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末日流亡(玄幻灵异)——天堂放逐者

时间:2021-08-14 13:56:55  作者:天堂放逐者
  新总统的全套班子也是临时凑的,前任什么话都没留下,也没留一个知道内情的秘书,所以只能两眼一抹黑的埋头整理涉密档案,好多事情一问三不知,偏偏为了大国的面子还要强撑,所以每次开会都在浪费时间。
  朱祝说,辛萨科议长私下表示想要一枪崩了跑路的前总统。
  陆笛觉得,有这种想法肯定不止辛萨科一个人。
  毛子那边总统没走,可他们不肯出力。
  本来这些年他们国内就一直在闹经济危机,能一直不掉队的搞航空航天,都费老鼻子劲了。现在老本吃完了,人才与资源都被送上了飞船,就打算大家一起蹲地下避难所呢。
  要说他们的避难所,那是非常之粗糙,摄像头一拍,俨然是四五十年前的画风。
  ——反正科研人员送走了,而且没钱,你们看着搞。
  剩下的不列颠德意志法兰西,不是有白头鹰的问题,就是有毛子的毛病,有的干脆两项都占。
  最让人头痛的还是东瀛,因为地震频发,死伤惨重,还想要大家支援,希望各国接受他们的难民,因为根据预测地壳活动再以这样的强度和频率持续下去的话,岛国会像面临沉没的危险。
  这些强国都这样,小国更别提了。
  所以朱祝顶着黑眼圈表达的就是一个意思,想要阻止德尔塔,指望别人是没戏的。
  或许美利坚与俄罗斯还有几张底牌,可是前者搞不清底牌在哪,后者根本不想拿出来,一心只想蹲避难所——俄罗斯也没有超级火山,又是相对安全的区域,德尔塔要找事也不会奔着他们去。
  “……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承担着拯救人类的重任。”朱祝在视频里疯狂吐槽,可见憋得狠了。
  可惜视频的时长有限,朱祝想要尽情吐槽也没法发挥,只能夹杂其中。
  匆匆忙忙说完地球的事,视频就结束了。
  陆笛还沉浸在“会有更多精神体诞生”的爆料里摸不着头脑。
  毕竟像胡琴蒋竽这样的精神体,再多也不顶用,夏教授是怎么让新诞生的精神体……甚至陆云新分离出的独立精神体拥有力量的呢?
  这可是比攻克癌症还要大的发现。
  陆笛想不明白,索性不想了。
  “你知道这个郑熙吗?”
  “燕京第一特别执行队成员,我以前去燕京给他们小队里的几个队员上过狙击课,好像还不到三十岁,没想到……”
  晏龙没有再说下去,朱祝刚才解释得很清楚,郑熙高位截瘫,自愿签了同意书。
  “那她现在是……”陆笛没忍心说出死这个字。
  “朱祝刻意回避了这个话题,我想是的。”晏龙回答。
  虽然在朱祝口中,试验非常成功,蜕变的精神体拥有全部记忆,也愿意继承原身的名字,还有跟原身一样的外表与性格,但是属于郑熙的人生已经结束了。
  “你别这样想,搞得朱祝与夏教授他们压力也大。”
  陆笛望向灰蒙蒙的地平线,天空是暗红色的,分外沉郁,压得人心情都变得沉重起来,“就当是第二段生命吧,躯体的死亡并非生命终点,而是另一段起点。”
  德尔塔那群家伙整天嘀咕着那套精神体蜕变理论,什么蝴蝶不留恋无用丑陋的躯壳。
  陆笛觉得是屁话,没有毛毛虫努力吃胖自己,怎么可能化茧成功?
  那些真正从茧中蜕变的蝴蝶,会在黎明到来之前展开翅膀,迎向朝阳,直至死亡。
  陆笛兀自出神,刚感觉到今天的火星萨克斯夹杂着别的弦高音,雷达警报就响了。
  “沙暴来了。”
  陆笛跳起来,冲出火星车去喊曹严。
  晏龙盯着雷达图像判断具体情况。
  火星上每天都有沙暴,就看发生在哪里,像这种规模的在地球上已经罕见的灾难,沙尘像高大的城墙一样步步推进,隔着老远就能看到,不过拿到火星上这就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
  刮风嘛,只要不是连刮一年的风暴,那都不值一提。
  就是对建筑工人晏龙与陆笛来说,又得挖沙子。
  曹严熟练地把火星车开到避风处,陆笛控制着机械人尽量把挖好的地基盖住,每盖一层就铺上玻璃纤维与尼龙混合而成的布料,赶在风沙到来的时候成功守住了“阵地”。
  “根据测算,风暴会在三小时后结束。”晏龙顶着风跋涉过来。
  这种程度的沙暴算是小意思了。
  一般是风力结束,但是飘扬的沙尘不会那么快落下,不过这对火星科考人员来说没差,不管是曹严还是晏龙都不会呼吸充满沙尘的空气。
  “风力几级?”陆笛追问。
  “12级,最大阵风在14级左右吧。”
  晏龙的电脑上有各个科考站这些年保存下来的珍贵气象数据,加上雷达预测,基本上差不离。
  于是陆笛有了个决定。
  “我要留下来。”
  待在火星车里,没法更好地感受到风与引力弦的共振。
  现在量子传输网的不稳定,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沙暴。
  晏龙深深地看了陆笛一眼,没有劝阻,直接开始在地上挖坑。
  “哎?”
  “机械载体在风沙里站立的时间太久,外壳磨损,会降低使用寿命,像这种‘音乐会体验’你肯定不会只参加一次。”
  晏龙严肃地表示,冒险可以,赶进度也可以,但是后勤不能出问题。
  陆笛只尴尬了三秒钟,就跳下去跟着一起挖了。
  挖一个可以把他,呸,是把机械人埋进去的坑。
  “行了,坐标我记下来了,到时候来找你。”
  “……”
  是把他从土里挖出来吧,躺进坑里的陆笛默默吐槽。
  跟对象一起挖坑再把自己埋了这种体验,听起来就很猎奇。
  “毕竟不能落后太多,等到回地球,朱祝陈岩袁队长一问我干了啥,我说我天天盖房子挖沙也不像话。”陆笛故作轻松地说。
  晏龙沉默。
  他忽然伸出机械手臂,重重地握了一下陆笛那个机械人的手。
  照理说,这种载体与载体之间的接触,不可能产生什么悸动的感觉,可是陆笛偏偏有一种心跳错拍的感觉。
  “其实我想留下来,躺在你旁边。”晏龙说。
  可是他不能,除非他们融合在一起,否则能量粒子会干扰到陆笛的判断,但是融合了又会容易进入高次元触弦状态,很不适合初期认识了解弦的阶段。
  “谢谢。”晏龙说完就走了。
  陆笛咕哝了一声:“谢什么,担心夏教授的也不是你一个人。”
  如果能够尽快稳定量子传输网,就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首先火星基地建造速度会更快,在新基地与科考站做到稳定的材料传输,其次那些冷冻胚胎有希望成功送达到火星,晏龙与陆笛就能完成任务回到地球,最后可以把夏教授从量子试验小组的任务里解放出来。
  而且有他们“镇守”商都,不管是朱祝还是袁队长那边的压力都可以减轻很多。
  “让沙暴更配合我一点,不要太强,让这谱子更好扒一点,杂音别太多。”陆笛自言自语地说。
 
 
第140章 奋斗
  定时器的声音响起, 曹严揉着眼睛爬起来,在火星车后方车厢的抽气马桶那里解决了生理问题,然后回到座位上, 拿出一罐营养剂倒进嘴里。
  吃饭的同时开始处理文件, 一部分是科考站发来的,一部分来自地球。
  十分钟之后,他关上电脑终端, 调整坐姿, 在机械臂的辅助下穿戴太空服。
  一切就绪, 火星车的门缓缓开启。
  曹严控制力道, 稳稳地踩在地面上。
  淡蓝色的太阳悬挂在天空中,天气不错,一座大约半米高的椭圆形黑色建筑伫立在砂砾之中。
  说是建筑,其实只是一个“穹顶”。
  曹严走到黑圆顶旁边,自动检测系统启动,一道向上开启的门缓缓打开。
  门内原本应该是压力舱,可以在这里脱下太空服,但是这座基地是雏形,维生系统还没上线,所以曹严继续开门向里走。
  第二道门一打开, 入目就是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粗粗一算,就有十几个不同外观的机器人分头在建筑物里焊接、扎钢筋、铺设管道。
  金属扶梯还没建好, 一个球状无人机从下面飞上来,发出陆笛的声音。
  “曹哥来啦。”
  “晏龙呢?”
  曹严小心翼翼地避开施工材料,往前面的一个奇怪的密封屋子走去。
  陆笛飘在旁边跟随。
  “他说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设备位置有点问题,需要重新调整。”陆笛觉得自己现在可以去工地冒充一番了,各类名词张口就来, 至于具体怎么搞,抱歉他是个半桶水,连扎钢筋都不会。
  两人说话间,已经到了那栋仿佛罐头的圆形屋子前。
  金属门自动开启,里面是一个简陋版本的量子传输设备。
  曹严熟练地关门,然后看了一眼时间,距离地球历5月15日早晨七点还有三分钟。
  “今天科考站送来的物资分别是能源块、防水材料、钢筋与管道。”曹严跟陆笛对照物资单。
  “有个机器人坏了,晏龙说修不好,你让商都基地再送一个同型号的给科考站。”
  陆笛看着电脑终端的屏幕,感觉自己像一个管仓库的,不过这个职位听起来非常高端,火星二期科考居住基地建设副总负责人兼仓储物流收发室主任。
  ——就是手下没有活人,只能调配支使机器人。
  顺说这个总负责人是何教授,晏龙也是个副的,曹严没有参与这个职称竞争。
  “想不到有一天地球送物资过来,就跟打电话一样方便,等个几分钟就有了。”曹严因为在户外科考不方便,听说天对科考站那边已经吃上了榨菜与辣酱,还有新鲜的蘑菇。
  如果不是地球那边形势也很严峻,他们在火星的物质生活会变得更丰富。
  “蔬菜种子与粮种都送过来了,什么时候传送胚胎DNA?”陆笛记挂着地球那边的情况,追问道。
  “据说还没有十足的把握,要再等一星期。”
  曹严翻出日历,查看相关事宜进程备注。
  陆笛先是在沙子里躺了五天,然后喊晏龙与他融合继续躺了三天,一连串数据经由科考站发回地球,重新稳固了量子传输网,趁着最近沙暴天气减少,几乎每两个小时,就有一批东西传输到火星。
  首先商都支援的就是各种建造机器人,原本用来扩建地下避难所的。
  其次是大量建筑材料与物资。
  虽然这里面大部分东西包括机器人都要组装才能正常使用,但是比起贫瘠的火星科考站,这些充沛的物资让他们压力大减。
  现在妨碍进度的主要是单次传输总量,以及量子飞行器的使用寿命问题。
  “时间到了。”
  曹严启动仪器,然后迅速退出门外,留陆笛在里面等待物资接收。
  这时晏龙也从下方的施工楼层爬了上来,他使用的机械载体比较高大,手里还提着一个不会动弹的机器人。
  晏龙取出机器人的能源核心,然后三下五去二地把机器人拆了放进箱子,往量子传输室门口一放,同时抬起右臂,给箱子激光打码了时间与等待发送的货品种类。
  “科考站那边还有一批精密仪器,地球方面说不建议二次传输,我今天开车回去一趟,你要带点什么?”曹严跟晏龙交接工作。
  晏龙确认了一遍自己这边的工程进度,给曹严报了几件不适合传输的物品,其中就包括了太阳能电板。
  曹严全部记下,然后笑着说:“我去找廖晨更新一下曲库,陆笛说听腻了那一百首拉丁金曲。”
  晏龙像是想起了什么,给曹严发了一个文件。
  “这是啥?”
  “……陆笛听来的,或者说是记录的一百段萨克斯谱。”
  晏龙对着瞠目结舌的曹严说,“创作人应该写火星,记录人是陆笛,有的段落长,有的段落短,粗略划分一下大概是七八个主题乐段,其他都是变奏。”
  曹严盯着这个文件夹,感觉像是接手了一个特级机密。
  “这不是量子传输的数据,那部分我翻译过了,这是原谱。”晏龙认真地解释,“把它传回地球吧,希望能编汇成一首曲子。毕竟作为生物AI我没有这方面的天赋,陆笛折腾了好几天,最后说他写不出来。”
  曹严结结巴巴地说:“我要怎么描述这个文件夹的重要性?赶紧找个音乐家搞创作,推动人类对宇宙天体的认知吗?”
  “可以这么讲。”晏龙点头。
  “……”
  曹严露出了“只有你敢,我大概会被骂死”的表情。
  然后晏龙给他发了第二个文件夹。
  “这,这该不会是地球的……谱子?”曹严虚弱地问。
  晏龙给了他肯定的回答,并且附加了要求:“这是我与陆笛抽空回忆出来的,交给夏教授,酌情让那些新生的精神体学习一下,控制可以另谈,但不能不认识地球的引力波。”
  这是加课吧?
  曹严忽然想起晏龙在商都特别执行队还有教官的职务,顿时悟了。
  “你们准备回地球?”曹严小心翼翼地问。
  在这之前,曹严都没想过这件事。
  毕竟比起多灾多难,很快还要迎来一颗陨石的地球,火星已经成为人类即将抵达的避难所,而晏龙与陆笛在盖好房子之后却说自己要回去?
  “商都方面……不是,燕京方面同意吗?”
  “我们来火星,是因为这里需要我们执行任务,回地球也是同样的理由。”
  晏龙的声音很平静。
  量子传输室的大门打开,陆笛球探头喊:“来清点货物。”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