抑制不住地尖叫着,为他们所追随的白色FC轻松超过了那台慢吞吞的熊猫86、如真正的彗星般朝C1奔驰的画面而激动。
“毅,就像你预测的那样,高桥凉介的FC选择领跑。”
五连发夹弯处,一名NightKids的成员通过无线电得到山顶队员的消息后,赶紧向从昨晚起就一直很不对劲的中里毅汇报:“不过FC的马力对86有绝对优势,这也并不奇怪吧。”
“哼。”中里毅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你要是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山路赛中,身为后追的一方,不论是心理还是技术上,都占有更大的优势。”
尤其是在双方水平旗鼓相当的情况下,后追那方绝对是有利的,尤其还是在非主场的地方。
跑在后面的车子,只要没被前车甩开,就会源源不绝地给前车制造极大的心理压力。
如果后车车手的技术很高,甚至可以参考前车的路线,模仿对方的跑法。
这样一来,前车所要经受的压力就是难以想象的沉重,就算不至于当场崩溃,也很容易会导致注意力分散、过度注意后视镜、而产生影响自身节奏的恶果。
“高桥凉介那种老谋深算的狐狸,一直很擅长使用这种方法。”中里毅脸色阴沉地说:“与其说FC充分利用了马力上的优势,通过长直路段甩开慢吞吞的86……”
倒不如说,心高气傲的高桥凉介头一次生出了车技上不如对方的自知之明,才不得不放下以前的骄傲和讲究。
为了博取那渺茫的获胜机会,不惜选择承受心理上的劣势、去抓紧每一点性能上的优势。
“FC是在奋力逃命啊。”
中里毅这么断言后,嘴角露出个有些玩味的弧度:“以高桥凉介的能力,在抛下那么多累赘的架子后,就算被那辆怪兽车的穷追猛打,肯定也能坚持到五连发夹弯吧。”
像中里毅一样看穿真相的,整个秋名山上恐怕就只有同样惨败在秋名86手下、而且是毫无还手之力、彻底击碎自尊心的那种方式输掉的高桥启介了。
对自己会在长直路上被FC甩开这点,藤原拓海一开始就不抱有任何怀疑。
看起跑的速度和涡轮输出的方式,他能立马判断出,凉介先生刻意降低了FC的马力。
通过改变涡轮机的输出、降低过度的压力等方法,FC原本的340匹马力,被降到了260匹。
如果说原先的FC设定,是综合了上下坡需求的考虑,趋于中性的话。
现在的FC,就纯粹是为了契合秋名山路的节奏,不惜牺牲马力,也要调节出专属的输出曲线了。
“唔。”
拓海并不意外。
虽说十年前的凉介先生,是选择先跟在自己身后、一直模拟他的路线、不断进行四轮漂移的跑法……
毕竟是以前的事了,会有些许改变,也不奇怪。
他十分清楚,如果凉介先生选择同样的方法对战,那才是极不明智的。
从前的凉介先生,扎扎实实地跟了自己一路,直到前胎抓地力因为过度漂移而提前丧失,才输在了轮胎的使用方法上。
但换做是现在的他的话……除非凉介先生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百分百拷贝自己的路线,那是不可能跟得上他的。
在狭窄的山路上,后车会不可避免地被前车阻挡视野、受气流的波动等影响,让入弯的角度也产生一定的变化。
人不是机器,无法做到完全的模仿。
就算是十年前作出那样选择的凉介先生在入弯时,跟他的路线,也有着两三公分的微小误差。
这点误差不可能被观众捕捉到,车手或许也只是朦朦胧胧地感觉出一点,但在出弯的速度和路线上,却会造成不小的区别。
曾经的凉介是靠比他稍高一筹的驾驶技术,将这点误差强行弥补、或者说掩盖过去了。
FC比86更为优越的车子性能,也在这时帮了很大的忙。
换在车技大幅提升,经验更加丰富,行车线的选择上也更加完美、要求更加苛刻的如今的拓海身上,这一招就是不可行的了。
入弯时微小的差距,他能充分将它变成出弯时的致命误差。
事实确实像拓海所想的那样。
就算遥遥领先,根本无法从后视镜中看到86的身影,高桥凉介也并没有感到丝毫的轻松。
恰恰相反的是,一贯是理性和冷静的理论派代表的他,这时清晰地感觉出周身神经被紧紧绷住,注意力空前集中,浑身血液也前所未有地沸腾起来。
那是在真正地放开了跑、舍弃了生与死界限上的细微控制,只为毫无保留地应战最强敌手的赤城白色彗星……头次拥有的亢奋心境。
对方的身影还没在后视镜中出现,胸口的□□感,却已经在逐步加大。
就算看不到那台86的动向,高桥凉介也十分清楚,几乎是从长直路段结束的那一瞬起,对方就在迅猛地通过渐渐变得密集起来的弯道,飞快地缩短着他们之间的距离。
由于车手实力上的差距,和主客场间的前者的巨大优势,他无法再承受自己往常的获胜手段。
就算一开始就利用双方的马力差距,把直路的价值利用到了极点地踩尽油门加速,他也仍然做好了会被对方利用弯道追上、中途超越的心理准备。
甚至可以说,这是不可避免出现的情况。
他不是没考虑过,放弃一开始在直路上的优势,在后面模拟86的跑法。
可在昨晚亲眼目睹中里毅的落败,和近距离从外面的视角欣赏86那如操控手术刀般精细的入弯技术后,他就不得不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就算勉强自己模仿86的节奏,也一定会输。
倒不如保持自己的跑法,榨干所有的马力优势,把唯一的那一线生机,寄托在比赛后半截可能出现的反击上……
太狼狈了。
“真是不得了。”高桥凉介轻轻一笑,感叹着:“竟然轻易把我逼到这种程度。”
无论如何,这注定是一场让他精疲力竭、方法用尽的艰难比赛。
作者有话要说: 凉拓的玫瑰梗可以早到迟到但绝对不会缺席!
跟86对话那段微改于原作漫画(夏树夸奖86后,拓海问86 "喂,她夸你可爱呢,怎么办")
第27章
“来了来了,要来了!”
秋名的C12和C13是一处由微右弯和左发夹弯组合而成的复合弯道,要想快速通过这样的路段,漂移跑法无疑是最佳选择。
听到嗡嗡运转的转子引擎那独特的泄气阀声时,守在这里的观众就忍不住亢奋起来了。
“唔,真子,”同样等在这里的沙雪忍不住提醒身边的同伴:“别发呆了哦,你的凉介先生要来了。”
“沙雪!”佐藤真子窘迫得脸都红了,抱怨地推了坏笑的搭档一把:“不要乱说!”
沙雪实在太坏心眼了,明知道她只是憧憬高桥凉介的跑法,却还故意追着调侃。
“好啦好啦,不开你玩笑了。”沙雪收了脸上的坏笑,认真地看着飞速接近的FC:“FC的气势一看就与众不同,果然完全不同于其他地方随处可见的漂移小鬼呢。”
真子小声地“嗯”了一声。
按理说有像真子和沙雪这样漂亮可爱的女孩在身边,附近的男性观众难免会有些蠢蠢欲动。
但刚才在不知情的人想要上前搭讪时,就被身边的其他人给拦下了:“别傻了,她们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泡到的女人!”
佐藤真子与搭档沙雪,可是以难度极高而著称的碓冰山道上公认最快的SIL-80组合!
“入弯速度好快!”沙雪根本不在意那些自以为是的臭男人的想法,目不转睛地看着FC行云流水地刹车入弯,白色的车身像是一道雪白的闪电般,以距离护栏只有不到十公分的恐怖距离划过弯心,紧接着流畅地加速,飞快驶离。
显然这几天在秋名山的练习没有白费,乍一看进入第一个微右弯的路线不是最优选,但综合紧跟着的左发夹弯来看,却是将两个紧连的弯道视作一个整体的情况下,最优效率的攻略法了。
那样魄力十足的过弯法,让人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观看。
“不愧是高桥凉介!”
直到FC急速驶离,感叹声才此起彼伏:“这一趟真是没有白来。”“赤城的白色彗星,果然名不虚传。”
“太厉害了,”沙雪也看得有些心跳加快:“高桥凉介真的才练了一周的时间吗?”
要知道顶尖的车手在过弯时,都会跟护栏至少保持二三十公分的距离。
但高桥凉介刚才甩尾过弯时,她能看得一清二楚——迅猛甩过的车尾,距护栏竟然还不到十公分!
沙雪赞叹着:“高桥凉介用漂移跑法不多,”那是因为FC的性能完全称得上优越,马力充足。并且由于转子引擎的轻重量优势,让车子前后重量配比达到了理想的50:50,出弯再加速时也非常稳定,没有传统FR固有的下肢笨重:“但他绝对是个顶尖的漂移高手!”
她唯独没有说出口的,是刚刚涌现心里的一点疑惑。
虽说她没真正跟高桥凉介对话过,但通过一些私下渠道里的录像和过去看过的几场比赛,也基本能看出高桥凉介是属于极其理性的车手。
理性的车手,讲究是理论知识和精确度,头脑是保持绝对冷静的。
可刚刚那个过弯……
凶猛无比的气势,就像是单薄的冰面再藏不住熊熊烈焰,将冷静外表下的激情澎湃显现了出来。
观众们还沉浸在刚才的余韵中,议论纷纷时,不远处传来的跟转子引擎截然不同的发动机声响,才把他们唤醒。
“天啊,86竟然落后了这么多!”差点已经忘了还有个对手存在的沙雪不禁咋舌:“马力上的差距实在太大了,高桥凉介在弯道上又没有弱点,这怎么可能追得——诶!”
她随口点评着,忽然意识到这部86在逼近弯道时,竟然一直没有减速的迹象。
相反,由于山路倾斜度的作用,它似乎还变得越来越快了!
“笨蛋,冲太猛了,快点减速!”
沙雪情不自禁地叫了声,赶紧拽着还站在原地的真子往后退开,嘴里还抱怨着:“真是的,新手就是不知道弯道有多难,他难道以为自己是高桥凉介——呀啊啊啊!!!!”
仿佛看到无法想象的景象,上一刻还喋喋不休的沙雪忽然惊声尖叫起来!
这时抑制不住地发出惊叫的,当然不只是她,还有同样站在这两个弯位处的其他观众。
黑白相间的车身以足以致命的126km/h的高速,疯狂地撞进了弯位!
“太快了,要撞了!”
“快躲开啊!!!”
“啊啊啊啊来不及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认定这个车手是忘了制动而要发生重大事故,惨叫着胡乱逃窜着。
只是站在较为安全的弯心内肩高处的沙雪和真子,却清清楚楚地看到AE86的前轮做了个向右的假动作。
像是被疾风刮落的落叶,它以让人瞠目结舌的高速掠过那个轻微的右弯后,并没有像众人想象的那样撞上护栏、坠落山崖。
而是在车手出神入化的操控下,紧接着向左急转,在不经过任何多余制动的情况下进入了四轮漂移的状态!
沙雪瞪大双眼,大喊:“假动作加四轮漂移!”
要想实现这个听起来简单、做起来无比困难的组合技巧,车手必须既胆大又心细。
从车子行驶的轨迹来看,他是先朝右打了方向,立马反过头来向左边打,让前轮的前进方向遭到逆转,也让输出动力的车尾如钟摆一样,受惯性的影响朝公路外端甩出。
车尾一旦向外侧滑,相对应的车头也就自然而然地指向弯道内侧,整个车身以高速进入侧滑的状态。
完美地利用这种反作用力的情况下,车手甚至不需要依靠常识里的制动来创造侧滑的条件,而单纯用脚下精细的油门控制技术,就能轻而易举地让车头一路滑到最佳出弯的角度。
当车头对准想要的方位后,车手立即终止侧滑,从容加速出弯!
熊猫86那三门双头灯的老旧车身,在整个过程中,简直像是一个真正的幽灵。
明明连续动作都不大,轮胎的角度也很小,但奇迹般正好满足以那样可怕的速度过弯的要求。
没有一丝一毫的多余,没有一星半点的浪费。
位于弯道内侧的沙雪无法判断、但外侧的观众却能轻易看到的是——当车头方向被极剧改变、本该失控的车尾却在车手精妙到毫厘的控制下滑行着,到极限处后,是真真正正地贴着外圈护栏过的!
“一公分……不,或许还不到吧!”
喊出这句话的人,刚才无比清楚地看到一片几乎位于护栏正下方的树叶,被车轮最外缘碾过,再遭气流撕碎,只剩下残渣。
他的声音到现在都还颤抖着:“难以置信!”
跟最佳状态下还距离护栏有接近十公分距离的FC,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极限延迟制动、以常人毛骨悚然的高速通过复合弯道的86转瞬就消失在所有人眼前时,他们久久没能回过神来,依旧心有余悸。
“不敢相信,那怎么可能是86?!”
“我从来没有见过那样的漂移!吓死我了,差点以为他是冲上来自杀的!”
“86那种早该进垃圾场的废铁,竟然是能跑那么快的东西吗?!”
“在秋名山这种窄急弯上以那么快的速度贴栏通过,简直是不要命了!”
“就算技术再厉害,那种自杀式的过弯法不是脑子里少了几根筋,是不可能去做的!”
“没想到秋名山上竟然还有这样的惊喜,难怪高桥凉介要亲自出马!”
“呜哇,为什么没有录像卖,我好想再看一次!!!不,无数次!!!”
“如果有那样的录像,哪怕五万一卷我也愿意买啊!绝对有那样的价值的!”
“沙雪。”一直安安静静地专心看两车跑法的真子,这时忍不住开口:“那部86的弯道跑法,比高桥凉介刚才的跑法还要快!”
21/128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