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C位十二年,回家去种田(近代现代)——乃兮

时间:2021-08-05 17:27:22  作者:乃兮
  一腔同情无处安放,最终到官博下疯狂催:“在?网店更新一下。”
  “在?花絮放一点?”
  “在?给团提升下生活品质?”
  “在?这团再不红你背锅。”
  官博粉丝量飞速上涨,非常俏皮发了个乞讨表情包:富佬,饿饿,饭饭.jpg。文字搭配上:尽力,尽力。
  理论上网络平台播出的综艺,第一期免费的播放量会远远超越第二期付费。直到付费变免费,第二期的播放量才会追上第一期。而有心关注着综艺数据播放量的人发现,这个节目第二期的播放量很是凶残。
  更让人惊异的是,随着时间推移,综艺播放量的增速是在稳步上升的。不是播放量上升,而是播放量的增速上升。直到午夜到来,增速才慢慢降下。
  这可是只有黑马款逆袭综艺才有的势头。
  晚上不管是节目组还是沧海传媒,没有一个人睡得着。所有人胸口处像喝完烈酒一般,热烈滚烫,仿佛下一刻就能燃烧起来。
  经纪人小吕看到平台负责人凌晨发过来的数据时,手都在抖。
  之前某网站开分的时候,因为观者少,受众都是粉,评分迟早会跌,所以他没有激动,都没告诉贺君他们。后来电视台播出收视率翻倍,他很高兴,觉得这次贺君他们要出息了,但也没手抖,毕竟周二下午实在没什么好看的,没什么竞争对手。
  可他真的没想到播放量很突兀就上了三百万。今天几小时三百万,那岂不是只要稳住,转头能有个一千万?
  小吕都做好了节目出来,一天过去播放量只有六十万。然后他们艰难买个热搜,导致播放量堪堪走上一百万,仿佛毫无水花。
  平台专门给的小专栏,在宣发上作用巨大。
  小吕抖着手给自己好兄弟发了条消息:我想为中国福利事业添砖加瓦,睡醒之后去买两块钱,可能能中一千万。
  ……
  提早睡觉的Vacation第二天睡醒,被残酷的现实拆散,分别收到了播放量上四百万的好消息。
  童文乐没能和队友共享快乐,一大早被人接走去继续拍他的戏。他快要杀青了,导演组那儿要求他赶紧去。路上司机恭喜了他团队走红这件事,他才知道综艺莫名其妙播放量上了四百万。
  叶浩、邱丰被接走,一个要去教公司内部艺人跳舞,一个去完成一支广告的配音通告。路上被助理恭喜,他们这时知道了好消息。
  留在快乐农场的贺君和关正阳自然是被节目组通知的。
  洪导一大早抑扬顿挫:“恭喜Vacation,综艺网络播放量突破四百万!”
  关正阳半点没播放量上四百万的激动,拿着两块抹布海豹鼓掌后,很认真问了贺君:“我们今天吃饭怎么办?”
  刚通知完好消息的洪导:“???”不应该热烈激动一下么?这只剩下两个人的团怎么回事,至少表演一下夸张吧!
  贺君刚听完播放量,神情有点恍惚。这种恍惚情况下,他忽然听见关正阳的问题,意识瞬间回笼,直接笑出来:“洪导在说播放量的事。”
  关正阳朝着洪导再次海豹鼓掌:“我们真棒!洪导真厉害!”
  他敷衍完,继续很认真地问:“真的,老幺连早饭都没给我们做。我们今天一天三顿呢。”
  洪导:“……”
  在失去厨师的情况下,关正阳简直被童文乐附体,极度关注他们今天的伙食问题。
  贺君意识到问题,问了一下关正阳:“你帮忙写歌的那个节目,播放量是多少?”
  关正阳回忆了一下:“好像第一期七千万了?”
  洪导和贺君:“……”
  好的,难怪关正阳这么平静。
  贺君有了七千万播放量的参照对比,半点不觉得自家四百万播放量厉害了。他们这个节目怎么说也是童文乐花了大价钱的,总该有点水花。
  他顺着关正阳的话题下去:“你有什么想吃的么?我不太会用灶。要么点了灶,我们随便下个大杂烩的面吃?”
  关正阳附议:“可以可以。”
  确定吃饭有着落,关正阳心满意足:“今天只有我们两个人,不如节目组就放半组假期吧。我们余下半个组处理一下农场琐事,下午到周边逛逛。一天就结束了!”
  洪导本来是打算给节目组放假轮值的,但话从关正阳嘴里说出来,怎么听起来就手痒想揍人呢。他正想瞪两眼关正阳,没料被策划小佳踢了一脚。
  他憋着气,转头先瞪向小佳。
  小佳在本子上写了四个字——要下雨了。
  洪导盯着四个字看了两秒,转移回视线,重新看向贺君和关正阳:“节目组就留给你们一个摄像师,其余人今天放假。”
 
 
第37章 
  节目组每天都要看天气预报来确保节目正常录制。
  小型综艺摄像机有专门的防水套,而大型的摄像机更是需要防水保护。下雨天对于器械来说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情。哪怕摄像机有防水功能的,也怕有什么意外。
  摄像机是摄像师的生命,包括里面的数据卡。
  快乐农场是下过几次雨的,不过雨都不算大。南方要是不下雨,很容易会有旱灾。现代生活如此便利,南方遍地水脉的情况下,碰上降雨不达标的日子,各大费水场所依旧会被勒令停业。干净的水资源比想象中稀缺。
  今年初春时降水量就危险,周边有两个城市洗车洗澡行业都停了。
  小佳这次示意的下雨可不是前几次下一两天无伤大雅的雨。当地即将进入雨季,会迎来连续多周的连续性降雨,极偶尔几天能碰上阴天或者见阳状态。
  下雨天一多,温度又高,万事万物都容易发霉,所以这时的雨季又被称为梅雨季。
  快乐农场四面环水,室内整体都是木头,总共就只有两层,在这种天气里相当危险。
  对于当地人来说,他们大多数人准备好了迎接雨季,遇到台风等特殊情况,本地人手机上都会收到官方预警消息。对于Vacation来说,没看天气预报的他们,应对梅雨季的能力约等于零。
  贺君和关正阳两个人全然不知道雨季要来,更不知道南方雨季的第一场雨格外不要脸,会特意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猝然降下。
  洪导一声令下,节目组几乎集体休假。贺君和关正阳只有一个摄像师,所以全程行动都在一块儿。他们两趁着天没大热,先去大棚里给蔬菜浇水,再去水稻田检查了一下水稻苗。
  两人蹲在田头,听着农田里传来的蛙声和不知什么虫类的嗡鸣声,发出了非常老农的对话。
  贺君看着嫩油油的绿色:“我听说水稻田里适合养鸭子。鸭子能帮忙吃虫子,养出来叫稻田鸭。”
  他们农场早就想养点小动物了。鸡鸭都行。
  关正阳记着养花的钱:“现在物流快,很快账上就有钱了。我们可以买十只小鸭子,买两只母鸡和几只小鸡。鸭子全放水稻田里养。”
  两个人不约而同感叹:“肯定很好吃。”
  确定水稻苗发育良好,两位老农晃悠回农场,就差脚上穿两双夹脚拖鞋。他们路上随意扯聊着,已经开始想怎么吃那十只鸭。贺君想起公司附近的那家卤肉店:“卤鸭子,卤鸭头,炖到酥软的卤味。”
  关正阳想起火锅店里的毛血旺:“毛血旺,里面可以加上鸭血、鸭肫、鸭肠……再来点粉丝豆芽菜。”
  贺君:“鸭架其实可以烤。啧,我们没烤架。”
  关正阳:“唉,老幺什么时候回来?”
  贺君长跟着叹一口气,没想到自己会是第一批需要自力更生的留守成年。
  两个留守成年回到地方,扫视了一下广场。节目组说放假就放假,就剩个洪导和一个工作人员坐在椅子里吃冰棍。节目组又偷偷买冰棍吃!
  贺君羡慕看了两眼,决定等钱到位,给全团一人一支小布丁,冰箱里刚拿出来奶味十足的那种。
  两个人不仅没有雪糕吃,还得继续干活。他们给快乐农场养扦插的花底盆里加上水,又从水井里捞出积攒的井水,将井水倒到广场上冲洗地面。
  贺君往水井里探了探,见井下没多少水了,说起了老赵:“老赵有几天没来了吧。”
  关正阳算了下,发现还真是:“估计最近忙。”
  他们在快乐农场的生活是为了拍节目,是工作。老赵的船上生活也是工作,负责的区域应该不少,得到处划船清理水域。
  贺君想着下午的行程:“我们下午四处逛逛,指不定就碰上老赵了。”
  关正阳应声,用力把新一桶井水抬上来,然后倒在广场地面上。清凉的井水“哗”一下在地上铺开,给整个农场都降了温。水珠子迸发,在空中映出了小小彩虹。
  贺君和关正阳没有欣赏到细微处的美景。他们两人把琐事处理完毕,转头钻进厨房研究起了灶头。两个人所在灶台生活的角落里,忙手忙脚试图生火。
  煤气灶一拧就有火,电磁炉一按就能加热。凭空生活对习惯城市生活的两个人来说,太难了。贺君点了两次都没成功把大木柴点着,拿着个钳子拌着木头:“怎么回事?点不着。”
  关正阳相当自信:“我来!”
  自信的人回忆邱丰点火时的动作,轻松点燃了一把秸秆,往灶里一塞。秸秆愉快燃烧着,燃烧着,烧了。火灭了,柴火没着。
  关正阳:“……”可恶,一定是这个柴的问题。
  贺君低头用钳子再拌了拌柴:“可能需要再来点秸秆。”
  两人忙碌了小半天,终于艰难把柴给点了。大热天点个柴,汗出了一身。贺君伸手擦了一把脸上的汗,直接把脸上的防晒和手上的柴灰擦在一起,擦出了花脸。
  他全然无所觉,起身去洗手下面,叮嘱关正阳:“你看着火。”
  关正阳在灶门那儿看守:“好!”
  二十分钟后,两人勉强成功下了一锅大杂烩面,没有肉只有蔬菜配菜的那种。同样留守的洪导看见镜头里两个男团成员,仿佛乞讨成功一般蹲在厨房里嗦面:“……”
  再想到快要下雨了,他竟是忍不住同情起来。
  好惨哦,可惜他就是不想通知他们下雨。
  至今全然无知的两个成员吃饱喝足没事干,晃悠悠就出门了。贺君没怎么跑远过,和关正阳下了中玉岛,准备去周边花田逛逛,看看都有什么花。
  贺君走在前面,关正阳缀在他身后。两人一前一后,惹得摄像师不得不和两人隔开一点距离,这才能把两人都拍进镜头。
  贺君浑身上下都刻着一股轻松劲。他只那么走着,就能带给人一种惬意感。关正阳则不同。他是灵动的,对一切万物充满好奇的,走着走着手上就多了一把狗尾巴草,还多了一把紫色小野花。
  数量足够的狗尾巴草和野花被关正阳用手纠缠在一起,以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折腾的过程,成功变成了一个小花环。
  关正阳把小花环套在头上,美滋滋继续跟着贺君走。
  贺君回过头发现关正阳脑袋上突然多了装饰品,脸上露出一个好笑的表情:“心情那么好?”
  关正阳叭叭开口:“那是。这不是哥你说的嘛,人就该外出,就该吃,就该玩,就该晒太阳,踩踩草地,摘两朵花。心情就是会变好。”
  贺君笑容持续了两秒,随后转回头,笑得更高兴:“嗯。”
  两人逛着逛着,逛到了本地人的大棚处。本地人靠近马路的大棚外都挂着巨大的牌子。牌上写着xx花卉基地,xx花圃等等名字,下方有花的种类和联系方式。
  贺君没选路,没想到一个拐弯拐进了月季世界,微微睁大了眼。
  面前是本地人专门对外开放的大棚,左右两边大棚门敞开着,里里外外全种着各式各样的月季花。大棚上方的牌子写着:爬藤、棒棒糖、盆栽、月季玫瑰……
  有个大棚面前放着一个婚庆用的金属拱形门,上面攀爬着一款黄色的月季花。它隔壁有不少盆栽,里面粉的红的白的都有。
  从敞开的大棚门往里看,确实有一株株像小树一样的月季花,上端一捧月季,下端和树没有差别,瞧着确实就像棒棒糖一样。
  今天工作日,现场没客人,只有几个本地人头戴帽子,身穿围裙,坐在小板凳上唠嗑着。贺君和关正阳一出现,立刻吸引了她们注意力。所有人齐刷刷转头看向贺君和关正阳。
  看完贺君和关正阳,她们又齐刷刷看向摄影师。
  见到了摄影机,她们连忙起身:“哎呀,要拍我们这里?”
  贺君往前走了一步,笑着和她们说:“我们就随便逛逛,正好逛到这儿。这里是对外卖月季的地方么?”
  几个人起了身,在镜头前局促,用带口音的普通话和贺君聊天,时不时瞥一眼镜头,更加紧张起来:“我们这里都是卖月季的。附近周边人知道基地的,平时会过来买花。”
  贺君给她们递话题:“这儿都有什么月季?”
  “那可多了,我们本地有三百多种月季。”其中一位给贺君介绍,“我们这边最近卖的最好的盆栽,果汁阳台和火焰红。”
  贺君、关正阳:“???”多少?三百多种?
  贺君找回自己的声音:“你们种了多少亩月季?”
  “我们村卖花就一千多亩地,不多。种月季的几百亩吧。”她侧头问边上,“是不是?余下就杜鹃、菊花那些个到节日好卖的。”
  另外几个人连连点头,还有人说:“隔壁镇五千多亩花田呢。”
  “对对。不过他们早打出名气啦。我们这边没名气,卖得没他们好。”
  这个量震撼人心。
  他点着不远处开了两朵,还带着七八个花苞的月季:“这一盆多少钱?”
  本地人表示:“中苗,算上盆,十八。去年太冷,今年贵点的。”
  贺君:“???”
  他们比这个大一圈尺寸的,卖了50呢!
  贺君朝着几个本地人露出笑:“是这样的,我们开了一个网店,想把本地的花推销卖出去。这花如果长期批发代售怎么算钱?”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