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这么多年在保密单位的履历、执行的各种任务全部拿出来,也抵不上这一次的情况离谱。
陈岩震惊地看着周围。
雪地车躺着不远处,看起来支离破碎。
这里海拔不低,可能在一千米左右,陈岩调匀呼吸,忍耐着身体关节处传来的疼痛。
不对,好像全身肌肉骨骼都在痛。
同时陈岩也看到了晏龙,他正用机械外骨骼“扛”起了何中校,把何中校的脑袋垫到比较高的位置。
“呃……何中校的身体没你们那么好,他在昏迷中忽然呕吐不止,呕吐物差点堵塞了气道。”陆笛有些尴尬,他在选择学习课程的时候,跳过了战场急救与基础护理,当时想着也轮不到他做医务人员,结果现实就是让人必须十项全能。
毕竟谁都不知道会遭遇什么。
昏迷的柳昌又发出呓语,同时眼皮下的眼珠剧烈晃动,像是马上就要醒过来。
陆笛伸手一张,一小团水凭空出现,落在柳昌额头。
“你,你……”
陈岩倒抽一口冷气。
“不是超能力。”
陆笛一看陈岩表情就知道他要说什么,努嘴示意他看不远处的溪流,“你就当做战斗后遗症,我第一个感觉到的弦共振是在雨里,又在南极冰天雪地折腾了这么久……总之只要附近有水,又不是沙漠或者空气湿度太低的地方,就能搞出这么个小把戏。”
“这哪是小把戏?这要是后遗症,大家都想要?”陈岩活动了两下手臂,笑道。
“除了省了来回跑路的工夫,根本没用啊,有效距离不超过三十米,还只能这么一点。”陆笛觉得这简直不能算是超能力,就跟读心术一样,条件苛刻,作用几乎没有,所以他没当回事。
那边柳昌也醒了,呻吟着捂着额头挣扎爬起来。
“别急,你们被丢进高次元空间旅行了一趟,虽然在安全阈值之内,但是影响也不小,照理说如果有人骨质疏松的,现在就该骨裂了。”陆笛小心翼翼地说。
柳昌重复了一遍陈岩的呆滞、回神、恍然的过程。
“呃,你们怎么好像都对空间跳跃没有疑惑?”陆笛纳闷地问,都没人问起他们怎么来到这里的。
“这事何中校之前说了,说什么曲速引擎……”
陈岩拍着脑门,然后问,“所以现在有我们拖累,你们不能直接回到华夏?”
晏龙转过身,淡淡地解释:“不,引擎坏了,那是个半成品,现在能量过载撑不住了。”
“修不好?”陆笛还记挂着这玩意的价格。
“我不是科学家。”晏龙叹了口气。
修车还行,修造曲速引擎就太为难了。
“我以为你什么都会。”陆笛讪讪地说。
“……我又不是季厘,他如果在这里,还可能修一修。”
陆笛愕然,晏龙竟然会说季厘的好话了?
“怎么?我说的是实话,他是搞科研的生物AI,我是战斗人员。”晏龙瞥了陆笛一眼。
陆笛心想如果战斗人员是晏龙这个标准,那也太高了,他做不到。
陆笛回头,发现众人沉默地打量四周的崇山峻岭。
——武器装备都在,补给也在,虽然一些仪器坏了,但是想走出去应该不难?
“何中校怎么样了?”
“生命体征暂时正常,应该不会再有危险。”
晏龙把这里的地点,以及后续计划一说,众人勉强放松了一点。
不是非要等待救援,只是大家的情况不太好,仿佛被谁揍过一样浑身都在痛,至少还要再休息两小时。
醒过来的人去车辆残骸里找能用的东西,再把这些东西打个包。
何中校的副官对着脉冲弹发愁,这东西算是机密了,丢在这里不行,扛着也走不了。
“还有三枚特殊弹头。”
这种特殊武器都有分离锁,像导弹一样,即使强烈震动也不会发生爆炸,除非爆炸直接发生在弹头附近才会引起殉爆。
“埋起来吧。”晏龙提议,这也是一种常规做法了。
带不走的东西又不能扔,更不能炸,只好埋。
于是陆笛晏龙离开了护理岗位,拿着机械外骨骼的零件做载体,扛起弹头往远处山谷飘去。
副官:“……”
平时最多走一千米埋东西,这两个厉害了,还能飞过峡谷上悬崖。
晏龙找了一个合适的地方,示意陆笛把脉冲弹放下。
破碎的机械载体刚才被晏龙简单改造了一下,弄出了两个怪模怪样的合金铲。
挖坑埋东西对他们来说不费什么事,十分钟就完了。
主要是埋得让人看不出,但是选择了这么个“刁钻”的地方,掩藏工作就轻松多了,至少不用抹掉一路拖拽的痕迹与脚印。
陆笛回来的时候看见副官带着人拆雪地车的配件,好像要组装什么东西。
“这是?”
“无线电,看能不能联络到附近的地球联邦能源开采站。”
大家带在身上的定位仪、手机、电脑终端都出了问题,拆开把零件重组没准有用。
如果能搞出一个新的卫星电话,直接联系国内就更好了。
“需要学习的东西真是太多了。”陆笛嘀咕,默默地给护理医疗课程后面再加上一项无线电相关课程。
主要遇难这事吧,他也没遇到几次,上次还是在海上漂流,手边什么都没有。
“小陆哥……”
“嗯?”
陆笛疑惑地抬头,就看到陈岩满脸纠结。
“那家伙说的话,你千万别多想,事情的经过我们都会上报,这件事清清楚楚,扯不上你跟晏龙教官的责任。反社会分子要杀人,随便把责任往别人脑袋上扣的事多了。”
陈岩显然没做过劝说人的活,讲得磕磕绊绊。
陆笛失笑,旁边的人也笑。
“你这小子,话都说不溜,还想干zheng委的活?”
“思想开导工作人人能做,怎么了?”
气氛一下轻松起来,陆笛赶在陈岩脸色涨红之前,收了笑意,认真地道谢。
晏龙走到陆笛身边,看着这些人互相挤兑,低声问:“真的没事?”
“没有。”陆笛斜眼,然后推了推晏龙,“其实还要感谢你,如果这些人……如果我们不能一个不少地逃出来,我才会感到愧疚难受,才会被德尔塔那些话困扰。”
“我与你一样。”
他们一起望向远处,雪山高峰阻挡了视线,看不到那块冰天雪地的大陆。
“桃源站的工作人员,还有斯卡蒂站多伦教授的学生……太可惜了,也很遗憾,但要是说为他们的死自责,我是真的没有,这是错误吗?”陆笛轻声问。
晏龙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沉默了一会,然后说:“不要忘记他们,就足够了。”
“那个德尔塔,我真想撕碎了它……”
陆笛还没说完,旁边就传来了惊喜的叫声。
“联络上附近的联邦能源开采站了!”
“卫星通讯的信号也恢复了!”
接下来的一切联络都很顺利。
华夏方面在卫星观测失败,画面中断之后,就心焦他们的行踪,现在知道全员平安,立刻调人来接应。
只不过飞机接应,需要晏龙等人到地球联邦的能源开采站范围内,而且进入他国的国境还需要一番扯皮,实在不行只能临时搭乘联邦的车辆与船前往公海中转。
晏龙与陆笛也回到了金属球里,没有暴露身份。
经过一番颠簸,第三天才顺利搭上了回国的飞机。
“……脉冲弹由另外一支派出的行动队挖掘,比我们还快一步离开秘鲁,现在大概上了哪艘货轮。”
晏龙刚跟陆笛交流完最新情报,忽然听到何中校怒骂了一声,然后机舱里一片混乱。
“怎么了?”
陆笛从金属球里飘出来,这几天他一直待在里面。
晏龙领着他走过去,赫然看到了最新收到的一条紧急通知。
南极埃里伯斯火山剧烈喷发,冰海火山带多处地壳薄弱处都已经观测到了喷发迹象,升高的温度导致一大块陆缘冰碎裂。
“这……之前的探测不是说没有达到危险值吗?”
“如果按照德尔塔的实力计算,他们有能力制造引力波震荡。”
“该死!”何中校忍不住又骂了一句。
末日要来了,在陨石抵达之前。
第128章 应对
商都, 现在是3月30日。
距离某颗陨石抵达地球,还有一年零两个月。
距离南极的埃里伯斯火山爆发正好过去一周。
原本这是一个忙碌又普通的早晨,地铁与公交路线装载着上班上学的人潮, 像血管一般在钢铁铸造的城市之间库快速流动, 现在几乎全部停摆,主街道上是军车,从小区门口开始被管制。
常住人口的登记与规划, 早就在进行了, 现在只是重复确认一遍。
一些到商都出差或者旅游的人, 接到了通知, 会把三天内把他们送回各自城市。
所有电视新闻都在重复播放南极火山带剧烈活动的卫星实况,加上专家解说,地球联邦发言人的讲话,以及世界各国同步开始的各种指令与活动。
南极太远了,火山喷发对大部分华夏人来说概念也很模糊。
主要是华夏大部分人口都不居住在活火山的影响范围内。
火山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种自然景观。
很多人对火山影响气候的常识,还是去年圣诞节陨石引发的菲律宾火山喷发这件事才了解的,然而那些严重后果在商都市民心里并不是多么可怕——冬天整体气温会下降一两度?他们可是最冷一件羽绒衫没有零度很难下雪的沿海城市,至于粮食歉收?对城市里的人来说,饿肚子那是上上上一代的事了, 他们又不耕种,更不关心这些。
可是新闻里播放的触目惊心景象, 是正在滑落、碎裂的巨大冰块,让所有人感到焦虑。
关于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正在上升的困境,正是这一代人从小听到大的事。
总的来说,这二十年间海水大概上涨了半米左右, 但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华夏又不是海岛国家,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房子别往海边上买就成了。
“……现在是南半球的冬天,这些巨大的冰块暂时不会全部融化,不过它们会随着洋流漂到赤道附近。”
“根据卫星探测结果,大概在今天傍晚,隐藏在冰海下的火山带会迎来大规模的喷发。”
“是的,比任何一次都严重……或者应该说,七天前那一次喷发,彻底唤醒了南极火山带。”
“不排除近年来地壳活跃的影响,是,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那边……还有2051G2陨石可能也是诱因,这是一个连环作用……”
每个人都有随身携带的电脑终端,一家人聚在一起,打开不同的新闻频道,忧心忡忡地听着。
虽然主持人不一样,播送内容不一样,但说来说去,还是今天晚上的火山喷发规模,决定了地球未来的命运这回事。
地球联邦发出呼吁,建议居住在活火山附近的居民全部撤离,因为接下来地球会进入一个频繁地震的灾难时代。
可能要持续一两年,才会逐渐平息。
这个日期听在普通人耳中,虽然难以接受,但是勉强也能稳住——天灾这事能怎么办呢,又不能逃离地球。
“地下避难所登记?”
停工停学等在家里的商都市民终于等到了敲门通知,心情很复杂。
事态真的严重到了这种地步?
“我们是沿海城市,如果发生频繁的地震,会遭受海啸影响。”这是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千篇一律的说辞。
大家想了想去年底发生的事,相信了。
事实上工作人员也不了解全部内情,只知道灾难不止海啸那么简单。
那是一整块大陆,人类有记载以来,还没出现过这样规模的地壳活动,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大陆分裂,同时波及其他大陆,可这种情况会发生在哪里就不好说了,也许是东非大裂谷,也许是美利坚加州的断层带。
倘若阳光稀薄,空气变得非常差,氧气含量减少的话,想不搬迁都不可能。
“我国全力观测所有境内的地壳活动,请放心,商都下方没有活跃的地震带,主要还是看今晚南极那边的灾难严重程度……接到警报准备撤离就行了,提前通知是为了告诉大家,收拾一些简易的行李,包括衣服跟生活用品什么的。记得,有重量的限定。”
“还要带行李?”
“是,确切地说,下午还会安排演习。”
成年人关上门之后,忧心忡忡地通过电话或者网络商量,小孩却乐翻了天。
不管发生什么事,只要不上学,就是最好的。
网络好像被隔离成了两半,一部分人沉溺在游戏娱乐之中,一部分人在焦虑地讨论事态发展。
“不会真的世界末日了吧?那我房子怎么办?”
“还完贷款了吗?没有的话别怕,参考多年前的重大灾害性事故,国家会酌情延后贷款偿还期限。”
“楼上的,一两个月不还,最终还是要还的啊!”
“笑死了,如果真的世界末日,你还想着还贷款?肯定不用还了啊!”
“……呃,你这么一说,我有些纠结。是不是地球末日,情况还更好一点?我担心灾难不严重,持续一年半年,然后生活秩序回归,我工作的公司倒闭了啊!”
“我要高考呢!还有两个月,怎么忽然就世界末日了呢?”
103/168 首页 上一页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