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女学生举手,弱弱道:“严教授,你有没有想过傅易很可怜。”
严嘉德皱眉,“你在说什么?”
女学生吸了吸鼻子,语气感伤:“傅易生前过得那么惨,死后才出名,他自己却根本不知道……”
严嘉德难得幽默了一句:“你就别操心了,人家九泉之下肯定有知。”
众人:“……”
呵呵,好啊嚏的冷笑话啊。
.
.
这次墨杯国画全国赛在首都B市举行。
人民日报专门为此次比赛作了一篇报道:
【扬我华夏国粹之精华,各省优秀青年争相竞舟!社会需要这样的比赛,更需要这样钻研传统文化的少年天才。让我们的美术事业欣欣向上,生机活跃!敬请期待,最终冠军花落谁家...】
前往参加这次比赛的全是各省青年精英。
国画这一行注重传承。放眼望去,参赛者几乎全是家学渊源的孩子。
有知名国画大师于景焕的小辈,也有美籍华人高良骥教授的孙儿。
还有些少年看起来很眼熟。他们或是之前就上过新闻,也有的已经拿过往届墨杯国赛奖。
严嘉德望着在外边等候入场的这些年轻人,道:“这次比赛竞争很激烈啊。”
“确实。”旁边的评委附和道:“可能是因为这届奖金高吧,第一名有二十万。”
严嘉德:“我瞧第二名的奖品也不错。那支古董毛笔,据说国师梁洛端用过。”
评委:“真的假的?”
严嘉德摊手,无奈道:“野史记载,我也拿不出证据。信者有不信者无。”
在他们聊天的这会时间里,全国赛已经正式开始。
戚临清握着身份证站在门外,按照队伍顺序慢慢向前移动。
他暗暗告诉自己,这次一定要拿捏好分寸,拿到第二名。
是了。戚临清对一等奖的二十万奖金并不感兴趣。
他想得到的,包括参加墨杯的初念,从头至尾都不过是那支旧毛笔。
“你是Z省的冠军吧?”有人向他搭讪。
戚临清侧头,看见身旁出声的少年,点点头。
于涞扬起笑容,道:“我是Y省的,很高兴认识你。”
戚临清:“你好。”
于涞刚才远远地就认出眼前的人了。
谁让戚临清生得高大挺拔,堪称鹤立鸡群。
排队候场的时间较长,两人聊了会天。
戚临清这才得知于涞是现代国画大师于景焕的亲侄子,实力非凡。
他思索片刻,问:“你能拿第一吗?”
于涞笑道:“可能吧,我也不敢保证,但我觉得机会挺大的。”
于涞并不认为戚临清会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他在网上了解过对方,一个农村出身的真少爷,怎么可能比得上自己从小从于伯伯那里受到的书墨教导?
也正是因此,于涞选择搭讪戚临清。
没有利益竞争的对手,才能成为朋友。
戚临清闻言,心中暗暗盼着等下能排坐在于涞身边。这样自己就能参考对方的画,降低水平了。
否则他怕自己掌控不好尺度。
画画,无论画到极致或是极差都很容易。
但偏偏像现在这种不上不下的情况,就很难搞。
等位置表出来后,戚临清发现自己竟然真的排在于涞左下角,表情微微一松。
他稳住心态,大步踏进赛场。
而另一边。
高泰清也对这次比赛冠军势在必得。
还有曾经拿过往届墨杯奖的汪林、甘以山等人……
同龄人能到他们这般地步难免自傲,大家都对彼此都暗含敌意。
在这样的情况下,戚临清反而被他们完全忽视掉了。
根本没人觉得这个未来即将去混娱乐圈的俊美少年,能对他们产生任何威胁。
-
这次比赛的题目,是【山水画】。
戚临清刚知道时都有些怔忪。天命巧合,竟然正好了抽到他最擅长的题材。
台上。
众评委们却在心里各种嘀咕。
还不是因为这次比赛的主评委是严嘉德?他奉傅易为神,研究这位画圣都快疯魔了。
严嘉德甚至以一人之力拉高了现代山水画史的文艺复兴进度。
反正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必定会刮起一阵山水画的风潮。
一如上次,比赛主办方给每人分发了同一制的画具。
只不过比起省比赛,这次的画具质量更好,还有个笔架子。
戚临清将纸铺开,研了墨,又仔仔细细地检查了笔毛是否有缺漏。
做完准备工作,他下意识瞟了眼左前方的于涞。
对方便是自己的对照组。
于涞已埋头起笔画了起来。
全国赛的难度非同一般,虽不限时,但大家都默认在四五个小时内完成。
越要画好,慢工出细活。时间就显得紧张了。
戚临清沉吟片刻,也提笔画了起来。
这次他选择了【平沙落雁】。
他没选最擅长的洞庭秋月,是担心自己不自觉画太好。
而与省赛一样,评委们照例来回走动巡看。这也可以查验参赛选手们是否有抄袭情况。
时过半旬,选手们大都已差不多画出山水的轮廓。
严嘉德刚看完高泰清、汪林、甘以山等人的画,脚下拐了个弯向于涞走来。
他心里已经对这次比赛的这几位热门选手有了些底。
高泰清、汪林、甘以山三人中,就数高泰清画技最精。
只能说他不愧是高教授的孙子。
若不是高泰清以前在国外,今年才回来参赛,想必以前几届墨杯的冠军也就没汪林和甘以山什么事了。
严嘉德在于涞身边站定,低头端详着他的画。
线条翔实、风格稳健。
隐藏在雾色群山的轮廓,已赫然纸上。
严嘉德暗自点头,心想他不愧是国画大师于景焕的亲侄子,看样子不比高泰清差。
严嘉德转身正打算走时,忽然注意到了于涞身后沉浸挥笔的少年。
画家都是注重美感的。
戚临清这张脸蛋,确实在这里十分吸晴。
严嘉德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然而就这两眼,却让他彻底移不开视线了。
少年笔下的峰峦树木多半由“点”构成。
这种画法,曾被不少先代画家怀疑,甚至讥讽。所谓“善写无根树,能描懵懂山”,你瞧好了!山水中哪有什么一点点的?
然而后来,它却在画圣傅易手中神奇地焕发了新的进步意义。
在云水的描写中,它打破了像工艺图案那样用线条表现轮廓,而采用了比较接近自然的水墨渲染方法。其次,画面也不完全由点构成,脉络清晰真实,非常清楚。
严嘉德知道,这种技法的形成,是傅易在常年在各地旅行,受到真山水的启发。
可眼前的年轻少年又是从何学会的?
他心脏砰砰直跳起来,竟顾不得这还在比赛现场,直接扯住对方的手臂追问:
“你的笔法,师从何处?”
此言一出,周围的参赛选手都下意识抬起了头。
戚临清怔了怔,旋即淡淡答:“我已逝的师父。”
严嘉德顿觉口干舌燥,感觉一扇神秘的历史国画大门正向自己缓缓打开。
“你师父的传承...难道祖上和画圣有渊源吗?”
作者有话要说:日万天天见
专业部分引用参考傅抱石先生的《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人物画山水画》,还有陈传席先生~~
谢谢读者问问扔了1个地雷
落叶倾城扔了1个地雷
mua!
第四十二章 旺旺旺
“画圣?”
戚临清怔了怔。
他根本不知道对方口中的画圣是谁。
但能得到如此赞誉,想来应该是个很厉害的人物。
戚临清低头看了眼自己的画,不明白对方问的是哪一种笔法。
若说是点面这个,那不是他旅行路过桂林时受到启发自创的吗?
为什么会和画圣有所关联?
这一刻,戚临清关联想起了那天省比赛的疑惑。
他创造的这些技法...在棠朝根本无人问津,而徐老先生当时却无比激动。
包括现在,眼前满头银发的评委老人看到他的画亦如此表现。
该不会,是因为现代国画界落寞至此吧?
所以他们看到自己这个三流画家创造的技法也无比求知若渴。
戚临清想到这里,心脏就像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揪住,生疼。
严嘉德急迫地盯着他,又问了一遍:“你到底师承何处?”
“我师父...早就逝世了。”戚临清低声道,“他生前未曾留名,我具体也不清楚。”
严嘉德一听就自动脑补明白了,这名少年已逝的师父恐怕是个隐世高人。
保不准人家祖上曾与傅易有所关联,或者自行从傅易画中渗透研究出来了技法。
这两者,无论哪种,都令他十二分感兴趣。
严嘉德还想再追问下去。
然而这时其他不明真相的评委已经上前把他拉扯走了。
众评委内心指指点点:你你你怎么回事?人家小少年不过是长得好看了点!你竟就不顾老脸一张上前搭讪。
尤其是评委中的一位看起来七八十岁,拄着拐杖的年迈老人,看向严嘉德的神情逐渐复杂。
他是莫明轩,华夏公认的顶级国画大师。
大师也分三六九等。莫明轩的地位身份,可以这么说,他是目前华夏国画界唯一拿得出手,能让国外都敬服的著名国画家。
而之前所说的于景焕,也不过是他徒弟罢了。
这次莫明轩受严嘉德的再三邀请才好不容易抽空过来一趟指点小辈。
谁能想到竟撞破这等老牛吃嫩草的囧事?!
莫明轩不忍卒视,若不顾忌颜面,怕是当场就要气得挥袖离开。
“严教授!你忘了规定吗?比赛过程中不能随便和选手说话的...你这样反倒会害别人被误判作弊。”
评委吴镇无奈地叹了口气。
严嘉德恋恋不舍地看了眼身后的少年,嘟囔道:“我就是,一时没忍住。”
严嘉德心想,等比赛结束,自己一定要拉住少年问个清楚。
其他评委没搞清楚情况,误以为严嘉德是图那名小少年的颜值高所以搭话。
不怪他们多想,而是因为最近圈子里类似的传言屡见不鲜。
有些国画老辈家,看着正经,背地里还包养女大学生呢。
他们挺无语的。
看不出来严教授一把年纪,私下底作风也如此妖邪。
但吴镇并没有。他和严嘉德关系走得较近,只是有些奇怪严嘉德一颗心扑在傅易相关的学术钻研中,不像是会轻易搭讪漂亮少年的人……这其中定有猫腻。
“你认识那个参赛选手?”吴镇问。
严嘉德摇了摇头,道:“不认识。”
他很快地补充了一句:“不过以后一定要认识。”
吴镇:“???”
别说这么让人误会的话行吗严教授,怪可怕的。
吴镇的表情有一丝微妙。
-
离戚临清比较近的几名参赛选手听到了严嘉德刚才说的话。
他们面色震惊。
戚临清到底画了什么?竟然能让评委都忍不住当场发问其师承……
于涞更是无比愕然,握着笔杆的手都微微颤了一下。
.
【比赛结束】
机械女音响起,严嘉德先忍不住激动第一个站了起来。
评委们:???
严嘉德这才感觉有点不对劲,轻咳一声,佯装沉稳道:
“我们下去看画吧。”
评委们也没多想,纷纷站起身往下走。
严嘉德绕路过去,特意在莫明轩身旁,低声说:
“莫大师,你等会可以特别关注一下那个学生。”
莫明轩顺着严嘉德指的方向望过去,只见不远处那名显眼的俊美少年,面色陡然下沉。
成何体统!他难道妄图因一己私欲让自己扰乱公正吗?
严嘉德倒没注意到莫大师黑脸的恶劣情绪,他现在仍然沉浸在发觉傅易2.0传承人的兴奋中。
另一边。
众评委们正按顺序给参赛选手们打分。
全国赛的评比审核更加严格,评委要从线条、色彩、画面整体感觉等分区上进行三轮评选再取其平均分。
总分依旧是一百。
不过这次各省精英汇聚,大家的水平其实相差无几。
“刘商,六十七分。”
“汪林,七十分。”
“甘以山,七十一分。”
“……”
戚临清听到“甘以山”时,下意识抬头看了看前面。
这个名字很耳熟,他记得在小说里出现过。
目前,甘以山是全场最高分。
她长相清秀,已夺得过前年墨杯冠军,上过报纸,后来去娱乐圈拍戏了。
她是原文中的女配之一。
“于涞,七十三分。”
“高泰清。七十四分。”
美籍华人高泰清是第一名?
大家纷纷往他这边投来羡慕敬佩的目光。
高泰清本人听到后也是十分欣喜,下意识挺直了背脊,姿态傲然。
他没有给自己的爷爷高良骥丢脸。
二十万的奖金,对他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这一刻,高泰清满脑子里都是荣誉名利。
39/128 首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