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睛一看,标题又是很耸动——“网红餐厅关家小厨,被米其林评委大呼难吃?”
视频里面,发了詹姆挑剔关家小厨难吃的所有过程。
“这个人对华夏的餐饮有偏见。”
“其实还不是因为这个网红餐厅吹的太神,让人家期待太高。”
“对啊,本来人家开开心心来吃饭,还以为能改变对中餐的印象,结果没想到上来的都是难吃的,难怪生气呢。”
……
有很多人生气于詹姆的发言,但是同时有无数活跃的号在大量地刷留言,把整个舆论风向往关家小厨网红餐厅没有实力,害得评委大怒……这个方向拉。
这些人发言很多,来势汹汹,速度极快地占领了全部的地方。于是很多根本不这么觉得的人,就会错觉自己才是少数人,然后停止发声。
开始大众会觉得这些人偏激,其后会觉得这些人占领了大多数地方,而自己才是小众弱势群体,因此虽然不赞同,但是却不敢发表意见,久而久之,沉默的人愈发沉默,不再被大众看到。
而强势一方的声音所持有的理论和想法,就会成为唯一的想法。
于是,不同意见的人,虽然不同意他们,但也会逐渐保持沉默。
这就是大众传播学里,非常出名的一个理论,即沉默的螺旋理论。
好在杜长秋好歹如今也是个有号召力的网红,石柯杨开平等人还是做了培养粉丝的事情的,因此这会儿好歹没跟以前一样,直接舆论就被一波带走,粉丝们还在苦苦支撑,而杨开平和石柯等人很快下了工作室,双方打的简直是不分上下。
“这米其林真恶心,我们又没叫他来,他来了还没礼貌乱说话!现在公关得费多少劲啊?!”柴玉看着大家都忙起来,心里不舒服,忍不住愤愤地说。
“嘿,我很抱歉。”懂一点中文的劳德对杰西卡解释了一下他们在说什么,杰西卡觉得脸都火辣辣的。
她忍不住站了起来,走到杜长秋的面前,窘迫地说,“我非常抱歉,先生,那位工作人员确实十分不专业,他对您和您的餐馆评价十分不公平……我们曾经也负责评价餐馆,请您别担心,我们早已经决定在离开这里后联名写邮件,邀请新的评委来,做一次公正的评价。”
“多谢你的好意,不过,我不需要。”杰西卡以为她会得到感激的答谢,却没想到,这个年轻人虽然为她的身份而惊讶了一下,下一秒,却温和而有礼貌地第一时间拒绝。
这让杰西卡完全愣住了。
要知道,以米其林的声誉,一个差评,足够毁掉一个餐馆。
所以他们这个联名请新的评委,绝对是个足够分量的人情。
可是这个年轻人,他为什么却拒绝了?
他有什么底气,或是理由啊?!
作者有话要说: ①:沉默的螺旋:指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感谢在2021-07-04 10:58:39~2021-07-05 10:19: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么么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么么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9章 农家乐33
“我知道您的遭遇, 或许让您现在对我也有误解,但是……”杰西卡实在是不忍心看到这么优秀的厨师,到时候得到不公平的待遇。因此她想了想, 耐心地想劝这位年轻人,让他不要因为一时被詹姆的行为气到, 而选择拒绝他们的帮助。
“谢谢您的好意, 我知道, 您和您的朋友们一定都是非常公正温柔的前辈。”杜长秋微笑着安抚这位小老太太。
对于杰西卡这样性格好的老人,虽然这会儿听到他们居然是那个挑事儿的詹姆的前辈和同事,但是杜长秋不会迁怒,他的态度依然很好。他耐心地对杰西卡解释,他是真的不需要他们的帮助, 也不需要所谓的评委和认同。
“那位詹姆虽然态度傲慢, 但是他有一件事情说对了。在不同的饮食主体上,我们纵然都能彼此了解,但是如果是需要被评价的话, 我更希望是我们国家的行业泰斗来对我的功底进行评论。”杜长秋温声地杰西卡说。
“食物是没有界限的。”杰西卡皱了皱眉, 说, “我以为能做出这么好吃的牛小排和芝士, 你也许会和我们有同样的认知。”
“是的, 美食是没有界限的。”杜长秋想了想, 眼睛看到柴玉面前恰好放着柚子酱米糕, 就顺手端到面前,对杰西卡等人说,“来,你们试试这个,柚子酱米糕。”
杰西卡不太懂, 为什么他们说着评委的事情,这个年轻人却直接给他们尝试起了甜点。但是这个甜点看着十分有趣,她也忍不住就拿了一块,因为米糕才几块,杰西卡自发和身边围过来的朋友们掰开分食。
大家一口吃下柚子酱米糕,瞬间被入口松软细腻的味道惊到了。细细品尝出浓郁的甜蜜柚子酱味道和米糕本身的味道,更是觉得整个口腔都是甜蜜清新的气息。
“这个米糕,是什么?很好吃!”杰西卡等人眼睛都亮了,他们发现,这个关家小厨,还有太多他们不知道的惊喜。
“这是柚子酱米糕。”杜长秋介绍了柚子酱米糕的制作方法,大家都为米能做成这样松软的甜点而惊讶,也赞叹十分美味。
杜长秋就借此说:“你看,这道柚子米糕,在你们点评的时候,会说它细腻的味道、蜂蜜的香气,柚子酱的甜味……但是除此之外,你们尝不出我用的柚子产地区别,酸香的风味差别。可在你们本土的餐馆之中,一道苹果派,用的是南部庄园的某种特殊苹果,日照时间的长短,甚至细到哪个地段的小庄园特殊产出……你们全部都分辨的清清楚楚。”
“是的,你说的没错,但是这和我们想帮你得到一次公正的评价有什么关系?”杰西卡不明白。
“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正。”杜长秋看着杰西卡,温声说,“你们的主食、烹饪思路甚至是整个饮食文明的方向,与我们都天差地别。你们能清楚地分辨出你们习惯的食物,可换成我们的菜色,作为普通食客,你们能分辨出哪里好吃、哪里不好吃,但是当一群差距不大的厨师同台竞技的时候,你们能区分出每个厨师用料、搭配的细节、想法和创新突破之处吗?”
说到这里,杰西卡慢慢地,神色露出了微微的愕然。
她想,她明白了,眼前的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虽然态度温和,但是本质上,他的意思与詹姆一样傲慢。这位年轻人的意思十分明白,显然他觉得,他们没有资格评价他、甚至是整个华夏的菜系到底哪家好吃,哪家值得三星,他们都没有资格评价。
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华夏的饮食。
杰西卡愣住了,愕然之后,她瞬间胸口涌起了一股愤怒,那是自己专业之处被小看的被冒犯感,她皱眉,深呼吸,竭力保持体面说:“我们是专业的,我们吃遍了世界的美食,而且我们也评出了无数华夏菜系之中的星级餐厅!”
虽然那和杰西卡那个年代无关,但是她说的是事实。
“那你们评价出来的餐厅,真的得到了本国人的大面积认定和赞扬吗?有维持住你们曾经的信誉度吗?”杜长秋只这一句话,就让杰西卡怒火全卡在喉咙,一句话也吐不出来。
因为不用说,其实所有人都知道,米其林在华夏一直没打开场面,他们所评价的所谓星级餐厅,有些时候在网络上甚至还会被群嘲,说是不愧是骗外国人的餐厅,果然骗到了评委。
甚至有些时候,新的一年出来,会得到一面倒的评价——“没一个好吃的中餐厅,什么鬼玩意儿!”
这些都是网上随便搜一搜都能搜到的真实发言,所以杰西卡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说什么。
“年轻人,不要这么粗鲁。”旁边看不下去的老朋友就站出来说话了,他皱眉看着杜长秋,说,“我们抱着善意而来。”
“正是因为知道你们是善意的,我才对你们解释清楚,为什么我不需要你们的评价。”杜长秋直视回去,说,“你们心中很清楚,你们根本不懂我们的食物。你们选中的那些餐厅完全不能代表华夏菜系,只能代表你们的口味,事实上粗鲁的是你们,你们在用你们傲慢的姿态,妄图凌驾于另一个国度的文化之上,凭什么我们要用你们的标准,来决定我们的美食呢?”
杜长秋说到这里,也心中有些不高兴了,他是看着这位小老太太性格好脾气好,才耐心解释并不需要他们帮忙,但是此刻这些人却带着一点压迫姿势面对他,一起用谴责的目光盯着他,仿佛他拒绝这些人,是多么大逆不道一样。
杜长秋几辈子下来,领主当过、智者当过、权倾天下的名相也当过。但是他对自己最认同的身份,还是每个时代最热爱美食的人之一。
他觉得自己说的并没有冒犯任何人的意思,他说的是自己感悟的事实。毕竟他曾经在中世纪当过领主,又在大业跟着真正的名厨学了一辈子。可以说,杜长秋自信中西方的美食,他绝对都算是最专业级别的那种。
这两种饮食,思路和想法,饮食和历史的演化,造就出来了完全不同的饮食文明。
那么,如果真的尊重另一个文明的话,会觉得自己的评委能在完全不懂这个国度的饮食文明历史、风格、风味、甚至是当地独特产出、文化的演化等一切来历的基础上,凭借着一条舌头,就能决定另一个文明的食物好吃不好吃吗?
要知道,人不是机器,人的感受是受自己的偏好影响甚至决定的。
而一个人的口味偏好,从出生开始,就是受周围的环境、饮食习惯来打磨和造就,不可能凭空产生出自己的口味。
要这么说,很多华夏的人去了国外,吃他们的牛排,也能分辨出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但是你让他们区分出每个小庄园主的苹果酒风味有什么不同,用的什么苹果、甚至是用的那种苹果汁的榨汁提取方法,在什么季节采摘……
这可能吗?
当然,对普通人来说,只要能分辨出好吃不好吃就行。
但是评委不能是这样的,真正顶级的厨师做出的美味,在同时聚精会神的全神贯注之下,区别极少。
甚至有可能不分伯仲,分不出口味的高下。
这个时候,新的搭配风格、对本地菜的复原或是创新、各种搭配上的推陈出新……这些才是决定大家最终评价的关键。
而能区分出这些分别的,绝对不只是懂美食、舌头灵敏就行。
起码如果给这群人做一份小茶宴,他们能吃出什么?岳安教授和他的学生们,一餐茶宴,可以吃的热泪盈眶,可以从一点搭配吃出这茶宴背后千年历史浸出书本的味道。他们能从这一餐茶宴之中,追忆出千年前士族的风雅,能从这简单的搭配之中,揣摩出祖先们对于茶代表的雅韵之美。
因此这就能让他们把茶宴与普通的烤鸡、饭团区别开来,于是这美味就是从唇舌,滋养到了灵魂。
甚至关家小厨普通的食客,都能从一份简单的虾膏鸡里,吃出走地鸡和散养鸡、普通鸡和三黄鸡的区别,吃出这虾膏似乎是老板亲手做的,滋味与一般大路货绝不一样;能感觉出一条桂鱼肉多么鲜嫩,酥炸浇汁之中只有酸甜之味,绝无多余的油荤破坏鱼肉的甜美香脆,能由这么简单一口,吃出厨师的手艺多么炉火纯青……
这是什么?
这是常年生于此、活与此、被自己国度的历史文明滋润出来的本能。
而这是这些自诩绝对专业的人根本做不到的。他们虽然也喜好美食,但是对他们来说,其他国度的菜色,符合他们口味的,那就很好吃,不符合他们口味的,那就是做的不好。
这不是杜长秋乱说,事实上,他查看了一下这些所谓公平评委评价出的华夏上星餐厅,里面就没出现过辣味的三星,而更多的都是更适合他们口味的吃鲜、吃甜的菜系。
这一刀下去,就砍掉了半壁江山。八大菜系,上星餐厅基本集中在其中两个菜系。
这本身来说,就是对整个华夏饮食文化极度不理解。
这种评价,还自诩绝对公正,在杜长秋看起来,本身就是一种傲慢和狭隘。
“所以我说,粗鲁的是你们才是。”杜长秋看着他们,说,“你们哪里来的胆子,如此傲慢地说,你们可以决定另一个比你们源远流长无数倍的文明的饮食文化?甚至是……判定它的优劣?”
第150章 农家乐34
“秋哥, 咱们这样,他们回去不会又搞什么公关黑我们吧?他们这种搞公关都特别厉害,咱们很多质量很好的牌子都给公关舆论整垮的……”柴玉看着杰西卡等人离开的背影, 忍不住忧心忡忡地说。
刚才听着秋哥说话,是特别带劲儿。毕竟说的都是大家憋屈了很多年的事情, 早年间风气邪乎, 仿佛自己人的口味那都不算正常需求, 非得是外人承认是好东西的,才算是真正的好东西。
柴玉他爹开超市都能遇到这种事儿,国外的大品牌反制连锁超市,要给最好的位置和推广不说,卖的贵都不说。但是这些品牌还会仗着自己势大, 压迫超市的同类竞争产品, 直接是不许同类型做的好的小产品在超市里卖。
因为敢这么做的都是垄断跨国大集团,产品覆盖可能涵盖日常百分之八十的用品。他们真要是不给货,超市肯定会因为各种熟悉的品牌都没有, 甚至会摆不满超市的货架, 从而在客人心里就会显得十分不靠谱。
那么老板们肯定不敢冒这么大的险, 因此很多明明不公平的要求, 大家为了自己的生意, 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遇到产品优秀的小公司, 也只能捏着鼻子卖配方给他们, 然后自己拿钱走人。最惨是自己做出来一定规模,或是自己祖上传下来的家业,不舍得卖出去给人的那些公司,早年间这些公司都没自己的公关部门,那是一个谣言就能差点给弄破产。
连百年传承的都顶不住, 小小的关家小厨,若是对方真的觉得被冒犯到了,真要下手盯着他黑,只怕就算能扛下来,花费的钱都足够开五十个关家小厨了,不划算不说,还非常耗力气。
143/162 首页 上一页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