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成为霸总儿子之后[娱乐圈](日韩同人)——笔下超生

时间:2021-08-06 13:25:40  作者:笔下超生
  等调研员说完,李贤因彻底沉默了,对方不仅全方面否定了《霜花店》在票房上的前景,同时认为这部影片也没有多少获奖的可能,想靠刷奖来提高逼格并借此提高关注度,好增加后续周边收入及DVD租赁销量以收回成本的算盘也基本只有落空的命。
  看看老李,再看看策划室长,大家好像也都很认同这位调研员的观点,尽管没有开口支持,可从表情上看,也并没有对这些话反应出哪怕一星半点的排斥,有的甚至还微微点头,显然已经站在了调研员那边。
  尽管S.M本部主营爱豆事务,却也不能说本部的管理层们就对影视圈毫无见解,且不说圈子就这么大,爱豆们红了之后也不是没机会去影视剧中客串乃至常驻,相关业务都很熟悉了,何况在李贤因接手S.M之前,本部高层就已经对真正的影视圈产生了很大的野心,找了不止一个机会介入其中,
  当然,这些想要彻底打入影视圈的尝试大多都以失败告终,才显得S.M像是什么都没做,似乎就心甘情愿地当一个专门培养爱豆的局限型企业,而这种看似消极的姿态也成为某些粉丝唾骂的攻击点之一。
  粉丝们认为S.M没有积极地拓宽影视渠道,这会让自家爱豆在未来发展上受限,也许爱豆们现在还年轻,可以在舞台上跑跑跳跳,可一旦年纪大了,特别是超过三十岁之后,就需要谋求转型,而从舞台团体往影视演员转化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应该说,大部分爱豆在团体解散之后,成为演员就是保持热度与知名度的最佳路线,能像徐太志那样成为正统歌手的绝对是凤毛麟角,毕竟大部分爱豆的唱功并不支持他们这么做。
  从这方面来说,狂热的忠实粉丝们虽然经常被人说是脑残粉,但其中不小的一部分还是相当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家爱豆所面临的到底是个什么状况,也明白爱豆们有几斤几两,清楚他们在没有资源的情况下很难再维持曾经的曝光度与人气,自然会催着S.M开发出更多的资源给自家爱豆用,不然之后的路可就难走喽。
  可实际上S.M一直在开拓各项重要渠道,只是忠武路的大门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沉重很多,任何一家爱豆企划社都很难直接把爱豆推向电影市场。
  就算退而求其次,暂时放弃大荧幕,转而投奔小屏幕,那也不是轻易就能混出名堂的,以前的S.M没有电视台,也没有可以信任的编剧与制作班底,大型电视台的制片表他们根本挤不进去,最后只能制作一些玛丽苏无脑偶像剧,成效一般般不说,在粉丝看来也属于相对较差的资源。
  不过失败的次数多了,S.M本部的管理层们对影视圈的各种弯弯绕绕知道得可不要太清楚,调研员的说法正符合他们对当下影视圈的趋势认知,自然会情不自禁地认可对方的专业性。
  如果照这么发展下去,在大家一致看衰《霜花店》的气氛下,S.M本部就肯定会拒绝赵寅成的投资申请,彻底放弃对《霜花店》注资。
  而他们之所以在整体看衰这部影片的情况下还要把投资申请报告拿到会议上来讨论,仅仅只是因为超过五亿韩元的资金调动都要由李贤因来决定,如果决定投资,需要他这个社长的亲笔签名,如果拒绝投资,也得李贤因亲自开口,没有给他看过的大项目可不能直接扔进垃圾桶。
  尽管如此,在场参与会议的人们也不认为他们的社长真会冲着赵寅成的面子就投资《霜花店》,这会儿也就走个过场,迎合一下公司的规章制度。
  然而在各种负面分析中,李贤因却迟迟没有说话,靠在椅背上把所有人的表情都扫视了一遍,然后有些惊奇的发现,几乎所有人都是发自内心地嫌弃《霜花店》,他们不想S.M给影片注资的理由很简单,就是觉得这部作品纯属亏钱之作。
  可事实上,《霜花店》这部电影在韩国上映后的票房成绩却非常好,在年度票房排行榜中稳稳地占据了前十的一个席位,而且男主之一的朱镇模还靠它拿了百想影帝,别说影片艺术性到底如何,至少在商业和奖项上,它肯定是成功的。
  就这样一部至少在上映当年的影片市场中有名有姓的作品,居然被嫌弃到了这种程度,这群人有毒吧!
 
 
第161章 
  “照你们这么说,这个项目就一点盈利的可能性都没有了?”在一片沉默中李贤因终于开口,只是让在场众人感到惊奇的是,他们的社长似乎并不和大家一样看衰《霜花店》,不然就不会如此反问了。
  “那如果我一定要投资《霜花店》呢?是不是成功的几率就无限接近于零?”
  此问一出,场内瞬间杂音阵阵,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他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社长还真想投资这么个失败概率大到无法忽视的项目?
  不会吧……
  李绣满忍不住低头扶额,谁看都是一副伤脑筋的模样,他知道自己和儿子之间有代沟,而且这种代沟是全方位的,从性格、为人处事、营业理念,乃至对员工下属的根本态度都有非常大的区别,根本就不像是一家子。
  但就算重新回公司工作前就有了必须接受彼此理念不同的心理准备,却也没想过儿子的心思会这么难猜,这么个他无法认同的项目似乎都有要投资的打算,活像是免费给人剧组送钱的撒币机器。
  坐在末尾的市场调研员也愣了一下,斟酌了一会儿言语之后说道:“《霜花店》的成功概率不大,但也没到无限接近于零的程度,我们前面也说了,近几年没有票房好的大尺度电影,但影视题材都是有循环性的,冷淡了一段时间的题材经过一定周期之后,重新出现爆火作品的概率就会被拉高,《霜花店》要是赶上趟了,实际票房就会比我们预估的高很多。”
  所谓的影视圈内题材循环性其实很好理解,除了一些起步比较晚的地区,大部分国家在挖掘影视题材与类型上都已经趋近于成熟,几十年来什么乱七八糟的主题都拍过,各种各样奇葩的卖点也在疯狂想赚钱的制片厂商操纵下与观众见面。
  就目前来说,影视大类中已经很难发掘出新意,大部分电影都能在前辈规定的框架中找到一席之地,而通过常年发展,每个类型的电影在市场上都有自己的受众,哪怕是再小众的限制级作品,每年也依旧有数量不少的相关爱好者花钱走进影院支持,就为了制片方能看到商机,制作更多相关题材的作品。
  正因为部分死忠爱好者的支持,一些题材在平淡了几年后会突然爆出一部知名度非常高的相关作品,这就是所谓的题材循环效应,追根究底还是小众类型热度积攒得慢,才需要大家累计关注度,只有在最正确的那个时间点上映的佳作才有可能取得爆发性的成就。
  当然,大尺度电影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严格来说不能算是某个大类型下的产物,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尺度加上古代朝鲜背景,加上狗血三角恋,再加上其中似是而非的同性恋成分,《霜花店》是绝对逃不过小众定义的,而它具体有多浓厚的商业性质,全看导演怎么拍它。
  现在正是大尺度电影和同性题材电影同时遇冷好几年的境况,说不准《霜花店》的上映时机真就有这么合适,恰巧赶上题材循环点,吸纳了积攒多年的热度呢?
  那说不好这个项目还真有可能一飞冲天,毕竟目前定下来的三名主演都不是无名小卒,天然带有不小的媒体关注度,只要导演别把剧本内容拍得一团稀烂,再加上画面调度过关,大爆的基础还是有的。
  调研员此时强调这一点,纯粹是觉得社长既然问了,自己就不能只说缺点,事物都有两面性,何况这么波折的一个投资项目,其中总有为人称道的地方,不然没闹出撤资事件之前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出钱参与这个项目。
  投资人又不是傻的,舍得把真金白银扔进一个完全没希望的项目打水漂。
  可曾经在影视方面栽过跟头的李绣满却对于这种理论上才存在的爆火概率不屑一顾,直接打断了调研员列举《霜花店》其他优势的举动。
  “我们怎么能确定《霜花店》就诞生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绝好时间点上?这种东西谁说得清?还不都是看运气,一个需要运气才有可能产生盈利的项目,真的有投资必要?”
  这一连串的反问重新让大家沉默下来,本来还想调戏一下大家,然后在最后关头又出乎意料选择投资的李贤因这会儿只能无奈地摇摇头,放弃了当场宣布投资的打算。
  不管其他人怎么说,李贤因这个在支出清单上签字的人还是倾向于投资《霜花店》的,尽管他的大部分资金都投在了美国,这会儿已经开始倒腾原油和美钞,准备玩几个月左手倒右手的游戏,但投资个电影的钱他还是可以拿出来的,而且这是S.M本部的项目,钱大部分肯定走公司账户,他是没有资金压力的。
  如果是其他电影就算了,他对韩国电影的制作流程、上映规则、市场状态与经典作品都不是很熟,只能喊出少数几部韩国电影的名字,而且由于他所知道的经典电影都有些年头了,如果不是特意去查,很少有人会突然提起他们的票房数据,李贤因根本不清楚这些口碑力作在上映之初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
  影史中的高分经典电影在上映之初却惨遭票房滑铁卢的悲剧时有发生,这从来都不是什么稀罕事儿,这种无法确定收益比的影片李贤因当然不可能投钱进去给导演与演员们赚口碑,大家非亲非故的,又不是能直接往他家里闯的李顺圭同学,还想让他白花钱捧人,赵寅成也不可能有这种待遇。
  但《霜花店》在他的印象里票房是不错的,而且制作周期其实不算长,不管在前期筹备中经历了多少磨难,从开拍到最后上映所花费的时间都不超过一年,这会儿都07年初了还在求投资,最后却还赶在07年底成功上映了,着实是有效率。
  也不知道OPUS是不是被那次撤资搞怕了,就想着快点上映了事。
  总而言之,投资《霜花店》肯定会是个正确的决定,按照历史进程来看,这笔投资压根儿就不可能亏,而且能在金融危机之前收回所有盈利,避免院线方因为金融坏账而分不出来钱。
  不过因为老李的坚决反对,李贤因决定私下里再交代助理去处理投资事宜,就不在会议中表态了。
  老李毕竟是他爸,前脚刚质疑《霜花店》只有靠运气才能获得盈利,后脚自家儿子就说要投资,这打脸效果未免也太出众了,保准能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患上尴尬癌。
  “这件事儿先这样放着吧,我之后找人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再说。”
  按理来说,策划部长准备的资料已经足够详细了,大家也都对这个项目发表了看法,尽管由于先入为主的观念,这些评判内容兴许有失偏颇,但专业性并不低,已经足够李贤因参考了,大家都不明白社长为什么还要再找人了解劳什子情况。
  这还有什么好了解的?今天知道的还不够吗?
  尽管自家社长经常弄出一些骚操作,但这次的反应依旧让人迷惑,心思敏锐的人已经有了点不好的预感,总感觉社长其实已经决定要投资了,之所以不当面说出来,兴许只是为了照顾他们的情绪……
  这个短暂的会议就在一阵诡异的沉默中结束了,李贤因率先拄着拐杖、慢悠悠地离开了充当会议室的杂物间。
  门外走廊上来来往往的工作人员已经少了很多,艺人们也都卸了妆,三三两两地停在各自的化妆室门口,等着前辈们走了再去停车场。
  “社长好。”
  “社长nim.”
  “……”
  艺人们积极地与李贤因打招呼,有几个胆子大的还问他怎么一个碰头会还开了这么久。
  李贤因点头应了几声,并没有多说的意思,不说崔仁根还在餐厅等着他,就是不赶时间他也得赶紧走,不然他这个社长直直地杵在这儿,本来可以走的艺人们也不敢动了。
  积极和他打招呼是一方面,但真要有人敢在他还没离场的时候就火急火燎地回去休息,那纯属脑子坏掉了,经纪人都不能让他这么干。
 
 
第162章 
  离开了会场,李贤因先是吩咐康郑渊单独去接触一下OPUS,稍微透露出S.M有投资《霜花店》的意向,看看对方有什么反应与条件,然后就没再搭理这茬,转头去了餐厅与崔仁根汇合。
  不过这孩子似乎正因为演唱会末尾时所发生的意外而独自神游,吃饭时多少有些心不在焉,李贤因也没有提醒他,很快就放他回家了。
  这以后的一段时间,李贤因都在等。
  等着现代集团、或者说郑义宣的下一步动作。
  现代如今的掌舵人是郑梦九,但他前段时间刚因为贪.污而被逮捕,也就是最后被判了缓刑,否则他真有可能被丢进监狱。
  逃过一劫牢狱之灾后,郑梦九很快回到公司工作,最近刚刚通过董事会投票,重新恢复了现代汽车集团会长的职位,看起来生活与判刑之前没什么两样。
  但缓刑的判决确实在隐晦地影响着郑梦九,他的出入境条件变得严苛,已经不是可以随便出国的状态,在事情刚发生没多久的现在,也有许多人在暗中盯着他,巴不得他再做些什么违反规定或法律的事儿,然后就有了理直气壮冲出来制裁他的理由。
  这次要再被人抓到把柄,郑梦九恐怕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或者说资本再安然无恙地从拘.留所出来了,等待他的绝对是铁窗泪。
  所以重回现代的郑梦九非常低调,别说是在一些公开活动中露脸了,就是现代集团自己的大会演讲他都没有出现,缩在背后闷声发大财,秉持着‘只要我不露头,就没人能抓到我的把柄’的理念,彻底消失在了各大经济报纸的新闻中。
  也正因为此,李贤因觉得他不太可能因为那五百亿而做些什么,安排记者闯入演唱会场的事儿应该不是他授意的,而是他儿子郑义宣所为。
  当然了,事情可能不是他做的,但作为父亲,自家儿子在搞什么鬼他大概率还是知道的,毕竟想要针对逐渐发展壮大的李贤因,郑义宣说不好就得动用到集团公司的力量,怎么都绕不过郑梦九。
  而只要郑梦九保持这种知晓却不动手的状态,那整件事就只会是李贤因与郑义宣这两个“年轻人”之间的斗争,层次其实不咋高。
  也别说李贤因看不起郑义宣,这人总共也没工作几年,而且在中低层干了不少时间,直到近两年才升至现代分公司起亚汽车的社长,本身没有经历过太多的商业博弈,做事儿又比较莽,有时候就显得思虑不够,否则当初就不会被李贤因轻而易举地套走五百亿了。
  这样一个人,李贤因稍微费点脑筋就能猜到他会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报复自己,八.九不离十还是那几招,只是有些好奇他会怎么使用那些招数而已。
  在李贤因毫不意外的等待中,报纸上很快出现了关于他和那家金融机构的新闻。
  不知道是觉得自己被人坑了五百亿有些丢脸还是怎么着,这些明显是被特意顶到大众面前的新闻内容其实和真正的事实有一些差别。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