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末日流亡(玄幻灵异)——天堂放逐者

时间:2021-08-14 13:56:55  作者:天堂放逐者
  “如果我们有办法建造更多的地下建筑,华夏这方面的负担就轻很多。”
  作者有话要说:曹严哼着歌
  曹严是本文至今最幸福的司机
  那两个说相声在车顶,不是他头上,也不在他脑子里
  那么曹严在干什么呢?让我们采访一下
  曹严:啊?当然是跟着音乐节奏背单词,五个小时这么长时间,用来学语言挺好的
 
 
第134章 听音
  火星的夜晚, 气温会暴跌到零下八十度左右。
  在两极地区与万米高峰上,这个数字甚至会突破到百位大关,达到零下一百三十九度。
  对陆笛来说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因为在地球上, 极寒通常跟水有关, 但是火星上没有液态水。
  ——沙子吸热时升温很快,太阳一旦消失温度就会迅速回落,地球沙漠也会产生这种日夜温差巨大的现象, 不过没有火星这么极端, 陆笛也没去过沙漠, 他对严寒最深的“认识”源自南极洲大陆。
  在南极, 那些变形膨胀的水分子肆意侵占着每一寸空间,从生命之源变成了切断、撕裂物质的利刃。
  换到火星,就能清晰地感受到所谓利刃,只不过是自然法则操纵于手的凶器,没了这件还有别的。
  “我听到声音了。”
  陆笛闭着眼说。
  晏龙也通过仪器听到了细微的声音,那是岩石表层发出的。
  温差让这些石头饱受摧残,尽管千万年下来它们已经非常坚固,可还是会有一些慢慢崩落,再经历这样许多个温度巨大的日夜,最终化为遍布星球的砂砾。
  风夹带着砂砾猛烈地吹过这片平原, 越过壮观峡谷,一直可以吹到星球的另外一端。
  能掠过最高峰, 能降落到极地,能用最快的速度环绕赤道一圈。
  它们就是火星地表的“洋流”,按照一定规律“运动”着。
  到了夜晚,辐射降低,它们就凸显了出来。
  陆笛几乎能看到流动的脉络, 像血管一样分布在这颗星球上,盘踞在地表与高空。
  “果然夜晚是探测的好机会。”陆笛振奋地说。
  气囊载体挂在车顶上,一项又一项关于风的数据被记载下来。
  风力是变化不定的,但“洋流”却有个固定的大方向,想要构造量子传输网,这些数据必不可少。
  不过这些只是基础,最重要的弦还是引力。
  火星的引力并不强,陆笛习惯了地球引力弦的频率,一时还很难“碰触”到这些弦,更不要说“理解”与“控制”了。
  陆笛怀疑自己需要离开气囊保护才能捕捉到引力弦的踪迹,可是那样太危险了。陆笛只能用最笨的办法,即观察自己所能“看见”的所有弦,然后进行辨别,把它们一一标注,等到足够熟悉这团乱麻一般的线团之后,就能发现隐藏其中的陌生又数量众多的引力弦。
  许多年前,天文学家也是这样观测宇宙星空的。
  先记录不同季节的星空图,然后标出容易分辨的星辰,再发现那些较暗的目标,推测它们的运行轨迹。
  “可以了。”
  气囊陆笛首先结束工作。
  然后是操纵着载体机器人的晏龙,他刚才在旁边挖掘岩石。
  曹严穿着笨重的太空服,吃力地弯腰回收插进沙地里的探测器。
  “这里连续几年都没有剧烈的地壳活动,还是风力比较小的区域,是很理想的建造环境。”
  曹严的脸在航天头盔里看起来有点滑稽,他这身衣服就有一百斤重,虽然火星的重力不高,但是做一些精细的科考工作还是非常费劲,效率也不高。
  结果有了晏龙,平时要干一个小时的活竟然二十分钟就结束了,这二十分钟还是必须等待仪器记录数据的结果,否则还能更快。
  ——生物AI这种既不耗费生存物资(火星车携带的负重)、工作效率又高的搭档,简直是理想型同事了。
  而且这个同事不会为了车里播放的音乐与你产生审美分歧,也不会挤占火星车里狭窄的空间,还很有主意,工作从不出错,这谁不喜欢呢?
  外加一个说话有趣,愿意听自己磕叨的陆笛,曹严感叹,原来火星的工作可以这么快乐的吗?
  “商都那边肯定为了跟你们搭档的工作机会,抢得打破头了吧?”
  曹严握着气囊的固定尾翼与机器人的手,感动地问。
  晏龙:“……”
  陆笛:“……”
  那倒没有,打架犯纪律的。
  不过晏龙作为教官的课程确实很紧张,陆笛在训练场练格斗技巧的时候也很受欢迎。
  仅限于格斗技巧,等到打靶的时候人群就作鸟雀散了,因为谁都不敢站在场地里。
  “走走,连夜赶路,太阳能电板在白天充满了,足够支撑我们到下一个建造备选地点。”曹严积极地招呼两人,俨然一副工作上了头的样子。
  陆笛要继续在车顶做孤独的气囊,晏龙陪他。
  曹严不好意思地摸摸头,坐在车里,主动打开通讯联络器:“听歌吗?西班牙歌曲,以前很红的。”
  陆笛:“……”
  “来嘛,音乐没有语言的国界。”
  面对曹严的积极安利,陆笛不好推拒。
  火星车重新上路了,欢快的音乐让车轮仿佛都跟着节奏起伏颠簸。
  三分钟之后,陆笛发现这调子真的不错。
  尽管他完全不懂歌词在唱什么,也忍不住跟着哼。
  晏龙默默侧过头。
  隔着麻袋一样的两层气囊,陆笛不知道晏龙在注视自己,他感兴趣地问:“曹哥,这歌说什么的?”
  “情歌,一男一女面对面,一边舞动一边唱。”
  曹严用脚踩着拍子,火星车带起了高高的烟尘,在红沙荒漠上疾驰。
  曹严虽然是个爱好音乐的学霸,咬词发音也很准,但他有个致命的缺点……五音不全。
  陆笛头皮发麻地听着他高歌。
  晏龙再度恢复了沉思的表情。
  “那个,曹哥你等等,我想听原声。”陆笛干巴巴地提醒。
  曹严显然也知道自己的毛病,声音一顿,不好意思地说:“忘形了,其实我学这首歌学了三天呢,据说在地球联邦内部的酒吧里,只要能把这首歌唱完,绝对会有一个拉丁美女陪你跳舞。”
  那算了。
  陆笛看了一眼自己的金属球载体与气囊。
  咸鱼是什么?咸鱼连家门都不想出。
  躺在家里看拉丁美女、混血帅哥跳舞的视频还可以,自己去就免了。
  曹严意犹未尽地切换音乐,结果一不小心切成了背单词的电子字典。
  陆笛听着跟刚才的发音挺相似,不仅好奇地问曹严在学什么,难道是葡萄牙语?
  “不,是加泰罗尼亚语。”
  陆笛脑袋一晕,然后曹严解释道,这是西班牙国内一个地区的官方语言,跟西班牙语是发音不同但文字一样,等于学了中文之后顺带学粤语,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陆笛:“……”
  他没觉得曹严哪里空闲。
  与咸鱼相对的词汇不是学霸,而是时间管理大师,在陆笛看来非常忙碌的工作日程表,曹严却觉得里面满是空当,就因为他可以一心两用。
  曹严顺利地把音乐切了回去。
  这次原声唱到一半,陆笛忽然发现耳边多了一个声音。
  低沉,富有磁性。
  “你就是磁铁,而我是被你吸引的金属。”(注)
  陆笛一愣,认出那是晏龙随着音乐寻找着合适的节奏。
  只是一句歌词的工夫,他就成功地把握住了关键点,声音也逐渐提高。
  “……我正接近着你,我正周密的策划,意念驱使着我加快了脚步。”(注)
  曹严的手停顿在了火星车的仪表盘上。
  “他懂西语?”其实曹严没有多么意外,毕竟生物AI。
  “不懂啊,可能他刚才接受车载程序的时候,复制了你的电子词典?”陆笛小声说。
  很快陆笛就没有跟曹严猜测的心情了,因为这个歌词过于狂放了。
  什么每个细胞都在呼喊对方。
  来到你的身边,越过危险的距离,成为主宰你的生命韵律。
  你是危险的谜题,你的身体是我手绘的画板。
  陆笛:“……”
  先是目瞪口呆,然后逐渐僵硬,粒子躁动。
  曹严完全傻眼,知道歌词的他当然不是为了这个意外,事实上在外国歌曲里面比这个更露骨的词都有,这首还挺唯美浪漫的,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曹严吃惊地是晏龙作为AI发音比自己准,这个认了,但是你感情充沛这就太夸张了吧!
  虽然第一遍只是适应性的跟唱,可是第二遍就很顺利地融入乐符了,唱得还是西语。
  “我,我就放了三遍,”曹严结结巴巴地说。
  “还行,挺好学的。”晏龙回答,“不信你让陆笛试试。”
  陆笛:“……”
  不行,那么直接的词他唱不出来。
  不知道词语意思的时候他可以坦然跟着哼唱,现在怎么想怎么奇怪。
  对这两个精神体的关系毫无所觉的曹严,一拍方向盘说:“嗨,这有什么啊,就当学语言了,等你见到亲戚朋友……同事朋友给他们高歌一曲西班牙风情,他们还听不懂,多带劲啊!来来,我这里还有拉丁金曲一百首,可以放到天亮!”
  陆笛的笑容逐渐虚弱。
  然而就像曹严说的那样,音乐总是共通的,听着听着就真香了。
  “哇,能量粒子构成的精神体音乐素养都这么高吗?”曹严震惊,在一首新歌被陆笛迅速学会之后。
  完全不懂西语的情况下准确地哼出了旋律。
  联想到晏龙出人意料的表现,五音不全·曹严真情实感地羡慕。
  “呃,还行?”
  陆笛总不能说,弦理论的本质在他这里就是乐声。
  快乐的工作小团队,一路唱着歌,在夜色与风沙里前进。
  曹严果然没有吹牛,一百首拉丁金曲质量非常过硬。
  陆笛唱着唱着,再遇到第一首情歌的变奏版、其他乐器版也没有那么尴尬了。
  “等等?”
  陆笛忽然喊停。
  曹严差点一个急刹车,不过车载系统靠谱,没发现周围有异场情况。
  他听着陆笛用梦游一般的声音说:“找到了,引力弦……火星的引力弦,比地球低很多的声音,隐藏在风里的弦音!”
  曹严还没反应过来,晏龙就问他:“这首是什么?”
  “Despacito的萨克斯吹奏版。”
  就是这个!
  陆笛激动到气囊金属骨架都在共振。
  火星的引力弦声音听起来就像是萨克斯。
  节奏变化无穷,像是狂躁的风,又带着无尽的忧伤。
  在一望无际的红色沙漠里,犹如风中的回声,在久久回荡。
  作者有话要说:注:Despacito ,歌词请自行搜索,2017拉丁歌曲排行榜冠军
 
 
第135章 医生
  地球历, 4月25日。
  雷达监测到有强烈的风暴诞生,并朝着这边推来,所以工作被迫暂停。
  每当这个时候, 科考站的气氛都很低迷, 因为在户外工作的同事很难及时赶回,只能就近寻找一块巨大的岩石作为临时庇护所,避免火星车被沙尘暴彻底埋掉。
  火星的风暴甚至可以改变地形, 损伤电子仪器。
  砂石在强风的作用下, 比子弹还致命, 会把火星车打得坑坑洼洼。
  曹严用最快速度给车辆披上一层银色滑膜状的罩子, 然后通过测算,把车停在一个足够安全的位置。
  通讯中断的前一秒,天对科考站还能看到曹严比出的“OK”手势。
  何凤萍教授之前一直忙着跟地球那边联络,现在看着变得模糊的屏幕,转头问科考站里剩下的那个工作人员:“曹严那边建造火星新基地的进度到哪里了?”
  “已经往下挖掘了七米,速度非常快,自从22日的量子传输网初步建成,他们不用花费十个小时在路上,进度比得上我们科考站当初半个月的速度了。”
  说话的人瘦高个,戴着一副眼镜, 脸色苍白,额头冒着虚汗。
  这是华夏火星科考站的工程师与智能程序员廖晨。
  “原本我该去帮忙的。”廖晨咳嗽了两声, 从口袋里摸出一颗药吃了。
  何凤萍面带忧虑,廖晨勉强扯出一个笑容:“我没事,没有那么严重。”
  “我看了诊疗仪,你是阑尾炎,吃止痛药不管用的。”何教授头痛地说, “必须做手术!我已经联络伊西斯站的康科医生了,他承诺会在三天之内赶到我们这里。”
  “……在没起风暴的情况下。”廖晨牵动嘴角,苦笑。
  联邦的伊西斯站距离他们不算远,康科医生在专业医疗机械的辅助下,独立完成一场切割阑尾的手术并不困难,可是廖晨的发病有点急,显然不能拖太久。
  “你先回去躺着。”
  “风暴会对科考站的外部设施造成一些破坏……”
  “我也有工程师证书,我能修,你去休息。”何教授提高声音。
  廖晨动了动嘴唇,低下头说:“对不起。”
  在最缺人手的时候,在人类文明延续最关键的时候,他掉了链子。
  何教授走到他的面前,轻轻拍着他的肩膀:“这不是你的错,道什么歉,如果遇到困难不去解决问题而是怨天尤人,把责任推卸到同伴身上,我们的文明还能发展吗?”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