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C位十二年,回家去种田(近代现代)——乃兮

时间:2021-08-05 17:27:22  作者:乃兮
  余下的菜可以供整个快乐农场三天开销,当然,数量中包括了节目组全体成员。
  洪导看着快乐农场五个人,内心拨算盘:哎,要不提供点有难度的蔬菜给他们种种,回头也好改善节目组伙食。
  这等惨无人道的目的暂且没有暴露出来。
  贺君等人自个就想往高难度折腾了。今天天气马上转热,种花可以改到第二天。下午没事,就适合制作“循环水幕”。
  邱丰拉着童文乐在厨房处理起食材,所有食材往电饭煲里一丢,加上调料按下煮饭就结束。蔬菜做了刚采摘下来的那些,一小时没到,全端了出来。
  吃完中饭,贺君拉着队友一起研究如何制作“循环水幕”。
  他们要做循环水幕,必须要因地制宜。首先要考虑好用什么东西作为运转水幕的动力。如果要用电,他们就得买发动机,得找到合适的地方连接电路。如果要用人力,他们就得考虑日常使用一次的劳累度。如果要用水力,他们就要考虑铺设管道,在河道里做一个“小风车”。
  贺君是一个相当民主的人,把三个方案的弊端和大家摊开来说。
  “快乐农场位置居中。我们平时耗费的电量已经相当惊人。水幕耗电量如果想要减少,就会需要花费更多的钱。同样,如果想要噪音减少,又会要增添一部分开支。”
  空调都有噪音,他们搞个用电的水幕,肯定也会有噪音。
  “用人力,就非常累。古代人人力不值钱。我们一分钟多少钱上下,大家都心里清楚。”
  此刻叶浩的脑袋上就该有后期加上标注,标明他的课时费。
  “水力工艺要求很高,还需要铺设管道。里面富含各种物理知识,估计得去请教真正的专业人士。我查资料毫无头绪。”
  这种技术型且利用率不算高的东西,要么得上什么知网之类的看看有没有数据可以采用,要么得上专利网,看看有没有人详尽申请过这些。如果都没有,他们就得自己找人从头摸索起。
  贺君朝着几个人笑笑:“投票表决。”
  “五”这个数字非常适合投票。双选项的时候,只要三票就能决定结果。三选项的时候,两票可以排除一个选项,再变成双选项来决定结果。
  童文乐优先发言,端正姿势:“我选水力,因为好玩。”
  叶浩、关正阳、邱丰:“附议!”
  贺君都没选,水力就直接通过了。
  他点了头:“好,那我们可以打个电话问老刘,看看他能不能给我们一点思路。”
  老刘自从成为赞助商和节目组沟通的桥梁,给快乐农场提供了很多木制家具。快乐农场二楼现在除了床之外,柜子、衣帽架、阳台架什么都有。
  作为一个重新被激发木榫技能点的匠人狂魔,他还热情问过节目组:“明清构造的耳机架要不要?收纳盒要不要?餐盒要不要?”
  节目组都疯狂想要,可惜镜头有限,策划小佳为了整体效果,不能每期都给老刘送来的东西镜头,有时一扫而过她都不答应。节目组只能苦哈哈和老刘商量着来。
  总不能人家热情资助那么多,他们却从头到尾白嫖。
  如今这个东西,倒是可以在节目里出镜。
  贺君打电话拨通老刘,很快就和老刘唠上了:“老刘啊,这两天在干什么啊?”
  非常自来熟。
  老刘随口回了话,也非常自来熟:“没干什么,就卖卖木头。你们这两天快乐农场拍摄忙不忙?节目是越来越好看了。我儿子班级里的人都在追。他个小子以前都不开电视的。哦对,有什么事情来着?”
  Vacation在附近生活的时间长了,和本地人接触多,“明星”这个职业就会变得普通起来,和别的工作没什么差别。
  贺君和老刘说着:“我们想在农场里搭建一个循环水幕,利用河道水力降降温。室内有空调,室外院子里太热了。装其他大设备的话也不太方便。”
  老刘还第一次听说有人要做这个的。他虽然是个老木工,但真没尝试过做“循环水幕”。但这东西听上去就有趣,他乐意去尝试:“我试试。”
 
 
第78章 
  老刘答应下来,快乐农场里的几个人顿时觉得搭建水幕的可行性高了很多。
  几个住惯了城市的人,不太熟悉农村降温方式,但老刘还是想到了的。从提高效率来说:“其实大棚里有专门降温的水帘。一整块一整块的,中间大概用十公分的水帘纸。不是很好看,但效果很好。”
  贺君对此产生了一定好奇:“水帘纸?”
  老刘应声。他虽然是在木工厂工作,但四周到处都是大棚,他对这块还是有了解的:“以前养猪的也会用,现在养花的也有几家用。大棚夏天要降温,除了用喷灌之外,也有折腾这的。”
  “中间的纸是蜂窝纸,吸水就湿了。四周用铝合金框起来,水也不漏。然后装个负压风机,热气抽出去,冷气灌进来,水蒸发吸热,大棚里温度一下子就降下来。”
  老刘说的这种水帘,听上去能很好给大棚降温,制作方法或者说材料采购也很简单。
  贺君想了想,立刻想到关键问题:“我们不是密闭在大棚里。这样的水帘效果应该没有大棚里好?”
  他们是要室外降温,用这样的设置所产生的效果,大约就是在身边放了一块湿掉的纸板。和密闭大棚里所能达到的效果完全不同。
  老刘恍然:“也是。你们得加个风扇。这还不如冷风机好使。我去问问人,琢磨琢磨。”
  贺君应声:“我的想法是用风车一样的构造,从河道那边借水或者借力。水通过来之后,再看怎么能够形成水幕。”
  老刘连连应声:“我想想,我想想。这得碰头了商量。”
  贺君:“好。我等下空了就过来。”
  双方约好挂掉电话。
  老刘那边想办法,贺君这边也想办法。
  他不是工科出身,想法倒真的是多,拿了个图纸简单画起来:“刚才老刘说到负压风机这种,我们其实也能利用空气压力,也用到水的重力。”
  贺君文化课成绩还行。他在纸上画了拥有高低差的三个设施:“想要让水从低处往高处走,我们也能用‘虹吸原理’。”
  另外四个人凑过来看图纸。
  图纸上三个设置,中间那个最矮,左边次之,右边最高。左边是全然封闭的一个容器,中间含糊画了一点管道,而右边最高的是他们最终要出水,形成水帘的装置。
  几个人头脑灵活,看明白贺君的意思:“似乎好像可以试试。”“中间管道得买塑料管实验。”“对,这个水怎么循环还得想想。”
  比起买机器,买几节管道和容器可省了太多钱。
  考虑到他们需要的材料不是一点两点,又要从河道那边借力,贺君表示:“我们得量一下从河道到农场的距离。河道还得看一下具体选哪个点好。”
  四人应声。
  接下来的活得分头行动。叶浩和童文乐去河道那边踩点选点,并测量到这边的距离。邱丰去商店问老板能不能帮忙去进点塑料管道、塑料龙头等货,提前约起来。贺君和关正阳去找老刘,详细探讨制作方案。
  分成三队四散开,贺君和关正阳骑着自行车前往老刘的木工厂。
  自从有了自行车,从快乐农场到老刘木工厂的速度就快了很多。贺君没骑多久,很快到达目的地。
  最近的天气基本上都是阵雨天。前一秒万里晴空,太阳火辣,下一秒突然倾盆大雨,直接朝着人脑袋浇下来。
  木工厂的木头可不都是防水的,全得移动到室内或者放到搭建好的棚子下。如今木工厂外面看起来竟是木头没几根。
  贺君和关正阳把自行车停在一个棚子下。两人结伴往里走。
  贺君朝里喊着人:“老刘,我们过来了!今天又要麻烦你了!”
  老刘今天只戴了一个口罩,手套都没穿。他头发湿漉漉的,看上去是中午刚洗了一个头,为了见人临时冲的,都没彻底干。他从木工厂里探出头,见着人招手,闷声又带着点喜气说着:“来来来,我刚琢磨出点意思。”
  贺君和关正阳忙过去。
  老刘在木工厂里头搭了个桌子。桌子上凌乱又有序摆了一堆东西。凌乱和有序是一对完全相反的词,可桌上就是给人这么个感觉。
  凌乱在于东西杂且多,各式各样叫不上名字的东西摆了一堆。有序在于小件和大件分开,小件的摆放手柄全朝着同一面,大件也摆在完全不会伤到自己的位置。
  这么多东西里,老刘的笔记本依旧瞩目。他手在衣服上蹭了下,随后翻到最新页,拿笔给贺君画图:“我儿子小的时候,我给他做过小风车,哦不对,这个得叫水车。”
  他寥寥几笔,把当年做的那个水车画到纸上。
  贺君看到图,发现和自己想象中的风车不太一样。
  老刘边画边说:“风力水车,那是用风力运转。传统水车,就是借用水力。”图纸上的就是纯粹使用水里的水车,不管怎么说,都不能说风车。
  图纸粗看是一个粗圆盘,上面拼接了很多块木板,像是人乘坐的摩天轮,但又不完全一样,摩天轮的一个个座位都被替换成了45度倾斜的木板。
  贺君在边上听得认真:“我们距离远,影响应该很大。需要做很大的水车吗?”
  “我们周边的这条河流水力不够大。你们得找一处水多的地方,越近越好,我们再搭建一个轨道。让水收拢,产生更大的水流,从而冲击这个水车。让它能产生更大的动力。”
  贺君恍然:“啊,对。我们不一定要选水流大的地方。”
  他赶紧把这个消息点发送给队友。
  老刘和贺君说:“一个不够就两个。不用做特别大。木头也贵的。你折腾半天做出来一个比买个室外冷风机还贵的,何必呢。”
  非常有理。
  老刘画上中轴:“这个整体都可以用木头。节约时间,我们就别玩什么榫卯结构,直接用五金固定。制作需要一些时间,场地的话,你们那儿肯定不行。得在我厂前面空地来。”
  主要是需要的大型工具有点多,木头又重。光制作就要耗费心力,不适合在别的地方浪费时间。
  贺君应声。
  老刘说着说着,忽然嘿笑一声:“这个真做好了,回头你们可以在边上再加点东西,磨个豆浆啊、咖啡啊,都可以。”
  贺君:“???”
  关正阳在边上跟着震惊:“啊?啊?这动力这么强的?”
  老刘得意:“那是。我光一看就知道这动力有多强。你们那个水幕靠这个上水,简直轻轻松松。根本不需要担心。”
  几个人刚说完这点话,另一头叶浩和童文乐就回了消息。
  如果不需要选择水流极为强劲的地方,那快乐农场屋后面不远就是河道,完全不需要另外择选地方。中玉岛毕竟是个河中岛。
  童文乐拍了几张照片发过来。
  贺君拿着手机问老刘:“这个地方行不行?”
  老刘接过手机看了一下图,放大又缩小,在脑中想象了一下:“嗯,我觉得可以。”
  贺君点头:“好,那我回他们。”
  回完消息,贺君掏出自己刚才在快乐农场画的图,交给老刘:“这是我想出来的上水结构。不知道能不能成。”
  老刘看了两眼,意识到贺君想要怎么做,当场又给贺君画出了更详细的水幕结构:“具体看你们想要做多高多大的水幕。小的话就用一条管道上水,大的话可以考虑两侧上水。上方做一个分水管,下面做一个蓄水池。蓄水池里还能养鱼。”
  就很有意思!
  贺君兴致很高,在边上跟着探讨:“我们想要声音轻一点。里面是要加什么东西隔音么?还是说可以让水流控制在一定大小,声音自然而然就轻了?”
  老刘倒没在这个细节上思考过:“装修有隔音海绵,到时候可以试一试。”
  关正阳在边上增加提议:“可以加音乐吗?再加个灯光。和广场上那种一样,音乐蹦迪水幕,酷!”
  老刘觉得这块完全不冲突:“可以。”
  关正阳当场凑过去给老刘捏肩:“师傅啊,太有能耐了。我跟您讲,您就是缺个机会。这东西完全能整体申请个专利,回头绝对卖钱。”
  老刘被外人小年轻捏肩,有点不知所措。他看贺君笑得自然,不自觉很快又放松下来:“哎,这种东西肯定早就有人申请专利了。不然已经做出来的那些水幕是怎么搞出来的?”
  关正阳反驳:“那些都是用电的,你这个是水力的,不一样。回头专利还能卖给公司,赚个钱。专利又不是非要高大上的科技才可以。”
  贺君在边上认同:“对。我们团以前胡乱搞了一些小东西,也申请了一个专利。”
  老刘:“?”
  老刘没想到有的男团,能唱能跳还能申请专利。他忍不住好奇询问:“你们申请了一个什么专利?”
  贺君提起这一茬,不得不提前预警一下:“那,老刘,我说出来你不能笑。”
  老刘点头。
  老刘还没笑,关正阳回想起当年“发明专利”这种搞笑事情,先“噗嗤”了起来。
  贺君好笑说着:“我们团总共五个人,玩跷跷板人数分配不均。双人跷跷板,体重上怎么也做不到均衡。所以我们就研究出了一款……带弹簧的跷跷板。”
  老刘:“?”
  贺君:“当时我写的时候,笔没墨水了,用有点断墨的笔芯写的。转头也不知道怎么,反正最后就成功申请了专利。”
  老刘:“?”
  科学技术发展,是这样的么?
 
 
第79章 
  贺君是以稍玩笑口吻说的,说得比较含糊。
  当初写弹簧跷跷板时,他真的是随便写下来的。只是后来一个老师看到了这份“弹簧跷跷板”,觉得有点意思,转头查了资料,帮忙申请了专利。整个流程完全不是三两句话能概括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