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一个月前,整个美国A股都还沉浸在疯狂的牛市中,好像放眼望去,每支股票都大有可为、能够在之后的日子里顺风上扬,但此时次贷危机已经初露端倪了。
比如法国巴黎银行就冻结了旗下三支涉及次贷的基金账户,间接亏损超过二十亿欧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就算是大银行负担起来也不是一点感觉都没有。
部分业内人士已经察觉到危险,但此时市场正处于最火热的状态,谁也不愿意相信如此繁华的时代会消失在自己眼前,只是内心多少会有些恐慌。
为了抑制这种恐慌,许多嗅觉敏锐的人会分出一部分资金买入黄金和白银这种保值品、以及作为工业大国必不可少的原油,当股票和美金价值都在下跌的时候,这些保值品和必需品的价值是一定会增高的,现在买入的话,等到07年5月卖出就能赚到一笔不小的钱款了。
从07年初到07年5月,这期间股市会有不小的回落,同时黄金和原油价值升高,其中差价就是李贤因需要收割的部分。
但要不了多久,整个A股会重新回到疯狂上涨的状态,同时黄金和原油价值下跌,李贤因要做的,就是在5月份的高点抛售年初买入的黄金和原油,然后转身投入即将上涨的股票市场,接着在8月的股市最高点抛售股票,然后再次买入黄金、原油和白银,周而复始……
这是一个循环,光是从这几次买入再抛售,又买入又抛售的过程中,他的预计收益就将超过三亿美金——这还是保守估计。
但这种循环不是无穷无尽的,都说乱世黄金,人们会在经济效益不好、手上的钞票似乎在贬值的情况下购买保值品以保证自己手中的资产不缩水,可当经济环境已经超过了“不好”这个界限,直接跌到了崩溃的程度,这个循环就不好用了。
当经济大环境不好的时候,失业率和物价一定会齐齐飙高,再加上次信贷危机的影响,许多人会还不起房贷,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又失去了住所,有些倒霉蛋兴许还会背上负债,许多家庭的衣食住行都会在瞬间成为问题。
如此境况下,人们只会想着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换成钞票以维持正常的生活,这时候说什么资产保值都不现实,你饭都要吃不起了,哪还有资产需要保值啊,黄金和白银自然也就没人买了,而为了缩减开支,大家也会从开车出行自觉转换成公共交通工具,原油市场也会遭受冲击。
真到了那时候,就是股票、美金、黄金和原油全部崩盘的状况,买哪个都是错,李贤因得在那之前全面收盘,然后拿着这期间赚到的钱去进行下一步投资。
到了08年末,什么股票证券都在谷底躺着,以往估值天价的实业资产也都站在悬崖边上,指不定有多少被金融危机压垮的企业等着他去收购呢,可都是白捡的便宜。
第157章
2007年的第一个周末,S.M在老李的筹措下准备举办一场新年拼盘演唱会,上台表演的艺人多为S.M本部的爱豆,除了两个主持人之外,老李没从子公司拉来更多艺人助阵,也确实没那个必要。
艺人一多,想要把他们协调到同一个活动中就很困难,特别是子公司里边那些知名演员,一旦进组拍摄之后行程就很难调整,除非像上次拍摄“全家福”那样提前好长时间就通知下去,否则想要凑齐所有人麻烦可不少,李绣满刚一闪过这个念头就很识相地放弃了。
反正这也不是概念性很强的家族演唱会,要求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到场才能体现所谓的家族友爱,新年拼盘演唱会而已,主要作用是赚一笔门票钱,顺便在舞台上考察一下公司即将签下的新人,不是多么大型的活动。
活动确实不算多大,但吸引到的粉丝数量却不少,场馆选在了首尔奥林匹克公园中的奥林匹克体操场,这个场馆最多可以容纳一万五千人,除去活动座椅之外,固定座椅都超过一万个,全部坐满之后也绝对能称得上声势浩大。
李贤因本身对明星演唱会这种事物不太感兴趣,也很少闯进如此吵杂的环境中,在第一排坐久了,隐约间感觉耳朵都变得不太舒服了,自己的听音能力好像在一阵阵的巨大欢呼声中降低了不少。
可他一时半会儿却走不了,老李要求他在这儿待到演唱会结束,而且还必须认真观察那些新人和公司看中的新目标,之后开会的时候他可能需要对此进行发言。
天知道他待会儿应该说些什么,在如此吵杂的环境里,他甚至不觉得自己能准确判断出在台上表演的艺人们到底有没有走音。
坐在他旁边的崔仁根似乎也有些不适应,在开场之后相当不安地小幅度挪动了好几次,最终伸出左手紧紧地抓住了李贤因的袖子之后才安分下来,但很显然,他依旧不怎么喜欢如此热烈的表演,几乎全程都在走神,不是东看西看,就是靠在李贤因的肩膀上发呆。
上个周末的“教学课程”结束之后,卢素英再次和他确认了每个周末都会送孩子过来的决定,哪怕他这周末要例行公事般地去看一场演唱会,也没让卢素英有丝毫退缩的意思,她坚持认为自己的儿子哪怕被带去看上一场流行音乐类型的演唱会,也是个不错的经历。
这种说法其实有一定道理,小孩子尝试一些从没做过的事儿确实会有好处,但崔仁根之所以从来不要求父母带自己去看演唱会,那根本就是因为他不喜欢,这种无法让当事人感到愉悦的新鲜事物,尝不尝试都没差。
拼盘演唱会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由于演唱会是在下午开场的,接近收摊的时候天都还没黑,李贤因转头让助理去给自己买些点心,演唱会结束之后他和S.M本部的几个管理层还有个小会要开,恐怕会因此而推迟晚饭,如果不提前垫垫肚子,他会相当难熬。
“这是你的新助理吗?”
无所事事的崔仁根把注意力放到了渐行渐远的背影上,他没当面见过李贤因之前的助理,只是听说他们都像是个什么都会做的旋风陀螺,全年无休地为李贤因工作,而且工作内容还相当庞杂,在减轻负担方面简直是一把好手。
但刚刚离开的那位应该不在他听说过的那群人里边,这显然是个新来小年轻。
“对,他前天才到我身边工作,目前表现还不错。”李贤因随口应了一句,然后迅速转移了话题,他并不想让崔仁根,或者其他的什么人,与自己的贴身助理有太过紧密的联系。
如果他的助理足够聪明,也应该学会对其他关键人物疏远一些。
李贤因觉得,他的新助理应该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毕竟是机灵到借用一点小事就能给他打电话示好的人,这点事儿都想不明白,实在有愧于他机灵的脑袋瓜子。
没错,他的这位新助理就是之前被金英敏随便塞进他的秘书室注水、然后在预备女团和前辈粉丝发生冲突时私下里给他打过小报告的那位年轻实习生。
在一系列的调查过后,资料显示这个不过二十四岁的男生名叫康郑渊,毕业于成均馆大学,曾经在一家地方企业工作过一年时间,为了更好的发展辞职来到首尔,履历上没有太大问题。
而康郑渊之所以会被金英敏塞进社长秘书室,只是因为金英敏当时急着架空他这个名义上的社长,所以用极其荒谬的借口开掉了两个社长秘书室的老员工,但他又不想把场面弄得那么难看,所以在招聘之后又往里塞了相同人数的实习生充数,做个表面样子。
可以说康郑渊原本就是个招进来充门面的工具人,他要真和金英敏有什么牵扯,李贤因也不可能给他做贴身助理的机会。
“好了,你先跟着陈叔叔去吃晚饭,我要留下来商量点事情,大概半小时之后去找你好吗。”
后排的观众已经在有序地退场,李贤因拍了崔仁根的肩膀,让他跟着身后的保镖先去附近的餐厅。
针对演唱会和新人们的会议不会太长,几个管理层就在演唱会后台的房间里简单地开个碰头会,半个小时足够了。
崔仁根听话地站起来,但还没等他说点什么,一个胸前挂着专业像机的男人就突然翻过后排座椅,直直地冲着他们两人跑过来,别说李贤因了,旁边的几个保镖都被他吓了一跳,赶紧拦到雇主身前,并言辞警告对方:“先生,请不要再靠近了!”
保镖很英勇,但挂着像机的男人根本不搭理他,就算被张开双臂拦了下来,却依旧顽强地举起相机朝着李贤因和崔仁根的方向拍摄,陡然间亮起的闪光灯非常刺眼,以至于在场的几个人都有些生理不适。
李贤因今天是拄着拐杖来的,他的腿在复健中有了很大的改善,医生建议他最近少坐轮椅,依靠拐杖的帮助,每天断断续续地行走一个多小时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看到崔仁根已经开始抬手挡眼睛,李贤因直接撑着拐杖站在了前面,上下打量了那个男人一眼,然后确定自己从没见过他。
应该只是一个混进了演唱会的普通记者?
李贤因心里这么想着,行动上也没有迟疑,和另一位护在身边的保镖交代了一句,让他赶紧把人推出去。
他倒也没有那么讨厌被记者拍,只是眼前这个人的表情与行为看起来实在太疯狂了,让人担心他在拍照之余还会不会做点什么其他的。
就在更多的安保人员往这边赶的时候,男人终于放下了摄像机,朝着李贤因大吼了一句:“李先生,请问你曾经恶意收购过一家金融机构是吗?”
这个问题让李贤因扬了扬眉毛,还没等他做出反应,对方紧接着又问:“听说这家被你恶意收购的投行就是现在挂靠在S.M旗下的子公司之一。”
很显然,这人所说的就是李贤因当初为了从现代那里坑钱时刻意收购的金融机构。
似乎是察觉到了自家老板不太美妙的情绪,保镖在把人往外赶的时候还顺便伸手堵住了对方的嘴巴,以免让他的巨大喊声吸引到还未完全离场的观众的注意。
李贤因看着一群人围着记者渐渐走远,心里在快速转动着各种想法,这个人好像有点来历。
第158章
李贤因从来不否认自己喜欢恶作剧,也承认偶尔容易情绪化,在坑人方面更是从不手软,但涉及到重大商业运作的部分,心里一定是想好了整个计划才会动手。
想方设法从CJ手里坑到……不,是买到电视台的连环计就是一个典型操作,从一开始引诱CJ和三星对攻,再到同李允馨暗中结盟,迫使双方陷入两败俱伤的境地,然后给三星提供一下帮助,让CJ在这场争斗中率先重伤出局,而他这个始作俑者就能从中渔利。
整个计划的主干李贤因在正式行动之前就有了详细策略,只是这中间肯定会有很多意外,他也需要迅速做出反应,寻求最符合利益的路线。
现在回想起来,整个计划中最大的意外就来自与现代集团的“资助”。
本来买电视台的钱李贤因是打算自己掏的,最开始的时候他也不确定能不能在一片混乱的局势中,从别人那里坑到足够的钱,只能做好最坏的打算,反正那笔低价购入电视台的钱他也出得起。
现代集体、或者说郑义宣想要联合金融机构对遇到困难的三星进行狙击完全是计划外的事情,那时郑义宣的父亲还在看守所等待判决,集团中诸多事务都由他这个小年轻操持,但凡胆子小点的,都该小心翼翼地缩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好保证自家别趁乱被别人给端了。
自家老巢都不算绝对稳妥的时候还敢暗中搞事,从这方面来看,郑义宣其实还挺有资本家气质的,有百分之二三十的赚钱概率就敢冒险往前冲,一般人还真不一定有勇气这么做。
不管怎样,当时他确实是设法收购了那家金融机构,并且直接吞并了其中属于郑义宣和现代集团的500亿韩元,这是一个故意设下的陷阱,赌的就是他发难的时候对方根本来不及反应。
计策确实是成功的,他也顺利拿到了那笔钱,但这个临时想出来的筹钱策略并不完美,至少与他深思熟虑后制定好的计划主干没法比,其中漏洞非常明显,而这些漏洞主要集中在:如果身为当事人的郑义宣事后细心调查,很快就能发现李贤因这个幕后黑手的踪迹。
在算计CJ和三星的时候,李贤因充分考虑过这两家企业及其掌权家族之间的关系,那简直称得上水火不容,所以他可以在三星派别的人面前装作是CJ的走狗,最开始怂恿李淑熙去状告李健熙的时候也相当直白。
反正最后李淑熙两兄妹也会把他当成是李健熙派过来让他们出丑的间谍。
整个计划的所有当事人之中,只有李允馨和李富真两个人知道背后隐藏的真相,其中李允馨知道的要多一些,而李富真只知道个大概。
这两人在计划中都属于利益相关者,本质上和李贤因是一伙的,而且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她们把背后的某些信息往外说的可能性非常小。
而只要她们不说,事件中的其他当事人是很难查到李贤因这个幕后主使的,就算真到了被揭发的那一天,也都是很久以后的事儿了,遥远未来的事儿谁说得准呢?指不定到时候被他坑过的人都没权利再要求他为此道歉了呢。
然而他和郑义宣之间的恩怨就不一样了,由于事发突然,那时的李贤因没有太多时间去筹划一个绝对不会暴露自己的收购计划,想要那500亿,只有简单地给自己套两个壳之后直接入场横推。
郑义宣只需要查一查当初协助收购的那家外国投行,再清算一下对方那段时间的业务往来,差不多就能锁定一个范围,何况这家金融机构被收购后是挂在金恩珍女士名下的,然后以少量股权交换的方式,成为了S.M旗下最不合群的一个子公司——它和S.M旗下的其他子公司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只要脑回路正常,都能猜到S.M、或者说李贤因一定和这件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说不好就是这个奇怪的S.M现任社长搞的鬼!
事实上,李贤因也不怕对方知道这一切。
从决定收购开始,他就明白这件事根本没可能瞒得住,既然最后还是选择了坑钱,他就已经做好了为这500亿付出代价的准备,但这个代价具体是什么,他在收购的时候也无法预知。
而很显然,在距离收购已经过去好几个月的现在,他的代价来了。
毫无疑问,这个行为诡异的记者一定和郑义宣、或者说和现代有关系,不然实在无法解释他为什么会知道恶意收购的事,这甚至属于商业机密,不是一个普通记者可以轻易调查到的。
而且说实话,大部分普通民众对各种合法或是不合法的、奇葩或是常规的、复杂或是简单的各色收购案根本没有兴趣,又不是什么惊天大丑.闻,真的值得那位男性记者买票进入演唱会场,然后在吵杂的歌声中忍耐两三个小时,最后再激动地一跃而出?
真是这样未免也太奇葩了点……
李贤因有理由怀疑,这个记者是现代方面请来的,就为了跑到他面前问出与收购案有关的问题,而不管他的反应如何,是直接让人把他轰走,还是针对性地说一些或真或假的托词,最终都会被对方恶意曲解,然后弄出个让他陷入被动的大新闻。
107/133 首页 上一页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